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事件:一個大流量APP引發的「血案」

2021-02-15 運營商段子手

編輯 :邢昀

轉自:豹變

代孕棄養讓鄭爽成為內娛「巔峰」,和張恆的年度開撕大戲,導火索是一款明星社交APP。想要經營私域流量的鄭爽,開始以愛情為起點的合夥創業,最終混雜感情、金錢、利益,以及愛情的結晶,APP黃了還好說,其他關係想理清就難了。

前男友張恆的「雷神之錘」放出來,正好是在鄭爽訴張恆民間借款糾紛案二審開庭前。兩個人從公眾前的甜蜜升溫,到狗血開撕,繞不開錢。以愛情為起點的合夥創業,混雜著利益、金錢,還有愛情的結晶。而背後一切都緣起於鄭爽想運營私域流量,做明星社交類APP。

01

雪糕群APP踩坑

2017年3月,鄭爽給騰訊發了封郵件,稱「願意與騰訊共贏發展,將微博給自己的人氣輸入到騰訊集團」。作為常駐熱搜的話題女王,一眾能打的鐵桿粉絲給鄭爽築起了深深的流量護城河,也將鄭爽送上了「鐵王座」。「放飛自我」的鄭爽深知粉絲的重要性,嘗試運營粉絲私域流量,試圖脫離微博。這個時候,做一個服務自己的社交軟體的想法已經開始醞釀。到2017年4月,鄭爽開始在雪糕群APP現身。這款應用的內容提要寫著,「把你們的一切交給小爽公主守護,同時也請你們守護好小爽公主。做親密無間的人。」這款APP由上海艾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也就是說鄭爽的雪糕群APP是找的外包公司做的,但是鄭爽也給這家公司投了錢,成了二股東。天眼查顯示,2018年初公司工商變更,鄭爽投資125萬,持股20%。雖然雪糕群APP成為鄭爽和粉絲互動的私有空間,但問題還是很快出現了。做軟體是個極度燒錢的事情,如果燒了錢,粉絲運營效果還沒有按照自己預想的方向去,那可想而知鄭爽方的反應會有多抓狂。起初鄭爽在雪糕群APP裡很活躍,發文、發圖,跟粉絲互動,各种放飛。但是很快被現實打臉,在微博裡鄭爽相關話題,有著龐大的路人盤,再加上黑、粉,都是千萬級別的流量。而個人社交軟體運營幾個月後註冊用戶數是54萬,鄭爽下面的留言和評論都只有上千。如果運營私域流量真像鄭爽說的只為了跟自己粉絲互動,清淨,那麼矛盾的是,她也不願意放棄人氣。在雪糕群裡親力親為像一個管理員,要求粉絲打投,甚至刷數據,呼籲「大家可否團結一點」「我不在意的時候,我的數據可以是第一,我在意的時候絕不要自己數據太難看」。這款社交軟體的功能雖然很簡單,但是運行並不穩定,迭代也慢,軟體本身的質量可能也限制了粉絲下載。而作為一個社交平臺,本身的魅力是多樣性,想讓大家圍繞著一個核心統一的轉,就更不可能了,粉絲之間,粉絲與鄭爽之間,各式各樣的摩擦出現。而燒錢還在持續,運營半年左右,鄭爽開始跟粉絲吐槽,「雪糕群到現在花費400多萬了,20多個技術員在運營,每個人工資一個月兩三萬」。粉絲們為了安慰鄭爽,開始提出APP商業化變現的一些路徑,比如大家眾籌軟體的維護費用、廣告變現,或者是售賣一些周邊。為了給雪糕群APP引流,鄭爽也開始賣力宣傳這個APP,同時鄭爽在微博的陣地也並沒有放棄。人氣落差、社區運營難題、商業變現途徑少、持續燒錢,這次個人社交軟體APP上踩的坑,鄭爽可能並沒有總結過。不久之後她換了個陣地,換了個合伙人,把過去踩的坑又踩了一遍,而因為將愛情和事業攪混在一起,更是引發了2021年這場「大風暴」。

