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男孩唱《賦得古原草送別》,一首歌謠聽哭14億中國人

2021-01-09 騰訊網

賦得古原草送別(節選)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2020年的春節對於我們來說

或許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特殊

面對嚴峻的新型肺炎疫情

每一個中國人在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同時

也開始對生命產生了一種更為深刻的領悟

就在大年初二的晚上

陳果毅和馮家妹用一首《草》

帶給大家一股意想不到的生命力量

小果果唱歌的短視頻被網友紛紛轉發

不到一天的時間

抖音平臺視頻播放量就超過了1300萬

許多網友都和撒貝寧一樣

被9歲小果果的天籟嗓音「打了一拳」

這首《草》不僅詮釋了

SMA群體頑強的生命力

也在這個特殊的新年給予眾人勇氣和能量

「願全國人民可以戰勝這次『野火』,

迎向春風,相信生命的力量!」

一首生命之歌猶如大霧中的光芒

讓所有人在動容之中看見希望

也讓人們再一次帶著信心

去面對眼前的疫情難關

還有很多人借這首歌了解到了SMA群體

他們被果果和包珍妮的堅毅所震撼

從他們身上收穫了努力生活的動力

同時也紛紛為這些天使般的孩子們打氣加油

舞臺上,果果的聲音清澈動人

卻鮮少有人知道

他的肺活量僅為健康孩子的五分之一

因為SMA會導致患者全身肌無力和肌萎縮

進而致使呼吸衰竭、威脅生命

果果很小就要經歷呼吸之難

每天早上起床,

他的臉色都因為缺氧而變成青紫色

常人很難想像,為了發出這樣美妙的聲音

只能坐在輪椅上的他,究竟要付出多少努力

為了減緩疾病的進程

他從小就開始堅持鍛鍊,從未間斷過

每天要完成的鍛鍊項目多達八九種

吹氣、抬頭、手指抓握、仰臥起坐等

常人習以為常的動作

他都要通過專門的鍛鍊

光是用勺子吃飯,就練習了半年才可以做到

△果果2歲時,每天練習彎腰揀豆子、剝豆子來鍛鍊身體功能

對果果來說,唱歌不僅能夠呼吸

更給他帶來快樂和希望

在身體受限的情況下

只有音樂能表達他心中的理想

早先,鑑於果果特殊的身體情況

很多音樂機構都不願意收下他

直到果果4歲時,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

果果一家認識了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的潘院長

在了解到相關情況之後

潘院長欣然答應讓果果進入劇院

學習語言藝術、配音和聲樂

△排練時,潘院長鼓勵果果努力學習

早期氣無力的果果根本無法唱出一首完整的歌

這些年,

他每天都要對著鏡子練習呼吸、喊、唱歌

這是他日復一日的必修課

△果果給自己每天制定的康復項目

除此之外,他的愛好也很廣泛

喜歡下象棋、練書法、演話劇…

△果果飾演《小矮人》中的「瞌睡蟲」

△果果參加圍棋比賽獲得冠軍

△果果練習寫毛筆字

儘管因為身體原因沒有上過一天學

果果的學習成績也一直能保持在班級的前幾名

對果果和他的父母來說

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

面對疾病,他們的內心依然充滿陽光和力量

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

果果只輕唱了四句《父親寫的散文詩》

便讓鑑賞團和觀眾的眼淚決堤

連原本準備打節奏的撒貝寧

也瞬間停下了動作,一臉驚嘆

這就是廖昌永口中說的

「用生命歌唱生命」的力量

《草》的詞作者包珍妮也是SMA患者

她從周歲發病開始,至今無法站立

醫生說她可能活不過4歲

但珍妮卻奇蹟般地度過了19個春秋

對她來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又活過了一天

節目中播放的小片裡

珍妮樂觀地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儘管她必須依靠24小時運行的呼吸機才能生存

儘管她全身上下只有右手大拇指能活動

但她從未停止過學習和寫作

她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

寫下五十多首詩歌和歌詞

甚至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詩歌集

《予生:包珍妮的詩與歌》

「如果一生已經註定,你還會努力生活嗎?」

她和果果都在用自己的樂觀

對這個提問作出有力回答

「我會更加努力地生活下去。」

珍妮希望這份堅強可以傳遞給更多人

因此她寫下了《草》的歌詞

飽含對生命渴望的吶喊和滿懷希望的溫暖

「原來小草從來不孤單,風把它吹向朋友懷抱,

從春到夏,從秋到冬,不曾被命運擊倒。」

