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彰顯中國超級工程建設運營成就...

2020-11-17 中國日報

2020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一周年。從9月23日開始,三集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分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紀錄頻道連續播出,該片入選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紀錄中國」傳播工程支持項目,國際版將在海外播出。該片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倒計時100天為時間軸,全景式展現這一共和國超級工程的建設和運營成就,揭秘它的創新曆程,完美詮釋中國基建的新高度、展示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大工」,不是「大功」。大工程的完結,也不意味著「大功告成」。大工的完成,僅僅是第一步。大功告成,將永遠在日積月累的細節追求中。該片以高遠的立意和和精良的製作贏得社會好評。

一、彰顯自主建設自主運營的國家級重大工程項目創世界紀錄的輝煌成就

首都「新國門」,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首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歷時16年選址論證,4年建設,總參建人數超過10萬人的超級工程。該片聚焦具有突破性的、原創性的工程創新和前沿技術,展示世界級工程的建設水平與風貌。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航站樓綜合體,從空中俯瞰,古銅色的樓體就像一隻騰空飛翔的鋼鐵鳳凰。世界最大的自由曲面鋼網架,由63450根杆件和12300個球節點拼接而成。80天完成提升及空中對接,誤差不超過兩毫米,鋼管總長度近500公裡,可繞北京五環路5圈,施工難度堪稱世界之最。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超過7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內,依託10根功能與造型完美結合的C型柱,塑造了流動感十足的夢幻空間,也是全球最大的夢幻穹頂。屋頂採光系統,骨架由鋼鐵編織而成,以8000多塊形狀各異的定製玻璃覆蓋,包括1個中央天窗、6個條形天窗和8個氣泡窗。這樣的設計可更多地利用自然光,航站樓能耗比國際同等規模機場降低20%。據初步統計,大興機場的建設已經創造了40餘項國際、國內第一,國產化率達98%以上。這座全新的超級機場,每天要迎接20萬旅客,起降2000架次飛機。與之匹配的行李系統,極限每小時處理能力需要高達15000件。是目前最大的國產行李分揀系統。如果將它們首尾相連,長度超過32公裡……該片對眾多項創世界紀錄的輝煌成就的揭秘,充分滿足海內外觀眾的收視需求。

二、講好中國故事,以新機場通航「倒計時」為核心推動力,生動呈現中國奇蹟創造者的風採

該片以「百日倒計時」提供了一個抓手,以此為主要推動力,每集以投運過程中的一個標誌性節點——首次綜合演練、真機試飛、正式投運為核心事件,以「具備建築使用功能」——「具備航空運行功能」——「具備通航條件」將這100天劃分為了三個不同的建設階段,第一集至第三集層層遞進,圍繞核心事件和相關團隊展開多線敘事,以故事化的表達,展現宏大的建設圖景。從通水通電到裝飾裝修,從驅鳥、查道到開闢航路,從消防安全到航油供給,從開荒保潔到機場服務,從信息協同到交通接駁……從「建築」蛻變成「機場」的過程,留給大興機場的僅有短短不到100天的時間,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而只有當這一切就緒,可以起降航班、迎送旅客,大「工」才真正告成,這又是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該片選取不同崗位、不同戰線的代表作為故事主人公,如大興機場建設指揮部機電工程師田志剛帶領團隊對冷卻系統調試故事、機場消防管理部副總經理張向輝帶領團隊對消防系統調試以及模擬老鷹聲音驅鳥的解決問題故事、行李系統調試總工程師周鵬帶領團隊3年時間,上千次測試,達到了 100%的準確率的故事、大興機場信息管理部總經理高宇峰帶領團隊對信息通訊系統的調試等等,講述了一段段圍繞著主人公的有情、有事、有理的生動故事。以故事化的表達,使人物、故事與科技高度融合。