02

M77埋雷

「和老大一起記錄生活」這是M77在APP Store的Slogan,這裡的「老大」就是鄭爽。2018年年中,「雪糕群」運營暫停。也就是那時,鄭爽和張恆在《這!就是鐵甲》中相識相戀。自己創業開發一個社交軟體的想法在鄭爽和張恆愛情火花中點燃並熊熊燒起。《中國合伙人》裡有句臺詞,不要和最好的兄弟合夥開公司。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戀人。這個以愛情為起點的APP,剛開始有多甜蜜,後來開撕就有多難看,混雜著金錢、利益、愛情,還有愛情的結晶。M77在2019年6月上線,名義上是「雪糕群」的重生星球,實際上更像是鄭爽的戀愛記錄冊。鄭爽時不時會在M77上分享自己和張恆甜蜜的戀情,APP的命運也隨鄭爽的戀情起伏。現在來看,彼時二人的孩子已經在代孕母親的肚子裡生長了3個月。自己人開發的M77,在軟體功能和商業運營上確實比雪糕群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個軟體目標更清晰,將粉絲經濟最大化變現。除了鄭爽和粉絲互動,APP還有一個重要板塊泡泡打榜,為鄭爽在芒果TV、微博、愛奇藝、騰訊等平臺打榜。M77也為鄭爽做一些商業活動服務,比如2019年8月底鄭爽十周年生日會,當時M77是唯一的搶票平臺。這場張恆為鄭爽策劃舉辦的生日會,順便還拉前男友張翰做了一波營銷。而上一個社交APP出現的問題這次也再現,並且更嚴重了。首先,粉絲跟鄭爽之間又多了一個張恆,摩擦直接在APP裡展現了。「雪糕群」的關閉本來就引起了部分粉絲的不滿,而後二人合開公司虧損等負面不時傳出,M77運營的不穩定,更是加劇了粉絲的憤怒。粉絲認為鄭爽投資M77,完全就是為了圓男友創業夢的一場任性鬧劇,各種勸分言論在APP上亂飛。有粉絲稱,在M77上可以罵鄭爽不能罵張恆,「軟飯男」「醜恆」是違禁詞。其次,軟體的下載量實在一般,對鄭爽人氣也算打臉。從下載量數據看,下載高峰期主要是當年7月,此後就沒有太大水花了。關鍵一點,自己下場做個APP太燒錢了,沒有資方,全燒自己的錢,肯定更心疼。二人早在2018年底就籌備創立公司。據企查查顯示,上海鯨谷座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鄭爽持股68%,張恆持股32%。張恆的律師周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是由鄭爽出資1000萬,答應22%的股份是送給張恆的,10%讓張恆代持,日後作為員工激勵股份。為了順利推進項目,張恆還從美國矽谷為公司挖來兩個工程師,入股分公司上海鯨乖乖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負責M77的具體工作。鄭爽也曾公開表示,把別人挖過來壓力很大,希望不要耽誤別人的人生。自己開公司,從租賃辦公場地、招人,到伺服器、各種日常開銷,都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這個APP的商業化進展又不太順利,兩人的矛盾肯定越來越多。好景不長,只過了不到三個月,兩個人的關係大反轉。10月,兩人停止了《女兒們的戀愛2》節目的錄製,鄭爽公開表示二人存在經濟糾紛。與此同時,鄭爽投資在M77上的1000萬資金,原本計劃支撐到2020年2月,已經消耗殆盡。張恆在11月辭職,看不到前景的鄭爽也放棄追加投資。二人的關係此時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網上流傳的第一段錄音也是發生在這段時間,雙方正在為如何安排7個月大的孩子爭吵。而一個月後,鄭爽上訴要求張恆歸還2000萬欠款,周俊稱,這2000萬是鄭爽用來負責鄭爽的演藝事業以及周邊品牌做開發,而非借款。如今,M77早就停止了更新,這個以鯨魚座星系命名的APP,迅速的隕落了。

