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親弟張學銘,臨終:今生見不到我大哥,做鬼也要去一趟臺灣

2020-12-27 小春說歷史

張學良親弟張學銘,臨終:今生見不到我大哥,做鬼也要去一趟臺灣

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曾介紹過張學良的四弟張學思,他是海軍少將,為新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今天介紹的這位,也是張學良的親弟弟,同樣參與了新中國的建設,他就是張學銘。

張學銘,字西卿,是張作霖的次子,由原配夫人趙氏於1906年生。據說出生時,看門人薛老頭正在午睡做夢,看到一個小喇嘛闖入院內。薛老頭醒來後起來追趕,正好與張作霖相遇。張作霖忙問他:你跑來幹什麼?薛老頭把前因後果一說,張作霖氣得大罵:這小子,找我算帳來了。原來,張作霖辦團練時,隊伍內有一個小喇嘛裝神弄鬼,幹盡了壞事,後來就下令把他槍殺了。張作霖以為張學銘是小喇嘛轉世,因此不喜歡張學銘。

張學銘6歲喪母,父親又忙於政務軍務,另外還有四房妻妾,自然沒有時間管他,最關心他的就是大哥張學良,兩人是一母同胞,血緣關係很深。張學良成親後,軍隊任務也開始增多,就特別關照于鳳至對張學銘多加照顧。

張學銘中學畢業後去日本留學,張學良還多次給他去信,要他用功學習,學到真本領,而不要貪圖享樂。

「二弟手足,前函諒達。弟能知在異邦奮勉,不貽國人之羞,不丟父兄之臉,兄甚喜。覺我弟知識高進矣。但望我弟永遠保守必種思想,將來學成回國,勿踐舊官僚之臭習,是為切要……我們將來要為中華民族造幸福,不是為個人謀榮華富貴也。盼弟在東瀛留心平民生活狀態,研究他們一般社會的真精神。弟有什麼感觸,常常以告兄為盼。

這封充滿手足情誼的信,一直被張學銘所保存,由此可見他多年來對兄長張學良真誠的思念。

回國後,張學銘與北洋政府代總理朱啟鈐的女兒朱洛筠女士結合。1930年,張學銘先後任天津市公安局局長、天津市市長。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張學銘夫婦由香港被迫回國。歷任國民黨政府東北長官部參議室中將主任、行轅參議室副主任、總參議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他參與新中國建設,先後任天津市建設局副局長、市政工程局副局長等,並擔任過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深受器重和信任。

幾十年間,每每憶及大哥張學良,他總忍不住情緒激動,熱淚盈眶。

上世紀60年代,周公曾託張學銘轉交給張學良一封信,信上沒有署名,也沒有收信人,只有16個大字:為國珍重,善自養心;前途有望,後會可期。

礙於當時的環境,這封信在轉交的過程中歷經磨難,張學銘先是交給夫人,再轉給夫人在臺灣的妹妹,最後才送到張學良手中。但是一直沒有收到回復,這也成了張學銘一直的掛念。

1982年,張學銘已身患重病,病榻上的他仍念念不忘身在臺灣的大哥。從一本海外出版的中文雜誌上,他看到大哥訪問金門的消息,並看到大哥從望遠鏡眺望大陸山河的照片,四十多年過去了,大哥已垂垂老矣!張學銘心中一片哀傷:為什麼不放我大哥回大陸,而要擺弄什麼望遠鏡?再說也可以讓我去看看我大哥,即使單槍匹馬我也不怕,我張學銘今生見不到我大哥,做鬼也要去一趟臺灣。

