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三角理論:愛情有七種類型,你是哪一種?

2021-01-18 秦伊楚

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不相愛的愛情都不算愛情,對嗎?我回答:愛情的形式有很多,相愛只是其中最完美的一種。這並不是空口無憑,有一個「愛情三角理論」,我一直都想介紹給大家。這個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的。他認為,愛情由三個元素組成,分別是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人類原始的衝動,它並不一定是性衝動,而是包括一切超過了理智控制的行為。親密,是指兩個人之間心靈的契合程度,三觀的相似度以及對彼此的情感依賴。承諾,是口頭承諾或者步入婚姻,可以分成短期的和長期的承諾,不過承諾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忠誠和信任。這三個元素組合的不同,就出現了愛情的不同形式。根據組合的形式不同,他把愛情分成了七種類型。

1.喜歡式愛情

這是一種只有親密的愛情。兩個人更像是友誼,卻沒有激情,也不一定有什麼廝守終生的承諾。楊紫和張一山,從小一起演戲,兩個人年齡相當,關係也很好。外界曾經問他們,為什麼沒有成為情侶。兩個人都回答,在一起太久了,性別已經模糊,更像是親人。其實這正是他們無法成為情侶的原因。因為他們之間,只有親密,沒有激情。這就是喜歡式愛情的模樣。

2.迷戀式愛情

只有激情,沒有親密和承諾。最近才讓我們吃了一次大瓜的吳亦凡,正是迷戀式愛情的忠實踐行者。為什麼他總是搞出這類事件?其實就是因為,他所追求的,是迷戀式愛情的緣故。並且他自己似乎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激情體驗,是一種最膚淺的感情形式。在這段感情中,你甚至可以不知道對方的名字,你只需要知道,她是一個女人,一個讓你有感覺的女人,就夠了。但用生物本能作為動力去戀愛,不可能長久。所以當激情消失,兩個人就會毫無留戀的分開。與其說這是愛情,不如說只是發洩需求。

3.空洞式愛情

這是只有承諾的愛情。同樣是可悲又不完整的。古時候的包辦婚姻大多都是空洞式愛情。兩個人互相不認識,結婚前甚至沒見過面,就這樣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促成下,變成愛人。有些人結婚後能相愛,而有些人則不能。那些始終無法和另一半產生激情和親密關係的人,擁有的,便是空洞式愛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魯迅先生和原配朱安。在那個新舊思想激烈交鋒的年代,魯迅崇尚的是婚姻自由。可他的家人卻為他包辦婚姻,強行讓朱安嫁給了魯迅。在父母家人的脅迫下,魯迅不得不和朱安完婚。

婚後,他從未把她當做過自己的妻子,他們只有夫妻之名,沒有夫妻之實。他也曾想過和朱安離婚,可那時候離婚對女子聲譽很不好,朱安自己也不願意,考慮之下,兩人才沒有離婚。魯迅曾經對友人談起這位妻子:「這是母親給我的禮物,我只能好好供養。」朱安一生無愛無性,晚年她說自己是魯迅的遺物。魯迅對她只有承諾,而她也自願守著一個妻子的名稱,過完孤獨的一生。可以說,空洞式愛情,對夫妻雙方都是一種折磨。

4.浪漫式愛情

這種愛情有親密和激情,卻沒有承諾。就像那句話說的:只要曾經擁有,何必天長地久。很多人心中的紅玫瑰便是這樣浪漫式的愛情。TA大多是你曾經很愛卻失去了的那個人。不過我想說,這種愛情再美好,也並不算是正確的愛情。因為它並不完整。電影《鐵達尼號》裡傑克和露絲之間,就是浪漫式愛情。他們一個是來自底層的窮小子,一個是即將嫁人的任性小姐。

兩個人之間的差距很大,但他們都渴望一段純真的愛情。傑克教露絲吐痰,讓她體會到平時從未體會的自由。而露絲高貴的氣質和對愛情的執著,也令傑克著迷。兩人僅僅相識幾天,便私定終生,還願意生死相隨。在面對大災大難的時候,萍水相逢的傑克比認識很久的未婚夫都靠譜很多。這就是因為他們之間的親密所產生的依賴感。故事最後,傑克沉入了海底,露絲一人生還。

露絲一生都懷念著傑克。其實如果傑克不死,他們也很難在一起。因為傑克給不了露絲什麼承諾。就算能給,兩個人遭遇的反對聲也是很大的。等他們熬過了那些反對,也不一定就能守住當初那份浪漫。美麗又易碎,這就是浪漫式愛情。

