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是大地寫上天空的詩。
來,我們一起來聆聽!
●樹幹
大自然中,每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地位。樹幹代表著樹的地位,樹幹越粗大,地位越高。
樹幹代表陽性的能量,他像父親,衝鋒陷陣,責任在身。
完美的樹幹,有挺直穩固的樹身。樹幹如圓柱般勻稱,還有著四方生長的樹冠,這樣的樹木是樹中的超級名模,是樹木同伴的表率,如同在人類社會中一樣,這種完美的身材,並不是大多數樹木都可以擁有的。
完美樹幹如何長成?
曲高和寡。成長為參天大樹,要放棄很多選擇,錨定一個目標,全神貫注,朝著方向一步步按照規律和秩序向上爬。這個過程,如果老是被外在事物幹擾,所有的能量耗費在選擇和猶豫不定中,很難成就自己,最終只會半途而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們對粗壯的樹,需心懷敬畏,因為它是王者。
完美樹幹如何做到心無旁騖?
一切外在結果,都是內在能量的顯化。
當一個人內在有穩定的秩序感時,會讓自己有穩如樹木般挺拔的身姿,他內在清晰的知道:我是誰、我來自哪裡、要到哪裡去。
內在通透清澈,讓他不急不緩、心無旁騖、全神貫注的成長到「我是一棵樹」的天命中來。
樹幹可以看到年輪。樹幹要運輸水分,細胞的生長在春夏秋冬四季也有很明顯的差異,呈現不同的痕跡。年輪不僅說明樹木本身的年齡,還能說明每年的降水量和溫度變化。
樹幹如果長了菌菇,其實是被腐蝕和分解,這是善意的預警,這棵樹只有幾年光影了。我們也有年齡和變化,學會去感受自己的身體,聽到它發出的聲音。
通過樹幹,我們可以看樹與樹之間有友誼。
它們間競爭非常少,不同樹種間會相互聯繫,相互扶持,它們通過彼此纖細的根毛互贈甜品。天生天養的自然環境中,不同的樹會生長在一起,不同年齡的樹種也是混合生長在一起的。
人工種養的樹,是相同的間隔、相同的時間種植。按照統一模式培養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因為要排名,相互之間難免競爭。
相比之下,華德福教育,崇尚自然教育,相互彼此照應,哥哥姐姐照顧弟弟妹妹;蒙氏教育提倡混齡教育,讓孩子自然的展現自身能力及興趣,孩子間少了比較及比對,有的只有互相合作,彼此欣賞。
●樹根
向下紮根,向上生長。
每一個方向都離不開樹根。
樹根,是樹的雙腳、嘴唇、心臟。
樹根有好多不同作用——
①向下紮根,和土壤擁抱在一起,抵抗暴風雨,讓樹幹毅力大地,巋然不動。
②樹根會與其它樹橫向聯合,手牽手一起成長。
③樹根有自己的重力腿,有分叉狀態,像老年人的拐杖,三點分布,穩定站立在地面上。
我們如何在生活中避免暴風雨對自己的影響?要有自己的重力腿。當暴風雨來臨,我們的雙腿無法支撐,被吹的東倒西歪時,如果還有重力腿,就可以讓自己穩立。《孫子兵法》有言,「以奇勝」,「出奇制勝」,以正規軍迎戰,以預備軍後面包抄敵人。這都是在提醒我們,要有備案。
●真菌
樹的真菌,寄生在樹木上,樹木通過真菌吸收養分,養分共享。
●樹皮
樹皮是一棵樹的盔甲和軟肋,可以抵擋病毒真菌侵襲,可以保護自己被燃燒的影響,阻斷燃燒。軟肋:它是運輸養分的橋梁。
●樹葉
樹葉是幫助我們了解一棵樹的最好方式,它可以反映出心靈和個性。
這棵樹是冒險家還是膽小鬼?看葉子就知道。在春天第一個發出嫩葉的,是勇敢者;在秋天先凋零落葉的,是膽小鬼。
秋天,謹慎小心的樹木會提前1-2星期甩掉樹葉,因為依靠過冬的脂肪比較少,蓄能不足,這樣的樹木在來年春天也容易不幸生病。
勇敢的樹木儘可能拖延落葉時間,直到最後一刻,每天都是儲藏糖分好時機。春天來臨時,勇者們向天地宣告說:「我來了!」然後積極生根,發芽。
看樹木的個性就是看它什麼時候落葉、什麼時候發芽。
所以,我們在春天多吃韭菜、豆芽、艾葉;多吃嫩油油的綠油油的蔬菜。仿佛就是在宣布:我向這個世界出發了!
●傳承
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是美妙的,相互滋養,相互扶持。
生老病死,萬物循環,這是自然規律。
隨著樹的生長,它會來到終點。通過退位,把位置讓給身邊的弱樹苗,用自己的能量去滋養生態環境中其它的生物鏈。一棵大樹倒下的時候,也是一場盛宴終止的時候,小鳥飛來了,真菌來了,微生物都圍繞在大樹身邊,享受大樹奉獻給整個世界的最後一道盛宴。大樹用這種方式重新在世界上以另外一種形象出現在我們每個人身邊。
生生不息,源源不斷,綿綿不斷。這就是大樹帶給我們啟發。種植一棵樹,是美妙的事。不要急,不要怕,錨定一個目標,堅定往前走,我們也可以成為大樹,也可以滋養別人,庇佑別人,保護別人,幫助別人。
●如何讓自己長成一棵樹?
當我們腳踩大地,仰望樹冠。樹用它的生命能量告訴我們——
首先,錨定目標,選準賽道,向上生長,心無旁騖。
第二,向下紮根,讓自己實力更強,站的更穩。
第三,聯合同道中人,團結合作,從單打獨鬥成為整片的命運共同體。
第四,暴風來臨的時候,請給自己一條重力腿,有個備案。
第五,懂得和別的生物一塊共生、共享資源、養分。
第六,勇敢生長,用生命去傳承。
如果你想創造生命奇蹟,那麼去看看大樹吧。
某種意義上,它是另外一種存在的人,是我們的好朋友。
希望我們的成長,像一棵樹般,溫暖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