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生活|香爐中的生活美學

2020-12-23 問鼎汝瓷

中國人用香的歷史源遠流長,而歷代用香的習慣及香品的種類不同,使用的香具也各形各色,質精器美,為精緻生活增添無盡情趣。香文化是一個古老而全新的命題,靈動高貴而又樸實無華;玄妙深邃又平易近人。

在宋代,文人重視金石之學,仿古蔚然成風;各種仿製商周青銅器的造型,比如仿青銅鼎、鬲和樽的小香爐,它們在青銅的基礎上縮小設計,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可以方便地在室內移動,受到廣泛的喜愛。

追求美好的氣味是人類的天性,嗅覺環境的好壞不只是關係到生活的品質,也是在各種正式而莊重的環境中,體現了一個人的恭敬有禮。

百官入朝覲見天子或拜訪尊長時,要把衣服燻得香香的,這樣才算不失體統。讀書的時候,焚燒一點香草,一來能去除屋中腐氣臭氣,二來也可以振奮一下精神,提高看書效率。

如果聞香讓人體會到了一種意境之美,那麼香爐則展現了香的具體之美。

一縷香菸隨風而散難以捕捉,香爐卻能將這些美妙的味道記錄下來。在這個紛繁的世界,能讓自己真正靜下來細細品味一爐馨香真的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欣賞著手中或精緻或古樸的香器,配合著嫋嫋的香菸,及美好的香味,讓用香的情境達到極致。

品香是一個必須全神貫注的過程。

古人有言,「焚香看畫,一目千裡,雲樹靄然,臥遊山水,而無跋涉雙足之勞」。香道,是一種自然與人文交匯的體現;香器則體現了工藝與技巧,焚香又包含了人們對於生活的追求……香道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單純是品香、鬥香的概念,而是一項生活美學。

香是生活中的良伴,能夠撫平獨處、病痛,人生波折的跌蕩心潮。

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從生而不可得。焚香氣能令心神安定,古人通過焚香靜坐的方式,清淨心靈,排除外界的紛擾,回歸清靜,進而思慮空明、反躬自省。

