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才是難以承受的損失丨2020年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詩10首

2020-12-24 澎湃新聞

出生,才是難以承受的損失丨2020年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詩10首

2020-10-09 14: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當地時間10月8日,瑞典文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詩人路易斯·格麗克(Louise Glück),以表彰她在文學上的成就。頒獎詞是:「她用無可辯駁的詩意嗓音,以樸實的美感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1943~),美國當代女詩人,2003-2004年美國桂冠詩人。至今著有十二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證據與理論》(1994)。遍獲各種詩歌獎項,包括普立茲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國際筆會∕瑪莎·阿布朗德非虛構文學獎、波林根獎。詩集《新生》獲《紐約客》第一屆年度讀者獎。現居住在麻省劍橋,任教於耶魯大學。2012年11月出版詩合集《詩1962-2012》。主要詩(文)集包括:《頭生子》(Firstborn),1968;《沼澤地上的房子》(The House on Marshland),1975;《下降的形象》(Descending Figure),1980;《阿基裡斯的勝利》(The Triumph of Achilles),1985;《阿勒山》(Ararat),1990;《野鳶尾花》(The Wild Iris),1992,(獲普利茲詩歌獎)。露易絲·格麗克詩合集二冊《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已由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文中所有詩歌譯者為柳向陽。

野鳶尾

在我苦難的盡頭

有一扇門。

聽我說完:那被你稱為死亡的

我還記得。

頭頂上,喧鬧,松樹的枝杈晃動不定。

然後空無。微弱的陽光

在乾燥的地面上搖曳。

當知覺

埋在黑暗的泥土裡,

倖存也令人恐怖。

那時突然結束了:你所懼怕的,作為

講話,突然結束了,僵硬的土地

略微彎曲。那被我認作是鳥兒的,

衝入矮灌木叢。

你,如今不記得

從另一個世界到來的跋涉,

我告訴你我又能講話了:一切

從遺忘中返回的,返回

去發現一個聲音:

從我生命的核心,湧起

巨大的噴泉,湛藍色

投影在蔚藍的海水上。

忠誠的寓言

此刻,曦光裡,在宮殿臺階上

國王懇求王后的寬恕。

他並不是

表裡不一;他已盡力

正好做到誠實;難道還有別的方式

誠實地面對自己嗎?

王后

掩著臉,某種程度上

她由陰影支撐著。她哭泣

為她的過去;當一個人生命中有了秘密,

這個人的眼淚永遠無法解釋。

但國王仍然樂意承擔

王后的悲痛:他的

寬大的心胸,

在痛苦中如在歡樂中。

你可知道

寬恕意味著什麼?它意味著

這世界已經有罪,這世界

必須被寬恕——

哀歌①

1.神諭

他們兩人都安靜。

女人滿心悲傷,男人

枝蔓般進入她的身體。

但上帝正注視著。

他們感覺到他黃金的眼睛

在風景上投射出花朵。

誰知道他想要做什麼?

他是神,一個龐然大物。

所以他們等待。而世界

充滿了他的光輝,

似乎他渴望得到理解。

遠處,在他所形成的虛無裡,

他轉向眾天使②。

2.夜曲

一片樹林從大地上升起。

噢令人同情,如此需要

上帝狂暴的愛——

他們一起成為野獸。

他們躺在固定的

他所疏忽的幽暗裡;

從山丘,從狼群到來,機械地

被驅向他們的人類的溫暖,

他們的恐慌。

那時眾天使看到

他怎樣分開了他們:

男人,女人,和女人的身體。

在翻騰起伏的蘆葦叢之上,樹葉

發出銀子的低緩的嗚咽③。

3.契約

處於恐懼,他們建造了棲居之所。

但一個孩子在他們之間成長

當他們熟睡,當他們

試圖養活自己。

他們把它放在一堆樹葉上,

被拋棄的小身子

裹在一塊乾淨的

獸皮裡。映著黑色天空,

他們看到大量的光的證據。

有時它醒來。當它伸出手

他們明白自己已經是父親和母親,

沒有誰比他們更權威④。

4.淨化

逐漸地,經過許多年,

絨毛從他們身上消失

知道他們站立在光亮裡

彼此陌生。

一切再不同於從前。

他們雙手顫抖,探尋

熟悉的一切。

他們也無法從那潔白肉體上

移開眼睛——

許多傷口在上面清晰地顯現

像一面書頁上的詞語。

而從無意義的褐色和綠色裡,最終

上帝升起——他巨大的身影

黯淡了他的孩子們沉睡的身體——

躍入天堂。

那一定是多麼地美啊,

這塵世,當第一次

從天空看到⑤。

①組詩《哀歌》是詩集《下降的形象》的壓臺之作,包括四首短詩,藉助於創世神話也即是人類墮落神話的框架來探索語言產生、身體變化和情感痛苦的體驗,以及人與上帝之間,男人與女人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組詩「集中於人類的孤獨,並發現神渴望得到理解,他通過厭棄人類來與自己的孤獨戰鬥·······男人和女人被孤單地留在大地上,彼此陌生,共同照顧孩子」(Elizabeth Dodd,187)。稍具耐心地閱讀應該能發現這組詩包含了許多有意味的、富於創造性的細節。

②與上帝失和,被逐出自然狀態,夏娃經歷的心靈與愛欲之間的分裂,以及男人和女人被「分開」,所有這些都引向第一首詩中討論的人類性愛的開始,尤其是第三首詩中討論的初為人母。

③在第二首詩《夜曲》中,先用黃金的燕京觀看亞當和夏娃的上帝。此刻如此嫉妒人類的性愛和人類自身的繁殖,所以他「分開了他們:/男人,女人,和女人的身體。」(Daniel Morris,75)

④格麗克詩中的這對原始夫妻······相互締結契約,而不是與上帝締結契約。因此,格麗克的創世神話強調的是,在建造住所、撫育孩子和語言習得過程中,是人的權威,(······)作為夏娃生育的後果,他們認識到了他們能夠離開上帝而生活的自由,和他們自然狀態的疏遠。(Daniel Morris,76)

⑤在第四首中,格麗克專門把寫作和母親身份相聯繫,作為人類力量的兩種形式,此時,在夏娃生子之後,亞當和夏娃受傷的身體轉換為文本。(Daniel Morris,74)

來自一份雜誌

一次,我有一個愛人,

兩次,我有一個愛人,

輕易地,我愛了三次。

在間歇裡

我的心修復了它自己,完美

如一隻小蟲。

我的夢想也修復了它們自己。

後來,我意識到我正過著

一種完全白痴的生活。

白痴的,浪費的——

再後來,我和你

開始通信,發明

一種完全新的形式。

遙遠距離之上的深度親密!

濟慈與芬妮?布朗恩,但丁與比阿特麗斯——

一個人不可能發明

一種扮演舊角色的

新形式。我寄給你的信保持著

無瑕疵的諷刺,冷漠

但直爽。同時,我在腦子裡

寫不一樣的信,

其中一些變成了詩。

如此多的真實感覺!

如此多的關於激情渴望的

熱烈宣言!

我愛了一次,我愛了兩次。

而突然,

那種形式坍塌了:我

無法保持純潔無知。

多麼悲傷:失去了你,失去了

把你作為一個真實的人,作為某個我已經變得

深深依戀的人,也許

是我從來沒有的兄弟

來真正了解,或是以後回憶的

那種可能。

多麼悲傷,一想到

在一無發現之前

死去。一想到

大多數時間裡我們都是那麼無知,

看事情

只從一個角度,像狙擊手。

而且有那麼多事情,

關於我自己的,我從來沒有告訴你,

這些事情也許會影響你。

那張我從未寄出的照片,拍下了

我看起來簡直是流光溢彩的一夜。

我希望你陷入愛情。但那支箭

一直擊中鏡子,又返回來。

而那些一直將我們隔離的信

沒有一半是完全的真實。

多麼悲傷地,你從來沒有想像過

這些,雖然你總是回信

那麼迅速,總是同樣難懂的信。

我愛了一次,我愛了兩次,

甚至在我們的案例裡

事情從來也沒有脫離底線:

它是曾經嘗試過的一件好事情。

如今我還保留著那些信,當然。

有時候我會花上幾年的價值

反覆讀,在花園裡,

伴著一杯加冰的茶水。

有時候,我感覺到某物的一部分

非常巨大,極其深邃而廣闊。

我愛了一次,我愛了兩次,

輕易地,我愛了三次。

愛之詩

總有些東西要由痛苦製作而成。

你媽媽織毛線。

她織出各種色調的紅圍巾。

它們曾作為聖誕節禮物,它們曾讓你暖和

當她一次次結婚,一直帶著你

在她身邊。這是怎麼成的,

那些年她收藏起那顆寡居的心

仿佛死者還能回來。

並不奇怪你是現在這個樣子,

害怕血,你的女人們

像一面又一面磚牆。

在集市

有兩個星期他一直注視著那個女孩,

他在集市上看到的女孩。她二十歲,也許,

正喝著咖啡,在下午,暗色的小腦袋

俯在一本雜誌上。

他從集市對面注視她,假裝

正在買什麼東西,香菸,也許一束花。

因為她不知道這些,

此刻她魔力非凡,融合於他的想像力的需要。

他是她的囚徒。她用他想像的口音

說著他給她的詞語,低調而輕柔,

一種南方口音,既然那暗色頭髮必定來自南方。

很快她將認出他,然後開始期待他。

也許以後她的頭髮每天都將洗得鮮亮,

然後他們將成為戀人。

但他希望這些不要馬上發生

因為無論她現在對他的身體、他的情感施以何種魔力,

一旦她託付終身,她將再無魔力——

她將縮回到戀愛中的女人都會進入的

那個私人情感世界。而生活那裡,她將變得

像一個失去影子的人,一個不在這世界上的人;

如果那樣,對他幾無用處,

她活著或死去,幾乎無關緊要。

夜行

如今她老了,

年輕男人不再接近她

所以夜晚空閒,

街道黃昏時曾經那麼危險,

如今已像草地一樣安全。

午夜,小鎮安靜。

月光偏照石牆;

人行道上,你還能聽到從前男人們

回家、衝向妻子和母親的那種不安的聲音;這之後,

門被鎖上,窗戶變暗。

當他們經過,他們並不注意她。

她像長滿雜草的曠野裡的一片乾草。

所以她的眼睛,從前不習慣離開地面,

如今自由地看想看的地方。

當她厭倦了街道,好天氣的時候,她漫步

在小鎮盡頭的曠野裡。

有時,夏天,她走得遠,到河邊。

年輕人曾經在這兒不遠處聚會,

但如今,由於少雨而河變淺,所以

河岸廢棄——

那時還有人野餐。

男孩和女孩最終成雙結對;

過不多久,他們開闢道路,進入樹林,

裡面總是朦朧——

如今樹木應該空蕩了——

赤裸的身體已經找到了其他地方去隱藏。

在河裡,只有足夠的水容納夜空,

襯著灰色的石頭製作圖案。月亮明亮,

一塊石頭與許多石頭緊挨著。風起;

吹著長在河邊的小樹。

當你看著一個身體,你看到一段歷史。

一旦那個身體再看不到了,

它試圖講述的故事也丟失了——

在這樣的夜晚,她返回之前

會走到橋上那麼遠。

一切依然是夏天的氣味。

而她的身體似乎又開始像她是一個年輕的女人時的身體,

在輕盈的夏裝裡晶瑩發亮。

銀百合

夜又轉涼,像早春的

夜晚,又安靜下來。是否

講話讓你煩擾?此刻

我們單獨在一起;我們沒有理由沉默。

你能看到嗎,花園上空——滿月升起。

我將看不到下一個滿月。

春天,當月亮升起,就意味著

時間是無盡的。雪花蓮

張開又閉合,楓樹的種子

一串串落下,黯淡的堆積物。

皎潔復皎潔,月亮升起在那棵樺樹上空。

在彎曲處,那棵樹分叉的地方,

第一批水仙的葉子,在月光中

柔和而微綠的銀色。

現在,我們一起朝著盡頭已經走了很遠,

再不用擔心那盡頭。這些夜晚,我甚至不再能確定

我知道那盡頭意味著什麼。而你,你已經和一個男人在一起——

在最初的叫喊之後,

難道快樂,不是像恐懼一樣,再無聲息了嗎?

愛洛斯

我已經把椅子拉到旅館窗前,看雨。

宛如在夢中或恍惚中——

在愛中,但仍然

我一無所求。

似乎沒必要再接觸你,見到你。

我只想要這些:

房間,椅子,雨飄落的聲音,

許多個小時,在春夜的溫暖中。

我不再需要別的;我是全然地滿足。

我的心已變小;它只要一丁點兒填充自己。

我看著雨水瓢潑而下,在變得黑暗的城市之上——

你不再被牽掛;我能放你

過你需要過的生活。

黎明,雨漸漸稀疏。我做些

人們在晨光裡做的事,我宣判自己無罪,

但我走動像一個夢遊人。

這已足夠,這不再與你有關。

一座陌生城市裡的一些日子。

一次談話,一隻手的觸摸。

再後來,我摘下了結婚戒指。

那是我想要的:無牽無掛。

飛翔的寓言

一群鳥正飛離大山的一側。

黑色映著春天的傍晚,初夏的青銅色,

升起在蒼茫的湖水之上。

為什麼那個年輕人突然被擾動,

他的注意力從他的同伴身上滑落?