第三、全程4K超高清拍攝,國際化鏡頭語言剪輯,精良匠心製作,打造重大工程紀錄片的精品和標杆。

歷經5個月主體調研、拍攝,紀錄了大興機場投運準備的全過程,走訪機場近40個單位,完成70餘人次的調研、採訪,積累了近300小時、40T大小的紀實、 採訪、航拍、延時等不同類型的4K素材。首版後期製作歷經4個月,用二維、三維動畫方式為大興機場航站樓、飛行區、消防站等建築進行了三維建模與實拍畫面結合,將抽象的知識和科技點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給觀眾,在展現機場建築之美的同時,揭秘其背後的科技內涵與設計巧思。該片剪輯流暢,採用國際化流行的鏡頭語言剪輯,既有大氣磅礴展示,又有細微細節特寫,敘事美學是以流動美為主,讓每幅畫面都動起來,畫面以第三視角客觀紀錄與貼近主人公紀實拍攝兩種風格為主,細膩、全方位地展示建設現場和故事細節,確保營造客觀性與紀實的代入感。全程以實拍+三維動畫等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將抽象的技術、概念具象化,將旅客視角難以抵達的宏觀內容完整展示在觀眾面前。展現了當代中國電視藝術創新前衛水準。

新機場的建成,是高質量發展的環境下,民生水準提升,對外開放步入新階段的標誌之一。《大工告成》充分表現一個個平凡崗位上的平凡人,支撐起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個如此複雜而宏偉的國家重大工程項目。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都是一個個中國建設者用心血和汗水拼來的。除了對於工程的全景式紀錄,作為一部紀錄片,也留存下了一些重要的歷史時刻——有著百年歷史的南苑機場的最後一天,大興機場正式投運,大興機場第一架商運飛機降落與起飛……這些都是民航史上重要瞬間,為中國重大工程項目留史、構成珍貴重要的影像志。

(王永利)