5.伴侶式愛情

與浪漫的易碎不同,伴侶式愛情則常常堅固得令人髮指。長輩們口中的「搭夥過日子」,就是指伴侶式愛情。這類愛情,除了激情,什麼都有。既有親密關係又有承諾。也就是說,兩個人是互相了解的,互相也覺得還不錯,於是就順利結婚。但在這段婚姻裡,沒有什麼失控的時刻。因為你並不愛他,對他沒有激情。

你不會想念他想到發瘋,你不會為了他不顧一切,你不會看到他就怦然心動、不能自已。你們只是攜手共進的夥伴,卻不是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情人。這類婚姻很容易出現第三者。因為第三者能給出軌者帶來這段婚姻最缺乏的東西——激情。那些出軌者常常會為自己找說辭:「我和她在一起很有激情。」「這只是一個刺激的遊戲。」卻死也不肯離婚。

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個男人提問:和妻子在一起七年了,還是沒感覺,我該離婚嗎?在我看來,這個男人真的很無恥。明明沒有感覺,卻還堅持了七年,這是對別人和自己都不負責任的行為。就算不離婚,出軌也是遲早的事情。如果一開始,就懂得激情也是不可或缺的,或許,就不會將就著走進一段婚姻,最後傷害了所有人,自己也成了破壞婚姻的罪人。

6.愚蠢式愛情

這類愛情,只有激情和承諾,卻沒有親密關係。這有點像YP約出來的感情模式。也就是因為性而愛,然後再因為了解而分開。這類愛情盲目又衝動,往往以離婚收場。對孩子和家人,留下極大的創傷。還不如約完就分,至少互不相欠。

電影《前任2》,郭採潔和鄭愷之間,其實就是愚蠢式愛情。鄭愷和郭採潔偶然之間發生了一夜情。郭採潔以為睡過之後就是男女朋友,誰知道她只是個備胎。鄭愷走了腎,郭採潔卻走了心。郭採潔很不甘心,於是決定反擊。利用各種手段,重新勾引鄭愷,令鄭愷發現自己錯過了一個多麼好的女人。最後鄭愷順利被郭採潔馴服,成了小奶狗。

電影看完觀眾一樂,從這個層面上講,兩人之間的感情沒什麼問題。但如果要認真起來,我不希望有人認為那就是愛情的正確模式。那不是愛情,那是遊戲。電影中,兩個人根本沒有心靈層面上的交流,更談不上所謂親密關係。這樣一段愛情,如果走進婚姻,多得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無論有多少激情,都會慢慢被消磨殆盡。這就是我不崇尚這種感情的原因。

7.完美愛情

走過了那麼多坑,終於迎來了完美愛情。在這種愛情中,同時具備愛情的三要素:激情、承諾和親密。兩個人一見鍾情,兩情相悅,久處不厭。這便是愛情最好的模樣。但這類愛情,往往披著不夠完美的外表。

擁有完美愛情的情侶,一開始往往不被看好。蔡少芬和張晉。一開始,人們都說張晉高攀蔡少芬,因為那時候他的名氣實在太小。而蔡少芬縱然知道張晉的好,也無法向外界證明什麼。唯有頂著壓力結婚。經過多年的婚姻,外界才明白這是一對神仙眷侶。

蔡少芬變身炫夫狂魔,總是忍不住就要誇誇老公,而張晉也常常誇讚老婆。他們不缺激情。蔡少芬經歷坎坷,張晉全盤接受,而且給了她缺失的東西,兩人參加綜藝節目時,自然而然的十指相扣。他們不缺親密。蔡少芬當年頂著外界質疑嫁給張晉,而張晉獲獎後告訴全世界「我這一輩子的幸福都要靠蔡少芬!」他們不缺承諾。這就是完美愛情的樣子。除了蔡少芬和張晉,還有章子怡汪峰、謝霆鋒和王菲、吳奇隆劉詩詩……

他們都是一開始外界不看好,卻用時間證明了自己的愛。其實真正的完美愛情,根本無需刻意,他們只是自然而然去愛,對的人,不會走散。愛,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段錯誤的婚姻,往往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我見過太多在錯誤愛情裡沉淪的人們,所以更加鼓勵人們年輕時應該多談幾次戀愛。戀愛是需要學習的,第一次就遇上對的人,這種概率微乎其微。有人在錯誤的感情裡,痛苦了一生一世有人稀裡糊塗,蹉跎著大好時光。一生一世,好好愛一個人,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更多愛情的形式、反思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樣子,寧缺毋濫的守候,就能遇到那個對的人。