他的心不再是整個地被分開;他正費力思考

如何滿懷同情地述說這些。

此刻我們聽到其他人的嗓音,正穿過圖書館,

飄向露臺,夏天的門廊;我們看到它們

正回到它們通常的位置:各種吊床和椅子,

老屋裡的白木椅,正重新排列著

那些條紋坐墊。

鳥兒飛往何方重要嗎?甚至它們是哪種鳥

重要嗎?

它們離開這裡,這是關鍵,

先是它們的身體,然後是它們的悲鳴。

從那一刻起,對我們來說不復存在。

你必須學會用這種方式思考我們的激情。

每個吻都是真實的,然後

每個吻都留下了大地的面容。

來源: 詩歌

原標題:《出生,才是難以承受的損失丨2020年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詩10首》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她逃離一切,只希望用詩歌重構世界
    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她逃離一切,只希望用詩歌重構世界 2020-10-09 1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接受獎章並發表獲獎感言
    當地時間12月7日,2020年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在自家門外的花園接受了諾貝爾文學獎獎章,並發表獲獎感言。記者特邀世紀文景文學部李琬編輯為讀者翻譯了露易絲·格麗克的發言。露易絲·格麗克的發言從童年時的詩歌創作比賽講起,「當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大概是五六歲吧,我的腦子裡上演著一場競賽,一場能夠選出世界上最偉大詩作的比賽。有兩首詩進入了決選名單:威廉·布萊克的《小黑孩》和史蒂芬·福斯特的《斯旺尼河》……這類為了榮耀和至高獎賞而開展的比賽,對我來說是十分自然的事;我啟蒙時期最早讀過的神話裡充滿了這類比賽。
  • 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譯者柳向陽:如何翻譯格麗克
    露易絲·格麗克作品《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露易絲·格麗克的詩像錐子扎人。扎在心上。她的詩作大多是關於死、生、愛、性,而死亡居於核心。經常像是宣言或論斷,不容置疑。在第一本詩集中,她即宣告:「出生,而非死亡,才是難以承受的損失。」
  • 詩人露易絲·格麗克領取今年諾獎後如是說:驚慌,光線太明亮了,聲勢...
    時隔兩個月後,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終於接到了屬於自己的那塊金光燦燦的獎牌——美國當地時間12月7日,她親手接過獎牌這一幕發生在格麗克自家門外的花園裡。露易絲·格麗克在自家花園領取了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獎牌儘管相比往年盛大的傳統典禮,今年的頒獎聲勢已經小了很多,但露易絲·格麗克依然在發表獲獎感言時感嘆,幾乎從10月8日(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日)早上自己就感覺到了「驚慌」,她同時有些不習慣地直言:「光線太明亮了,聲勢也太浩大了。」
  • 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代表詩作由世紀文景引進出版
    瑞典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1943— ),美國桂冠詩人,生於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遍獲各種詩歌獎項,包括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
  • 再議諾貝爾文學獎:露易絲·格麗克是最佳人選嗎?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與近日熱映的電影《奪冠》。再議諾貝爾文學獎:露易絲·格麗克是最佳人選嗎?10月8日,瑞典文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美國作家、詩人露易絲·格麗克,以表彰她「精準的詩意語言所營造的樸素之美,讓個體的存在獲得普遍性」。繼鮑勃·迪倫之後,短短幾年又一位美國詩人拿下諾獎,這一結果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 2020年諾獎得主揭曉,她的詩像錐子扎人,扎在心上
    這可能是近年來最為冷門的諾獎得主了。而且,在2016年頒獎給鮑勃·迪倫之後,時隔短短四年又頒給一位美國詩人,給人以一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感覺,打破了大家默認的「地區輪轉」原則。 和往年一樣,對於出版行業來說,一年一度的諾獎又是「彩票開獎」時刻,今年「中獎」的世紀文景已經是連續兩年蟬聯了(去年是彼得·漢德克),難怪微博上有人調侃:這邊建議世紀文景的編輯直接轉行買彩票,應該能一步到位實現財富自由(大霧 去年押中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後浪文學編輯朱嶽在豆瓣上恭喜文景,表示:堅持文學價值投資才是正道。
  • 今晚,一起來讀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77歲女詩人格麗克的詩
    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獎已有近120年的歷史,累計117位得主獲得了113次諾貝爾文學獎,其中女性得主加上今年的共有16位。202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達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 獨家|露易絲·格麗克與閱讀的政治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出乎不少人的意料。這是諾貝爾文學獎在十年內第三次頒給詩人(前兩次分別是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2011年;鮑勃·迪倫,2016年),並在五年內兩度授予美國詩人。引發爭議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或許是:許多人壓根沒聽說過露易絲·格麗克。
