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儀式,麥克阿瑟為何換5支鋼筆籤字?日本學者:這是恥辱

2020-12-27 騰訊網

1945年9月2日,上午8時,一艘來自美國的戰艦穩穩停在日本東京灣,這天的天氣不太好,陰沉沉的,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戰艦上人們喜悅的表情,8時30分,戰艦上響起了「海軍上將進行曲」,一群身著各色軍服的代表紛紛上船,他們說著中國話、英國話、法國話、俄國話、荷蘭話,此起彼伏,熱鬧非凡,舉著相機的記者們忙得不亦樂乎。

20多分鐘後,日本代表團抵達現場,一行11人的表情如同今天的天氣般陰沉,其實包括梅津美治郎(日本陸軍參謀總長)在內的7名軍官,都不願出席這一儀式,可天皇發話他們不得不遵守,所以他們故意穿著沒有熨燙過的皺巴巴的軍服,以及沒有擦過的髒軍靴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不過當他們看到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時,還是立刻致禮,結果麥克阿斯根本沒有答禮,甚至看都沒看他們,便繼續走向麥克風前。

9時正,麥克阿瑟正式宣讀投降命令,日本代表團的臉色鐵青,日本外務大臣、甲級戰犯之一的重光葵在聽到麥克阿瑟的話後,甚至一度沒拿緊手杖,滑落在地,十分狼狽,在隨後的籤字儀式上,他也是手忙腳亂。

與重光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麥克阿瑟,他甚至氣定神閒地拿出了整整5支鋼筆籤字,事實上,他只要籤下自己的名字,為何要用如此多鋼筆呢?目的其實很簡單——羞辱日本人。

第一支鋼筆,麥克阿瑟用它寫下了「道格」(註:麥克阿瑟的全名為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接著蓋上筆帽,將鋼筆送給了站在他身後的溫賴特將軍,此人在這場戰爭中,當了3年戰俘,受盡日本人折磨,卻從未屈服,所以麥克阿瑟將第一支鋼筆送給了他。

第二支鋼筆,麥克阿瑟寫下了「拉斯」,然後將鋼筆送給了另一旁的英國陸軍中將珀西瓦爾,此人先後參加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將軍。

