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浩,講邏輯的喜劇創作者

2020-09-06 小笑哥

作者:小笑哥

作為一個劇情向的電影愛好者,試圖用文字復盤過很多電影。絕大部分國產電影都可以用很簡短的文字把劇情複述清楚,喜劇更是如此。

一度認為國產喜劇沒有復盤的必要。拖沓、松垮、強行搞笑是通病。像《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這樣可以反覆咀嚼,卻永遠食之有味的國產喜劇實在太少。絕大部分都跟《越光寶盒》一樣,笑笑即可,認真就是犯傻。


直到寧浩橫空出世。

純粹的喜劇創作者

作為一個有著獨特創作風格的喜劇導演,寧浩註定會在中國喜劇電影史上留名。

寧浩可以說是絕大部分90後唯一見證了從默默無聞到知名大導的國產導演。畢竟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經嶄露頭角。


新生代導演中也只有徐崢、陳思誠算得上知名導演,陳思誠受困於自己不怎麼討喜的做人風格,一直就是半紅半黑的狀態,而徐崢從電視劇的豬八戒到銀幕喜劇演員之後又憑藉《囧》系列升級為大導演,一方面作品的認可度其實沒有很高,另一方面多年的行業浸淫讓他的成功缺少點傳奇色彩。

寧浩從2008年接受劉德華500萬資金扶持,拍攝《瘋狂的石頭》出道,到如今成為「壞猴子影業」的掌舵人。短短十年時間,不得不說實力過硬


縱觀寧浩的所有作品,可以看出黑色幽默的個人風格明顯。而且寧浩是一個純粹的講故事的喜劇導演,一切元素都服務於幽默,在中國喜劇導演中絕對算一股清流——或許沒那麼清,但絕對獨特

只是可惜了,貌似寧浩志不在個人成就。作為導演的個人魅力還沒有表現夠,寧浩就開始抱著反哺之心扶持新晉導演。如果以後不能在看到寧浩的作品,那絕對是中國喜劇電影的遺憾。

從《心花路放》開始,可以明顯感受到升級為大導的寧浩,作品不再缺少資金。雖然依舊定位於小人物,但是無論演員陣容還是劇情背景,都高出了不止一個檔次。


《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是寧浩僅有的三部低成本喜劇。

低成本在《瘋狂的賽車》裡,表現的尤為明顯。沒有大明星也就罷了,整部電影下來,幾位演員永遠是汗漬漬的。雖然融合了臺灣黑幫、泰國毒販這樣的「異域風採」,但是全片無論是演員造型還是場景布置,都透露著粗糙。

好在粗糙絲毫不影響影片質量。憑藉緊湊的劇情和高質量的幽默,依舊可以算是中國喜劇史上最高質量的作品之一。

劇情回顧

如果用短視頻回顧《瘋狂的賽車》,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電影完整拷貝一份。因為真的是「五分鐘一次反轉」,缺了任何一個反轉,陳述都將不完整。


故事分三條人物線索。耿浩(黃渤飾演)為師傅送終,準連襟殺手(巴多、王雙寶)跟真男人老闆李法拉的糾葛,臺灣黑幫的毒品交易。

電影一開始就用簡短、跳躍式的方式清晰地交代清楚了三條線索的前因後果。雖然是穿插著交代,但其實不是同一個時間軸。(寧浩對時間軸的應用可謂揮灑自如,另一篇文章單獨討論)。

耿浩是一個實力派職業自行車賽車手,貪圖小便宜為一個「三無產品」拍攝代言,因倉促之下口服了一口而導致尿檢不合格,被終身禁賽,順便把師父氣成了腦癱。跟師父相依為命的耿浩,開始開著一臺破冷凍車送海鮮維持生計。


