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所求 行善自有福報

2020-11-20 騰訊網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若忠厚,福必隨之

當今社會的人們,在物慾橫流的現實中,把「一切向錢看」當作人生追尋的目標,一夜暴富成了大陸中國人最大的夢想。殊不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的一生中,福祿財壽運數早已前定。唯有心無所求,重德為善,才能改變它。

不失不得運數前定

孟子說,無恆產者無恆心。古代社會,人的財產是私有的,也是上天根據人的前世因緣既定安排給人的。

宋代洛陽城的地底下,有很多前人埋藏的金銀財寶。所以宋代房產交易時,如果房子底下沒挖掘過的,買房者照例要多付一筆挖掘費。

左丞相張觀張文孝,花幾百萬買了洛陽城中的一座豪宅,本來已經談好,房主突然提出要另付很高的挖掘費,多次加碼,挖掘費抬到了一百多萬錢才肯出手。

張觀一心要得房子,也就沒有講價,就付了錢。很多人認為張觀虧大了。

翻新房屋時,地下挖出一個石制匣子,不大,但非常精巧美觀,上面鏤刻雕有各種花鳥圖案,盒蓋上還有二十幾個篆字,書法非常古怪,也沒人能認識。從文字圖畫看,絕不是近古的東西。

打開石匣一看,裡面竟有數百兩黃金。張家把黃金賣了,張家所得錢兩正好是買房所花的全款,其中包括附加的挖掘費,分毫不差。

不失不得!看來運數早已前定,人間的虧損,天有補償。

心無所求 舍財延壽

清朝時,睢寧縣丞錢某,管理一縣的行政工作。當地有個慣例,在誰家的地面上,如有路人、外人死亡(非刑事案),土地產權所有人出錢八千繳納官衙,便可結案。

某村有人投河自殺身亡,匯報到官府,錢縣丞去驗屍,無傷。隨命儘快掩埋。後手下人送來八千錢。錢縣丞手中接到例錢時,卻發現錢是用紅繩穿系,有點納悶,便問手下是何緣故。

差吏說:「當事人家貧,為繳納例錢,不得已把自己女兒賣給同村的一人為小老婆,價格是兩千四,因為是喜錢,故用紅繩系之。」錢縣丞一聽,心想當事人迫不得已拿到這份例錢,我定不能亂收濫受。

於是就把當事人招來詰問,當事人如實俱告。錢縣丞又把買妾的村民傳到縣衙,曉之以理:「我得別人的錢而逼得人家賣女兒,是不仁之事;你乘人之急而買其女兒,是不義之舉。這份例錢我絕對不會收,你也速速退還此良家閨女。」

買妾的村民勉強同意了。當事人把剩下的錢都用來打點辦案的官吏了,錢縣丞速命人追繳,但錢已經被這夥人吃喝用了。錢縣丞於是慷慨解囊,替當事人還了錢,當事人領回自己的女兒。案遂了結。

幾年後,錢縣丞背生惡瘡,幾乎死去,昏迷中,夢見一個穿著青衣的人把自己召到了一個大宮殿,宮殿上坐著一個王者模樣的人,對他說道:「你大數已盡,幸虧做過一件善事,足以讓你延壽,你知道是什麼事嗎?」

錢縣丞茫然不解,王者命判官查簿上記載錢某曾舍財保全賣女一事。判官奏道:「此善事功德很大,照例該延壽十二年,官至五品。」王同意其奏。遂令青衣人送錢某還魂。醒來後,錢縣丞背瘡很快痊癒。

他的官職果然升到五品。錢某此後在延壽十二年期間一心行善,捐募公益甚多。十二年後,背上惡瘡再發。家裡人在準備後事時頗有遲疑,說:「您原來行一件善事,就延壽一紀;這幾年您做了這麼多善事,難道冥王不為您再延壽嗎?」

錢縣丞說:「前者我行善事是無求而為之,陰司就把它作為給我延壽依據,後來我行善是有意而為之,陰府並不看重。但畢竟有意為善和有意為惡還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後一種可能來世會得善報吧。」不幾天,錢縣丞果然離世。

(事據:沈括《夢溪筆談.無妄費亦無得》、袁枚《子不語.錢縣丞》)

