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北洋三部曲」貢獻的不只是魔幻現實主義樣貌

2021-01-13 陽光娛樂記

姜文執導的「北洋三部曲」終篇《邪不壓正》今天正式上映了。

從今早上映時100%的大V推薦度到現在84%的大V推薦度,大眾評分7.7,票房12221億+的成績。

都在說明,姜文又一次的挑戰了觀眾們的觀影舒適度。

有一部分觀眾看完後覺得看不懂,太「姜文」,老套路,臺詞太多...

但今天來做客的@灰狼 就覺得,《邪不壓正》值得五星嘉獎。

因為電影裡雖然有熟悉的痕跡,比如周韻的女貞德,許晴的蕩婦 ,姜文的騙子,廖凡的惡霸,彭于晏的強盜...

但他們的設定並不是套路,而是讓人眼前一亮的帶有濃厚個人風格的類型化打造。

截止自7月13日23:25分的票房和大V推薦度

正文開始

張北海的《俠隱》是奇書,先把老北京給定住了,才能隱。

姜文是奇才,得先把北平給攪和亂了,只想炸。

換句話說,這次改編,就相當於一個同性戀碰上一個博愛的人。

所有的電影都可以分為同性戀、異性戀。

所有的商業片都是異性戀,所有的文藝片都是同性戀。

那些看不出文藝片還是藝術片的電影,則一會兒是同性戀,一會兒是異性戀,這種片子的導演屬於博愛型,好德如好色。

這種劃分僅限於某種風格體系,但姜文應該是最明確的一種「博愛型」。

他的博愛,不僅是把時空地標落在中國歷史上最博愛的北洋時代,而且還不吝節制地往裡添加各種精彩猛料。

無論作為一個導演還是一個廚子,他都是一個最具博愛精神的消耗體,這種消耗按他自己的說法就是「包了餃子餵豬」。

無論他怎樣diss了看不懂他的觀眾,一個如此一本正經餵豬的人仍然是值得點讚的。

為一瓶醋包餃子,叫講究;

為臺詞無用而過度使用,是矯正;

關鍵時候放棄智力和技巧而刷無賴,是褻瀆。

姜文是一個稜鏡。

雖然他的影片雜湊如賽博朋克般涇渭分明,但他的角色卻是正邪不明,兼有可愛可恨之處。

從《讓子彈飛》到《邪不壓正》,所謂的「北洋三部曲」貢獻的絕不只是魔幻現實主義樣貌的時代視覺標籤。

還有那些極其類型化的人物:這一題材中的核心人物通常只有五個,三男兩女,夢幻五重奏。

兩個女人中的第一種,是溼漉漉的蕩婦。

從《讓子彈飛》的劉嘉玲到《一步之遙》的舒淇,再到《邪不壓正》的許晴,這種淫蕩是實打實的。

她在某個時間點承擔著守護者的角色,但更重要的作用是扛下所有的罪責——

她們墜地死亡,躲不過命運的安排,躲不過劇本的設定。

截圖自微博@噗嘰咕咕咕

第二種女人是假扮聖女的女神經病,全部都由她老婆周韻扮演。

流水的蕩婦,鐵打的周韻。

她就是姜文電影裡的聖女貞德,是眾人反覆意淫卻不可得的超驗性存在——即使是姜文自己扮演的角色也摸不了,碰不著,得不到。

在蕩婦們紛紛墜地的同時,周韻出入的地方卻都是屋頂、天台,如履平地。

帶著某種超自然力量,不是所謂的心理醫生,而是真正能夠普度男主角的那個人。

她是不可觸及的母體,是人化的宗教。

三個男人的設定是這樣的:

人物類型/影片《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邪不壓正》騙子葛優王志文姜文惡霸周潤發葛優廖凡強盜姜文姜文彭于晏

三個男人構成了北洋時代實力生存的三種狀態:

一個靠騙,一個靠霸佔,一個靠搶。

這些演員背負的角色類型在不斷變化,但這五種人物類型則是雷打不動。

換句話說,這不是套路,而是類型。

姜文沒有把這種類型做死,相反是做的更熟,他有了更成熟更多元的人物關係線。

在此,故事是可選擇的,人物角色是可選擇的,人物動機也是可選擇的。

但類型是恆定的。

姜文所作的,就是把這種「夢幻五重奏」的人物模式進行alternative(替代或替換)處理。

這是人擇劇情,是人擇歷史,也是人擇宇宙。

截圖自微博@噗嘰咕咕咕

這種玩法,就是為了一瓶醋包餃子。

和對廖凡的玩法一樣,姜文實際上在和觀眾做一種交易,這種東西叫做alternative memory(替代記憶)。

什麼是alternative memory(替代記憶)?

具體來說,人們都有篡改自己記憶的傾向,也就是把過往的事實進行修正。

截圖自微博@噗嘰咕咕咕

廖凡是個典型的例子,他所修正的記憶裡,是彭于晏殺了自己的師傅。

為此,他還把後者變成雕像前跪著的一條狗。

當彭于晏揭露這一事實的時候,他還還嘴說:我不記得是我殺了師傅。

我不承認。

他不是不記得自己犯過罪,而只是主動改造了自己的記憶。

對彭于晏來說,這樣的問題同樣形成了困擾——

第一個問題是:誰是我爸爸?

第二個問題則是:應該如何給我爸爸報仇?

在影片中彭于晏一直面臨著喪父的悲劇:

第一次是師父被殺,第二次是美國養父被殺,第三次是藍先生被拔掉了全部牙齒(拔牙象徵著一種語言謀殺)。

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總是一直被殺害,而母親則是一直缺席。

但弔詭的是,雖然殺父之仇成為他最重要的行動目標,他卻一直在此面前猶豫不決。

截圖自微博@噗嘰咕咕咕

這種猶豫契合他東西方共生的身份:

一邊是俄狄浦斯情結,一邊是不共戴天的家庭倫理。

在這種擺錘的撞擊中,他試圖不斷修改自己的記憶。

為此,他不斷地出神,不斷把焦點轉移到其他人身上,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意念量子。

不停地找父親,也找母親——

在美國養父被殺後,他很快承認藍先生是他的父親,並且拿到藍家祖宗留下來的1/4好酒作為身份繼承的象徵。

而他對母親的尋找,歷經許晴扮演的蕩婦和周韻扮演的女貞德。

對應於父親的不斷死亡,他的母親一開始就處於無限缺失狀態。

無論從身體,還是精神,都補償不了。

這種不斷追求補償的衝動,決定了這個人物不可能隱,而註定是個「顯」的存在,也就意味著從幕後走上了臺前。

以往在這個類型中佔據前臺的姜文自己,則退「隱」幕後,成了幕後操盤的實力野心家,守住了自己的秘密。

在這種關係裡,沒有親爸爸,也沒有親媽媽,一切都像是這個世界的棄兒。

姜文的回應一針見血:別管誰是你爸爸,你現在需要找一個人管你叫爸爸。

但是為了這樣做,他首先得給孩子找個媽。

周韻扮演的那個角色的前夫,就是得子而放棄報仇的典型。

盡人倫當為之隱,而復仇者意謂之顯。

這種介於顯/隱、復仇/恐懼之間的關係,不但是一個倫理關係,也是一個哲學問題。

它所說的無非是這樣一個精神邏輯:在任何一個大是大非的決定做出來之前,你經歷了極其alternative(替代或替換)的、無數次夢遊的白日夢。

截圖自微博@噗嘰咕咕咕

這種張力之間的矛盾,恰恰體現在電影中的兩句暗號:

「還等什麼呢?」

「C』est la vie。」

前者是由隱到顯,後者是由顯到隱。

截圖自微博@噗嘰咕咕咕

這種無限alternative(替代或替換)的決定,絕對是博愛型的鐵證。

比如,電影中提到的曹雪芹就是博愛型老祖宗,通過記憶篡改製造出一個平行的人擇宇宙。

王熙鳳和林黛玉自然就成了類似的典型女性人物。

「曹雪芹在這裡寫過《紅樓夢》」,這句話最後變成了曹雪芹在姜文的大宅裡,在大鐘上方的密室裡等都寫過《紅樓夢》。

《邪不壓正》作為一個精巧的互文,就這樣成了姜文自己的《紅樓夢》。

但曹雪芹和原著張北海一樣,喜歡用一個地方的風土器物遮住,讓人物隱藏;

而姜文的活法則是唯恐天下不亂,敲鐘暗殺燒鴉片倉。

兩個人的性情不一樣,也就註定了顯/隱、正/邪之間的虛實不定。

姜文的《邪不壓正》,其實是所謂的隱不壓顯。

在姜文的影片中,沒有隱,也沒有俠。

問:關於姜文《邪不壓正》大家有什麼想說的!?

相關焦點

  • 姜文的北洋三部曲,才不會只有一層意思
    《讓子彈飛》中,張默演的老六聽說將來留學,鬧了在北洋留學的笑話。姜文演的張麻子指出他就生在北洋。兩方面結合起來看,電影中的北洋是近代的中國,北洋三部曲是近代中國的三部曲。歷史學家寫近代史,姜文作為導演就拍了近代中國的電影。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三部曲是姜文提取、鏡頭化的結果。
  • 原創影評‖姜文指導的「北洋三部曲」之《讓子彈飛》您看懂了嗎?
    「您對全世界的貢獻,可能在十年,幾十年之後被世人所認同和歌頌,這時您將名垂千古...但是,愚昧的民眾由誰來救贖呢?...」革命雖然勝利了,可僵化的封建思想無法帶動新興主義。革命的成果只不過是將「勝利者」由黃四郎變成了老三、老四、花姐等人...
  • 姜文將拍《俠隱》:「北洋三部曲」終結篇
    活動現場,《俠隱》編劇何冀平表示下個月她將遞交劇本,盛讚姜文非常尊重編劇,是「對編劇最好的導演」。繼1994年《陽光燦爛的日子》杭州放映後,姜文導演攜四部作品重返杭州,「我非常願意作為活體解剖的例子,讓大家談談電影,這是很開心的事」,姜文笑言,有人認為他的五部作品其實是一個故事,而他所探究的一直是真相到底在哪個方向。
  • 姜文再續「北洋三部曲」 傳新片《俠隱》男主為金城武
    姜文新片敲定《俠隱》,4月13日,在杭州出席導演生涯二十年活動的姜文宣布新片為《俠隱》,與前兩部作品《讓子彈飛》、《一步之遙》共同構成「北洋三部曲」。「北洋三部曲」曝光《俠隱》再造民國北平《一步之遙》上映後,姜文下一部拍什麼一直備受關注。此前,他表示自己會將「北洋三部曲」進行到底,曾被報導籌備很久的《施劍翹》無論年代背景還是類型都比較符合上述情況。4月13日,姜文在其導演生涯二十年活動晚宴上揭開謎底,宣布新片為《俠隱》。
  • 姜文的北洋三部曲,你都看幾部?
    姜文的北洋三部曲,你都看幾部?,1、《讓子彈飛》這是一部取材自小說《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一章的一部喜劇。電影講述了土匪頭子張牧之假冒清官「馬邦德」上任鵝城縣長,並與欺壓鵝城百姓的惡霸黃四郎展開一場激烈角逐的故事。該片中,姜文在自己營造的北洋亂世中,將他心中的英雄主義發揮到了極致。
  • 姜文新作《邪不壓正》定檔7月13日,北洋三部曲完結!
