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籌被曝「掃樓式」籌款:員工按單提成+末位淘汰!網友直呼心寒,官方緊急回應

2021-02-15 21世紀經濟報導

11月30日,據梨視頻報導,網際網路籌款平臺「水滴籌」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在各個醫院病房進行「掃樓」,引導患者發起籌款。

 

這些顧問自稱水滴籌的「志願者」,在發起籌款的過程中,顧問們只是口頭詢問,沒有核實患者病情、經濟情況等信息,並套用模板,隨意填寫籌款金額,鼓勵患者大量轉發籌款信息。

這些「志願者」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還實行末位淘汰……

 

針對此事,水滴籌今天回應稱,已成立緊急工作小組,在全國範圍內尤其是寧波、鄭州、成都等地,開展相關情況排查。

近日,梨視頻拍客的一段臥底「水滴籌」視頻登上微博熱搜,拍客臥底發現,水滴籌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他們常自稱「志願者」,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視頻中曝光了「水滴籌」籌款的眾多漏洞。

來源:梨視頻

籌款顧問地毯式掃樓,基本一下午掃大半個醫院。他們挨著病床問病人困不困難,需不需要籌款幫助。

這些「志願者」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

不過這項工作也實行末尾淘汰制。有的員工稱,每個月最少得完成35單,發不完就會被淘汰。而被問到公司為什麼要求強制發單時,該員工表示是為了佔市場。


梨視頻拍客臥底發現,地推員們對募捐金額填寫隨意,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審核甚至有所隱瞞,對捐款用途缺乏監督。

模板化撰寫求助故事,籌款顧問工作有一套標準固定模板,水滴公司依靠「水滴籌」地推形成的場景和流量來銷售保險,操作失範且消耗了社會愛心。

在籌款完成後,有的員工還會給患者推薦醫療保險,並稱這個時候患者購買保險的機率比較高。

 

視頻一出,不少網友表示寒心……

11月30日下午,水滴籌在其官方微博發聲明稱,水滴籌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由水滴籌總經理牽頭,線下各區域籌款顧問負責人以及其他相關負責人成立緊急工作小組,在全國範圍內尤其是寧波、鄭州、成都等地,開展相關情況排查。

水滴籌表示,視頻報導中提到的部分地區個別線下人員的違規現象,嚴重違反了水滴公司價值觀、準則及相關規定,調查清楚後將給以嚴懲。同時自即刻起,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整頓徹查類似違規行為,組織重新回爐學習,再次加強平臺紀律培訓和提升服務規範,培訓通過後方可重新提供服務。

而對於報導中部分片面現象可能引發的誤解,水滴籌官方特別說明稱:

1、水滴籌組建線下服務團隊的起因,是發現一些年紀偏大、網際網路使用水平較低的患者,在陷入沒錢治病的困境時,還不知道可以通過水滴籌自救。水滴籌不希望任何一名有需要的大病患者錯失自救機會,因此組建了線下服務團隊為他們提供相應的籌款支持服務,比如患者關懷、平臺協議講解、醫療服務支持、與醫護核實等。同時,對那些協助發起了不符合籌款條件的項目的線下服務人員,平臺有嚴格的懲戒措施。

2、線下服務團隊在申請發起前的服務僅僅是層層審核機制中的一環。限於目前個人家庭資產情況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權威核實途徑,平臺採取覆蓋籌款發起、傳播、提現等環節的全流程動態審核,藉助社交網絡傳播驗證、第三方數據驗證、大數據、輿情監控等技術和手段對籌款項目進行層層驗證。

3、關於報導中提到的財產信息審核、目標金額設置、款項使用監督等問題,水滴籌皆建立了相應的審核機制,確保財產等信息的充分公示並聯合第三方機構驗證,同時持續跟進款項的使用情況。

求助者財產等信息審核方面,發起人會對包括求助者財產狀況在內的所有求助信息全面公示,患者社交網絡中的熟人會參與證實、舉報、評論,而平臺會針對其反饋的信息進行進一步的核實,比如由患者所在地的村(居)委會、車管所、房管局等機構提供相關證明, 與患者的就診醫院進行電話或實地核實等。

目標金額及款項用途方面,對於目標金額超過一定額度的籌款,平臺會強制要求發起人提交預期醫療花費的權威證明,對於無法提供的,限制其發起目標金額過高的籌款。重大疾病的醫療花費常常會由於病情改變、治療方式調整等原因動態變化,平臺會持續監控籌款進展,並正在積極嘗試打款到醫院或分批打款等方式,確保款項用途。同時,平臺在打款後也會持續要求發起人更新患者治療進展和錢款用途,面向贈與人的舉報通道仍保持開通。

