同樣是唱歌,羅大佑影響時代,李宗盛牽動人心,兩人你更中意誰

2021-01-09 心鑫愛娛樂

羅大佑,李宗盛,這都是非常難得一見的華語音樂人。他們寫過的歌,唱過的歌,都曾經對華語樂壇產生過實質性的影響。相對於他們的創作,其實他們的嗓音都並不十分突出,尤其相對於很多歌壇唱將來說,但他們的嗓音又非常適合他們自己的詞曲表達,因此也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如果說區別,羅大佑的歌詞著眼點更高更大,更加貼近社會現實,歌曲創作更加寫意,搖滾之風更足;李宗盛寫的更多是都市男女的小心思,尤其是情愛中的男女心事,著眼點更小,音樂風格更偏民謠和流行。

要說對華語歌壇的影響,羅大佑最早的衝擊力是空前的,應該超過李宗盛以及大部分華語音樂創作者,如果說「江郎才盡」那是後來的事情。不過如果從個人角度來說,李宗盛的歌對我個人的形象肯定是更大的。這與音樂大勢無關,只和個人的偏好有關。

羅大佑的批判精神

羅大佑和李宗盛都是臺灣音樂具有絕對地位的音樂人,羅大佑經常被稱作教父,而李宗盛又被稱為大哥,這都是響噹噹的樂壇人物。

羅大佑和李宗盛都不是專業學音樂出身,但對音樂有自己的理解和悟性以及天分。羅大佑比李宗盛大四歲,出首張專輯的時間也比後者早四年。

1982年,羅大佑發行個人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它打破了當時流行的民歌曲風,帶領臺灣流行音樂走向毫無前例的批判與省思風潮。羅大佑的那些歌曲超越了流行音樂的藩籬,承載了很多思想內涵和文化使命,對那個時代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多年之後的2009年,《之乎者也》專輯入選臺灣流行音樂新百大專輯(1975~1993)第一位,可見羅大佑和他的音樂對時代產生的影響。

隨後推出的《未來的主人翁》專輯,也針對時局、傳統和社會,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其後的多張專輯,也都沿襲了這種批判風格。

以音樂來介入社會,這是羅大佑做到的事情,從這一點上他超越絕大部分音樂人。這也是為什麼一提羅大佑的名字,就會與時代聯繫在一起。巔峰時期的羅大佑,在華語樂壇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

李宗盛講人生故事

反觀李宗盛的音樂,他1986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靈》,專輯風格就奠定了他其後幾乎所有音樂的風格。如果說羅大佑的《之乎者也》中都是批判,李宗盛說的則是人生故事。與羅大佑那些寫意的語序倒裝的含義深刻的長句子相比,李宗盛的歌詞簡練淺白,寫出的是每個人五味雜陳的故事。

因此從一開始,兩人就走了完全不同的路。可以這麼想像,如果李宗盛當年也走羅大佑那樣的道路,恐怕我們大部分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了,正因為他獨闢蹊徑,才有了後來的他。

李宗盛如今比羅大佑更受歡迎

與羅大佑還有所不同的是,羅大佑寫歌也唱歌,但大部分歌曲都是自己唱的,而李宗盛很多時候是創作者和製作人,他更多是為其他歌手寫歌編歌,打造出陳淑樺、趙傳、周華健、林憶蓮、梁靜茹等一眾知名歌手。

當然,這些經典歌曲後來李宗盛也開始自己唱,尤其是在自己的演唱會上。別人唱是一種味道,他唱出來就是老男人的滄桑味道。

如果說曾經很多年羅大佑的風頭都蓋過李宗盛,而這些年隨著李宗盛各處開演唱會,以及《山丘》等歌曲的流行,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顯得更為重要,因為他能寫進和唱進人們的內心,儘管很多詞句有些雞湯。

個人更偏愛李宗盛

對於我個人來說,我沒有趕上羅大佑和李宗盛八十年代最早發力的時代,趕上的是李宗盛當製作人時打造歌手林憶蓮、梁靜茹的時代,由此也愛上李宗盛的詞曲,進而也聽了他自己演唱這些歌。因此,李宗盛對我個人的影響是大過羅大佑的。

這種感受與現實也許不符,但這就是我的直接感受,與客觀上兩人的影響大小沒有直接關係。

你呢?是偏愛羅大佑,還是更偏愛李宗盛?