03

明星千萬別做APP

早在2010年麥當娜就發布了以自己命名的APP。而國內較早擁有個人APP的則是近日上熱搜的董潔。2012年年底,董潔工作室與廈門睿客團隊合作開發「全面體-for 董潔」App,該APP包含董潔的新聞、通告、照片、影視、互動社區版塊,這些也是粉絲全方面關注的因素。隨後,楊冪、陳坤等一線藝人也紛紛開始嘗試個人APP。只不過,這些APP只是綜合信息發布平臺,明星本人很少參與其中。在這個商業故事裡,廈門睿客這樣的公司只是個外包團隊,明星經濟公司很少有會專門派人運營,更別提明星本人親自參與。這也就大大降低了粉絲的粘性。再加上商業變現模式一直不清晰,大多數運營半年之後就逐漸停止更新,如今再搜索董潔的APP,下載首頁已經顯示已移除。2013年6月,一家叫潤華聯動的公司推出了名為「i.吳秀波」的APP,按照這家公司的發展規劃,未來會陸續推出孫紅雷、黃海波、易建聯等明星的「i.XX」系列APP。這期間,自詡技術宅女的韓雪也推出了個人專屬APP「雪藏」。除此之外,黃磊、黃曉明也都曾推出過個人APP。這些APP至今都已搜索不到。簡單來說,開發明星APP是一件容易的事,難的是運營,要讓行程很緊的明星持續產出優質內容,幾乎,不對,準確來說,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這也導致了很多明星APP的短命。更難的是,開發、運營個APP極度燒錢,沒有好的商業變現途徑。國內外常見的明星社交APP商業變現,就是賣周邊,賣見面會、演唱會、衍生賽事的票。但是運營成本高,收益少,持續虧損,人氣可能也不夠理想,最終這些APP幾乎都不了了之。如果是外包團隊做的,棄了也就棄了,鄭爽和張恆這種,混雜了各種利益和感情的,最後只能法庭見了。如今,鄭爽事件再次證明了,明星千萬不要自己下場做APP,特別是大流量APP。


贊 賞


小手一抖,立馬轉走!

