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用1度電就能掙3毛,歐洲的負電價真的利於消費者嗎?

2020-12-20 界面新聞

特約記者|錢伯彥 發自德國

新冠疫情的陰霾仍籠罩著歐洲大陸。與此同時,歐洲電力市場也在經歷著一次大考驗。

4月以來,歐洲電力市場EPEX Spot德國盧森堡地區的日前電價俯多次衝至負數以下,從-0.5歐分/度,到-3.5歐分/度,甚至到-4歐分/度,這相當於電力消費者每使用1度電,可拿到約3毛人民幣。

不僅在德國,負電價同樣在歐洲其他國家普遍出現。

自從2008年歐洲電力現貨市場EPEX Spot允許負電價出現以來,歐洲各國電力市場出現負電價的頻率和持續時長逐步上升,已成為全球負電價出現最頻繁的地區。

目前,美國的加利福利亞州、德克薩斯州和新英格蘭地區,澳大利亞和歐盟,是世界上唯三大量出現負電價的地區。

歐洲人也在不斷擊穿負電價的地板。僅以日前市場的電價計算,2019年德國盧森堡市場的最低價為-9歐分/度;全歐最低價則為比利時人去年6月8日創下的-13.4歐分/度。

2020年開年以來,負電價更加密集出現。德國盧森堡地區3月中有十天出現負電價,今年累計負電價時長已超過133小時;法國、捷克、荷蘭、奧地利今年兩次出現長達數小時的負電價,歐盟總部所在的比利時已連續五次出現負電價。

造成今年負電價頻發的首要原因是新冠疫情的爆發。

在需求側,法國自3月16日起、德國自3月23日起全國工廠即悉數關閉,幾乎所有文職人員開始居家辦公,工業企業和商業樓宇用電需求大幅下降。根據德國聯邦能源與水利協會BDEW的數據顯示,全德用電需求同比萎縮約10%。

此外,3月以來反常的晴好天氣以及軌道交通頻次減半,也分別使取暖用電和交通用電大幅下降。

在供給側,自2月颱風薩比娜席捲歐洲以來,風力發電量屢創新高。在2月8日颱風最猛烈的周末,發電量大漲的風電一度覆蓋了全德國60%的用電需求,達43.7 GW。3月晴好天氣的反常密集出現,又導致光伏發電量大增。

據德國電網署數據,今年一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覆蓋了該國52%的用電需求,這是可再生能源首次在德國覆蓋過半用電需求,該數字去年同期為44%。

電力供大於求,卻缺乏足夠的儲能空間,導致用電低谷時出現大量過剩電力。如果停止發電,帶來的成本可能更高,發電商因此更願意以負電價出售。

負電價的出現,還需要的條件是,電力市場允許打破價格上下限規定。目前,中國電力市場存在上下限,因此還未出現負電價。

值得一提的是,負電價並無法惠及歐洲的普通居民用電。

在電力供應選擇較多的德國,普通居民無論是從擁有配電網運營權的市政公司購電,或是從發電企業的售電公司處購電,執行的是一攬子固定電價,與電力市場價格完全脫鉤。

目前,德國約30.4歐分/度的電價中,僅有23%為發電成本,其餘皆為稅費、電網費用與可再生能源攤派費。

在法國電力集團(EDF)一家獨大的法國,約18歐分/度的電價中,也僅有35%歸屬於發電售電成本。

對於工商企業等電力消費者而言,倒貼送錢的負電價則是一柄雙刃劍。

因為只有少部分企業此前通過電力期貨市場對衝交易規避了風險。大部分工業生產型企業在與供電商或售電公司籤訂的合約,都規定有用電量的天花板與地板量,該區間一般在10%至30%之間。

對於這些籤訂了合約的企業而言,如果使用電量達不到地板量,將面臨處罰。但在疫情期間,它們的用電量減少,所以在電力市場上虧本倒貼甩賣是唯一選擇。

這促使這些企業的電力成本進一步上升,加重了它們在疫情期間本已緊張的現金流負擔。

但另一方面,電力現貨市場價格的下跌,也帶動了電力期貨市場價格的同步下跌。

4月以來,歐洲電力期貨市場2021年的價格已經從3.9歐分/度下降至3.4歐分/度,去年同期的價格約在5歐分的高位。工業企業因此能藉此機會,為明年確定相對廉價的電力供應。