    姜文新作《邪不壓正》定檔7月13日。《邪不壓正》是姜文導演的第六部作品,也是他的「民國三部曲」終章。該片改編自張北海的武俠小說《俠隱》。從《讓子彈飛》裡的北洋南國到《一步之遙》的北洋東國,再到《俠隱》的北洋北國,姜文「北洋三部曲」橫跨北洋中國。小說《俠隱》被稱為「老北京的哀悼之作」,被認為是民國北平繁華的頂點,姜文在影片中重新打造一個老北京,再現昔日北平。劇情簡介北洋年間,北京以北。
  • 北洋三部曲《邪不壓正》幾處細節表明,姜文導演真的很厲害
    談起姜文,我們都會想起他導演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這是非常經典的一部電影。像他導演的《讓子彈飛》也是深受廣大影迷的喜愛,小編這次為你們帶來北洋三部曲《邪不壓正》幾處細節表明,姜文導演真的很厲害。這部電影讓姜文的影迷期待了很久,因為有許多影迷希望這部電影能與《讓子彈飛》媲美,甚至超過《讓子彈飛》。畢竟北洋三部曲中第二部《一步之遙》,實在讓姜文的影迷太失望了。所以對於《邪不壓正》,他們則抱著很大的希望。這部《邪不壓正》可以說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不一定能超過《讓子彈飛》,但絕對不輸於。《邪不壓正》類似於復仇電影,但是不是傳統的那種復仇。
  • 《一步之遙》-姜文作品北洋三部曲第二部
    『一步之遙 』-姜文作品北洋三部曲第二部您相信世界上分成兩種人嗎?一種是有良心的、一種是沒良心的。這部片就是在講三個有良心的人和一群沒良心的人的故事。這部2014年的片子是姜文北洋三部曲的第二部,另外兩部是『讓子彈飛(2010)』與『邪不壓正(2018)』,當初這部片沒有在臺灣做院線上映,目前影音串流平臺上已經上架。故事主軸並不複雜,馬走日(姜文飾)被冤枉殺害名妓完顏英(舒淇飾),他選擇逃亡、最後被捕。在忘恩負義的法租界警察長項飛田(葛優飾)刻意操控下,他勢必難逃被槍斃的命運。
  • 姜文北洋三部曲之玩砸了的「遊戲」
    充沛的「遊戲」精神電影《讓子彈飛》是姜文北洋三部曲的第一部,影片改編自馬識途的小說《夜譚十記》,故事發生在北洋時期的一個南方小鎮,鵝城,崇山峻岭中八匹白馬拉著一輛行駛中的火車,呼嘯而過,火車裡買官上任的馬邦德以及他的夫人、湯師爺正吃著火鍋,飲酒作樂
  • 姜文二十年拍五部作品 新片將拍北洋三部曲終結篇
    晚宴現場   姜文   13日,姜文導演生涯二十年的紀念活動在杭州舉行,出席活動的主角姜文宣布新片為《俠隱》,與前兩部作品《讓子彈飛》、《一步之遙》共同構成「北洋三部曲揚子晚報記者 張漪   《俠隱》再造民國北平   《一步之遙》上映後,姜文下一部拍什麼一直備受關注。此前,他表示自己會將「北洋三部曲」進行到底,曾被報導籌備很久的《施劍翹》無論年代背景還是類型都比較符合上述情況。4月13日,姜文在其導演生涯二十年活動晚宴上揭開謎底,宣布新片為《俠隱》。
  • 姜文、北洋三部曲、邪不壓正之隱喻情節,網友:腦洞真大!
    姜文,1963年出生於河北唐山,著名的中國演員,導演、編劇。那麼,其作品《邪不壓正》與2014年的《一步之遙》,2010年的《讓子彈飛》這三部電影共同構成了大名鼎鼎的北洋三部曲。電影《邪不壓正》上映與2018年7月,是姜文導演,著名演員彭于晏、廖凡、周韻等人主演的一部大型喜劇、動作、劇情片。該片改編自張北海老先生的《俠隱》,講述了李天然小時候目睹了滅門慘案。在美國長大之後,李天然回國不斷尋找十五年前師門血案的兇手。隨後,他孤身進入到古都的胡同巷子,與兇手鬥智鬥勇的故事。
  • 姜文北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邪不壓正》!
