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琪薦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丟棄負面情緒,去感知世界的美好

2021-01-19 陸琪
今天講一本很出名的書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小的時候因為腦炎的問題,導致了沒有視覺和聽力。
開篇的時候她說我們都讀過激動人心的故事,而我們通常熱衷於發現那個註定要去世的人,選擇如何度過最後幾天或最後幾個小時,所以我經常思考在類似的情況下,在最後的時光裡我們會遇到什麼。她覺得說我們如果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來過的話,是不是我們總歸會發現,我們的生命和平時是不一樣的呢,我們擁有一個東西的時候時間長了是不是應該有感情了,但是為什麼我們看多了之後會變成無睹呢?這就是海倫凱勒說的東西,說看的見的人反而看不到什麼東西。所以海倫凱勒就說,如果我可以有機會使用雙眼,那麼我打算好好地來想一想我會用我的這雙眼睛來做一些什麼。她說第一天啊,首先她要看她的老師,說梅西老師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來到我身邊,為我打開了外面的世界。她說我的手指能覺察出他們的喜悅悲傷,但無法通過觸覺去真正勾勒出對方的品性,只能等待對方來表達。所以第一天我要去拜訪朋友,長久地凝視他們的臉龐,在我腦海裡銘記他們心靈之美的外在表現,我還會將視線停留在嬰兒的臉龐上,這樣我能捕捉到那種熱切、天真之美那是個體,意識到生活帶來的種種衝突之前才能擁有的美。她其實講述的東西很簡單,就是你的人生裡面最重要的東西,往往不會是你此時此刻的一個工作,或者是你心裏面戀戀不捨的糾結糾纏的一段感情,就好像如果我們只有二十四小時候,我們才不會去想這個男人為什麼對我不好,你最想看到的人肯定是父母啊、是孩子啊、是最親密的好朋友啊。她說我們其實對周遭的事物習以為常,很多人是隨意掃一眼面部的外在特徵然後就此罷休,她勸人就是要去看一個人內心的品質。這句話說的可能大家都聽不懂,看人要看一個人內心品質,這個誰看得穿看得透啊,它其實是說我們是否真的學會去看一個人,我們是否真的寬容地去看待一個人。然後第二天呢,她說我黎明的時候要醒來,目睹黑夜轉向白晝的驚人奇蹟,我將滿懷敬畏的看到,太陽喚醒沉睡大地的壯觀全景。然後她說黎明之後呢,打算要去博物館,要去大都會的藝術博物館,縱觀人類的歷史,一直以來人們對藝術表達的追求都與尋求食物、住所、繁殖後代一樣迫切。所以她要看埃及、希臘、羅馬精神文明以藝術的形式在面前徐徐展開,充滿光明的第二天。第三天的時候她會再次起來迎接晨曦,說這是她擁有光明的最後一天,她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後悔或者期盼上面。第一天獻給了朋友們,第二天光明為我展示了人類與自然的歷史,所以今天我要把時間花在當下平常普通的日子裡,跟隨人們忙碌於生活事務的足跡。她要去看帝國大廈,她要跑到帝國大廈的上面去俯瞰紐約的整座城市,要在城市裡走幾圈,佇立在繁忙的街角,就這樣注視著人們,試圖通過觀察來了解他們的生活,看到笑容我會很開心,看到堅定的決心,我會很驕傲,看到他們遭受痛苦我會很同情。她要去公園大道去貧民窟、去工廠、去孩子們玩耍的公園,面對所有的這些眼睛都睜得大大的,這樣我就可以對人們的工作與生活進行深入探尋,並且增加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說第三天的日子慢慢就要接近尾聲,可能還有很多迫切的渴求值得我用剩餘的幾個小時去實現,但最後一天的晚上我還是要跑到劇院看一場滑稽到讓人捧腹的戲劇,我也許會欣賞到人類精神世界裡喜劇的弦外之音,到了午夜我從黑暗中的暫時擺脫將要結束,那永遠的長夜將再次向我逼近。就跟她最後說的那樣東西一樣,每個人如果都有那麼一個只有三天光明的日子,每個人一定會有自己的安排,所以自己安排做什麼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東西是什麼?是我們應該如何熱切的去感受這個世界和愛這個世界。我現在就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人是不愛世界的,很多人好像說愛自己,其實也是不愛自己的、就是非常非常多的人跑來跟我說哎呀我糟糕透了呀,我怎麼樣才能變得像你這樣啊,我給大家所有的意見都是一致的,就是我們要熱愛這個浮華的世界,這個世界的浮華自有它的美感,在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它裡面所藏的東西都是奇蹟,而且真的有好多好多值得你去感受和看的東西。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去感受什麼,不是這個世界真的帶給我們什麼,而是我們去選擇感受到了一些東西,同樣的一幅畫我們是可以看出它的美感的,但我們同時也是可以感受到裡面的悲傷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的告訴自己,我們要好好的選擇我們可以感知的東西。

想要聽我完整的解讀,可以掃描下方圖片,進入陸琪讀書會,聽聽我的看法。↓↓↓↓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掃碼加入陸琪讀書會                  

相關焦點

  • 推薦一本好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最近,我又重溫了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心靈又一次受到受到震撼,很想把它推薦給大家。《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是美國當代作家海倫·凱勒的代表作。我閱讀的是華文出版社2002年出版發行的版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作者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熱愛生活。這是一本勵志名著。作者海倫十分不幸:她出生不到兩歲,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視力與聽力,從此就生活在一個充滿黑暗、孤獨、寂寞的世界裡,苦難伴隨著她!而她又是幸運的:她有深愛她的父母,後來有幸遇到一位改變她命運的智慧老師 ——安妮·莎莉文。
  • 英文原著電子書推薦 | The Story of My Life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Helen Kellerlearn:《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由海倫•凱勒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三本書以及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編譯而成,完整系統地介紹了海倫•凱勒豐富、生動、真實而偉大的一生,許多文字還是第一次與中國讀者見面。海倫•凱勒一生一共寫了14部著作。《我的生活》是她的處女作。
