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戲玩非遺,長沙市非遺展示館邀你免費玩

2020-12-25 瀟湘晨報

7月22日至26日,位於橘子洲的長沙市非遺展示館將連續推出戲園演出和非遺項目傳習活動,均免費開放。暑假來臨,大家不妨帶上孩子前去看看戲,並動手體驗棕葉編等非遺項目。

本次長沙市非遺展示館的戲園演出由長沙市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擔綱,22日至24日主要表演花鼓戲,包括《盤夫》《毛國金打鐵》《蔡坤山犁田》《小姑賢》《打銅鑼》等深受觀眾喜愛的劇目,每天下午演出兩場;25日至26日的演出節目形式多樣,如戲曲聯唱、變臉絕活、長沙快板、長沙彈詞、傳統相聲、巫儺絕技等,上午和下午各一場。

展示館二樓的非遺傳習所則將開展3項非遺傳習體驗活動,分別是長沙棕葉編、金杵麵塑、望城紙紮,全是操作性強並深受小朋友喜愛的項目。其中,長沙棕葉編上手快,5至10分鐘就能搞定一件小作品,大家可以現場跟隨傳承人學習編織蚱蜢、熱帶魚等動物;金杵麵塑顏色豐富,作品保存時間久,小朋友喜歡,大人也不妨揉揉麵團,頗能減壓;至於望城紙紮,做好的風箏和燈籠可使用,而且圖案精美,可自由搭配。