    將於今年上映的《邪不壓正》是姜文北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了,第一部是《讓子彈飛》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第二部是《一步之遙》口碑嚴重的兩極化,本來第三部打算叫《俠隱》的,但從放出的預告片中,大家明白了,原來《俠隱》改名為《邪不壓正》了。
  • 姜文「北洋三部曲」為什麼只成就了一部《讓子彈飛》,差異很明顯
    提起《讓子彈飛》,不少人都認為是姜文的得意之作,甚至有人認為《讓子彈飛》是姜文僅有的代表作。其實這樣理解也不過分,因為在三部曲中《讓子彈飛》的佳績實在耀眼。
  • 雄心姜文:三部曲的終結
    這部電影固然重要,更加重要的是,姜文由此完成了他的「北洋三部曲」,這也是繼李安「父親三部曲」、王家衛「蘇麗珍三部曲」、馮小剛賀歲三部曲、《無間道》三部曲之後,又一個展現導演完整創作狀態的華語電影三部曲。
  • 《北洋三部曲》姜文布局8年的大棋你看懂了背後的心思嗎?
    姜文的電影最大的特點便是荒誕,對於經常洗接受爛片洗禮的我們而言,荒誕的手法初一看就是不知所云、賣弄才華、騷操作、盡裝逼,但是要看懂姜文的電影語言,必須接受荒誕的設定。實際上荒誕感有兩個原因:一是荒誕的手法能讓觀眾抽離電影,不真實感則會引發質疑和思考(為什麼會這樣?)
  • 細說姜文傾力之作:北洋三部曲,小夥伴們更喜歡哪一部?
    姜文總是給人們一種神秘的感覺,他的電影總是給人們不一樣的感覺,就像一壺好茶,需要慢慢品味才能感受到它的芬芳,雖然姜文的影視劇拍攝的不多,但是每一部都讓人值得回味,總覺得姜文拍攝的影視劇第一遍你就別想看懂,你必須看第二遍才能看的懂,像姜文這樣又當導演又當演員的人才很少了,姜文用他獨特的見解和自己的眼光打造出了一部又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
  • 姜文新片《俠隱》離上映只一步之遙,將成「北洋三部曲」最後一章
    姜文在新片中試圖打造一個舊日時光中的北平,這也是張北海偏愛的表達。這個旅美作家,對於北平有自己的情愫,他曾說:「我的北京是我天真童年的北京,今天的北京是我現實老年的北京,是我只能去吃喝、看朋友、辦點事的北京。」張北海和姜文把視角對準了這片他們曾經熟悉的土地,只是,在這片土地上,一個新的北京在高樓大廈和鋼筋水泥的包裹下逐漸生長,俠的精神和北平都消逝了。
  • 北洋三部曲最後一部《邪不壓正》沒有讓我失望
    前幾天上映的《邪不壓正》是姜文北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了
  • 姜文三部曲·《讓子彈飛》……
    三部曲第一部·讓子彈飛。八匹純血高頭白馬四蹄翻飛,車輪與鐵軌撞擊隆隆作響,兩節火車正以「馬拉火車」的夢幻奇景奔騰在南部中國的崇山峻岭之間。火車車頭的煙囪裡蒸汽蒸騰而上,不過這蒸汽的來源其實是車廂內巨大的火鍋。
  • 北洋三部曲,你看懂了《邪不壓正》,就懂了姜文心中的北平!
    張北海先生寫小說時帶著對故鄉無比的思念的情感,恨不得把北平一切樣貌特徵收入筆下,而姜文是把它拍成了帶有奇幻色彩的故事。電影中最令人嘆服的是真實的歷史還原。就說前半部分被反覆提及的帕梅拉案,無釐頭的就結束了,似乎是有點廢筆的意思。但查閱資料後發現,確有帕梅拉案這件事,這是一樁關於美國和英國的殺人案,北平警方為了美方滿意草草結案,這案件一直到2012年才有人調查出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