就像歌詞中所寫的,珍妮和果果從來不是一個人

她們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個

堅韌勇敢的「小草」們

他們看似「無力」的人生

正在傳遞出最有力的鬥志和決心

在經典傳唱人馮家妹的身上

小草的生命力則是另一種形式的詮釋

SMA奪去了她大女兒的生命

走出傷痛之後,堅強的她把一切

看成是上天給自己的一份責任和機會

這些年,在她的努力下

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SMA群體

而她也在為SMA群體付出的同時

漸漸從他們身上收穫到更多力量

如今更多的人與馮家妹一樣

從《草》這首歌裡感受到他們旺盛的生命力

我們為之落淚,但並不因此悲傷

因為這首「生命之歌」讓每一個人加入其中

都成為歌聲中的那株小草

狂風能折斷一棵大樹

卻無法摧毀一株小草

它讓我們回憶起自己血液中的堅強

那是千百年來激勵著

中華兒女逆流而上、砥礪前行的動力

也是中國在歷史長河中沉澱的民族生命力

這股連綿不絕的生命力讓我們相信

野火燒不盡愛與希望

隨著春風吹來新的生機

每一棵平凡而又堅韌的小草

終將向上生長連接成茂盛的草原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於「CCTV經典詠流傳」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古詩詞」小學生必讀《塞下曲》《望洞庭》《賦得古原草送別》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小學生必讀《塞下曲》《望洞庭》《賦得古原草送別》第一篇:《塞下曲》作者:「唐」盧綸全文: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精彩賞析:這是一首敘事詩。精彩的敘事,不一定非要有頭有尾以完整取勝,完全可以以最精彩的片段來扣人心弦。這首詩就是一例。作者描寫的,僅是瞬間的場面:哨兵報告,夜空中忽然出現了受驚的飛鳥,於是,將士們立即躍馬出發,去追趕企圖潛逃的敵人。就在這麼一瞬間, 他們已是全身連同武器都被大雪沾滿了。
  • 離離原上草,孩子怎麼記才好《賦得古原草送別》(附思維導圖)
    兩個海歸碩士媽媽、兒童心理諮詢師,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讓育兒更輕鬆今天,想和孩子們分享一首
  • 聽哭所有人的生命之歌背後,她用一根手指書寫...
    聽哭所有人的生命之歌背後,她用一根手指書寫生命奇蹟 勵志文章 2020-02-05 21:40:23
  • 送別——李叔同
    送別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 感動無數華人的歌曲 李叔同送別(附民國唱片)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奧德威是「奧德威藝人團」的領導人,曾寫過不少藝人歌曲。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
  • 白居易16歲參加科舉,一詩成名滿分出圈,轟動了整個大唐文壇
    那是在唐德宗貞元三年(公元787年),剛剛16虛歲的白居易初入長安,寫了一首應考習作詩,題曰《賦得古原草送別》,詩曰: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唱一首《送別》| 送別《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
    曾經拍攝《城南舊事》等優秀電影的原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吳貽弓於今天上午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享年80歲。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於1915年的《送別》 ,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沈心工也曾根據《夢見家和母親》寫過一首《昨夜夢》,但最終沒有抵得過李叔同《送別》的光芒。除此之外也有其它一些傳唱版本。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 豆瓣9.1,全是王炸,央視爸爸還是牛!
    豆瓣評分也一路高漲,第三季已經衝破9。大家上學的時候應該就聽老師講過,其實很多詩詞原本都是有曲子的,那都是詩人詞人擊打著節拍唱出來的,但是因為曲子不好流傳,幾百幾千年下來,很多都已經失傳了。影妹順便搜了一下其他版本的演唱,emmm,有的唱的太婉約沒有霸氣,有的霸氣得像土匪,都沒有鳳凰傳奇唱得好。從這一點上來看,也能看出這個節目是真的挑最合適演唱的,而不是看中什麼流量之類的。