瀟湘晨報記者朱清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場可以玩的博覽會,展示「非遺+...
    2020年第六屆上海國際手造博覽會將於11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4號館舉行。自2015年創辦以來,博覽會多樣的互動形式和體驗活動吸引了無數市民觀眾,被贊為「可以玩的博覽會」。今年,博覽會引入了「非遺+」的概念,讓大家在「玩」的過程中更深切地體會非遺手造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內涵。圖說:本屆博覽會海報 官方圖本屆博覽會以「協同創新、快樂前行」為主題,展覽面積達9000平方米,將有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的 46個非遺項目亮相。
  • 《芒果小當家·非遺潮起來》系列短視頻獲獎啦!
    由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芒果影業、湖南破冰教育、珠海誠豐聯合製作的《芒果小當家·非遺潮起來》系列短視頻在眾多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喜獲網絡短視頻類二等獎!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芒果影業將繼續共同講好長沙的非遺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非遺、愛上非遺!(點擊上方連結即可觀看「非遺潮起來」)非遺保護正當時!
  • 「共青團代表」劉嘉豪:傳承非遺文化,泥巴玩出新技藝
    11月23日,共青團長沙市望城區第一次代表大會將正式開幕。為團結帶領我區廣大團員青年銳意創新、開拓進取、弘揚社會正能量,展現他們在實際行動中的表現和作為,及時總結經驗,推進共青團事業再上新臺階,望城發布將對我區優秀共青團代表進行風採展現,看看作為新時代青年,他們是怎麼做的,敬請關注。
  • 非遺綜藝節目:莫把非遺元素當點綴
    在其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急劇變化的背景下,秉承時代精神,藉助新型媒介做好非遺保護與傳承事關重大。近年來,在中央有關文件和文旅部等相關部門的引導下,非遺得到空前重視,「非遺+」也成為一種保護非遺、傳承非遺、用非遺帶動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重要概念和模式。如「非遺+科技」「非遺+文創」「非遺+扶貧」等通過「1+1」實現了「大於2」的雙贏效果。
  • 「嶺南非遺潮玩」亮相首屆廣州海心沙LIVE生活節
    生活節圍繞非遺、傳統老字號、智慧生活、亞運十年、創意市集、高校孵化等七大展區,對文化、藝術、設計、生活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呈現。用跨界的方式、工匠的精神、趣味的表達帶來潮玩傳統文化、跨界藝術文創、交流互動體驗等,展示現代時尚創藝生活。 廣州市嶺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應邀參與此屆生活節,攜各式各樣的嶺南非遺潮玩文創新品亮相登場,讓傳統文化融入生活,走進大眾視野。
  • 汨羅長樂非遺文創展示體驗基地即將開放
    長樂非遺文創展示體驗基地位於長樂鎮麻石古街二嶽寺北側。基地內的文化牆。古色古香的建築。長樂非遺文化體驗館。紅網時刻嶽陽12月4日訊(汨羅融媒體記者 夏凡)12月3日,記者從汨羅市長樂鎮政府獲悉,長樂非遺文創展示體驗基地已基本完成裝修裝飾,將於近期開放運營。作為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的活動點之一,該基地目前正加快內部布展工作,迎接中外客人。
  • 文化惠民好熱鬧,非遺傳承人來長沙市婦幼送年畫啦!
    在新的歷史時期,為增強廣大市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傳承,長沙市婦幼保健院通過在醫院開展「非遺傳承人送年畫」活動,讓就醫的患者和廣大市民在接觸非遺文化的同時,感受其魅力,宣揚民族精神、傳播民族特色、推廣民族文脈。
  • 免費看展、旅遊推介,讓非遺「火」起來~
    開幕式現場,入選第一批非遺體驗工坊的非遺傳承人進行現場展示展演,與觀眾互動,並以視頻的形式呈現非遺的傳承、工序、價值等內容,讓與會觀眾直觀感受我市非遺項目魅力。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是我市首次以「非遺」為主題的旅遊推介,此次活動邀請了西安具有影響力的旅行社、研學團隊和媒體參加。
  • 唱大戲、趕大集、過大年:杭州非遺文化展演喊你迎元旦啦
    元旦去玩什麼?去看戲吧!12月31日,2021年杭州市賀歲迎新群文(非遺)展演活動開幕式在杭州市拱墅區運河廣場舉行。青年越劇演員玖鯉(潘曉鳳)、榮獲金鐘獎的著名青年古箏演奏家範賽賽、擁有百萬級粉絲的知名國風KOL莫離(大壯愛莫離)、特邀項目華陰老腔等共同帶來一臺精彩演出。
  • 江西九江:有看頭 有玩頭 有樂頭 非遺融入百姓生活
    隨後,建昌鑼鼓、都昌打岔傘、湖口彈腔、修水全豐花燈等市級、省級、國家級非遺表演輪番亮相。「我們一大早就從都昌縣趕過來了,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參加這麼熱鬧喜慶的廟會,心裡感覺到熱乎乎的,這些玩蚌殼精、劃小龍船、遊七彩燈的民俗表演,讓我們一下子找回到了童年的記憶。」活動現場,張鑑清和康建華兩位阿姨一邊看表演,一邊興奮地向記者說道。
  • 玩小遊戲也能學到「非遺」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能邊玩邊學。6月7日,隨著「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非遺公開課》播出,「非遺公開課」微信小遊戲也正式上線,將結合節目用集文化、娛樂、互動於一體的「輕互動」形式,幫助更多人重新認識非遺,領略中華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中國精神和中國智慧,推動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蔚然成風。
  • 湖湘木帆船「駛」進長沙市非遺館
    湖湘木帆船「駛」進長沙市非遺館 2020年12月02日 14:33   來源:長沙晚報
  • 非遺保護的四川經驗——讓非遺「動」起來
    省文化廳非遺處處長林彤認為,楊華珍的忙碌就是羌繡的「動態」。 對外交流頻繁 四川非遺大步走向世界 小鎮錦門位於南絲綢之路起點,這裡的非遺館正在加緊裝修。為了迎接5月1日錦門街區正式開街,入駐非遺館的蜀繡、竹編、漆器負責人親自過問著每一個細節。「這裡將成為對外展示四川非遺的重要窗口,我們都很重視。」蜀繡省級非遺傳承人孟德芝說。
  • 北京文化創意展示中心非遺走廊徵集非遺文創項目
    北京文化創意展示中心「南北文創產業展館聯盟」擬於2019年5-6月在北京文化創意展示中心「非遺走廊」舉辦「特色文創產品匯」活動。
  • 「夏之戀」長沙市藝術惠民專場文藝晚會,即將開演
    時間6月1日(星期六)晚上7點30分地點長沙濱江文化園廣場(長沙三館一廳)其厚重與悠遠珍藏在青青麓山之中,流淌在滔滔湘水之間。同時,此項工作也是長沙市15分鐘文化生活圈構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非遺進社區等工作的重要體現。
  • 深圳南山非遺周系列活動啟動
    系列活動展示南山非遺保護項目   本屆「非遺周」將開展形式多元的非遺相關展、演、講座、雅集等活動,集中宣傳和展示南山區近年非遺保護成果。   11月1日上午10點,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南山區系列活動開幕式將在南山文化館劇場正式啟動,多個南山區非遺項目將進行舞臺展演,同時為「館校共建」南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授牌。當天上午在南山文化館二樓同步開展「小小非遺趕集日」,南山區各非遺項目在現場擺攤展示,此外還有南山區十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學生攜作品前來「趕集」。
  • 大鵬教育打造"非遺+直播"新玩法 最大限度傳播非遺文化
    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網際網路+政策"的深入推進,一度被冷落的非遺文化重新被喚醒,網際網路平臺成了公眾了解非遺文化的首要渠道。目前網際網路與非遺文化的結合與發展處在探索創新階段,其中不乏許多與非遺文化傳播切合點居高的教育企業,大鵬教育作為網際網路教育的一員,曾在創雙會議上表示,將藉助平臺力量,將非遺文化最大限度傳播到當代部分年輕人身上。
  • 非遺「全家福」亮相!順德首個非遺文化主題專場活動來襲
    作為順德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次活動通過非遺活態展示、非遺文藝節目等方式展示順德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讓市民共享非遺保護成果,推動順德區非遺的保護與傳承。「這是順德首次舉行全區非遺文化主題專場活動,59項非遺集中亮相,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提高大家對非遺的認識,更加熱愛、了解、傳承非遺文化。」在活動現場,順德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唐磊晶表示,順德多措並舉推動非遺文化「活起來」「傳起來」「飛起來」。
  • 2020年端午節就去長沙這些地方玩
    以現代傳播媒介為手段,採取展播展銷、視頻直播、文旅直播排位比賽和短視頻徵集大賽等方式,集中展示長沙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時間:2020年6月20日-27日活動地點:黃興路步行街(開幕式及區縣文旅形象展示點)豐泉古井社區蘇家巷、登隆街、白果園(老字號、非遺項目展銷及老街巷打卡區域)2020長沙夏之戀·端午行開幕式時間:6月
  • 非遺「huo」了的背後是什麼?
    ·區域統籌全產業鏈發展 蘇州高新區鎮湖街道圍繞產業鏈大力建設「蘇繡小鎮」,打造出1700餘米的繡品街、佔地8000平方米的中國刺繡藝術館和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的刺繡藝術展示中心,形成了「一街、一館、一中心」的產業集群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