相關焦點

  • 《清平樂》中的宋代生活美學
    不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還是圍繞在他身邊的其他人,儘管都生活在富麗堂皇中,卻怎麼都無法擺脫類似的命運。追劇的過程中,我想到了另外一本書,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從宋仁宗的角度,你也可以理解為,當一個好皇帝真的沒那麼容易。
  • 西晉時期古人對於生活的儀式感:燻衣香
    在現代社會中女性出門之前經常會往自己身上噴一些香水,來提高自己的品味和自信。其實在西晉時期,愛美的古人也想到了這一點,在古代的香譜裡就記載了宮中的「蜀主燻御衣香」,在後宮的嬪妃之中也有「南陽公主燻衣香」等等。由此可見在古代時期,人們也崇尚美和追求美。古代的燻衣香種類也分為了很多種:端莊高雅的沉香型、清新淡雅的藥香、沁人心脾的花香等等。
  • 徽外漢服:復原東方美學 走進日常人生活
    徽外漢服:復原東方美學 走進日常人生活彈琵琶、唱崑曲、圍爐煮茶、炙火烤肉……一群人盛裝華服,在飄飄雪絮中,分享音樂、酒食、茶水,景象如夢如畫。入冬之後,範雪邀摯友小聚的生活如舊。這次,恰逢小雪節氣,索性「雪」就作了主題:人工造雪在院子裡飛舞,琵琶曲選擇《飛花點翠》,崑曲唱《思凡》,還像魏晉畫像磚裡一樣,有模有樣地「羌煮貊炙」。
  • 品香,你應該掌握的一門生活美學
    香道是由人嗅覺感官的享受,到精神層面修身養性的訴求,所產生的一門生活美學。品香當如品茶般更需用心,這是許多「香界」大師們的諄諄教導。品香有那麼多講究,許多人對於品香了解有限。那麼,如何才能輕鬆成為品香界高手呢?
  • 在歲月靜好中體悟生活美學
    美學大咖蔣勳的近作《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巧妙地以二十四節氣為切入口,在記錄時令與自然風物遷演變化的同時,通過意味深長的哲思和逐步引導,為我們更好地領會「天人合一」的思想智慧,詮釋了新的美學境界。全書從立春寫到大寒,二十四節氣如亭亭的少女,又如莊重的老者,隨著時令的節拍,隨著作家的展紙落筆,一同緩緩向我們走來。
  • 銅香爐做舊的幾種方法
    精美銅香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人的欣賞水平也逐漸提升,開始收藏一些極具欣賞價值的仿古器具。因為,真正的古董少之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珍藏品,並不適用。而仿古物件,不僅看上去美觀,而且還可以使用。其中,尤其以仿古銅香爐出名。在古代,銅香爐有燻衣銅香爐﹑或陳設銅香爐﹑或敬神供佛銅香爐。文人雅士尤其愛香爐,因為香爐是書房必要之器。古人讀書必須焚香,一則免除惡臭,使讀者心中愉快,有裨益於理解及記憶。再則刺激精神,便於誦閱,所以古人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詩句。
  • 李修建 | 扇子的生活美學意蘊
    凡此諸種,使扇子屢見史籍記載,廣為文人稱頌,在傳統詩文、書畫、小說、戲曲等文藝作品中,時能見到扇子的身影。帝王出行的儀仗扇,諸葛亮的羽扇,撲流螢的輕羅小扇,《西遊記》裡的芭蕉扇,孔尚任的《桃花扇》,文人手持的摺扇,百姓用的蒲葵扇……大家都耳熟能詳。數千年來,形成了源遠流長、內涵深厚的扇子文化和扇子美學。扇子這種小小的器物,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風貌和中國生活美學的特點。
  • 從開片的瑕疵美學中,體會古人的哲學觀
    古人把裂紋的瑕疵美學玩到哲學的最高境界大家現在知道,這些漂亮的開片紋,原先真的是一種陶瓷工藝上的一種瑕疵,但我們的祖先,非但不刻意解決他,反而將他深入研究,把裂紋玩到哲學的最高境界。自古以來,優美的文人總是懂的欣賞殘缺之美,原因在於中國人的哲學觀不喜愛追求物質表面的極致,因為極致之後反而沒了空間與想像。
  • 臺南 | 幸運相隨-珠寶的生活美學
    展         名 |幸運相隨-珠寶的生活美學展          期|2020/12/09(Wed.)-12/20(Sun.)歷史的薰陶,讓她著迷於千年文化中各式豐美的元素,多元的涵養,養成她獨特的美學觀點,一頭栽進東方珠寶藝術的復興之路,緣始於她血液中那股身為華人,擁有豐碩文化資產的驕傲,希冀將歷朝歷代的瑰麗精華,以現代視覺觀點,運用各色寶玉石,重新詮釋演繹為珠寶藝術,再次喚醒大眾對於中華藝術與文化的珍愛。
  • 流沙渡:重新定義生活美學
    「生活美學」似乎已經成了電商平臺即將湧入的另一個風口。 隨著人們消費水準和生活質量的提升,「生活美學」這個詞彙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圖片來源/流沙渡公眾號 「生活美學」原本深植於日本生活中,常以極簡風、禪意、無意識、精緻生活為主要表現和特點。
  • ​蔣勳 : 生活的美學