偶然之間,已經癱瘓的師父在電視上看到當初那個賣「三無產品」的奸商李法拉成了自行車環城錦標賽的冠名商。看到耿浩無意討回說法之後,師父氣的從樓底上摔了下了。隕。

了無牽掛的耿浩打算風風光光為師父操辦葬禮,盡到最後的孝道,奈何囊中羞澀。

與此同時李法拉則買兇殺人,僱傭倆笨賊意圖殺害富婆髮妻,繼承遺產。倆笨賊雖然賺錢心切,卻手藝生疏。在見到富婆之後不僅下不了手,反而被策反,轉而謀殺李法拉。


在謀劃作案工具的時候,倆笨賊相中了耿浩的破卡車。而此時的耿浩為了籌錢給師父買一個高規格的「人生後花園」,決定賣掉破卡車。

跟笨賊兄弟「談妥價格」之後,耿浩死性不改地接過了一罐啤酒。酒駕被攔下之後,耿浩的破卡車被「徵用」。

作案工具到手的笨賊到賽場去尋奸商,而走投無路的耿浩也意圖尋奸商討要師父的安葬費。

耿浩到了賽場之後,跟奸商沒談妥大打出手。與此同時,從臺灣坐漁船過來的黑幫正在更衣室跟喬裝成運動員的泰國毒販交易,卻被耿浩引過來的警車打斷。


穿著背心露著大花臂的泰國毒販,為了方便逃跑,溜上了奸商的車。換了奸商的時髦西裝,並把毒品藏在了座位下。

穿著奸商衣服躲避警察的泰國毒販被埋伏外大卡車上的笨賊兄弟當成了奸商本人,捆綁到了「敲詐」來的耿浩的冷凍卡車上。

至此,前景基本交代清楚。之後便開始五分鐘一個橋段的密集包袱區,而且每個包袱都出其不意。

笨賊偽裝了將奸商殺害的血衣,找富婆索要尾款,恰好碰到被耿浩暴打一頓的奸商回家。笨賊倆尾款沒拿到,而氣管炎的奸商買兇殺人的事也暴露了。笨賊落荒而逃,而富婆在跟奸商撕打過程中被過失殺害。


失手殺人的奸商驚恐之餘,剛好遇到耿浩上門索要安葬費。於是將計就計,讓耿浩在現場留下了指紋和線索。

從奸商家出來的耿浩發現了被笨賊「徵用」的自己的卡車,而不小心打開製冷開關的笨賊,因為把泰國毒販凍成了冰棍正無計可施。於是順水推舟,把車還給了寧浩。

送走耿浩之後,奸商開始偽裝耿浩殺人現場,卻被返回來索要尾款的倆笨賊撞破。

於是賺錢心切的笨賊殺手改行綁匪,入室綁架奸商,索要現金。

耿浩到殯儀館給師父購置了最好的服務之後,樂極生悲發現自己車上的冰凍人。著急忙慌地到派出所報案,卻發現自己因入室殺人被通緝了。於是準備跑路的耿浩,約定殯儀館第二天早晨到廟門口接師父骨灰。


一大早開著大卡車到廟裡等殯儀館的人,卻被同樣住在廟裡的臺灣黑幫看到了泰國黑幫的掛飾。以為耿浩是黑吃黑,於是講究人五指小胖哥沒有驗貨就跟耿浩交易了。耿浩以為對方是殯儀館扮演的黑幫,把骨灰盒交給了對方。