可是,骨肉相聚的心願還是沒能實現,張學銘於1983年溘然長逝。

相關焦點

  • 「不要忘記臺灣的老朋友」總理臨終前心系統一 親書「四託」
    總理的臨終召見 1975年12月20日早晨,生命垂危的周總理迫切提出要見時任中央調查部部長兼中央對臺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的我父親羅青長,當時中央規定凡是要見總理都要經政治局批准。醫療組直接請示了中央值班的鄧小平副主席,他動情而堅定地說「總理都病成這個樣子了,他要見誰,就見誰,還請示什麼!」。
  • 東北王張作霖有八個兒子,為什麼偏偏要選「膽小」的張學良接班?
    小六子張學良是後來的少帥,但除了張學良外,張作霖兒子中也有兩個留名青史的存在。這兩個人就是老二張學銘和老四張學思。 張學銘和張學思都在抗日戰爭時期做出過傑出貢獻,其中張學銘曾經留學日本進行軍事深造。
  • 宋美齡臨終前說她一生對不起三個男人,真正對不起的人只有張學良
    有民間傳言,說宋美齡在臨終前,曾說過她這一生對不起三個男人:丈夫蔣介石,哥哥宋子文,朋友張學良。這種說法沒有任何正式的出處,世人臆測的可能性更大。但是,站在宋美齡的視角分析,對於這三位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風雲人物,她真正對不起的,也許只有朋友張學良一人。
  • 母親病重父親不理,張學良曾想一槍打死張作霖
    張學良晚年回憶童年生活時,說,我小時候總挨打。至於總挨誰的打,沒有說,分析一下,應該是母親趙春桂。因為12歲之前,張學良與張作霖在一起的機會很少。張學良問過媽媽,爸為什麼總也不著家,他在外邊忙什麼?媽媽說,你爸擔著朝廷的大事,領著幾百號人,又要管吃,又要管住,還得東徵西討,能隔三差五地回來看看咱們娘幾個,就算不錯了。崔先生沒跟你講過嗎?
  • 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張學良為何不去報仇?直到臨終才說出答案
    手握幾十萬重兵的張作霖,讓日本人膽戰心驚,讓日本頭疼不已,日本已經開始染指東北後,一開始日本人是極力拉攏張作霖,要錢給錢,要武器給武器,但張作霖心裡並不糊塗,來了個計中計,他明白日本人想侵略中國的野心,所以只拿錢不辦事。日本人拿他也沒辦法。
  • 張學良胞弟外號「二胖子」,竟是著名美食家,自創醋椒魚流傳至今
    (張學良張學銘等兄弟) 張學銘(1908—1983),字西卿,與張學良(漢卿)同為張作霖元配夫人趙氏所生,是張作霖的次子。張學銘也算是生不逢時,一腔熱血化成淚,只好在美食中尋求一些慰藉,他是中國最出名的美食家之一,吃過,會吃,懂吃,會做,留下很多傳奇故事。 張學銘自幼在奉天大帥府長大,雖說歷史記載張作霖生活簡樸,並不鋪張浪費,但終歸稱雄關東大地幾十年,家裡人想吃什麼山珍野味,不是難事,張作霖一心想讓張學良繼承帥位,對張學銘聽之任之,張學銘養成了喜歡吃、講究吃的習慣。
  • 趙一荻:伴張學良72年,52歲成婚,91歲張學良出獄,卻去見蔣士雲
    1927年春,26歲的張學良在天津一場舞會上邂逅15歲的趙一荻,趙一荻的美貌,讓張學良傾慕不已,於是,便經常約著趙一荻打高爾夫,二人漸漸熟識,同年夏天,張學良到北戴河避暑,趙一荻又在大哥二哥的陪伴下,來找張學良。
  • 九一八事變88周年,循著老照片足跡看看那一晚少帥張學良去了哪
    然而,時間回到80多年前的1931年9月18日,大概身陷事件漩渦中的人,包括張學良本人也沒有想到,那一天將對日後中國歷史,影響重大。今天「舊京圖說」就循著老照片的足跡,帶您穿越歷史,回到1931年9月18日晚上,看一看少帥都去了哪裡?
  • 「東北第一夫人」于鳳至,臨終留八字遺言,張學良知道後痛哭流涕
    在我們國家,張學良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毀譽參半,但他最終還是得到了後人的認可,因此在今天的影視作品中也時有發生。談到張學良的感情歷程,可以說他與三位女性有著密切的關係,一位是他的髮妻于鳳至,一位是他的摯愛趙一荻,還有一位是紅顏知己宋美齡。