相關焦點

  •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古人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不要因為做了好事沒人知道就覺得沒有意義,也不要以為做了壞事只要沒人知道就可以瞞天過海。
  • 人生最大的福報是遇到佛法,修習佛法
    無論金錢名利、權勢地位,或各種物質方面的享受,都驅使著人們無休止地執求追逐和拼命撈取……至於得到得不到,得到多少,這與你有無福報,及福報的大小有直接關係。若你沒有那個命,即便你付出再多,結果也不會如你所願。若你官運亨通,榮華富貴,這福報是你前所修來的,雖有前因後果,但也離不開你今生努力爭取。你造了多少因,就會有多少果。有善果必有行善的因,有惡行就有作惡的果,這一切皆自作自受。
  • 道家智慧: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所以《太上感應篇》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又說:「心起於善,善雖未為,吉神已隨之;心起於惡,惡雖未為,兇神已隨之。」只因為,因果承負,乃是天地之律。不報,是因為你看得太自我。人不是孤立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而是與親朋好友的聯合體,在別人眼裡親朋好友與你也是一體的。你遭到別人的怨恨,他報復的可能是你的父母孩子;你施恩於人,別人照應的可能也是你的父母孩子。所以善惡有報,不一定報在自己。這就是《周易》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地藏經》:念經行善求功德、求消災,不「依教奉行」不會增上?
    所以,誦經者要獲得真實的利益和快速增上的校驗,在懺悔業障的基礎上,一定要有實際行動去改正錯誤,斷惡行善。在現實中,相當多的人念經行善的目的是求功德、求福報、求消災、求滿願等,而不是依循經教尋求斷惡之道和求解脫輪迴之苦。他們願意作誦經、布施、印經、放生等功德,而不想或沒想到要斷除惡行和清淨身、口、意三業。所以,持經的效果就不會增上,功德力不能快速增長顯發。
  • 子女的福報,都跟你有關係!一看便知!【早課】第619期
    古時候,有個富商喜得麟子,算命先生說,孩子將來必定大富大貴。富商喜不自勝。於是,孩子滿月時,富商大擺酒席,殺雞宰羊無數,宴請四方來客。平日裡更是對孩子極盡奢華,錦衣玉食不在話下。然而,孩子剛剛2歲半就不幸夭折了。富商心灰意冷,痛罵算命先生。
  • 做好人,行善事,老天看得見
    做好人,自己活的身正心安;行善事,別人心暖留有餘香。做惡人,心難安,覺難睡;做惡事,人不知天知,人不罰天罰,因果報應一直在循環。做人,要把善良置於金錢中,才不會做虧心事,賺虧心錢;不要把金錢置於善良中,要知道,金山銀山都不如心底善良。
  • 人不施恩,何來福報?
    我們都要有感恩之心,那些對於我們有幫助的、給過我們溫暖的,都不要忘記,要懂得報答他們,時刻記得他們的好。很久以前,有一個農夫在荒地上開墾荒地。犁地時,農夫看見地上有一塊石頭,他想挪開這塊石頭。正打算找人來幫忙,卻見一個老翁忽然出現。老翁對他說,願意出萬兩黃金買這塊石頭。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
    有時候,我們看別人過得很愜意、很舒適,甚至有點兒妒忌和怨恨,但嗔恚是沒有用的,那是人家自己積攢而來的福報,別人有福,自己無福,我們要做的是深刻反思自己,而不是盲目地羨慕和嫉妒。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再強求也是徒勞。佛說,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若不懂得修福、培福,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
  • 佛教:這十件事,最積福報,你做過幾件?
    《四十二章經》上佛說,這十件事,是人生最難做到的,一旦做到了,可增福增慧,功德無量。積德並非只有去行善才能積德,做到這十件事,同樣可以積累福報,看看你做過幾件?第一件事:貧窮布施。佛法常說,人身難得,若能有幸目睹佛經,這已經是人生一大幸事了,若沒有累世的大福報,是無緣遇到佛經的。第五件事:生值佛世。這件事大家都已經無緣了。不過此時若能勤修善業,將來或許還有機會與彌勒佛共生一世。第六件事:忍色忍欲。能斷除一切欲望,最難做到,一旦做到,必然福德無量。若不斷欲,難出苦海,若能忍欲斷欲,必能解脫。
  • 老僧的點醒:只要守好這顆心,不必苦苦向外求,福報自來
