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活著累、迷茫、抑鬱、痛苦、悲傷、孤獨、絕望、自殺的人!每天有無數人搜索活著累、迷茫、空虛、抑鬱、痛苦、悲傷、孤獨、絕望、想自殺等詞語及怎麼辦,也同樣每天會產生無數的回覆,但十分遺憾的是這些回復全是治標不治本的,治本的方法是對世界和人生有正確的認知,十之有九的痛苦都因對世界和人生錯誤的認知,我們要以智慧抵禦痛苦,如此才能獲得一生的安寧。這也是《重大人生啟示錄》創作的初衷, 它不同於一切心靈雞湯和偽人生導師,是一部真正能讓人獲得生命安寧和靈魂幸福的書。以下文字摘錄自《重大人生啟示錄》,可見一斑:1. 這是極為特殊的歷史轉折期,物質文明發展到這一步註定了精神(信仰)的缺失,靈魂空虛、物慾橫流,人們的精神墮入虛無主義,只能沉浸在金錢物質欲望和肉體感官刺激中,有各種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輕人也失去了純真的理想和純美的愛情。這絕不僅是我們這個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劇,而是任何一種生命在文明發展進程中註定的悲哀。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到底該怎樣活著?——《重大人生啟示錄 前言》2. 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滿足而痛苦和滿足之後無趣這兩者所構成。你滿心期待著未來的某個快樂,未必理智認知到了它是短暫的而不會持久。人的一生的本質是痛苦,快樂只是曇花一現。3. 我們總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遠活著,我想人們同樣會像害怕死亡一樣害怕永恆,或厭倦永恆。4. 人們總愛追問人生的意義,其實人生本無所謂意義,因為存在先於本質,本質之前的存在是禁絕思考的。人生的無意義賦予了人的自由,倘若人生有一個註定的意義,那麼人人都如同一具機器。5. 我們誕生在這個世界是被迫的,這是最糟糕的事實。一種理想主義的人生觀是:生命的長度無需受制於肉體自然的衰敗,它應該是受你的心靈、你的快樂的需要而去自主選擇。
感到迷茫怎麼辦|為什麼年輕人總會感到迷茫?
快樂的感覺是一種自我體驗,當然,也要有社會的評價。如果你自己的體驗和社會的評價能平衡,那你的快樂分值就會比較高。比如,你認為自己很牛,大家也吹捧你很牛,這就說明你的自我體驗和社會對你的評價是一致的。
而像唐駿[微博],他自己認為他的成功可以複製,但大家發現他的學歷可以粘貼,這就說明他的自我評價和社會對他的評價出現了誤差。
人生其實是非常公平的,在每個階段,你得到的快樂都來自於自我的評價和社會的評價。極度愛慕虛榮的人內心是極其虛弱的,他的自我評價系統很弱,他完全靠社會對虛榮的評價系統來支撐自己。
外重者而內荏,所謂外重者,就是特別在意外在形式的人,比如一個人出門帶五個保鏢,八輛汽車跟著,吆五喝六的。內荏,就是內心膽怯、恐懼。也就是說,如果你特別在意外在的東西,比如特別在意別人怎麼吹捧你,你不是博士,非要讓人家說你是博士,就說明你的內心其實是很懦弱的。
所以,要有理想和信念,也就是說,要建立內在的價值系統和自我肯定系統,同時要獲得一點兒成功。獲得一點兒成功,外部就會給你一點兒評價,就會鼓勵你、鞭策你,強化你的自我評價系統。如此,這兩個系統就能保持平衡,你就能一直很快樂。
如果只有社會的高度評價,你內心完全不夠自信,就會出現這個門、那個門的笑話。相反,如果你只相信自己,完全不在意別人怎麼看,那你就可能走向極端。所以,一個健全的人,其內在的評價系統和外在的評價系統要保持平衡。
對80後來說,在剛進入社會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是要靠自我評價的,因為你剛進入社會,社會還沒有建立起對你的評價。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我20多歲的時候,也像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一樣熱血澎湃,想幹很多事情。有一天,一個很大的領導找我談話。他說,聽說你思想很活躍,我要跟你談談。領導要找我談話,這事兒多了不起啊,進去以後我就開始說,說了大概一個小時。最後,這個領導說了兩句話,從此我就踏實了。
他說:第一,你說了這麼多社會問題、這麼多現象,我告訴你,你知道,我比你還知道,因為我是領導,我看到的信息、聽到的信息比你多。第二,你著急,我比你還著急,因為我是領導,出了問題,我遭受的損失比你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你教我怎麼幹,你跟著我幹就完了。我一想,這個邏輯也對啊。
後來我明白了,在二三十歲的時候,想得到很多的社會評價是比較難的。在這個階段,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建立自己的價值系統。比如我想做一件事,我是偏執狂,我就要去做,不管別人怎麼說,因為這時候社會不可能馬上承認你。等你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你的機會就變多了,因為社會是被四五十歲的人控制著的。
那時候,我在機關裡是年齡最小的,我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幹不了,找誰都是老爺爺,年齡大的人根本不理我。今天我發現,我們同學裡什麼人都有,有做生意的,有當博導的,有當部長的,不管什麼事,只要我打個電話,都能找到相應的人諮詢。
所以,在20多歲剛進入社會的時候,你扮演的是一個候補隊員的角色,甚至可能連候補隊員都不是,只是一個足球愛好者。到了30歲, 你就混成了一個候補隊員,到了40歲,就差不多可以上場踢球了。
在20多歲這個階段,怎樣才能快意人生?就是用理想來鼓舞自己, 用時間來檢驗自己,用些許成功來安慰自己。你只會有些許成功,不會有很大的成功。當然,有的人在20多歲的時候已經小有成就了,比如丁磊、李彥宏,但這樣的情況是很少的。等你熬到三四十歲的時候,你就開始進入另一種快意人生的狀態。
大家知道,王石60歲的時候又去爬珠峰了,爬珠峰除了要有毅力,還要有很多其他條件。我記得他第一次爬珠峰的時候,因為經費不夠,找朋友集資,那時候他40多歲。到了50 歲、60歲的時候,他完全可以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了。
也就是說,在20多歲的時候,你獲得的快意並不是人生峰值上的那種快意,男人的人生峰值應該在45~55歲。在20多歲的時候,你有時間、有未來、有理想、有健康的身體,你不怕失敗,你可以做無數次的嘗試,等待最後那一次的成功。
有人講過一句話,他說年輕人吃苦不叫吃苦,叫有福氣,因為你有選擇的機會,有失敗的資本。老了以後吃苦才真叫吃苦,比如你到了60歲,貧病交加,這才是真苦。在20多歲這個年齡段,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目標,不要懷疑自己的未來,而且要堅信時間是站在你這一邊的,這樣,你就可以快意人生。
人生的意義網的研究領域:人生的意義、生命的意義、活著的意義、生活的意義、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是為了什麼、人生、感悟、人生感悟、人生感悟的句子、感悟人生、感悟人生的經典句子、生活感悟、生活感悟經典句子、人生哲理、人生哲理的句子、哲理、人生哲學、哲學、幸福、什麼是幸福、人、人性、人死後的世界、心靈家園、精神家園。
(作者:馮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