完美,很稀有。但你不將就,終究會擁有。完美,也很難得。如果真的遇到,就不要太在意外界的聲音。勇敢一點,去把握自己的幸福。你的人生,終究是你自己做主。

相關焦點

  • 愛情的三角理論
    三角形的面積越大,代表愛情的程度越深,若非正三角形,其中一要素特別凸顯,則愛情不均衡。愛情的類型:情慾、遊戲、友誼、現實、激情、奉獻之愛(2)愛情和喜歡喜歡:人際吸引的雙方有共同的理解;喜歡的主體對所喜歡的對象有積極的評價和尊重。愛情:依戀,高度的依戀感,尤其孤獨時尋求伴侶的寬慰和伴同;關懷與奉獻;親密高度新信賴和身體接觸的需要。
  • 愛情的三角理論告訴你:你們的愛情屬於哪一種?
    但小C坦言自己和他在一起並沒有臉紅心跳的感覺,但有種如家人般的安全舒適感。兩人交往期間,男的很願意付出,事無巨細各種鞍前馬後,小C對他的評價是寬容善良,勤勞踏實,有責任心, 適合結婚。很快倆人就領證了。02以上三個女孩的愛情故事,結局怎樣,我先賣個關子。我們先來看看斯坦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
  • 心理學:愛情三角理論——你的愛情屬於哪一種類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斯滕伯格認為各種不同的愛情都是由三種成分組合而成——親密、激情和承諾。這三種成分就像三角形的三條邊,由這三條邊組合而成的三角形就是你的愛情。每個成分的強度不同,三角形的三條邊也就長短不一,所以愛情的三角形可以有各種大小和形狀。
  • 戀愛心理學 | 愛情三角理論
    但在心理學家的斯滕伯格眼中,愛情則表現為一條奇妙的愛情理論,接下來就由小編帶領大家認識它吧!愛情三角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Robert J. Sternberg (羅伯特· J ·斯多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
  • 愛情三角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
  • 心理學:好的愛情,離不開愛情三角理論
    數學理論告訴我們,最穩定的關係,便是三角關係。其實不僅僅是學識,在生活中,三角理論也是一個完美的存在,只是很多人都對它產生了誤解罷了。任何恩愛的情侶相處,都會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戀愛模式。就好比夫妻生活,丈夫主外,女人主內,這似乎是一種完美的劃分。
  • 愛情三元論:八種類型的愛——你是哪一種?
    話說在八卦雜誌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各種愛情心理測驗,比如測一測什麼樣的男人適合你?測一測你和他的愛情是什麼類型?很多小夥伴做完之後還驚訝的感嘆:「哇,好準吶!」但真的是這麼神奇嗎?(如果真這麼神奇,那娛樂雜誌的主編可以去做科學雜誌了……) 今天小編也要和大家來扒一扒愛情的類型,但不需要大家做測驗,因為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結果!
  • 愛情三角理論|愛情應當是一件理性且功利的事
    雖然幾乎沒有什麼話題能與情感測試一樣,自始至終頗受關注,但是直到今天,仍沒有什麼關於愛情的統一定論。不過,幾乎所有對愛情的定義都在一定抽象程度上被集中在幾個方面,這也由此展開了我們今天所闡述的話題——愛情三角理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 愛情三角論
    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根據這三種元素的不同組合情況將愛情組成了七種不同的類型,分別為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複雜的愛情關係。斯滕伯格愛情三角理論內容介紹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關於愛情提出愛情三角理論,他認為愛情是由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個基本成分組成的。
  • 用愛情三角理論淺析方鴻漸和宋仁宗的愛情,不同時代相同《圍城》
    最近熱播的《清平樂》主要講述的是宋仁宗的情感歷程,梳理其一生的情感,可以發現對宋仁宗影響最大的妃子有四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宋仁宗的情感歷程和方鴻漸的情感歷程相似度非常的高,兩個人在不同時空裡面演繹出了相似的《圍城》。為了更夠更好的去探尋《圍城》裡面情感的歸屬,我們根據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來做進一步的分析。
  • 愛情心理學:揭示愛情本質的心理學理論
    愛,是一種知識,需要實踐,去體驗。愛情心理學是一門解釋愛情的知識,需要學習和運用。為什麼我們看到我們喜歡的人會心跳加快,為什麼戀愛中人總是甜蜜的,為什麼單相思是最痛苦的,為什麼初戀是美麗的,為什麼分手是痛苦的,為什麼會有七年之癢,戀愛的原因有很多,各種愛是理解愛的關鍵,如何把握愛是我們應該做的。
