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核心講記(14)
作者:淨宗法師
朗讀:佛依居士
配樂:佛悅居士
(2)善導大師《法事贊》
我們看第二段,出自善導大師的《法事贊》。《法事贊》是善導大師以贊偈的形式解釋《阿彌陀經》的要義,其中這四句話是非常著名的,也就是解釋《阿彌陀經》「少善根不得往生,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即得往生」這一段往生正因的經文(《善導大師全集》第437頁):
極樂無為涅槃界,
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
教念彌陀專復專。
涅槃報土
「極樂無為涅槃界」,善導大師判定極樂世界是報土、無為涅槃的境界。「為」就是造作,「無為」就是遠離人為的造作,是性地功德的自然展現。一切的造作,都是有為,不是無為。比如說我們造一棟樓,樓是有為法,將來會滅;建一座寺院,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荒廢,這都是有為法。只有佛性是無為,極樂世界是無為的,它是涅槃的境界,涅槃是不生不滅,無衰無變,法爾常住。當然這個較難理解,總之,這是非常高妙的佛土境界,是佛性完全展現的境界。
雜善不生
像這麼高妙的佛土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就是解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導大師把「少善根福德因緣」用「隨緣雜善」四個字來說明。什麼叫「隨緣雜善」呢?不是專念彌陀名號,而是隨著自己的興趣、愛好、緣分,遇到這個學這個,遇到那個學那個,這叫「隨緣」;這個也修,那個也修,叫「雜」;所修的都是善法,所以說「善」。以我們凡夫的隨緣雜善(前面曇鸞大師說是「不實功德」),要往生涅槃界,不可能!所以說「恐難生」,「恐怕你不能往生啊!」善導大師講得比較委婉,意思是要我們捨棄隨緣雜善,而應當怎麼樣?專修念佛。
專念必生
所以下面說「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故使如來選要法」,就是經文所說的「聞說阿彌陀佛」。我們聽釋迦牟尼佛講說阿彌陀佛名號,這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選要法。既然隨緣雜善不能往生,前面釋迦佛又勸我們去往生,我們頂多只能修點隨緣雜善,又不能往生,那怎麼辦?釋迦牟尼如來既勸我們往生,他就要為我們選擇一個往生的方法。選,是釋迦牟尼佛來選。所以,我們淨土法門,老師很高明,是釋迦佛,他親自為我們選,選得很準,選得很穩,選得不複雜,選得很安樂;不可能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選的,還會有差錯,還會有閃失。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選的方法,人人都能做到,而且是最殊勝的,是第一的,不會是第二、第三。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五濁惡世的眾生所選取的「要法」,是什麼法門?「教念彌陀專復專」,就是「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要專,還要再專,一個「專」字還不足以形容釋迦牟尼佛的老婆心切。
「五濁惡世的眾生,你要專念佛啊!」
「佛啊!我已經答應專念佛啦!」
「專了,還要再專哪!」
一路專到底,心也專、行也專,今天專、明天也專,在佛堂裡專、離開佛堂還專,叫「專復專」。
總之,這段贊偈說明兩件事:「隨緣雜善」是「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稱念彌陀名號專復專,決定能往生,這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選定的,這個就是多善根福德。
節選自《阿彌陀經核心講記》
電子書下載地址
https://pan.baidu.com/s/1o8i3Iwa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