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學的時候,家裡條件比較艱苦,除了教科書以外父母從來都沒有給我買過一本教輔資料。
進入三年級之後,我的識字量達到了一定的積累,我總是喜歡看姐姐們的書。那個時候表姐上初二,每次她看見我在翻看她的中考滿分作文等書籍,就非常不理解的說:「走走走,去玩。這個些書難得很,我都看不懂,難不成你還能看懂?」
記憶中自己並不能理解很透徹,但還是能夠看懂一些內容。遇到不會的詞語,我就通過查字典的方式來幫助自己認識;遇到自己感覺寫得很好的詞語、成語或者句子,我就摘抄下來慢慢琢磨;事後還嘗試著進行仿寫,讓別人的東西逐漸轉換為自己的東西。
或許正是因為從小養成了閱讀和積累的好習慣,所以從小學到大學,我的每一次作文幾乎都被當作範文在全班誦讀。
今天又有親戚來問我:「我兒子作文寫作水平很低,怎樣才能快速提高呢?7月2日又要期末考試了,我可真是著急啊!」對此,曦曦媽認為父母錯誤的輔導方式,極有可能成為孩子寫作水平永遠無法提高的罪魁禍首!
(1)心態擺正,家長的急功近利往往促使了孩子抄襲、作弊。
在其他方面家長的耐心可能還行,但只要一談到孩子學習成績的事情,家長往往就淡定不了。語文科目的作文是佔比很重的一個部分,也是孩子之間拉分最為嚴重的題型,對此媽媽建議作為家長的我們首先應該擺正心態。
當你嫌棄孩子作文分數的低的時候,不僅不能激起孩子熱愛寫作的興趣,反而會成為一種破罐破摔的推動力。孩子會覺得「既然你都瞧不上我寫的作文,那瞧不上就瞧不上吧!」另一種可能,為了迎合父母,孩子想到了抄襲、舞弊等方式來換取父母對自己的認可。
所以,想要幫助孩子提高寫作能力,認識積累素材的重要性,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家長要把心態擺正。
(2)不要把閱讀的範圍,僅限於滿分作文或者優秀作文。
一提到作文素材積累,家長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好的,那我明天就去書店給孩子買兩本作文書回來。」把閱讀的範圍,僅限於滿分作文和優秀作文,是很多家長最直接的判斷,也是最錯誤的判斷。
關於閱讀範圍的問題,曦曦媽認為家長沒有必要刻意地去給孩子下一個固定的套子。那麼,孩子的素材積累可以閱讀哪些內容呢?包括:滿分作文、名著、小說、報紙、雜誌、字典等等。
當孩子的接觸面廣了之後,孩子的知識覆蓋面才會隨之打開。雖然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提高寫作水平,但我們不能僅僅只局限於滿分作文。當孩子接觸的內容越來越廣泛之後,孩子自然而然肚子裡的知識就多了。
(3)摘抄的內容不要逼孩子倒背如流,偶爾翻翻、模仿模仿就夠了。
很多家長由於對摘抄的過分重視,於是他們極為苛刻的要求孩子把所有摘抄的內容都倒背如流,心想著這樣就可以方便孩子用的時候直接拿出來用了。殊不知,這種生搬硬套的方式,往往會被認定為抄襲,尤其是大型考試,機器閱卷都有查重的功能。
首先,給孩子購買一個專門用於素材積累的筆記本。讓孩子在每一次閱讀中,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詞語、成語、句子、段落等摘抄下來。其次,摘抄下來之後不能當擺設,晨讀的時候或者休息的時候,都可以翻一翻、看一看加深一些記憶。最後,進行有效仿寫就行了,學著把別人的語言轉換成自己的語言。
(4)不用給孩子額外布置很多作文,只要把學校老師安排的作文訓練保質保量完成就行了。
對於提高孩子作文水平的問題,很多比較焦慮和強勢的家長,往往就喜歡自己給孩子布置很多作文。
首先,寫作文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費時費力的事情,如果家長總是樂於給孩子胡亂增加寫作負擔,不僅不會讓孩子愛上寫作,反而會對寫作產生排斥。其次,語文老師對作文的重視程度已經很足了,基本上周末或者法定節假日,老師都會適當給孩子們布置一兩個作文。我們只需要鼓勵孩子用心去完成就行,根本不需要注重數量而忘卻了質量。
——————
為什麼說家長是阻礙孩子作文拿高分的罪魁禍首?其實都是因為家長錯誤的方式而引發了孩子對於作文的排斥。您認同曦曦媽的說法嗎?歡迎和我一起探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