  • 在老蔣臨終前,蔣經國問:張學良怎麼辦?老蔣只回答了四個字
    看了一眼楊先生,怒氣衝衝的,這是在大帥府,改行去讀書,早打張學良了。楊先生找到大帥,這個孩子我無法教給你,你最好再找個高手。後來張大帥又請了兩位老師。可是後來的老先生都對大帥說:這孩子看不懂書,你還不如讓他去做點別的。也沒辦法,張作霖問張學良,你想幹什麼?
  • 《大江大河》:楊巡母親臨終前一定要見宋運輝,提醒他還人情債?
    十幾年來,宋運輝真是把楊巡當親弟弟對待的。楊巡借他的名號「扯虎皮做大旗」,他心知肚明,只要不觸及底線也就不聞不問。雷東寶入獄,楊巡又借宋運輝之口,讓村長雷士根為雷東寶頂罪。宋運輝知道了,也就罵了他一句「胡說八道」,後面也沒追究下去。這儼然是一個哥哥對待不懂事的弟弟的做法。宋運輝這樣對待楊巡,一方面是他真的看重楊巡,對於楊巡想要做大生意的想法是支持的。
  • 今天來重新認識不一樣的張學良
    當天晚上,張學良向蔣介石報告。「蔣先生罵我很厲害,說我是兩面人。他說,漢卿我真覺得你無恥,我從來當軍人沒有降這個字。我說你這樣叫日本這麼一點一點點侵佔下去,比投降還不如。他說對這批學生,除了用機關槍打以外,是沒有什麼別的辦法的。一句話把我激怒了,我真怒了。機關槍不去打日本人,打學生?我要發了火,我誰都不怕,我發火會開槍打人的。我的意思就這麼一句話,你這老頭子,我要教訓教訓你。」
  • 張學良的一個副官,被彭老總譽為「諸葛亮」,成開國少將之首
    張學良是眾所周知的一個名人,可是他手下有一個了不起的副官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副官叫解方,成為了開國少將之首,更難得的是,此人被彭老總譽為「諸葛亮」,實在了不起。
  • 張學良和蔣四小姐的柴米油鹽
    ,張學良無力招架,帶她登門,很堅決的對于鳳至說:我要把她留下來。于鳳至因乳腺癌赴美治病,哪知這一走,她不曾見張學良的面。1960年張學良在宋美齡的領導下信仰了基督教,基督教一夫一妻,張學良面臨抉擇,他放棄了于鳳至。于鳳至卻始終沒有放棄過他,臨終的遺言死後所有財產都留給張學良,雖不同生,但死後要同穴.
  • 張學良至死都沒能回到大陸,臨終前說的那句「對不起」,是啥意思
    張學良是民國時期頗有爭議的人物,一生可謂傳奇連連,但其一生也大致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東北時期的不抵抗政策,二是西安事變。張學良是東北王張作霖的長子,一出生就受到人們的關注,他很早就進入東北講壇學習,張作霖對他寄予很高的期望。
  • 張大千請吃飯,張學良把菜單做成了藝術品
    2009年我參觀臺北張大千故居時,在他家餐廳牆上見一菜單,「乾貝鴨掌、紅油豚蹄、蠔油肚絲、菜苔臘肉、蔥燒烏參……」,據後面的題跋知為1981年張大千宴請張學良夫婦的菜單。張學良還是少帥時就與張大千認識,兩人有不錯的交情。許是憑著這份交情,張府宴罷,張學良徑直就去廚房撕走了菜單,之後交付良工,裝裱為一個精美的手卷。
  • 張學良與日本天皇同年生,兩人長得非常像,連天皇他媽都差點弄錯
    說起張學良與日本侵華天皇裕仁(昭和天皇),在大家的印象中,都覺得他倆之間沒什麼交集。其實不然,張學良早年訪問日本時曾和裕仁見過面。
  • 張作霖有八個兒子,為什麼偏偏最看重張學良,這個原因和張作霖出身...
    文/張作霖有八個兒子,為什麼偏偏最看重張學良,這個原因和張作霖出身有關大家好,小編來給大家更新歷史故事啦,歡迎各位看官。張作霖本就是草莽出身,在清廷滅亡之後,在東北之稱為王。可以說張作霖能夠這樣的成就全都是靠自己的努力,那麼身為富二代的張學良在起跑線上當然就會比別人牛掰,但是要知道張作霖可不是只有張學良這一個兒子,那麼為何獨獨器重張學良,並做自己的接班人呢!在張作霖去世之前,就趕緊吩咐人,叫「小六子」回來接手東北軍,小六子是張學良的小名,其實張作霖有八個兒子,但為何他最器重張學良呢?這其中有什麼關鍵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