事實上,這不是水滴籌第一次「出事」。

今年5月7日,德雲社相聲演員吳帥(藝名吳鶴臣)突發腦出血而住院救治,其家人為其在眾籌平臺「水滴籌」上發起籌款,金額為100萬元。然而網友發現,吳家經濟狀況較好,在北京有兩套房產、一輛車,卻在眾籌時還勾選了「貧困戶」標籤。

時間發酵後,當時水滴籌對外回應時表示:

審核信息沒有界定「有車有房就完全不能發起籌款」,但前提是「要按照平臺的規定,去提交這些相應的證明材料」。

平臺「沒有資格去審核發起人的車產和房產」,只能要求發起人公開說明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去做公示」,「社會人士可以根據自己判斷,選擇去幫助他或是不幫助他」。

勾選「貧困戶」系發起人誤操作,已進行了修改。平臺曾與醫院聯繫,但由於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醫院沒有辦法給出確切花費。

其中,「沒有資格去審核發起人的車產和房產」的解釋再度引發網友質疑。一位網友表示:「平臺沒有資格去審核發起人的資產,如何保證愛心用在了該用的地方?」

11月初,全國首例因網絡個人大病求助引發的糾紛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法院認定,籌款發起人隱瞞名下財產和其他社會救助,違反約定用途將籌集款項挪作他用,構成違約,一審判令其全額返還籌款15.3萬餘元並支付相應利息。對於這起案件,水滴籌相關負責人當時告訴記者:「(這起)籌款發生在2018年年初,迄今已有近兩年時間。事實上,平臺從成立以來,一直積極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持續完善平臺規則和操作流程,迭代升級風控機制。」水滴籌平臺官網顯示,已為患者籌到200多億救命錢。為什麼選擇水滴籌?其官方表述為籌款簡單,如實填寫求助信息,即可發起籌款;最高能籌50萬;還有籌款老師1對1解答所有籌款問題。對於籌款流程如此便捷的背後存在的隱患,上述水滴籌相關人士當時的回應,與此次其官方微博的說法如出一轍。在業內人士看來,很多捐助者出於對此類公益平臺的信任,願意伸出援手,但寬鬆監管必然將在長期損害公眾利益,挑戰自身的商業模式。

水滴籌發生這樣的事件並非偶然,核心原因在於,網際網路互助公益平臺一向難盈利。

 

在水滴籌之前,包括輕鬆籌在內的一批籌款平臺,都會收取2%的手續費。此後,由於這種商業模式飽受爭議,輕鬆籌於2017年5月宣布對個人大病求助實行零手續費,這意味著其必須尋找其他盈利途徑。

 

2016年8月,輕鬆籌拿下保險經紀牌照。同年,輕鬆保正式上線。作為中國首家網際網路保險產品銷售平臺,輕鬆籌試圖通過為用戶提供「事前的健康保障方案」來獲得盈利。

 

輕鬆籌的發展相當迅速,上線兩年後,便與包括泰康在線在內的多家保險公司合作。官方稱,其投保用戶突破1500萬,實現月複合增長率超過50%,單月規模破3億元的成績。

 

2019年7月,輕鬆籌對外宣布,平臺旗下用戶突破6億,總籌款金額突破360億元,並且收穫了相對的盈利。

 

再來看水滴公司,其成立於2016年4月,水滴公司從互助保障切入,旗下擁有水滴互助、水滴籌、水滴保三條核心業務線。

 

據了解,水滴互助是水滴公司的第一個業務,其產品模式為,用戶花9元成為會員,180天觀察期之後,能夠享受相應的賠付權利。當加入平臺的用戶患上癌症時,最高能獲得水滴互助的30萬元賠付,範圍涵蓋了50種。

 

賠付的資金,則由平臺用戶平攤,數據顯示單人單次分攤不足3元。

 

這一運營模式,意味著必須擁有足夠多的平臺會員,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並且實現盈利。

 

然而,即便水滴互助三個月砸下1000萬元推廣費用,會員也才剛剛突破100萬,流量困境日益凸顯。

 

緊接著,水滴籌啟動了水滴籌項目。與輕鬆籌一樣,滴籌從一開始,就不收取任何手續費,籌款所得資金全部歸籌款人,且需承擔用戶提現時微信收取的手續費,整個業務處於虧錢狀態。

 

不過,依靠免費模式,水滴籌獲得了巨大的流量紅利。在此基礎上,2017年5月,水滴公司獲得保險經紀牌照,入局保險業。

 

2019年3月,水滴公司完成B輪融資,總融資金額近5億人民幣。6月,水滴公司又完成10億元C輪融資。根據相關報導,上線2年來,已經累計服務超過1200萬客戶,合作的保險公司數量超過60家,推出超過80款保險產品,單月新增籤單保費規模超過7億元。