相關焦點

  • 記錄大國工程,為時代鑄魂!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從今天開始,三集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將分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紀錄頻道連續播出,展現這一共和國超級工程的建設和運營成就,揭秘它的創新曆程,完美詮釋中國基建的新高度。該片入選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紀錄中國」傳播工程支持項目,國際版將在海外播出。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是中國最大的機場。
  • 記錄大國工程,為時代鑄魂——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
    2020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一周年。從9月23日開始,三集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分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紀錄頻道連續播出,展現這一共和國超級工程的建設和運營成就,揭秘它的創新曆程,完美詮釋中國基建的新高度。
  • 記錄大國工程 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開播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到今天已經順利運行整整一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了1000萬人次。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攝製推出的三集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詳細記錄了這個世界級航空樞紐的建造和「變身」過程。
  • 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陳旭、萬志雲)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學術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嘉賓一致認為,該紀錄片用影像細緻平實地記錄了大興機場的成長史,將材料給到觀眾,內容表達客觀、理性,有人物、有故事、有精神,作為一部兼具國家意識與時代特質的精品力作,為紀錄片在新的國際傳播語境下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有益啟示。
  • 致敬所有的建設者和運營者——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
    《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導演手記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先導片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保區市政工程建設近半
    本報訊(記者 劉志國)今年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全面建設之年。據透露,作為臨空經濟區開發建設近期重點項目之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市政工程建設近半,預計明年三季度將具備封關驗收條件。這無疑是北京市重點工程建設「搶佔三季度、衝刺下半年」,全面發力跑出的又一「加速度」。
  • ...標杆——「五問」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郭雁池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題:力爭打造全球空港新標杆——「五問」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郭雁池新華社記者李德欣、郭宇靖、夏子麟歷時4年多的建設和前期籌備,北京大興國際機場9月25日正式投運。作為世界上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的機場、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標誌性工程,大興國際機場有哪些創新和亮點?投運後如何釋放運力?
  • 大興機場2019
    李召麒/攝「大興機場」18位中國攝影師,跨越10個月聯合創作完成,全片共3分13秒,4年時間,1個中國超級工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定名;2019年4月開展飛行區工程第一批竣工驗收;2019年5月13日9點29分,第一架試飛飛機降落大興機場;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竣工驗收;計劃2019年9月30日正式投入運行。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推進產業項目落地
    大興機場北線高速。 富田 攝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杜燕)2020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大興片區)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今天,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了解到,為落實好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的戰略定位,實現「兩區、三心、多組團」的空間布局和「1+2+2」的產業發展體系,北京在體制機制和政策層面不斷創新,保障各項任務目標有序實施,紮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 同款「海星」機場,青島膠東和北京大興,是抄襲還是模仿?
    近日,備受矚目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傳來好消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航站樓房建工程和民航專業工程通過竣工驗收,標誌著機場工程建設全面竣工。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效果圖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青島膠東國際機場(以下簡稱「青島膠東」)的「海星」造型跟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北京大興」)極為形似。
  • 哪裡有什麼基建狂魔,我們只是一不小心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打造成...
    十年全力規劃建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破解全球最大的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世界難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被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首!下面,我們將請剛剛當選全國「最美職工」的北京新機場建設指揮部高級業務經理兼飛行區工程部總經理吳志暉,北京城建新機場航站樓總承包部經理李建華和總工程師段先軍,一起為大家解密機場建設。
  • 大興國際機場西側路貫通:北起大禮路 南到環場公路
    隨著2019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通航的日期的臨近,大興一系列保通航工程也都在穩步推進。4月28日上午,由大興區負責建設實施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首條保通航市政線性項目,機場西側路工程項目實現全線貫通。對於確保2019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如期通航有著重要意義。
  • 臺灣電視臺終於服了:北京大興機場是新世界第七大奇蹟!
    今天(9月25日)是個值得驕傲的日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這個雄偉奇絕的「中國製造」的面紗一經揭曉,便驚豔了全球。早在2016年,英國《衛報》發布「世界新七大奇蹟」名單,中國就包攬了其中兩項,其一是2018年通車的珠港澳大橋,另一個就是當時正在建設的大興機場,而且位居榜首。
  • 一個超級工程1周歲 一個大國重器8周歲
    2019年的今天,是中國民航史上值得被永遠銘記的一天: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開航。2019年9月25日上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舉行投運儀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
  • 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首屆)招商推介會在京隆重上演
    4月16日,由大興區新興產業促進服務中心、大興區榆垡鎮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協和醫院醫學科學研究中心、中國工商銀行大興支行、北京締標置業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2019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招商推介會」在大興區榆垡鎮臨空經濟創業發展中心隆重舉行。
  • 雄安至大興機場快線將與北京地鐵聯通
    從近日在天津市舉辦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專家論壇上獲悉,雄安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R1線)將打破傳統的地鐵運營模式,採取多交路套跑、24小時運營、多運營商經營,同時將與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貫通,實現進京無需換乘。
  • 打造「新國門」的旅人書房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木棉花酒店月底亮相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隨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投入使用,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的商務配套設施也在逐步完善。位於大興國際機場北側指廊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木棉花酒店項目,也將於月底亮相,從航站樓二層國內到達廳步行300米即可抵達該項目。在機場B1層乘坐地鐵大興機場線僅需19分鐘,即可到達北京南三環草橋站。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 航站樓內外設計精妙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總建築面積140萬平方米,整個設計以人為本,很多細節兼顧了建築藝術和功能結構。我們之前採訪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總工程師,接下來我們來聽一下他的介紹。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航站樓屋頂覆蓋了超過8000塊玻璃,郭雁池介紹,這些玻璃都是雙層的,中間安裝了統一東西向排列的遮陽網,這樣的精心設計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光線,同時還有遮陽的效果。整個航站樓採用形態穩固的五指廊構型,這樣放射性的指廊構型在航站樓設計中極為少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總工程師 郭雁池:放射性的這種構型,其實是平衡了近機位的數量和旅客步行距離。
  • 漢威地下管廊系統解決方案,護航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穩定運行
    機場建設中,綜合管廊是保證機場各項功能的重要「生命線」工程,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對航空空域的幹擾,將各種管線集於一體,採用綜合管廊的方式進行布置。因此,確保綜合管廊的整體安全成為機場地下管廊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漢威地下管廊系統解決方案應用在北京大興機場綜合管廊近日,北京大興機場飛行區地下管廊項目陸續啟動施工。
  • 臺灣節目狂吹彩虹屁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底有什麼厲害之處?
    圖源丨weibo  @Mlls時光機這些都是對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讚譽花費4年的時間建設完成800億的投資面積是63個天安門廣場一年能容納在空中俯瞰,大興國際機場猶如一個巨大的海星粘附在地面之上。圖源丨weibo  @淨空區大興國際機場搭載了國內最大的地源熱泵工程,可以為機場公共區域250萬平方米供熱和製冷,每年可節省21078噸標準燃煤,減少超過1.58噸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