第三支鋼筆,麥克阿瑟寫下「麥克阿瑟」,接著他說道:「這支筆我要留給美國國家檔案館,作為永久的紀念。」聽完這句話後,日本代表團的臉色更難看了。

而第四、第五支鋼筆,麥克阿瑟分別寫下了他的頭銜「盟軍總司令、五星級上將」,接著分別送給了他的母校西點軍校,以及海軍學院(也有說送給了他的妻子)。

麥克阿瑟的這次換筆籤名事件,很快引起了全球熱議,這一舉動也讓整個日本受盡羞辱。不過其實不管麥克阿瑟換不換筆,這場儀式本身,就是對日本的羞辱,但與日本人犯下的無數滔天大罪比起來,這些羞辱,根本不算什麼。各位讀者朋友們覺得呢?你們怎麼看待麥克阿瑟的舉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討論。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盟軍勝利和麥克阿瑟的5支籤字筆
    9時整,麥克阿瑟、尼米茲等高級將領走出將領指揮室,來到籤字現場。 麥克阿瑟走到擴音器前,發表了簡短的講話。講話畢,他昂首向日本代表團說:「我現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國大本營的代表,在投降書指定的地方籤字!」 是的,他高昂著頭頤指氣使地命令日本代表籤字。
  • 日本投降儀式上,麥克阿瑟籤1個名字用5支鋼筆,真是老司機一個
    1903年,23歲的麥克阿瑟以第一名的成績從西點軍校畢業。是美國將軍中唯一一個參加過一戰、二戰和韓戰的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任命為駐日盟軍最高司令,負責對日軍事佔領和日本的重建工作。 9月2日,盟國在「密蘇裡號」軍艦舉行受降儀式,麥克阿瑟出場代表盟國籤字受降,中美英蘇等盟國代表亦先後籤字受降。 這是密蘇裡號上觀看籤字的美軍。
  • 美國將軍麥克阿瑟為羞辱日本,在投降儀式上,一連換了五支筆籤名
    由於在太平洋戰場上對日本的作戰主力是美國,且中國部分還有另外的投降儀式(9月9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南京對中國投降)因此當時以美國、也是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為首。
  • 這場日本投降籤字儀式,洗淨了這些年對國家的奇恥大辱!永遠不能...
    1945年9月2日上午,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在位於東京灣的美國「密蘇裡」號戰艦上舉行,日本代表正式向盟國籤署投降書,中國代表團團長徐永昌代表中國籤字,對這一歷史瞬間,次日的《大公報》報導:「這籤字,洗淨了中華民族七十年來的奇恥大辱。這一幕,簡單、莊嚴、肅穆,永誌不忘。」
  •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細節:鬼子剃光頭,應欽腰媚骨,崗村沒獻刀!
    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上將,美國代表尼米茲海軍上將,中國代表徐永昌陸軍上將,英國代表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代表傑列維亞科中將依次籤字。9月9日,中國戰區的日本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
  • 你所不知道的英文版《日本投降書》:是誰代表中國籤字
    何先生告訴東方網記者,這是上世紀80年代他朋友去美國,在參觀收藏《日本向同盟國投降之降書》原件的藏館時所得,回國後就贈與他。收到這份珍貴的禮物後,何先生非常鄭重地將其保存了下來,並且仔細研究了相關日本投降籤字時的歷史。據何先生介紹,他手中的版本跟原件一樣大小,紙張材質也一致。
  • 日本受降籤字,麥克阿瑟當場送出五份禮物,據傳還有一份給了中國
    1945年9月2日,在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了日本受降籤字儀式。日本代表籤字完畢,就該盟軍遠東總司令麥克阿瑟籤字了。高傲的他曾經說過:軍人,迎接戰爭就像迎接每天升起的太陽一樣。此刻,迎接著最後勝利的他,心裡五味雜陳。
  • 1945年日本投降儀式,為何蔣介石不參加,而是徐永昌和何應欽
    日本無條件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了隆重的受降儀式,出席籤字儀式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荷蘭、紐西蘭等。
  • 在日本投降儀式上,美國派專機送來一面國旗,而且上面僅有31顆星
    1945年9月2日,在日本投降儀式舉行地——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上,懸掛著一面美國古董國旗。這面國旗和一般的國旗不同,它上面只有31顆星而非50顆星。那麼如此莊嚴而又嚴肅的時刻,日本投降儀式為何要在一艘戰艦上舉行?那面只有31顆星的國旗又有什麼特殊含義?
  • 1945年日本的投降儀式,被美國人精心打造成了日本天皇的脫罪儀式