 

即便數據如此亮眼,截至目前,水滴平臺仍未擺脫盈利困境。

 

據悉,國內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歷了初期迅猛增長,重歸冷靜。數據顯示,2017年網際網路保險全年保費收入為1835億元,同比下滑20.2%。2018年上半年數據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在這種情況下,水滴籌唯有持續獲取流量,才有可能在規模效應下,最終實現盈利。而水滴公司團隊的強項,恰恰便是地推。

而更引人關注的是,水滴籌為了獲得流量,並未採取任何措施對籌款人進行篩選,沒有任何門檻就可以發起籌款,只要能拿出醫院的病情證明材料即可。這讓其成為一個魚龍混雜的公益平臺,詐捐、騙捐事件不斷,挑戰民眾心理底線。

 

據了解,在經歷一系列危機事件之後,水滴籌規範了審核流程,並上線客服團隊,包括在全國400-500個城市投入巨大人力,來幫助平臺審核患者真實性,但是能否杜絕類似事件發生,恐怕還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相關焦點

  • 水滴籌"爆雷"!"掃樓式"籌款:員工按單提成,月入過萬!網友炸了:太寒心
    「水滴籌」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他們常自稱「志願者」,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高薪+績效考核、審核漏洞多、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末位淘汰……醫院裡「掃樓」尋找生病的「客源」,不加以審核對方的財產狀況,直接模板編故事將病患發到眾籌平臺募捐救助金。這樣的操作,讓網友們直接炸了:太心寒。
  • 被曝「掃樓式」籌款,按單提成、員工月入過萬、末位淘汰!官方回應了
    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末位淘汰……網際網路籌款平臺「水滴籌」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他們常自稱「志願者」,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梨視頻 拍客還發現,地推員們對募捐金額填寫隨意,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審核甚至有所隱瞞,對捐款用途缺乏監督。
  • 揭秘大病籌款平臺搶奪亂象:「催淚文案」代寫、顧問線上拉客!
    近日,兩家大病籌款平臺——水滴籌和輕鬆籌推廣人員在河北某醫院內發生肢體衝突的視頻在網絡熱傳,事件最終以「水滴籌員工收到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而收場。鬧劇之下,皆是輸家,眾籌行業的亂象隨著此事件再次被揭開。
  • 我對這個世界有看法之「水滴籌和XX籌的故事」
    哈嘍,大家好,我是育言莢,閒來無事,寫點東西,喜歡的麻煩關注點讚;有所感觸的請評論(開局安利一波,感覺血賺,嘿嘿~)前幾天,與水滴籌有關的輿論風波起起伏伏几度跳上熱搜,官媒私媒等在道德和法律層面各有評述,而隨著創始人的回應,事情似乎又以沒有結果而作為結果。但可以明確的是,XX籌的故事還沒有結束,我也仍存在幾個思考想和大家一同分享。
  • 被曝「掃樓式」尋找求助者,每單最高提150元!…官方回應了
    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末位淘汰……網際網路籌款平臺「水滴籌」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他們常自稱「志願者」,逐個病房引導患者發起籌款.視頻一出不少網友表示寒心  11月30日下午,水滴籌公關團隊對於「線下籌款」相關報導進行回應。
  • 掃樓式推銷讓人寒心!拿公益當生意的水滴籌 回應了……
    作為網際網路籌款平臺「水滴籌」,招募大批籌款顧問進行地毯式「掃樓」尋找籌款病人,對募捐金額填寫隨意、資金使用缺乏監管。之後,平臺方面回應,已在第一時間開展情況排查,線下服務團隊全面暫停服務。視頻顯示,一段時間以來水滴籌在全國40座以上城市招募大量正式和兼職「收款顧問」,他們常自稱「志願者」,逐個病房尋找、引導患者發起籌款。
  • 水滴籌和輕鬆籌員工鬥毆 公益與眾籌結合的盈利模式何解?
    有網友指出「舉報者」系輕鬆籌員工。視頻畫面顯示,多名男子圍在一名穿藍色上衣、倒在地上的男子旁,其中一名身穿黑色豎條紋外套的男子用腳猛踹藍衣男子,後遭到旁人勸阻。4月15日下午,水滴籌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網傳視頻並不全面。