負電價一直被歐洲視為電力調峰、促進能源轉型的正常市場化手段。

2007-2010年,德法兩國先後允許日前市場和日間市場上負電價的存在,意在刺激燃煤、核能等傳統發電廠主動配合可再生能源並靈活發電。根據相關可再生能源法規定,電網有義務優先接入可再生能源發電。

燃煤發電和核電是德國和法國能源結構之中的重點。2019年,德國29%和14%的發電量來自於燃煤發電和核電;法國則有71%的發電量源自核電廠。

但負電價對於煤電和核電的激勵效果仍較為有限。

首先,不適合頻繁快速啟停的煤電廠和核電廠並不願因數小時的負電價「激勵「,而主動承擔啟停成本。對於距離城市較近的燃煤電廠而言,熱電聯產中遠程供熱在冬季帶來的收益,進一步攤薄了負電價的激勵。

其次,燃煤電廠與核電站在供電合約均有保障條款。一般而言,燃煤電站最低需滿足42%的額定功率,核電站需滿足49%的額定功率。這使得煤電與核電的操作空間極為受限。

此外,具備一定規模的燃煤電廠和核電廠還需承擔系統調頻的任務,該任務也是分布式的風光發電無法完成的。

在負電價頻繁出現的當下,另一個切實的問題是:倒貼的可再生能源是否能夠繼續享有政府補貼?

畢竟,導致負電價出現的直接原因是風光發電的不穩定性。

以2019年4月22日德國負電價最低值-9歐分/度出現時為例,當日下午2時,晴好天氣導致約30 GW的光伏發電湧入電網,遇上復活節期間用電需求減少,造成了大量電力過剩。

能否獲得補貼,與補貼形式和所在國密切相關。

根據歐盟2014版《環境與能源國家補貼規定》的相應條款,可再生能源補貼受到6小時原則限制。即如果在電力日前市場連續出現6小時或以上的負電價時段,那該時段內一切補貼皆被取消。

該原則也在德國的《可再生能源法》和荷蘭、比利時等國得到了體現。

但在要求更為嚴格的法國,規定可再生能源補貼在任一出現的負電價時段都會失效。這意味著,法國可再生能源項目需要完全承擔負電價的風險。

6小時原則的唯一例外,是100 kW以下的小型可再生能源項目,該類型項目12歐分/度的標杆電價並不受負電價影響。但這些小型項目佔比不足10%。

決定補貼有效與否的另一個因素是項目併網時間。

歐盟境內的可再生能源補貼形式大致以2014年為界,劃分為兩大類。

以德國為例,《可再生能源法》規定,2014年前的可再生能源併網項目由電網企業直接購電,且不受6小時原則限制。這批老項目約佔到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的37%,它們不受負電價影響。

剩餘的63%在2014年以後併網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它們的補貼由標杆電價與市場價格共同確定。具體而言,該類項目運營商必須自行在電力市場參與交易,補貼額度等於標杆電價與當天市場均價之差。該類項目均受到6小時原則限制。