驗貨後發現「味道不對」的小胖哥怒火中燒,砸了殯儀館找到了耿浩家的地址。而耿浩在燒紙錢的過程中發現是真幣,並且得知骨灰盒在奸商手上。於是中斷跑路,返回去找奸商。

另一面在奸商家裡的笨賊二人從車上發現了毒品,於是給小胖哥打電話,約定二十萬美元交易。交易地點是耿浩家樓下。


在耿浩家樓下蹲點的小胖哥先等來了搜查耿浩家的警察。警察偶然發現了小胖哥搶來的計程車,於是把車開走了。

按約定而來的笨賊二人看著計程車走了,以為是電影情節,「向前輩多學學」,於是開車尾隨。

耿浩在帶著奸商去醫院的路上出車禍,隨身攜帶的二十萬現金被奸商搶走。

小胖哥則從耿浩家樓下折回到奸商家,一口咬定「本地黑幫不講究」的臺灣黑幫一行本想大開殺戒,卻引爆了煤氣。除小胖哥以外,全軍覆沒。


車禍醒來的耿浩被警察追趕,一路跑到了賽場。而開著計程車的警察趕到賽場支援,順便把倆笨賊帶到了賽場。

從奸商家醒來的小胖哥通過電視得知寧浩等人在賽場,開著大卡車趕到現場。

於是便上演了一場賽場追趕的戲碼。寧浩騎著自行車一路狂飆,後面跟著開出租的警察和開卡車的小胖哥,警察後面還跟著抱著電飯鍋等著交易毒品的倆笨賊…

最後的結局是皆大歡喜。奸商多行不義必自斃,小胖哥被打斷了一根手指頭,倆笨賊被當場抓獲…

淺談幽默元素

前文提到寧浩作品中所有的元素都為幽默服務。而寧浩的幽默靈感仿佛是取之不盡,天馬行空的高質量幽默層出不窮。


黑色幽默是寧浩的個人特色。

看過《無人區》就知道寧浩的幽默究竟有多黑色。在《瘋狂的賽車》中,這類元素也不在少數。

把恩師的骨灰當毒品,不僅交易了,黑幫小弟還像模像樣地「品嘗」了;在影片開始便上演了激烈的黑幫槍戰,最後證明是打麻將換風鬧出來的烏龍;徐崢飾演的殯儀館銷售,無敵口才銷售高逼格墓地……

《無人區》拍攝完成之後,久久不能通過審核無法上映。雖然相關部門給出的原因是「全片每一個好人」,但不可否認作品中充斥著令人膽寒的殺戮。

而在《瘋狂的賽車》中,泰國毒販出場不久便被凍成了冰棍。並且冰凍的屍體在後續的劇情中多次出現,甚至被路人當成是警察。可以如此肆無忌憚取材的,也只有寧浩。


寧浩的作品不僅臺詞犀利,很多插曲的使用都讓人忍俊不禁

在「瘋狂系列」第三部《瘋狂的外星人》中,有一首詼諧幽默的原創歌曲,可惜版權原因一直沒有公開。

梁:哥是一根蔥來自外太空

誰要拿我沾大醬我弄他老祖宗

黃:哥是一陣風來去必匆匆

誰要拿我當盤菜我跟他喝兩盅

沈:哥是一根蔥站在風雨中

俺的世界挺瘋狂也是挺普通

黃:哥是一陣風來去必匆匆

有文化也會武術一路就向東

梁:走過幾回南那闖過幾回北

黃:我美呀我美呀廁所後面喝過水

歌曲有梁龍、黃渤、沈騰演唱。作為一個五音不全的我,不僅一遍就記住了歌詞,而且還不跑調,所謂朗朗上口不過如此。

在《瘋狂的賽車》中,插曲最多的是閩南歌曲。在廝殺激烈、扣人心弦的場景中,突然響起婉轉優雅的閩南歌曲,真的是一種高級幽默。

閩南歌並不是電影中唯一的臺灣元素,小胖哥戎祥是臺灣黑幫(聽其口音,應該就是臺灣人),而奸商李法拉也是臺灣藝人九孔。


寧浩的成功,相當一部分得益於恰到好處的使用形形色色的演員。

其一手開發的黃渤,日後當仁不讓的成為其御用男主。可以說喜劇界頂尖的演員黃渤、徐崢、沈騰、王寶強都是抱團的。

而《瘋狂的賽車》中,很多演員都是自帶喜劇效果。

  • 瘦不拉幾的巴多和一臉奸相的王雙寶,一出場就知道是倆蠢賊;
  • 帶著黑框眼鏡,留著油膩斜劉海的徐崢,地地道道的無良銷售;
  • 一臉油膩,頭髮蓬鬆的小胖哥,飾演黑幫老大,卻莫名帶著一種質樸;
  • 一臉衰相的九孔和富態的董立範,可以說都是不用演就招人笑的存在,名副其實的悍婦和軟飯男;
  • 更不用說自帶小人物氣息的黃毛黃渤……

可以說,正是這些「物美價廉」的小人物撐起了這部低成本的喜劇。


當然,寧浩的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成功,絕對不是簡單的喜劇元素的堆砌,故事的完整性和邏輯性才是制勝之道。

如今躋身大導的寧浩,是在「上面」備號的演員,類似賀禮片這樣的作品中是務必要露臉的存在。而寧浩本身憑藉口碑的積累,可以說以後的作品很難再有十八線演員挑大梁的機會。

1977年出生的寧浩,如今也不過四十出頭,正是一個導演精力旺盛、高產的階段。只要持續輸出,假以時日,跟星爺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符號,也不是不可能。