    精心布置的受降儀式在裕仁天皇宣讀《終戰詔書》後的兩個星期,未來即將統治日本六年之久的麥克阿瑟來到了這片土地之上,與他一同到來的還有同盟國佔領軍的第一批先遣隊,其實基本就是美國軍隊。這位喜歡叼著個大菸斗卻從不點燃的獨斷專橫的同盟國駐日最高司令官,在日後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頭「日本太上皇」。不過麥克阿瑟眼下需要處理的是日本的受降儀式,在這場儀式中麥克阿瑟首先需要展示美國軍隊的強大,另一方面則需要照顧自己未來的「合作夥伴」日本政府尤其是日本天皇。
  • 為什麼當年日本投降籤字儀式上,美國軍人都不穿正裝不戴領帶?
    圖1:請注意,在投降籤字儀式上的美軍官兵全都是襯衫軍便裝,連領帶都不戴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海軍「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日本投降籤字儀式。    很多人都把8月15日認為是日本投降的日子,其實不過只是裕仁天皇發表了投降廣播而已,並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真正在法律上程序上日本投降那就得是9月2日進行了投降籤字儀式,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上簽字那才真正算數。
  • 讀書 | 美國的愷撒大帝:麥克阿瑟接收日本的傳奇經歷
    遭到他的拒絕之後,一個日本軍官把那杯橙汁一飲而盡,示意裡面沒有毒。這支先遣隊被麥克阿瑟視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賭注」,約有22個日本軍團、30萬名訓練有素的日本兵就在幾小時的腳程範圍之內。如果先遣隊被全部殺死了,對於一向有愛兵名聲的麥氏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有可能使曠日持久、傷亡慘重的日本本土戰重燃。麥克阿瑟對於馴服日本有一種迷之自信。
  • 1945年日本投降儀式上,美國專門掛上了兩面特殊的「國旗」
    「密蘇裡」號日本投降儀式 對於當時的普通日本人來說,這是一個「五味雜陳」的消息。雖然《終戰詔書》並沒有明確說「投降」或者「戰敗」,但大家都明白「終戰」的意思。除了疑惑、痛苦之外,很多人也開始有了希望——自己在外當兵的家人,將被解除武裝遣送回國。這意味著,他們也許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兒子、丈夫、父親,回到家中。 而對於當時的日本政府來說,他們首先要準備的,就是即將到來的投降儀式。對於美國來說,這場受降儀式,需要狠狠的表達一下對日軍的「輕蔑」。
  • 麥克阿瑟最丟人的一場戰役,丟下數萬美軍精銳不管,自己匆匆逃離
    麥克阿瑟的一生燦爛奪目,也成為了美國得到勳章最多的將軍。他在後世的社會中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半神話式的人物,但他也可以說是成也亞洲敗也亞洲,他一生最大的恥辱就發生在亞洲。那次的戰役,他丟下了萬餘的美軍,自己一個人走了,最終導致這萬餘的美軍慘遭毒手。
  • 從日本「終戰」說起 受降背後的八卦和謎團
    不要糾正我是18架,有兩架起飛的時候有毛病沒飛起來,還有兩架飛起來之後因為radio silence自己飛丟了~)而山本五十六正是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海戰的總策劃總指揮。這次的行動,被尼米茲命名為:復仇。其他謎團:1為什麼這個儀式要在一艘戰列艦上舉行?
  • 【8.15】日本投降前後的四個片段
    當時參與談判的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一度不敢籤字——割讓那麼大一片國土出去,以後就是歷史的罪人。蔣介石又何嘗不是這樣想?但史達林傳來的一句提醒,戳到了蔣介石的最痛的地方:若不儘快達成協議,共產黨的武裝,就快進入東北了。這是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蔣介石最頭痛的問題。在中國戰場的第一線,國民黨軍隊一直是抗戰的主力。
  • 麥克阿瑟,一生戎馬,折戟朝鮮戰場,晚年承認中國是強大對手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更是迎來了自己人生又一個巔峰。圖|麥克阿瑟主持日本投降儀式1945年9月2日,在美國「密蘇裡號」軍艦上,65歲的麥克阿瑟主持了日本投降儀式,代表同盟國接受日本的投降,並在日本降書上簽字。
  •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問天皇:你為何不剖腹自盡?天皇只說了4字
    例如德國以十分快的速度在歐洲戰場上掌控了許多徒弟,但因同盟國的不斷抗爭,導致德國最終不得已而投降,之後僅剩日本在二戰當中苟延殘喘。日軍之所以能夠堅持到戰爭完結,最大的因素就是因為日本的軍國主義思想以及武士道精神,令數不勝數的日本人情緒十分高昂,甚至在戰敗早已註定的情況下,整個日本居然還做好了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準備。
  • 史料講述外交舞臺背後(1)日本投降書籤字有空白欄
    日本外務省的外交史料館(位於東京港區)保存著《日美親善條約》的批准書以及太平洋戰爭的投降文件等大量歷史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