相關焦點

  • 羅大佑:棄醫從藝,唱歌跑調卻成音樂教父,李宗盛尊稱他為大哥
    李宗盛說和他相比會惶恐,他是我的大哥,周杰倫說我想成為和他一樣的「音樂教父」,伍佰說我這輩子都當不了他,今天就帶大家了解這位華語樂壇的「傳奇教父」———羅大佑。
  • 為什麼說羅大佑和李宗盛是樂壇裡的一對真患難兄弟呢?
    為什麼說羅大佑和李宗盛是樂壇裡的一對真患難兄弟呢?我們都知道羅大佑和李宗盛兩人是八零年代樂壇的 頂峰人物,同時也是一代人的童年,回憶他們兩人寫的歌也是非常的多而且都是廣為傳唱,很多人都會唱他們的歌。每次我們說到李宗盛時都會想到羅大佑羅大佑呢,也會想到李宗盛。
  • 張艾嘉這輩子夠本了 李宗盛羅大佑都把第一次給了她
    52屆金馬獎,李宗盛在臺上演唱《油麻菜籽》,張艾嘉坐在臺下相望多年的好友,在旁人的眼裡已是大哥的李宗盛,在張艾嘉嘴裡卻是「小李」。而李宗盛更習慣稱張艾嘉一句「大姐」。25歲,張艾嘉與嫁給美聯社香港分社社長劉幼林,三年後兩人倉促離婚。對於這段短暫的婚姻,張艾嘉對婚姻缺乏認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倉促地成了人家的妻子。1976年還未結婚的張艾嘉結實了羅大佑,當時羅大佑與人組成樂隊為電影配樂。已經是大明星的張艾嘉在電影《閃亮的日子》結實羅大佑。
  • 羅大佑、李宗盛、林夕、方文山四人中你喜歡誰的歌詞?
    羅大佑、李宗盛、林夕、方文山四人各有擅長,但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是會分出高下的。但是在我心中,羅大佑永遠是那個泰山北鬥,因為他影響了音樂人、作詞人,即便驕傲如高曉松也不得不承認羅大佑對他來說是神一樣的存在,他在《魚羊野史》中寫道:「大家記得我有一首歌叫《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其中有一句歌詞是「你刻在牆上的字依然清晰
  • 李宗盛的大哥,高曉松心中的神,「音樂教父」羅大佑不可替代
    李宗盛的大哥,高曉松心中的神,「音樂教父」羅大佑不可替代!只要你聽歌,你一定或多或少聽過他的歌。這張專輯就像是一枚深水炸彈,一上市就賣出15萬張,這樣的成績誰都沒能預料到。李宗盛的大哥,高曉松心中的神,「音樂教父」羅大佑不可替代!
  • 這個時代,已經不再需要羅大佑了?
    更可惜的是,《童年》火了,羅大佑沒火。他依然是一名默默無聞的醫生,每天抽血化驗、搜集X光片、為病人開刀,做著一個正常醫生應該做的一切。要想想到底你要他們怎麼做?」為《之乎者也》的專輯選封面的時候,有人建議他柔和一點,他強硬地回答:這裡沒有不痛不癢的歌,這中間沒有妥協。誰也沒有想到,《之乎者也》一經發行,羅大佑便一戰封神。
  • 一個時代的「音符」,一個靈魂的歌者,「音樂教父」羅大佑!
    周杰倫評價羅大佑: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什麼歌能流行超過三年的?很少,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 在羅大佑的歌裡,讀懂一個時代
    羅大佑是洪水猛獸,還是時代良心此時的羅大佑,早已不再僅僅是一位歌手,他更像是一位引導一代年輕人思維方式的流行文化人物,是年輕人內心崇拜的符號化偶像。羅大佑為鄧麗君創作歌曲《愛的箴言》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人開始探求更深層次的精神引領。90年代初,羅大佑的一大批被封禁的歌曲,悄悄傳入校園,在文青中發酵,進而迅速席捲了整個知識界。《之乎者也》《鹿港小鎮》《亞細亞的孤兒》《未來的主人翁》《愛人同志》這些歌曲,讓後知後覺的大陸青年第一次知道,原來歌可以這麼唱、這麼寫。
  • 唱歌跑調卻成音樂教父,憑一首歌火了40年,李宗盛也要叫他大哥!
    對於羅大佑,周杰倫說:「他是一個時代的代言人,我的目標就是像他那樣稱為時代的音樂教父」,李宗盛曾說:「他的音樂創造才能是無與倫比的,可以說是我非常崇拜的一個人」,知名詩人余光中評價說
  • 路過羅大佑,錯過李宗盛,結果選擇未婚先孕,張艾嘉為何任性?
    在演戲、唱歌、導演……很多領域都有涉足的張艾嘉,卻從來沒有強烈的衝動或偏執的欲望,一定要將某件事做到何種程度。兩人還沒有沒有堅持到七年之癢,就和平的辦理了離婚手續。張艾嘉比羅大佑大一歲,年輕時的張艾嘉很容易為有才華的人所折服,羅大佑身上的音樂才華深深的吸引了張艾嘉的目光。才子配佳人,在當時稱的上是一段佳話。《小妹》、《是否》都是羅大佑寫給張艾嘉的專屬情歌。多年後,張艾嘉在節目中回憶當時和羅大佑的種種,終於明白了那時的成長,心境不同,人的感受、創作都會不一樣。''愛情不是他(羅大佑)的全部'',作為音樂教父,羅大佑或許有著自己的使命。