  • 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有著一雙健康而明亮的眼睛,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呀!大部分同學都知道海倫·凱勒吧,她是一個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但她在這片黑暗中創造出了奇蹟!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我浮想聯翩,如果我只有三天的光明,我會用這三天去做些什麼呢?
  •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小時候,我最不喜歡的事就是看書,因為我覺得看書很枯燥,每當媽媽把那些名著交給我看時,我都逃之夭夭。但有一本書,讓我的看法出現了轉折。它,是我的良師益友。它,將一個個發人深省的道理傳授給我。這本書就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 甜圓||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如果我能看見,就一定會發現更多精彩、美麗的東西。因此,我常想像,假如我有三天時間視力正常,最盼望看見誰呢?     假如我有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看每一個善待我,陪伴我的朋友,自小我只能憑著指尖去看人家的臉,如果我視力正常,便一下子能看到眼前人微妙的表情變化,從而更了解對方,這是件多麼令人愉悅的事兒啊。
  • 宋春麗人民大會堂朗誦《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如醉如痴!
    在那漫長的黑夜裡,我經常地這樣問自己,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想要看到什麼呢?第一天,我要去看到那些好心的、把我的生命變得更有價值的人們。首先,我要去看我的老師麥西夫人的臉,當很小的時候,她就來到我家,是她幫我打開了另外一個世界。我要久久地凝視她那張臉,我要仔細研究她那張臉,我想從中了解到善良的溫柔和耐心的生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跡,她要克服多少困難才能完成對我的教育啊!
  • [讀經典]歐陽文祺: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我坐在靠窗的椅子上,飽含感慨和同情地讀完了海倫·凱勒的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凱勒是文中的主人公,是文中那個失去視力和聽力的可憐的小姑娘,但是,她並沒有應此而感到悲哀,反而更加熱愛生活、從不放棄對光明和美好的追求。她堅信:任何困難都不可能鎖住一顆嚮往偉大的心靈。是啊,文中的她,在莎莉文老師的陪伴下,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艱難,專心地學習知識。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是如何打好一副爛牌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海倫在成名後,終身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她走遍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次,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勳章」等獎項。
  • 海倫精神震撼了我——《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的名著,這是一本陶冶情操,給人啟迪,催人奮進的好書。讀完這本書,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震撼了。她,海倫·凱勒變成盲聾人後,一個生活在無光、無聲的孤獨世界裡的弱女子,頑強地同命運作鬥爭,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處奔波,為殘疾人造福。是知識為海倫鋪開一條光明之路。
  • 夜話丨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了解「愛」的含義
    讀完海倫·凱勒的文章,也許你會對「愛」產生更深刻的感悟……節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記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問起「愛」這個字的意思。當時認識的字還不很多,我在花園裡摘了幾朵早開的紫羅蘭送給莎莉文老師。她很高興地想吻我,可我那時除了母親外,不願意讓別人吻我。那時侯,莎莉文小姐用一隻胳膊輕輕地摟著我,在我手上拼寫出了「我愛海倫」幾個字。
  • 夜話丨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再塑生命的人
    這一天,海倫·凱勒初識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她的人生也從此改變……再塑生命的人節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老師安妮·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我心裡無聲地呼喊著:「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時,愛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我覺得有腳步向我走來,以為是母親,我立刻伸出雙手。一個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緊緊地抱在懷中。我似乎能感覺得到,她就是那個來對我啟示世間的真理、給我深切的愛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師。
  • 「假如有三天光明,你想做什麼?」她的回答讓人淚奔……
    「我迄今都記得大會堂如潮般的掌聲」。周小麗先天失明,連一點光感都感覺不到。母親為了讓她有一技之長,便把她送到了開封市盲聾啞學校求學。剛入學的時候,因為看不到,小麗不會自己洗頭洗澡,頭上有一段時間生了蝨子。一位老師把周小麗帶到家裡,給她洗澡,還用熱水燙洗了她所有的衣物。周小麗說:「我覺得她像我媽媽一樣關愛我,那個時候起,我也想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 韓紅曾主演《假如失去三天光明》,原來這就是她投身公益的原因!
