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古原草送別(節選)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2020年的春節對於我們來說
或許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特殊
面對嚴峻的新型肺炎疫情
每一個中國人在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同時
也開始對生命產生了一種更為深刻的領悟
就在大年初二的晚上
陳果毅和馮家妹用一首《草》
帶給大家一股意想不到的生命力量
小果果唱歌的短視頻被網友紛紛轉發
不到一天的時間
抖音平臺視頻播放量就超過了1300萬
許多網友都和撒貝寧一樣
被9歲小果果的天籟嗓音「打了一拳」
這首《草》不僅詮釋了
SMA群體頑強的生命力
也在這個特殊的新年給予眾人勇氣和能量
「願全國人民可以戰勝這次『野火』,
迎向春風,相信生命的力量!」
一首生命之歌猶如大霧中的光芒
讓所有人在動容之中看見希望
也讓人們再一次帶著信心
去面對眼前的疫情難關
還有很多人借這首歌了解到了SMA群體
他們被果果和包珍妮的堅毅所震撼
從他們身上收穫了努力生活的動力
同時也紛紛為這些天使般的孩子們打氣加油
舞臺上,果果的聲音清澈動人
卻鮮少有人知道
他的肺活量僅為健康孩子的五分之一
因為SMA會導致患者全身肌無力和肌萎縮
進而致使呼吸衰竭、威脅生命
果果很小就要經歷呼吸之難
每天早上起床,
他的臉色都因為缺氧而變成青紫色
常人很難想像,為了發出這樣美妙的聲音
只能坐在輪椅上的他,究竟要付出多少努力
為了減緩疾病的進程
他從小就開始堅持鍛鍊,從未間斷過
每天要完成的鍛鍊項目多達八九種
吹氣、抬頭、手指抓握、仰臥起坐等
常人習以為常的動作
他都要通過專門的鍛鍊
光是用勺子吃飯,就練習了半年才可以做到
△果果2歲時,每天練習彎腰揀豆子、剝豆子來鍛鍊身體功能
對果果來說,唱歌不僅能夠呼吸
更給他帶來快樂和希望
在身體受限的情況下
只有音樂能表達他心中的理想
早先,鑑於果果特殊的身體情況
很多音樂機構都不願意收下他
直到果果4歲時,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
果果一家認識了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的潘院長
在了解到相關情況之後
潘院長欣然答應讓果果進入劇院
學習語言藝術、配音和聲樂
△排練時,潘院長鼓勵果果努力學習
早期氣無力的果果根本無法唱出一首完整的歌
這些年,
他每天都要對著鏡子練習呼吸、喊、唱歌
這是他日復一日的必修課
△果果給自己每天制定的康復項目
除此之外,他的愛好也很廣泛
喜歡下象棋、練書法、演話劇…
△果果飾演《小矮人》中的「瞌睡蟲」
△果果參加圍棋比賽獲得冠軍
△果果練習寫毛筆字
儘管因為身體原因沒有上過一天學
果果的學習成績也一直能保持在班級的前幾名
對果果和他的父母來說
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
面對疾病,他們的內心依然充滿陽光和力量
在《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
果果只輕唱了四句《父親寫的散文詩》
便讓鑑賞團和觀眾的眼淚決堤
連原本準備打節奏的撒貝寧
也瞬間停下了動作,一臉驚嘆
這就是廖昌永口中說的
「用生命歌唱生命」的力量
《草》的詞作者包珍妮也是SMA患者
她從周歲發病開始,至今無法站立
醫生說她可能活不過4歲
但珍妮卻奇蹟般地度過了19個春秋
對她來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又活過了一天
節目中播放的小片裡
珍妮樂觀地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儘管她必須依靠24小時運行的呼吸機才能生存
儘管她全身上下只有右手大拇指能活動
但她從未停止過學習和寫作
她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
寫下五十多首詩歌和歌詞
甚至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詩歌集
《予生:包珍妮的詩與歌》
「如果一生已經註定,你還會努力生活嗎?」
她和果果都在用自己的樂觀
對這個提問作出有力回答
「我會更加努力地生活下去。」
珍妮希望這份堅強可以傳遞給更多人
因此她寫下了《草》的歌詞
飽含對生命渴望的吶喊和滿懷希望的溫暖
「原來小草從來不孤單,風把它吹向朋友懷抱,
從春到夏,從秋到冬,不曾被命運擊倒。」
就像歌詞中所寫的,珍妮和果果從來不是一個人
她們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個
堅韌勇敢的「小草」們
他們看似「無力」的人生
正在傳遞出最有力的鬥志和決心
在經典傳唱人馮家妹的身上
小草的生命力則是另一種形式的詮釋
SMA奪去了她大女兒的生命
走出傷痛之後,堅強的她把一切
看成是上天給自己的一份責任和機會
這些年,在她的努力下
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SMA群體
而她也在為SMA群體付出的同時
漸漸從他們身上收穫到更多力量
如今更多的人與馮家妹一樣
從《草》這首歌裡感受到他們旺盛的生命力
我們為之落淚,但並不因此悲傷
因為這首「生命之歌」讓每一個人加入其中
都成為歌聲中的那株小草
狂風能折斷一棵大樹
卻無法摧毀一株小草
它讓我們回憶起自己血液中的堅強
那是千百年來激勵著
中華兒女逆流而上、砥礪前行的動力
也是中國在歷史長河中沉澱的民族生命力
這股連綿不絕的生命力讓我們相信
野火燒不盡愛與希望
隨著春風吹來新的生機
每一棵平凡而又堅韌的小草
終將向上生長連接成茂盛的草原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於「CCTV經典詠流傳」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