  • 張艾嘉:李宗盛與羅大佑的第一次都給了她,如今67歲心裡住著20歲少女
    李宗盛和羅大佑在音樂圈當中也都算是老前輩了,但是在她們的生命當中,有一個共同的引路人,就是張艾嘉。有一次李宗盛的演唱會上,張艾嘉也在臺上,她問對方:你有沒有愛過我?
  • 和李宗盛、羅大佑齊名的——小蟲
    他是與李宗盛,羅大佑齊名的滾石三大創作人之一 ,見證了梅豔芳不同尋常的一面 ,他讓原本平平無奇的任賢齊一躍成為樂壇天王 ,更讓李谷一在晚年再創事業輝煌 ,他就是臺灣音樂人小蟲 。一首《只要你過的比我好 》讓鍾鎮濤在臺灣音樂市場的地位穩固。為杜德偉創作專輯《天真 》讓他紅透臺灣。不僅如此,他還為蔡琴, 蘇瑞,張信哲 潘越雲,林憶蓮 等等歌壇巨星創作歌曲 ,讓本在瓶頸期的他們再次迎來了事業的巔峰。
  • 所謂羅大佑,是否如此也?
    次年,三毛猝然離世,羅大佑寫下《追夢人》,紀念這位才華橫溢的女子——讓流浪的足跡在荒漠裡寫下永久的回憶飄去飄來的筆跡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語前塵後世輪迴中誰在聲音裡徘徊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終難解的關懷這首歌的原唱是袁鳳瑛,但大陸聽眾最為熟悉的版本來自鳳飛飛。她的演繹溫婉而深情,柔和又堅定,餘韻悠長,回味無窮,帶給人美的感受。
  • 有林夕李宗盛,你還能想起誰?
    今天筆者就一起和大家聊一聊,絕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大神級別作詞人都有誰。1.方文山1969年出生的方文山可能是80後90後最熟悉的一位作詞人了,我們認識他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是周杰倫的專用作詞人。儘管他並沒有受過任何高等教育,但是在一個華語樂壇上依然很難找出能與他媲美的作詞人。方文山的歌詞風格,具有非常鮮明的東方特色,古物、文化、歷史等等,都是他關注的焦點。
  • 世上只有一個張艾嘉:叛逆女孩到羅大佑的小妹,李宗盛的最愛,並在64歲書寫「輕描淡寫」.
    年輕的張艾嘉有一種近乎任性的灑脫,想去演戲就真去了,想拍電影就真拍了,想唱歌就真唱了,想結婚就結婚,想愛誰就愛誰。  (張艾嘉與李宗盛)李宗盛對張艾嘉說:我寫這首歌(愛的代價)的時候,是想著你寫的,想著你為什麼嫁給別人了。
  • 同樣是華語教父,李宗盛過生日熱熱鬧鬧,他卻被媒體選擇性遺忘
    7月19日,是華語教父李宗盛61歲生日,媒體紛紛撰文向李宗盛致意,好不熱鬧。7月20日,教父羅大佑65歲生日,可大多數媒體都不約而同的「選擇性失憶」。同樣是華語歌壇的教父級人物,生日僅僅一天之隔,娛樂媒體緣何如此差別對待?
  • 李宗盛的嬌妻,羅大佑的嬌妻,家庭地位都趕不上他的嬌妻
    李宗盛的嬌妻,羅大佑的嬌妻,家庭地位都趕不上他的嬌妻大家好,我是娛樂圈一哥,今天要跟大家八卦一下李宗盛好羅大佑的嬌妻,不過她們的地位卻比不上他的嬌妻。男人都喜歡年輕貌美的女子,娛樂圈的人也是如此,像李宗盛羅大佑等人,雖然年紀不年輕了,但是都家有嫩妻。
  • 時隔36年,64歲羅大佑唱哭全場:我以為歲月會饒過你...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網友說李宗盛是認真的「高估」?我笑你從來沒聽過李宗盛這首歌
    畢竟現在有零後網友在問問題「李宗盛是否嚴重『高估』」,恐怕有一天他們都生活在一起喊麥子或學喵喵的音樂中。當然,可能是這些網友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李宗盛首歌,毫無疑問,這也是一件幸福的事的愛。說到李宗盛首歌,我們經常用「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曲中人/不惑年」這個句子來概括。
  • 發掘羅大佑和李宗盛傳緋聞,兒子又遭綁架,張艾嘉一生有多精彩?
    她和羅大佑談戀愛,和李宗盛傳緋聞,坐飛機偶遇老公,未婚生子後兒子又被綁架,她就是張艾嘉。張艾嘉的家庭條件相當優渥,1966年,母親把她送去美國讀書想讓她學業有成,但13歲的她卻解放了天性,和各色外國人談起了戀愛,在公園唱歌,光腳壓馬路。張艾嘉的青春時期張揚而又美麗,那時候她的口號是:不談戀愛寧可撞牆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