相關焦點

  • 鄭爽張恆反目內幕:一個APP引發的血案
    專注開源技術,共建鴻蒙生態 這些天來娛樂圈最大的瓜,就是鄭爽代孕棄養事件,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作為明星的她也被全面封殺。這種賽事型的項目最大的難點是統籌資源,你能找到越厲害的機器人格鬥團隊來參加,賽事的等級就越高,價值也就自然越大,張恆一直在國外生活,聯絡溝通沒有任何障礙,而且他在俄亥俄讀書時,自己就創辦了一個全美亞裔籃球比賽,還組織了 Kingdom 籃球聯盟,有過賽事組織的經驗。
  • 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與「無極」之爭
    這是《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裡讓人印象最深刻、最有哲理的一句話。十五年前,陳凱歌轉型商業片的試水之作《無極》,被不知名的網友胡戈,用《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狠狠羞辱了一番。職業生涯的最大敗筆,像白襯衫上的一滴黑墨,氣得跺腳的陳凱歌,甚至喊出了那句「人不能無恥到這樣的地步」,揚言要起訴到底。
  • 從《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說起
    首先聲明,小編可不是標題黨哦,我給大夥說過要擺有關微電影的龍門陣噠,而這個龍門陣還真得從《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說起,因為這部短片,被認為是「微電影」的最早雛形!鼻祖啊!微電影雛形《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是一位中國大陸自由職業者於2005年創作的一部網絡短片,許多人士認為這就是「微電影」的雛形。第一部微電影作為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廣告「微電影」,吳彥祖主演的《一觸即發》是源自「微時代」的產物。全片場面宏大,製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製作的網絡微電影,堪稱微時代的裡程碑。
  • 《姜子牙》:一個宿命鎖引發的血案
    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886513/ 無極: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姜子牙:一個宿命鎖引發的血案。 是的,看《姜子牙》途中一度讓我覺得是在看《無極》,劇情基本可以簡化為:姜子牙要殺九尾,沒殺,放了,最後成功了,劇終。當姜子牙兩次手握紅碎布,成功激活我腦海中《無極》裡崑崙手握海棠花的畫面。
  • 《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胡戈:號稱惡搞視頻鼻祖,如今要歸回了
    當時一個叫胡戈的小人物就觸動陳凱歌逆鱗,《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橫空出世,受到不少網友追捧,因這部作品素材就來自電影《無極》,所以引發陳凱歌不滿,更重要的是,網友對《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推崇程度,甚至遠遠超過原作《無極》這對這部演員陣容強大斥資3.4億巨作是莫大的諷刺,無數網友搖旗吶喊,將這部惡搞視頻推出圈,引發現象級影響。
  • 經典歌曲《我的路》引發了無數血案
    《我的路》引發的血案  數也數不清  《紐約時報》說,過去十年來,新聞媒體有記錄的,因《我的路》引發的血案至少有半打「犧牲者」,還專門給他們立了個犯罪「檔案」,叫「《我的路》血案」(「My Way Killings」)。
  • 一句「老賴之女」引發的「血案」
    起因是一位普通網友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表了一句「我的首頁又開始出現老賴之女虞書欣了」,這條博文沒有任何熱度,一個轉發也沒有。可就是這麼一條傳播率幾乎為0的微博,卻踩中了虞書欣部分粉絲的雷點。準確的說,是「老賴之女」四個字戳中了粉絲的肺管子。於是,一場網暴就這麼開始了,整個事件堪稱是一句「老賴之女」引發的「血案」。
  • 一個火龍果引發的血案
    晚上23:00點,接完班核對完醫囑,安安靜靜的病房只聽得到此起彼伏的鼾聲,小英護士心中泛起小慶幸,今晚將是一個平安的夜班。「鈴鈴鈴,鈴鈴鈴」突然,急促的電話鈴響起,「天哪,不會是要收急診吧?」緊張焦灼襲上心頭,畢竟,一個人值班最怕的就是收急診,收急診,收急診!怕什麼來什麼,一個便血查因的女病人,綠色通道直接住院。
  • 鄭爽為杭州女子發聲背後,是流量明星的自私與虛偽
    可惜的是,這次的蹭熱點事件,顯然翻車了。儘管微博前排都是粉絲的控評,可輿論持續發酵,根本不給她辯解的機會。顯然鄭爽無法理解這句話,於是帶著獵奇的話題,坐擁流量將自己送上熱搜。這個熱搜是可恥的——它既沒有撫平受害者家屬的傷痛,也沒有告慰無辜逝去的亡靈。話題中心只有鄭爽一人。不可否認,明星藝人聚焦強大的流量與關注度,發聲需要謹慎。畢竟,隨手一個點讚都能引發血雨腥風,更何況社會熱點事件。
  • 微拍堂跨界鄭爽引爆2億流量曝光,背後是如何做到的?
    直播「翻車」成神助攻微拍堂跨界鄭爽引發2億流量曝光 在此之前,鄭爽因在某直播平臺出現直播風波事件,一度表示不再參與直播並登頂微博熱搜。 但此次鄭爽再度現身微拍堂直播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在與微拍堂合作的直播中,鄭爽首度回應了此前的爭議事件,她表示,希望直播是一個能夠分享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快樂、小溫暖,同時也坦言最近壓力大,兩天沒睡覺,生怕講不好產品。而這次在微拍堂直播氛圍很輕鬆,沒有那麼強的目的性,可以陪伴粉絲一起過節。