  • 祖籍杭州的《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今晨去世,唱一首《送別》送別吳老!
    據《文匯報》報導:中國第四代導演、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吳貽弓於2019年9月14日7時32分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
  • 最是動情傷離別——送別詩鑑賞
    景從外來,目之所觸,留心便得;情從心出,非有一種芬芳悱惻之懷,便不能哀感頑豔。"此段話把情和景截然分開說得不確,但就"言情難"而言,還是有道理的。送別詩要想"感動激發人意",必須採用一些手法來"言情"。 送別詩分類
  • 無限歌謠季毛不易唱了什麼歌 今日我離別完整歌詞
    昨晚10時,江蘇衛視全新打造的音樂唱作真人秀《無限歌謠季》終於要亮相了。那麼無限歌謠季毛不易唱了什麼歌?一起來看看無限歌謠季毛不易今日我離別歌詞吧!  無限歌謠季毛不易唱了什麼歌?  首期節目中,五位唱作俱佳的「無限唱作人」毛不易、薛之謙、於文文、李榮浩和符龍飛,將以蒙面的形式登臺獻唱,由另外五位懷揣音樂夢想的「歌謠研修生」嶽雲鵬、張紹剛、楊迪、伊一和周峻緯為其打出好感指數。  首期節目中,「無限唱作人」毛不易帶來了一首小眾歌曲《今日我離別》。
  • 豆瓣9.2,零差評,20年第一部讓人又哭又燥的國綜,來自央視
    在春節的第二天,它就給我們投下了一個文化重型炮彈,首播就拿下了豆瓣9.2的高分,70.7%的網友打出了5星,更是難得的零差評(無人打一星)。它用「和詩以歌」的方式,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既能讓我們欣賞到歌曲,又能再次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深層價值。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經典詠流傳》從2018年首播以來,評分就一直居高不下。不少網友表示,看這個節目,背了不少詩。
  • 「一首讓我聽哭的歌」
    「《父親寫的散文詩》是為數不多的一首讓我聽哭的歌,人啊,最怕突然聽懂一首歌。」22歲的蔡偉偉告訴記者,雖然工作以後很早就不從家裡拿錢了,但是卻很少和家裡人打電話。每逢過節和家裡人打電話,父親也只是說了幾句就匆忙地掛了電話,忙自己的工作去了。 當我們慢慢長大,父親慢慢老去,其實,我們也在悄悄地完成一種身份的自我轉換。
  • 樸樹唱《送別》為什麼哭了 《送別》歌詞及故事來源
    隨後,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內,讓葉子小姐彈琴,他便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人到了某個年紀會突然懂得一首歌。其實生活就是不斷「送別」的過程。  樸樹,44歲了。他的一生也經歷過太多離別了。  音樂博主@耳帝點評:這不是一個完整的表演,因為他泣不成聲,他曾說此生若能寫出這樣的歌那死而無憾。
  • 《歌聲的翅膀》:把對著大山唱的歌帶到舞臺上
    來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14歲藏族少年登曾多吉從小與大山為伴,這次他把自己每天對著大山唱的歌帶到了《歌聲的翅膀》的舞臺上。他還說出了一個只有大山知道的秘密:在家鄉唱歌時,每次都能聽到大山對他的歌聲的回應,他會根據大山的回音來判斷自己唱得好不好。  第一次離開大山,站在專業舞臺上的登曾多吉顯得有些羞澀和拘謹,但高原上的雪一般純淨的聲線讓他驚豔全場。
  • 9歲被堂兄侵犯,14歲生子,這首歌拯救了無數被殘害的人……
    ▼9歲遭性侵,14歲生子她卻成為全美脫口秀女王在美國,奧普拉無疑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女人之一。她主持的訪談節目傾倒了數以百萬計的觀眾,而她自己充滿坎坷的奮鬥史更給生活中遭遇挫折的美國婦女以巨大的信心和希望。
  • 豆瓣 9.2 ,這檔最強音綜又回歸了!
    但有檔音樂節目,在新年伊始推出第三季,不僅沒有令觀眾們失望,而且一開局,就在豆瓣拿到 9.2 的高分:《經典詠流傳
  • 李叔同:真正音樂驕子,一首送別流傳百年,一百年後樸樹落淚唱紅
    當年的李叔同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他少年的時候出生在一個富貴的家庭之中,但是因為自己的母親是小房,在父親去世之後日子過得並不好,在封建禮制的家庭之中,他們的地位比較低。可是再怎麼說李叔同也是一個非常具有智慧的人,他最著名的一首詩就是《送別》,也是一首歌,人長得也非常的好,家境也不錯,為什麼最後會這麼看不開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