  • 2020諾獎得主格麗克發表獲獎演講:詩說出的是私密的
    作者|露易絲·格麗克譯者|李琬審校|柳向陽 陳歡歡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生於1943年4月22日,美國當代女詩人。有兩首詩進入了決選名單:威廉·布萊克的《小黑孩》和史蒂芬·福斯特的《斯旺尼河》。我祖母的房子坐落於紐約長島南岸的西達赫斯特村,當時我就在那座房子的次臥裡來回踱步,像我習慣的那樣,在腦中默默地而非出聲地背誦布萊克那令人難忘的詩,同樣,也在腦中默默地哼唱福斯特的那首沉痛、悽涼的歌。我為什麼會讀到布萊克還是個謎。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9(露易絲·格麗克)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露易絲·格麗克,美國當代著名詩人,2003-2004年美國桂冠詩人,耶魯大學駐校作家,耶魯青年詩歌獎評委。
  • 來讀「諾獎」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的詩
    10月8日,來自美國的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獲得2020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格麗克於1943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的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現居住在馬塞諸塞州劍橋市,除了詩人身份外,她還是耶魯大學的一名英語教授。
  • 15年翻譯諾獎作家格麗克的詩,這位「斜槓青年」這樣找到人生方向
    2020年10月,柳向陽從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企業雜誌主編,一下子變成了各路媒體爭相採訪的「明星」,這都和大洋彼岸一位名叫露易絲·格麗克的女詩人有關。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8日,瑞典學院將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她。
  • 格麗克2020諾獎演說:在這世界上,我們是無名之輩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露易絲·格麗克  演說中,格麗克表達了關於自己獲得諾獎的警惕。  露易絲·格麗克接受文學獎獎章  © Nobel Prize Outreach  儘管小時候的格麗克也曾在腦子裡上演過一場競賽,試圖在威廉·布萊克的《小黑孩》和史蒂芬·
  • 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她的詩似錐子扎心
    #2020諾貝爾獎#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8日下午1點,瑞典學院將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這也是繼鮑勃·迪倫之後,本世紀第二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美國詩人,1943年生於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遍獲各種詩歌獎項,包括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
  • 202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是誰?中文譯者帶你認識她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北京時間10月8日晚,記者從諾貝爾獎官網獲悉,瑞典學院將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以「表彰她樸實無華的詩意之聲,以樸素的美感使個體的生存變得普遍。」
  • 臧棣|辛辣的詩意與得體的救贖——談露易絲·格麗克的詩
    但必須承認,我並沒有絲毫預感,像露易絲·格麗克這樣的詩人會獲得這一殊榮。在我心目中,當今世界最值得獎掖的詩人是加拿大詩人安妮·卡森。換句話說,大致的地理位置,猜得不算離譜,但具體到人,無論我心中的預感多麼強烈,結果畢竟是落空了。落空並不意味著失望。
  •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格麗克被譽為「必讀的詩人」村上春樹陪跑14年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授予作家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獲獎原因:因為她充滿詩意的聲音,樸素的美使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米蘭·昆德拉、《使女的故事》作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村上春樹紛紛陪跑。截止到目前,村上春樹已經陪跑了14年。
  • 獲諾獎的傳奇女詩人:她用14本詩集,反抗女人一生的悲劇
    原創 她姐本人 她刊文 | 灣灣上周,瑞典學院宣布了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現年已77歲的格麗克,是其中第16位女性。一生筆耕不輟的她,在這個不太平靜的2020年,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慰藉和詩意。在旁人來看,格麗克像是天選之女,美麗、聰慧、高貴。從降生起,就已經足夠幸運。
  • 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諾貝爾文學獎,中文譯者稱其「劍走...
    《直到世界反映了靈魂最深層的需要》《月光的合金》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年露易絲·格麗克,美國詩人、散文家,1943年生於紐約,在紐約長島長大,目前在耶魯大學駐校寫作。她在美國已經贏得了許多重要獎項,包括普立茲獎和國家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