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光「代孕棄養」後,平均三天上一次熱搜的她,消失在微博排行榜上,坐擁1272萬微博粉絲,2月2日的微博空間卻只有1萬多人來過,而另一個頂流肖戰,這個數字超過100萬。
一些「正版」(鄭爽粉絲名字)在超話裡繼續為愛豆(偶像)辯解,但這些聲音已經不再「出圈」,最後一條「要求官媒給鄭爽道歉」的微博熱搜,讓鄭爽「涼」得更加徹底。
在微博這樣的公共空間裡消失,幾乎意味著明星的末路,開發一款屬於自己的App,挖掘私域價值,為自己找一個「避風港」,是不少明星和飯圈的共同選擇。
在這方面,鄭爽甚至可以說是先行者,前有「雪糕群」,後有M77。然而,兩款App在期待中誕生,卻又被無情「拋棄」,帶著典型的鄭爽風格。
這讓陸繼恆頗感遺憾。作為M77創始團隊成員、股東,曾經的Facebook工程師,當初他選擇加入鄭爽和張恆的合作公司鯨乖乖,正是看好這種讓明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擺脫微博等大平臺裹挾的私域空間,將是可複製的商業模式,除了鄭爽,至少還有200-300個明星可能成為鯨乖乖的客戶,卻沒想到M77的「生命」終結得如此倉促。
不過,或許M77的消亡,並不完全是因為一場失敗的戀情,而是因為「衝」出微博生態並非易事。到目前為止,明星開發的獨立App大多和M77一樣,無疾而終,每個App的投入成本為四五百萬元。
微博依然是娛樂圈最大的公域流量池,熱搜排行榜上,粉圈狂歡與公眾話題像是被隔開了一個世界。只是,即便是明星,也受限於算法,數據決定流量,流量意味著商業價值,粉絲甘願淪為數據工人。
我的地盤,我做主。粉絲經濟被微博玩得爐火純青,明星、粉絲很難跳出「微博娛樂圈」,但它並不因此大意,對於來自其他平臺的「試探」,手起刀落,毫不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