    很多人都知道韓紅不遺餘力投身公益的原因是因為奶奶去世後她覺得這世界沒有人再愛她,所以她選擇去愛這個世界。但是不為人熟知的是,韓紅曾經主演過一部叫做《假如失去三天光明》的電影,而這部電影也告訴了我們她投身公益的另一個理由。《假如失去三天光明》是一部公益微電影,韓紅也力圖通過小視角來展現大時代,進一步彰顯公益力量的存在。
  • 《書香巧家》第九期 巧家第三中學學生陳盈如朗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節選
    巧家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綜合廣播《白鶴之聲》與您共精彩《書香巧家》第九期巧家第三中學學生陳盈如朗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節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節選    第一天,我要看人,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使我的生活值得一過。
  • ​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
    片中男主因為不治之症與惡魔做了交易,籤下了一份讓世界上某種事物消失換一天生命的契約,第一天的交換物是「電話」,第二天是「電影」,第三天是「鐘錶」。作者在書裡的一句話似乎道出了藝術家與貓的關係,她說:「我覺得藝術家和貓很相似,他們都充滿了神秘色彩。兩者都經常會被認為冷漠又以自我為中心。」而且有熊認為,藝術家在工作室裡創作有時是與世隔絕的,貓為這個空間帶來了生氣,同時又與藝術家保持距離,各自有著非常重要的獨處時間。
  • 讀無字書,彈無弦琴,我們未曾感知的世界,含義深刻、更有神韻
    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人知彈有弦琴,不知彈無弦琴。以跡求,不以神求,何以得琴書之趣。《菜根譚》裡的這句話,富含深意。識得琴中趣,何勞弦上音。說的是同一個道理。早在去年,我就很想寫類似的文章。家中少年說,媽媽,你還駕馭不了,不能寫,還送給我一本線裝的《老子.莊子》讓我仔細讀。
  • 夜話丨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了解「愛」的含義
    讀完海倫·凱勒的文章,也許你會對「愛」產生更深刻的感悟……了解「愛」的含義節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記得有一天早晨,我第一次問起「愛」這個字的意思。在這裡,我學到的東西飽含著森林的氣息——樹脂的松香味混雜著野葡萄的芬芳。坐在濃鬱的樹陰下,世界萬物都是可供我學習的東西,都能給我以啟迪。那些嗡嗡作響、低聲鳴叫、婉轉歌唱或開花吐香的萬物,都是我學習的對象。青蛙、螞蚱和蟋蟀常常被我捉住,放在捂起的手心裡,靜靜地等候著它們的鳴叫。
  • 夜話丨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之一雙雙託滿陽光的手
    「朋友們創造我的一生。他們費盡心思、絞盡腦汁,把我的缺陷轉變成美好的特權,使我能夠在已造成的缺陷陰影中,安詳而快樂地前進。」讓我們隨著海倫·凱勒的文字,歌頌友誼,感謝生命中的良師益友……一雙雙託滿陽光的手節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要是我能把對我曾經有所幫助的人一一寫出來,那該有多好呀。
  •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7個核心技巧,和「壞」情緒說拜拜
    7個技巧幫助孩子發洩和表達情緒1、幫助孩子認知情緒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教會孩子認知情緒,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害羞、嫉妒、難過、生氣、害怕和焦慮等情緒,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庫。2、和孩子一起發現美好事物引導孩子多去關注生活中的美好,隨時指出生活中一些值得品味的細節。
  • 愛情中該如何正確表達負面情緒?
    前幾天有一位來諮詢的朋友說「所有的諮詢師都要求我控制情緒,可是在這段感情中,並不全都是我的錯,我也有很多委屈。」這位來諮詢的朋友錯解了「控制情緒」與「壓抑情緒」的區別,所有他才會對諮詢結果憤憤不平,對另一方心生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