  • 愛情心理學:那些揭秘愛情本質的心理學理論
    為什麼我們看到喜歡的人會心心跳加速,為什麼戀愛中的人總是甜蜜的,為什麼單相思是最痛苦的,為什麼初戀是美好的,為什麼分手是痛苦的,為什麼會有七年之癢,愛情中有很多為什麼,愛情的種種都是解讀愛情的關鍵,如何把握愛情就是我們要做的。愛情是抓不住摸不著,但是愛情的行為與心理可以去描寫、可以解釋、可以研究。
  • 心理學上愛情分七種,但願你遇到的是最後一種
    為什麼結婚了也還會有三年之痛、七年之癢?為什麼不是所有有情人都能終成眷屬? 因為這世間並不是所有愛情,都是真正的愛情。 美國耶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斯坦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為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親密和承諾三大元素組成七種不同類型的愛情,只有三者合一,才是完美愛情。 1、喜歡式愛情 「喜歡式愛情,只有親密,沒有激情和承諾」。
  • 心理學:淺談愛情三角理論—構成愛情的3個要素
    愛情這個詞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種不同的模樣,如果我們都不知道愛情是什麼,那麼又怎能找到真愛呢?如果情侶之間對愛情的定義不一致,那麼又如何給予對方所渴望的愛呢?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各位,不妨花幾分鐘時間認識一下心理學上一個比較有名的愛情理論。 愛情三角論是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協會羅伯特.史坦伯格教授在1986年發表的一個理論。
  • 童年神劇《歡天喜地七仙女》中的七種愛情,哪一種最能打動你?
    ,哪一種最能打動你呢?食神有一手好廚藝,放在今天,完全稱得上是&34;一枚。為了對方,兩人都曾甘願放棄神籍,這樣成熟又浪漫的愛情是你所渴望的嗎?你有沒有愛上了誰卻不自知呢?>五公主是七仙女中最嫵媚動人的,時而活潑,時而妖嬈,喜歡跳舞,在凡間的時候她法力盡失,容貌被毀,遇上了同樣逃難的馬天龍,馬公子一身正氣,兩人相互扶持,這樣的愛情有沒有感動到你
  • 愛情三角理論——HIStory《是非》
    想把這個故事拿出來寫,除了劇裡從主角到配角的三觀都超正之外,最大的原因是無關性別,是奕傑和非盛哲之間的愛情完美契合了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最最欣賞大叔在面對衝突和誤會時,果斷堅定的處理方式,堪稱完美。
  • 用愛情三角理論來解釋美好的愛情是什麼模樣的?
    我們常說的愛情三角理論來解釋:親密+承諾+激情。一個好的愛情,只有完美符合這三個要素,才能算一段健康的感情,任何要素的短缺,都可能導致你們之間的愛情失去活力。那麼,對應在長期關係之中,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一段完美的關係呢?
  • 從愛情三角理論結合戀愛現實會怎樣?
    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愛情三角理論:認為好的感情應該包含如下三個層面:激情,親密,承諾。但現實很殘忍,一個踏踏實實賺錢養家的男人,往往木訥,提供安全感的同時,讓你情緒匱乏。一個懂你寵你把很多時間傾注給你的貼心暖男,多半工作上沒那麼偏執和上進。三者均具備的男人當然也有,就是各種瑪麗蘇小說電視劇中出現的霸道總裁,不僅百億身家,雄性荷爾蒙爆棚,而且還是個情種,身邊一堆妖豔賤貨他統統視而不見,眼中只有你。
  • 究竟哪一種是愛情,是床上的顛鸞倒鳳,還是星期日下午的平靜?
    「究竟哪一種狀態是愛情,是床上的顛鸞倒鳳,還是星期日下午的平靜?」這句話是馬爾克斯寫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的。只讀過《百年孤獨》的時候,我就特別想看這本書。還是說回正題,究竟哪一種是愛情?可能很多人會堅定地回答是後者,其實我也會這麼答,早幾年我寫的一首幼稚小詩裡就有這麼一句:「如果有人能和我一起這樣揮霍時光 / 沒有尷尬,無需波瀾 / 各自寫詩,燦然相望」按照思修課的說法,愛情的三要素是:性愛、理想和責任。要依斯騰伯格的「三角理論」,愛情必須有:激情、親密和承諾。
  • 以愛情三角理論建立親密關係,用四階段法及XYZ法維持親密關係
    每個人生下來就會在一個關係網中,關係網把我們同這個世界關聯起來,其中有一種關係顯得十分特殊,就是親密關係,那麼什麼是親密關係?親密關係是人類原始的本能欲望之一,體現了人類歸屬和愛的需求,它不同於泛泛之交,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它的特殊性表現在親密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