    生活中,很多人認為有福之人做什麼都能順順利利,去哪都有貴人相幫,而無福之人簡直喝涼水都能塞牙縫,處處倒黴。一個朋友為此而求神拜佛,看風水買護符,花費了許多錢財精力,但是好運卻沒有如他想像般到來。他百思不得其解,為了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要我陪同他一起去寺廟問個究竟。
  • 福報是自己努力得來的,做到四點,五福齊來
    其實不是,福報不是別人給的,也不是神佛給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那麼,怎麼樣才能修來福報呢?可以從以下四點加強自己的修為。第一、善因好緣佛家哲學中,「天理循環,因果不虛,種善因得善果」,提倡積德行善,為自己修福報。道家也講因果,道家經典《太上感應篇》有云:福禍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因果」二字,是我們為人做事時刻應該謹記的。
  • 這樣積德行善,定有厚福庇蔭子孫!
    師父同意了,於是,就提筆寫了幾張,客堂其他的師兄看到了也圍了過來,紛紛向師父求字。師父慈悲,見者有份、隨緣得福,每人便都給寫了一張。眾人無語,可是這位師兄,便在其中悟到了師父的禪機。其實如果在現實的生活中,當和禪師相處的時間比較長之後,你就會發現他們是處處透著禪機。即便是隻言片語,也會蘊藏很多教化在裡面,有沒有受用,就看自己能不能悟得出來!那麼,你能悟得出來其中的禪機嗎?通過這件事,推而廣之,很多事情,也是這個道理。
  • 行善積德的人必有好報
    為什麼發生車禍的時候,有的人會失去生命,有的人卻無大礙?是因為福報不同。福報是隱形的財富,不僅是體現在金錢上,還體現在健康、工作、婚姻、子女上。每次做善事,就是為這個隱形的存錢罐裡做儲蓄。做善事做到一定境界,本來命定的災難也會化解,重罪輕報乃至不受。當然,我們說做善事也要有智慧。如果覺得自己有過,那就積極懺悔、改過自新。
  • 嫉妒心沒了,福報就來了
    索達吉堪布說我們在修隨喜心時,觀想任意一位眾生——看到別人幸福快樂、長壽無病、富貴如意,應對他產生既沒有競爭的心理,也沒有嫉妒的情緒,反而心想:「但願他具有比這更高一等的人天福報,擁有吉祥富足、無損無惱、智慧廣大等眾多圓滿功德。」
  • 吉人自有天相,心善則貌美
    我並不迷信,但我始終相信:吉人自有天相,心善則貌美。佛家偈語云:「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
  • 人生路上,做到這四點,你的福報就來了
    有的人一生福報滿滿,有的人一生福分淺薄,這都是人因為各自的因果所造成的。世上人,世上事,都有其因果報應。人的福報,大都是自己「掙」來的。要想福報多多,人也要多行善事。在世間的許多事中,做到下面這四點,人也就會得到福報的青睞。
  • 斷舍離|子女:勤儉節約,積德行善,福澤後代
    追根究底,是因為父母把子孫的福報,提前用光了!01兒女的福報,都存在父母手中!正所謂:「積德行善,遠澤兒女近澤自身。」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積德,福蔭子孫。父母積德行善,必定有庇蔭子孫的餘福。而若造下惡業,自然家族早敗,兒女遭殃。
  • 你的農曆出生月份,暴露了你前世積德行善,這輩子福報接踵而來
    你的農曆出生月份,暴露了你前世積德行善,這輩子福報接踵而來 農曆二月:出生在農曆二月的人天生溫順善良,出生在春天,工作努力。在與人打交道時,他們沒有壞心,也沒有小聰明,所以他們可以有一個平穩的生活,很少曲折,而且他們在前世做了很多好事,所以今生會得到祝福,他們可以在事業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他們的財政資源也會很豐富,大富大貴,平安幸福一生。 農曆八月:出生在農曆八月的人一生好事成雙,他們的生活相當喜慶。即使他們暫時不走運,他們一生的運氣也不壞。
  • 以無所得,得無所礙,心起想則痴,無想是泥洹
    人生無礙得解脫,以無所得,得無所礙,這個比較容易做到,但我們還要以無所得心態,得應所得,得而無礙,才是有福報的人。不但洞見性空,於心無礙;更能因此知一切眾生,與一切眾生無礙。無礙的慧光,能知一切眾生的心行;知他們的生死;知他們的根性。我們能無礙地適應眾生,自他無礙,就能幫人解脫。
  • 吉人自有天相,心善則貌美(深度好文)
    我並不迷信,但我始終相信:吉人自有天相,心善則貌美。佛家偈語云:「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諺語說:「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一個人的「相」是會隨著他的心念善惡而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