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小學生必讀《塞下曲》《望洞庭》《賦得古原草送別》

2020-12-27 小熊熊夢境世界

親愛的小夥伴們,所謂開卷有益,良好的讀書習慣要從小開始培養,古人詩詞歌賦何其何多,小編今天精心準備了一份,適合小學生的書單給大家,廢話就不多跟大家囉嗦啦,那還不趕緊往下!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小學生必讀《塞下曲》《望洞庭》《賦得古原草送別》

第一篇:《塞下曲》作者:「唐」盧綸

全文: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意思理解:沒有月光的漆黑夜晚,許多已安歇的鳥兒突然受驚而高飛。呀,一定是敵人的頭領率部趁夜色要偷偷溜走了,快!要帶領輕裝的騎兵們趕快追去!隨身攜帶的弓箭和天刀上,都立即沾滿了雪花!

精彩賞析:這是一首敘事詩。精彩的敘事,不一定非要有頭有尾以完整取勝,完全可以以最精彩的片段來扣人心弦。這首詩就是一例。作者描寫的,僅是瞬間的場面:哨兵報告,夜空中忽然出現了受驚的飛鳥,於是,將士們立即躍馬出發,去追趕企圖潛逃的敵人。就在這麼一瞬間, 他們已是全身連同武器都被大雪沾滿了。前面怎麼跟敵人拼死戰鬥,後面究競追上沒有,都不作具體交代,但你讀詩,完全可以通過領悟詩意,通過豐富想像,繪出一幅金戈鐵馬的戰爭畫圖來。

詩人認識:盧綸(約748——799),字允言,河中蒲(現在的山西永濟)人,唐代「大曆十才子"之一。他雖幾次應考都落第了,也只做過幾任小官,但詩作極佳,特別是描寫邊塞生活的絕句,千年傳湧不衰。《全唐詩》收他的詩339首。

第二篇:《望洞庭》作者:「唐」劉禹錫

全文:湖光秋月丙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裡一青螺。

意思理解:平靜的洞庭湖水與皎潔的月光交融,景色多麼和諧。月光下的湖面,水波平靜得就好像未經打磨的鏡子,湖中的景物迷迷濛蒙。遠遠望去,青翠的君山佇立在明淨的湖中,仿佛是在白銀製成的盤子裡盛著枚小巧精緻的青螺。

精彩賞析:讀這首詩,你能感到詩人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描繪了洞庭湖的水光山色,營造了空濛、寧靜、和諧、壯闊的意境。

和諧的美。詩歌第一句描寫了皎潔的月光下,洞庭湖水清澈空靈。明月的清輝流瀉在波瀾不驚的湖面上,湖光與月色交融在一起,水天一色,渾然一體。

朦朧的美。第二句描寫月光下的洞庭湖平靜而迷濛,如同未經打磨的鏡面,使得映照的景物若隱若現,宛如仙境降臨人間。

想像的美。第三、第四句中,詩人將目光集中到洞庭湖中的君山,並展開了豐富的想像,將月光下的洞庭湖比喻成晶瑩剔透的銀盤,將蒼翠的君山比喻成一顆玲瓏別致的青螺。銀盤託著青螺,相互映襯,相得益彰。

整首詩寫景抒情,描寫了秋月下洞庭湖的景色。表達了自己淡泊平和的心態。

詩人認識:劉禹錫(772——842), 字夢得,洛陽(現在的河南洛陽)人,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他的詩精練含蓄,清新通俗,與白居易齊名,人稱「劉白」。他創作的《竹枝詞》、《浪淘沙》具有民歌風味,讀起來朗朗上口,對後世影響很大。

第三篇:《賦得古原草送別》作者:「唐」白居易

全文: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意思理解:古老的原野上長著茂盛的野草,每年都枯萎了以後又重新繁茂。野外的烈火燒不完它,春風吹來照樣又成活了。向遠處蔓延的草啊,把整條古道都覆蓋了;晴天顯得格外翠綠的草啊,一直連接著荒涼的城鎮。我在這兒送友人遠遊,離別之情就像這茂盛的野草覆蓋原野那樣充滿了我的心頭!

精彩賞析:詩題中規定了內容上的三個要點:古原、草、送別。顯然,詩意的看眼點應是抒離別之情,詩人將這三者結構得相當完美。先竭力寫草,寫草的旺盛生命力,不僅以「離離"形容它的繁茂模樣,更以「枯」後必「榮」、焚後又「生」來讚頌它的頑強。接下去轉向寫古原,寫古原被野草賦予了青春。古道,有「遠芳」點綴;荒城,有「晴翠」打扮。我們竟然聞到了草的芬芳,見到了草的秀色!