  • 13年前胡戈的神作《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到底改變了什麼
    十三年前,他轉型商業片的試水之作《無極》,被不知名的網友胡戈,用《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狠狠羞辱了一番。職業生涯的最大敗筆,多了道膿瘡,氣得跺腳的陳凱歌,甚至喊出了那句「人不能無恥到這樣的地步」,揚言要起訴到底。兩人的爭鬥,隨著胡戈的道歉而終止,但《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卻意外成為網絡惡搞文化的開端,拉開了反權威、無釐頭的序幕。
  • 一個生日蛋糕引發的「血案」
    今天再發一下完稿)2005年,「一個饅頭引發過一場血案」。15年後,一個生日蛋糕也引發了一場「血案」。從我來到紐西蘭,就與Lily姐相識,她絕對是一個賢妻良母~今天給大家講的便是她的一段糟心經歷,希望對姐妹們有幫助~我很佩服她勇於止損的果決。。。有多少女人能夠看清現實,當機立斷逃出不適合的情感糾葛,活出新的自我?
  • 《信條》----《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II》?
    而2005年的《無極》則讓陳凱歌遭遇職業生涯的最大滑鐵盧,這部他嘔心瀝血的作品引發全網吐槽。2005年12月15日電影上映,12月28日一條集《無極》、《中國法制報導》以及馬戲表演片段的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上線,並迅速躥紅,將初代中國網際網路的BBS論壇文化推向巔峰。短片的導演胡戈也被網友尊為「饅頭教主」。
  • 原來鄭爽事件有 內幕
    如某位鐵粉所說「我們追星追得好刺激,塌房都跟別人不一樣」,鄭爽一個字還沒說,飯圈大型脫粉事件已經轟轟烈烈上演。話題在網上發酵一天後,鄭爽終於作出回應,而她的撰文方式延續了她一直以來「爽言爽語」的風格,簡單概括之就是「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我都沒犯法」。5個小時後,鄭爽帶來了她的第二條回應,依然很長,依然晦澀難懂,但最想傳達的中心思想不過是「張恆出軌在先」。
  • 《食罪者8》:一首歌引發的血案
    一首歌也能引發一場血案,不,是一連串的血案,而且是一連串的「自殺」血案!看《食罪者8》的時候,我感覺周圍的空氣都下降了好幾度,並且一度感覺自己要跟著一起陷入進去了。所以,心理不夠強大的人,一定不要看!《食罪者》系列是創新式懸疑作家宇塵的系列小說,它有另外一個名字《無罪謀殺》,目前為止,在喜馬拉雅上的播放量超過10億次,它的內容也確實不辜負這個播放量。《食罪者》系列講述了心理醫生丁潛如何協助警方解開一個個離奇的案件。在《食罪者8》裡,也同樣講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
  • 影評丨《消失的兇手》:一個勺子引發的血案
    影片講述了民國時代背景下一樁離奇的案件,而這撲朔迷離的案件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武器」——一個神奇的勺子!首先,江一燕飾演的女罪犯用它能夠挖掘出一個深洞,卻沒有從這個深洞裡逃走,而是採用另一種迂迴的方式坦然離開,留下這個勺子讓劉青雲飾演神探繼續追尋真相;其次,在最後的關鍵時刻,這個勺子又為劉青雲檔住了索命的子彈;同時,這個勺子又是男主與女主愛情的信物。
  • 《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舊事重提,陳凱歌也曾遭到社會毒打
    老謀子的心思不難猜,他想藉助這兩部片子再復刻一個「李安的高光時刻」。 與此同時網際網路正在改變年輕人的娛樂方式,一個名叫胡戈的網友做了一個惡搞《無極》的視頻,取名為《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視頻截取了電影《無極》的部分片段和法治在線節目做了整合拼接,再配上自己寫的講解詞,一個全新法製版的犯罪故事就此誕生,十分搞笑以及無釐頭。
  • 鄭爽事件之後,鄭爽本人回應,事件出現反轉
    近日,大家都被鄭爽的事情刷屏了吧,鄭爽因為在這直播時生氣,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許多的網友粉絲對這件事都表現出很大的興趣,而在這事件之後,就是鋪天蓋地對鄭爽的指責,直到最近有媒體爆料,這件事其實都是貓妹妹的自己炒作所為,甚至有圖為證。
  • 還記得因創作《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而風靡網絡的一代網紅胡戈嗎
    胡戈看完《無極》後於是產生惡搞的想法,於是便製作了轟動整個網絡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通過無釐頭的對白,滑稽的視頻片段分接,搞笑另類的穿插廣告製作而成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結果卻把陳凱歌的《無極》吊打一番。
  • 鄭爽發文宣布退出《追光吧哥哥》,引發熱議
    12月26日晚23點07分至12月27日凌晨2點44分之間,鄭爽在微博連發三文,第一篇是宣布了退出《追光吧哥哥》的節目錄製,第二篇是分別對《追光吧哥哥》裡的21位哥哥進行了一個小結,給每位哥哥都送出一個有趣的定義,第三篇則是表明自己並未與節目組籤訂書面合同,自己也是節目開錄前一個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