由於德國連續6小時以上負電價時段,約佔負電價總體時長約一半。這意味著,德國可再生能源運營商有一半概率需承擔負電價帶來的風險。

相關焦點

  • 繼負油價後,負電價也來了!這些地方每用1度電就能掙3毛
    繼WTI原油期貨價格一夜暴「負」,芝商所開始為天然氣期貨合約價格和期權合約行權價格為負值做準備之後,「負電價」也來了。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自今年3月實施封鎖政策以來,法國、德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均出現了負電價。據當地媒體報導,在德國,僅今年第一季度已有128小時處於負電價狀態。
  • 秒懂|歐洲各國又雙叒相繼出現「負電價」 電廠真的要倒貼嗎?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自今年3月實施封鎖政策以來,法國、德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又雙叒相繼出現負電價。其實負電價在歐洲多國的電力市場中並不少見,而且幾乎年年有!從根本上來說,負電價是電力供應供過於求導致的,所以在周末和假期,以及近幾個月的封鎖,歐洲一些國家出現負電價是極其正常的。歐洲各國曾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去發展可再生能源,但是由於可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使得歐洲的電能供應有些難以預測。但是,負電價出現後電廠真的要倒貼嗎?
  • 1度電便宜1毛錢!山西以電價「窪地」打造產業發展「高地」
    如果1度電便宜1毛錢 近日,山西出臺電價新政對用電電壓等級110千伏及以上的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每度電降價0.13元終端電價降低至0.3元/千瓦時通過這場前所未有的電價新政
  • 一度電等於多少毫安 2020電價多少錢一度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外,電也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電費支出關乎到我們日常開支,所以電費價格方面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那麼,大家知道一度電等於多少毫安嗎?還有2020電價多少錢一度?馬上來了解一下。
  • 0.48元/度的電,物業轉手加到1.2元賣給商戶!你的電費交貴了嗎?
    據中國青年報,在西寧市青藏高原農副產品集散中心,督查組看到物業服務收費公示欄顯示,商鋪繳納的電費標準是每度1.2元,由0.53元的電度電價和0.67元的公共設施用電及損耗費兩部分組成。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禁止在電費中加收其他費用。
  • 新能源重卡百公裡耗電200度電,同樣的燃油重卡油耗是多少呢?
    這個車是場內運輸用,不是用來跑長途的,200公裡場內,足夠跑一天了,還不用專門跑外面加油,而且電費還便宜,不知道是否支持換電,如果支持,基本上10臺車20套電,10個高壓充電樁就能解決問題~記得以前去碼頭,場內的卡車就是來回裝啊卸得,每天都要來回跑20公裡(也許30公裡,坐過一次順風車去加油站前點的公交站
  • 1度電漲到1元以上,卻未見相應告示!福州電動汽車充電站集體漲價?
    1度電都漲到1元以上記者走訪獲悉,目前,福州的公共充電樁運營商主要為國家電網、特來電、新電途等企業。「以往汽車充電,站點一度電大概是6毛到8毛。」新能源車主林先生告訴記者,元旦起,充電漲價了,都在1元多一度電。
  • 3000瓦的取暖器每小時耗1度電,真的嗎?怎麼算出來的?看看這些
    例如最常見的電取暖器等等。但是對於不同的取暖設施都要有相應的能源消耗。例如最常見的電暖器,它會消耗很多的電能。所以很多的家庭對於電暖器來說幾乎都是用不起的。但是,有沒有一些特別省電的電暖器呢?家居雜壇以下面的問題為例來給大家解答電暖器的相關問題。3000瓦的取暖神器,三小時1度電是真的嗎?關於3000瓦的取暖神器,三小時1度電是真的嗎?
  • 新能源重卡百公裡耗電200度電,同樣的燃油重卡油耗是多少呢?_易車網
    這個車是場內運輸用,不是用來跑長途的,200公裡場內,足夠跑一天了,還不用專門跑外面加油,而且電費還便宜,不知道是否支持換電,如果支持,基本上10臺車20套電,10個高壓充電樁就能解決問題~記得以前去碼頭,場內的卡車就是來回裝啊卸得,每天都要來回跑20公裡(也許30公裡,坐過一次順風車去加油站前點的公交站,路況很好,都用了20幾分鐘)加油,很麻煩的~