於是,最後兩句中那滿懷的離別之情,自然跟特定的環境融為一體:我對你的依戀,我對你的祝福,我對你的盼望,不正像這古原上的芳草,永不枯、永不滅嗎?

第三、四兩句極富哲理,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

詩人認識:白居易(772——846), 字樂天,因為晚年定居香山,所以自號「香山居士」,因為曾任太子少傅,所以人稱「白太傅」。祖籍山西太原,後遷居下邽(現在的陝西渭南)。唐代大詩人,詩作豐富,生前自編《白氏長慶集》達75卷3000首,並且通俗易懂,明白曉暢,歷來傳誦不衰。

「古詩詞」小學生必讀《塞下曲》《望洞庭》《賦得古原草送別》。不知道小編今天這份書單,有沒有讓各位小夥伴們心動呢?如果你有更好的推薦,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可愛的腳印喲!

相關焦點

  • 離離原上草,孩子怎麼記才好《賦得古原草送別》(附思維導圖)
    兩個海歸碩士媽媽、兒童心理諮詢師,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讓育兒更輕鬆今天,想和孩子們分享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
  • 古詩詞整理: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風、花、雨、雪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小學語文「逢考必出」的80句古詩詞默寫,建議家長為孩子收藏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李白1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憶江南》白居易18.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23.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音寨)》王維2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涼州詞》王翰2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華語晨讀 | 古詩詞名句: 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風花雨雪(簡直太全了)
    (孟浩然:《春曉》)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6.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7.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你所知道古詩詞中最美的離別贈語是? 50首離別的古詩詞道盡多少纏綿
    你所知道古詩詞中最美的離別贈語是? 50首離別的古詩詞道盡多少纏綿時間:2020-07-11 13:44   來源:美文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所知道古詩詞中最美的離別贈語是? 50首離別的古詩詞道盡多少纏綿 贈汪倫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 小學古詩詞必考80題填空練習【附答案】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23、空山不見人,                。《鹿柴(音寨)》王維24、                 ,欲飲琵琶馬上催。《涼州詞》王翰25、                 ,天下誰人不識君?
  • 9歲男孩唱《賦得古原草送別》,一首歌謠聽哭14億中國人
    賦得古原草送別(節選)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 中小學必考古詩詞80題填空練習,趕緊給孩子練習起來吧!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23、空山不見人,                。《鹿柴(音寨)》王維24、                 ,欲飲琵琶馬上催。《涼州詞》王翰25、                 ,天下誰人不識君?
  • 尋找古詩詞裡的完美安徽
    從「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皖南宣城,到「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皖東馬鞍山,再到「我家曾住赤闌橋,鄰裡相過不寂寥」皖中合肥,和「小黃城外芍藥花,十裡五裡生朝霞」的皖北亳州……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即將到來之際,新安晚報安徽網攜手完美(中國)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聯合開展「一詩一城尋找古詩詞裡的完美安徽」評選活動,為安徽16個地市選出一首最具代表性的古詩詞,為這個城市「代言」。
  • 古詩詞中難得一見的疊字名,冷門又好聽,女寶尤其適用
    6、袁離離家喻戶曉的《賦得古原草送別》,讀起來有離別傷心之意,仔細理解卻別有一番美麗。離離形容草兒生長茂盛,也形容人光鮮亮麗,取作名字也會讓人耳目一新,姓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7、葉蕭蕭葉蕭蕭,出自清朝鄭燮的《墨竹圖題詩》。詩的一開始就流露出作者對百姓的關懷父母心,使人讀後為之動容。
  • 1~6年級必背的75篇經典古詩詞找齊了!速速收藏,假期背起來(附音頻吟唱)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18.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李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19.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最是動情傷離別——送別詩鑑賞
    景從外來,目之所觸,留心便得;情從心出,非有一種芬芳悱惻之懷,便不能哀感頑豔。"此段話把情和景截然分開說得不確,但就"言情難"而言,還是有道理的。送別詩要想"感動激發人意",必須採用一些手法來"言情"。 送別詩分類
  • 描寫春風的唯美古詩詞
    春風讓大地出現綠色04《賦得古原草送別文字難免有疏漏之處,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為盼,請留下您的精彩點評。點個讚鼓勵一下吧,轉發分享給更多的人,文字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深深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