    認識美的重要開始:吃  在 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經常會發生一些漫不經心、容易忘掉的小事情。可能在你的人生當中,並不認為這些小事有多重要;若是做自我介紹通常也不會提起來。可是有時候朋友私下聚在一塊,聊起自己生命裡很多美好回憶的時候,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其中會有好多好多是跟吃東西有關的。
  • 跟著美學大師遊臺灣 | 12月「花現」生活美學之旅報名中
    我們希望能將花的美學帶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讓美好的關係發生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人與環境之間,並落實在生活中。美學大師林振中說:「美不僅只是視覺享受,更是五感六覺感觸、讓身心靈愉悅得以舒展。生活美學,是美學與生活的美好關係。不止學習、體驗,更將其落實生活中,因為「美是看不見的競爭力」。
  • 素生活 蔣勳的生活美學:慢食藝術
    我倒覺得今天談生活美學,不需要談些大雅之堂的事情,而是聊聊生活裡點點滴滴的小事物。因為對這些小事物的重視和品味,會反映出真正的生活美學來。  我覺得生活美學最重要的,是體會品質。 我們從生活美學裡入門時提到與我們有切身關係的食物——吃,可能特別是小吃,因為有時候覺得參加一些大型宴會,食物其實大同小異,感覺不到一種農業時代、手工業時代做出來的特別口感,其實這和品質有關。 我們一直說品味,談到生活美學,最重要的是品味,西方叫Taste,我們發現「品」、「味」都是在講味覺,Taste也是講味覺、講吃。
  • ...生活美學活動專場《遇見·萬千可能——見證鏡頭下的生活美學...
    繁華之外亦有繁花,是保利天禧一直所倡導的都會生活。插花、茶道、攝影、旅行……這些工作之外的理想才使得理想中的生活更加充實。萬千世界中,家是泥沙俱下生活中的那一盞燈,家是喧囂熱鬧中的那一扇門。我們以燈為引,踏入生活的大門,探尋片刻留存的美。
  • 宋式生活美學懂生活更懂美
    劇中還有一家出鏡率極高的館子,名叫清風樓,它的菜單琳琅滿目,炒兔、燠鴨、脆筋巴子、荔枝白腰子、庫魚、菜羹意葫蘆、燒餅,讓人垂涎欲滴……劇中還有一個關於美食的細節:一日官家回宮,身邊侍衛一股腦地報菜名:肘花、燻魚是冷盤,主食特意選擇了炙羊肉;曹皇后大婚之日獨守空房,一塊羊肉酥餅治癒了她的內心…… 有文化學者說,《清平樂》可說是「宋人的生活美學」之集大成,宋朝更懂生活、更懂美。
  • 可可豆生活美學體驗館隆重開幕
    ,帶領大家體驗生活美學的魅力。提倡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中偶爾靜下心來思考,提升生活品質、傳播利他理念。生活美學能做到的,其實就是改變環境或者改變心境,從而讓人回歸到愉悅感中,這是想把它作為核心理念來傳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通過可可豆生活美學體驗館,邀請大家共襄盛舉,幫助更多人找到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狀態,提高生活品質、獲得正能量。
  • 蔣勳: 平凡中的信仰——街頭小食裡的生活美學
    我倒覺得今天談生活美學,不需要談些大雅之堂的事情,而是聊聊生活裡點點滴滴的小事物。因為對這些小事物的重視和品味,會反映出真正的生活美學來。  但是如果你還記得我們所說的:所有生活的美學旨在抵抗一個字——忙。我們一再重複地說,忙就是心靈死亡,就是不要再忙了——你就開始有生活美學。
  • 西泠網拍 · 七月月拍丨生活美學 · 當代陶藝及新工藝專場精選
    2016、2017參加《承德國際菸斗藝術展》。雕塑專業畢業對造型有著獨特的見解,以不同的視角對自然狀態下的結構分解進行構思重組,將自己更多對於細緻的追求和造型的把握,以及於手與心生發的溫度呈現在每一把菸斗裡。
  • 極致的生活美學,潔柔做到了!
    這劇好像在告訴我們:其實生活就是要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將就,這大概才是極致的生活美學吧。想要充滿活力地投入每一天,在舒適的環境中醒來非常重要,這才能開啟一天的好心情。河野悅子因為追求時尚生活,所以連家裡也布置得精緻而溫馨,每當夜晚亮起了星星彩燈,都會散發出滿滿的幸福感,這簡直就是Tina理想中的單身公寓。
  • 在MK廚房,和生活美學不期而遇
    隨著時代的更替,人們對廚房生活的追求發生著變化,時至今日,廚房生活逐步升級,廚房空間由去邊緣化演變至趨中心化,從而衍生出整體廚間,「大廚房」、「生活美學」等概念也應運而生。廚房空間角色易位,改變和引領著人們對於生活的全新想像與理解。在全球高端廚間設計風潮中,尤以義大利設計理念和體系深受用戶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