  • ...物業降電價了!|物業公司|電採暖|國網保定供電公司|保定|宏孚御園
    本報介入報導後,小區開發商與物業公司協商,並發布通知,由以前執行的階梯電價降至現在的0.47元/度。事件:入住小區兩年無供暖,業主只能靠電取暖近日,本報報導《保定一小區業主入住兩年仍為臨電無供暖,國網保定:無法申請'冬季採暖電價'》,文中提到,宏孚御園小區業主入住兩年,該小區一直沒有供天然氣和暖氣。
  • 問政青島|國家給的電價「紅包」咋被侵吞了
    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一份份外賣製作出來,並送到數以萬計的消費者手中。一邊是龐大的需求,一邊是髒亂的加工環境,外賣什麼時候才能讓市民安心?青島市市場監管局餐飲處處長顧天舒表示,對外賣店的監督為日常巡查模式,根據實體店量化等級進行一年1~3次的檢查。針對外賣食品安全,市場監管部門曾經連續多年開展相關查處行動,但如今仍然發現這麼多問題,值得深思。
  • 福建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造福用電戶208萬
    記者4月29日從省發改委召開的新聞通氣會獲悉,經省政府同意,省發改委利用電網環節增值稅稅率降低3個百分點等空間,4月1日起降低全省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每千瓦時降低2.14分錢,降價金額9.58億元,降價幅度3.31%,全省208萬一般工商業用電戶普遍受益。
  • 光伏發電度電成本測算與分析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電力」ID:ELECTRIC-POWER)文章導讀:近幾年光伏發電技術的成本快速下降,我國很多地區的光伏發電(大型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已經接近或低於當地燃煤標杆電價。本文梳理了光伏電站的成本構成,以2019年的數據為基礎,測算了2019年我國光伏電站的度電成本。通過與各省燃煤標杆電價的對比,分析了我國光伏發電「平價」的現狀。
  • 消費者「鄙視」的真的是電動車嗎?恐怕真兇是「油改電」!
    冬天夏天空調不敢開,10分鐘快充傷電池,只能用慢充,別人加一次油,你要充3次電,最多5年後換電池,幾萬塊錢,和油錢持平,二手燃油車還能賣出去,二手電車你看看誰買?汽油燃燒其實已經是多次汙染了,你以為汽油燃燒就只有排放汙染嗎,告訴你,石油開採,石油煉化汙染更不是你能想像的,我們鎮上以前有一座石油化工廠,工廠周邊都是枯黃的乾草,稻田不能種稻,菜地不能種菜,水就更不用說了,周圍的地表水,地下水都被汙染,不能喝也不能用,後來在大家持續的反對下,工廠才搬走。
  • 香港未來5年將上漲電價 特區政府每戶補貼3000港幣
    中新網7月4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隨著中電集團及香港電燈的新《管制計劃協議》即將生效,香港行政會議3日批准「兩電」未來五年發展計劃。為投資清潔能源,增加天然氣發電及興建新機組,未來五年電價將有升無降。
  • 假如陽光折算成電,人類每年要向太陽交多少電費?
    如果您對這個龐大的數字沒有概念,我們可以用石油量做個對比。石油的燃燒值約為每千克4.6×10^7焦耳,一桶140千克的石油產生的熱量為6.44×10^9焦耳。也就是說,太陽每天到達地球的能量相當於產生了1.18×10^12桶油。
  • 一天多耗三度電 電熱水器怎麼用你還真的要懂
    近日,有媒體報導,山東一居民沒用什麼家電,卻發現1天要比原來多耗3度電,懷疑被人偷電。供電局上門檢修後發現是因電熱水器設置不對、使用不當導致的。 對於住在城中村、出租屋裡,用著1塊多一度電的眾多打工人來說,電熱水器這個電老虎要是沒設置好,一個月指不定要吃掉我們幾頓晚飯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電熱水器的省電問題。
  • 市民希望上調首檔電價標準
    8月11日,廣東電網回應,用電量的多少,除了受自身用電習慣還會受氣溫影響,廣東今年的7月是1951年以來最熱的7月,平均高溫日數達到15.1天,是6月的3倍,這導致空調製冷更耗電。 聲音 寧願用商業電價?
  • 動力煤期權—新能源電價預測的錨中之碇
    圖1 華能國際歷年度電成本及毛利(元/kwh,根據年報披露信息折算)在電力交易市場的報量報價模式下,火電電價的理論起點是基準電價/標杆電價,但由於電改從2015年持續至今,未來火電電價的真實起點是近年來的實際交易價格均值。從全國來看,基本上比基準電價減少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