  • 浙江衛視正式回應,網友:滾!
    至於網友爆料的「在凌晨2點看到救護車趕到現場」,實際上他們看到的是工作人員撥打120後叫來的第3輛救護車,之後沒有使用,空車返回。林湧還強調,相關視頻證據已作封存,供依法查證,「以上就是事發當晚的真實情況,相關證據我們已作封存,供監管部門依法查證。」
  • 水滴籌和輕鬆籌為搶病人大打出手,公益何時成了斂財的工具?
    早在此之前水滴籌因為「掃樓」事件而上了熱搜。網絡資料顯示,水滴籌「志願者」在地推中出現多項欺詐做法。包括掃樓勸募、隨意填寫募捐金額、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審核甚至有所隱瞞、對捐款用途缺乏監督、以及模板化撰寫求助故事、通過引導患者賺取提成等等黑心交易。
  • 水滴籌、輕鬆籌,誰更勝一籌?
    水滴籌和輕鬆籌,堪稱慈善捐款屆的兩大巨頭。打開朋友圈,你總能看到朋友們幫忙轉發的求助信息,點進去捐幾塊、十幾塊錢,舉手之勞就能救人,何樂而不為呢?然而這兩家慈善籌款機構卻並不和平。5月19日,有市民舉報水滴籌和輕鬆籌的員工在重慶腫瘤醫院互毆。
  • 從「浪姐」來看末位淘汰究竟怎麼玩
    這證明,末位淘汰是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激勵機制,其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點:第一,一旦使用正確就可以激勵員工積極競爭、努力向上。在企業或團隊中推行「末位淘汰」,凡是末位者就要面臨這種壓力,為了免遭淘汰,員工就會加倍努力地工作。(想想我最意難平的阿朵姐姐)第二,正確使用的情況下,末位淘汰可以提高企業或團隊績效,提升工作質量。
  • 水滴籌、輕鬆籌員工又起衝突?雙方聯合發聲:動口沒動手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21日電 5月20日,水滴籌、輕鬆籌聯合發布聲明回應「重慶腫瘤醫院起衝突」一事。聲明稱,雙方員工在溝通中因誤會產生口角爭執,未發生鬥毆和受傷,雙方已達成和解。此前,有媒體報導稱,5月19日,有市民舉報重慶腫瘤醫院內,水滴籌、輕鬆籌員工因掃樓立項起衝突,水滴籌2人與輕鬆籌3人互毆,有人受傷。來源:水滴籌、輕鬆籌微博5月20日12時46分,水滴籌、輕鬆籌在雙方官方微博同時發聲。
  • 9012年了,公司還在執行「末位淘汰」,來看勞動法怎麼說的
    末位淘汰制度,在不少銷售崗位比較常見,這種屬於一個績效考核的方法,不僅讓員工在工作的時候更有危機意識,同時也能為企業創造的更多的利潤。然而,這種考核真的合法嗎?李先生是一家外貿公司的的銷售員,業績一直很不錯。
  • 姑娘網上籌款給爸爸看病,幾天後微博炫富:50萬的車,上萬的貂,還說...
    有網友說,這件事讓他「三觀震碎」。一個月前,蕭山一姑娘替父親在水滴籌發起20萬元的籌款,稱自己被確診為胃癌。朋友圈好友看到她發出的連結,不少人都捐了款。事情被曝光後,網友炸了鍋。有不少人認出了這位姑娘,並找到了她的微博。微博各種炫富,面對網友質問,姑娘覺得沒毛病。
  • 水滴籌員工因地推毆打同行被行拘
    由此引發水滴籌與輕鬆籌相互回應,互相指責、攻訐,新一輪的口水戰升級。15日下午,水滴籌回應稱,經調查,網傳視頻並不全面,此事系因輕鬆籌員工言語威脅和污衊導致雙方產生肢體衝突和鬥毆。輕鬆籌方面則硬剛:「保護員工,絕不向惡勢力低頭!
  • 【虎嗅晚報】小米之家回應取消員工銷售提成:報導失實;朋友圈新增「一月可見」
    然後是兩則今日份的回應——小米之家:「取消員工提成改為底薪+績效」描述失實對於今天有關「小米之家直營店全面取消了員工銷售提成,改為只拿底薪+績效」的報導,對此,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徐潔雲在微博回應稱對此,4月22日剛上任的網商銀行新任行長金曉龍回應稱,營收和利潤從來不是網商銀行在意的目標,網商銀行從成立之初就確定只做一件事:服務好小微企業,解決他們的痛點和問題。那就還是繼續加油吧.一個假期歸來,華為和高通和解了?
  • 從電影《八佰》,看企業員工戰鬥力
    萬分緊急時刻,戰士們腰間綁滿炸藥,一個接一個從樓上跳下,「湖北通城李滿倉!」、「俺叫趙孟良」、「娘,孩兒不孝了……」那一聲聲將自己的名字和家鄉喊得震天動地的男兒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用身體砸開敵人的鋼板保護層,與敵人同歸於盡,消逝在硝煙中……此時,河對岸的何香凝小姐(姚晨飾)流著眼淚說了一句話: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