相關焦點

  • 《受益人》導演申奧被質疑風格和寧浩太像,聽聽寧浩是怎麼說的?
    在風格和自己更切近的申奧身上,寧浩反而在往後退。文/張一瓜編輯/龐宏波忙碌與克制。當導演申奧和工作人員正站著吃盒飯時,寧浩卻還在接受著一家又一家媒體的採訪,無從脫身,行程被安排的異常緊湊。雖然兩個人在前期宣傳上往往一同出現,但顯然寧浩是《受益人》這部影片前期宣傳主打的重要一環。
  • 我不想有一天,大陸的黑色喜劇只有一種叫做「寧浩」的風格
    不得不承認,寧浩的確是中國最好的電影導演之一。雖然昆汀和加裡奇那裡偷師學藝,他的電影有一個強烈的個人標籤,較為明顯的就是他的第二部作品「瘋狂賽車」。他對小人物的刻畫,荒誕故事的編撰,粗俗趣味的真誠展現,黑色幽默的把握,使他不愧為黑色喜劇第一人的大人物。近年來,內地的黑色喜劇幾乎都是對寧浩作品的模仿。
  • 寧浩出手,一定有
    拋開一些複雜的專業術語,說白了就是對故事的把控能力——即觀眾看得順暢、劇情邏輯自洽、細節生動有趣(畢竟是喜劇片的定位),在鏡頭語言上精準有效,知道自己要達到什麼效果,而且觀眾也能準確地接受到那種效果,能將這幾樣標準做到位,那就是導演功力。把場面做得熱鬧些,把氛圍搞得濃烈些,其實不難,但想用有限的、簡單的場景與演員,把喜劇效果拉滿,這就考驗導演水平了。
  • 《我和我的家鄉》總導演寧浩:有感而發、不說廢話,從自己的理解出發 | 專訪
    影片上映前,本報記者採訪了影片的總導演寧浩,聽他講以「空間、變化和小人物」為核心的電影創意過程、疫情期間的拍攝種種,以及他對真實、對喜劇的理解。空間、變化和小人物2019年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熱映之後,《我和我的家鄉》的創作迅即提上了議程。寧浩、張藝謀、張一白幾大導演們幾輪交流討論之後,最終提煉出了「空間」、「變化」和「小人物」三個關鍵詞,並決定以此為核心串連全片。
  • 喜劇劇作技巧綜述:以周星馳、寧浩、韓寒為例(上)
    去年參與了一個情景喜劇的編劇工作,沒出多少力,但學到不少東西。一直想著整理一下喜劇影視作品的劇作技巧,但工作太忙,直到年後才找到兩天空檔時間完成這篇文章。正好春節檔是喜劇電影的傳統檔期,《新喜劇之王》、《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的主創周星馳、寧浩、韓寒都是很有特點的喜劇創作者,因此拿這三部喜劇電影和三位主創的作品做例子。
  • 寧浩:《我和我的家鄉》跟每一個小人物都有關係
    在接到《我和我的家鄉》「命題小作文」任務後,寧浩覺得可以從這個角度講一個異鄉人的小故事,於是就有了分單元《北京好人》。此前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寧浩執導的《北京你好》單元影片,以計程車司機「張北京」的視角看奧運會背景下的北京。這次葛優在《北京好人》中飾演的角色,沿用了「張北京」的名字,雖換了個職業,性格依舊吊兒郎當、不著四六,喜劇色彩頗濃。
  • 提起寧浩《瘋狂的賽車》總會讓人想起的那幾句話
    這種黑色幽默式的荒誕,卻著實彰顯了寧浩電影的鮮明特色。寧浩電影從早期對社會人生價值意義的探索,轉向了一種對人生存在價值的自我嘲諷,這樣的自我嘲諷就是「瘋狂系列」中的那些黑色幽默所凸顯出的喜劇皮囊下,淡淡的悲劇色彩。
  • 《我和我的家鄉》今日公映,寧浩:五個喜劇故事讓觀眾收穫笑與感動
    拍完《我和我的家鄉》後,寧浩肉眼可見地憔悴了,因為熬夜產生的黑眼圈也越發明顯。這部2020年國慶獻禮之作集結了當今國內幾乎所有一線喜劇明星,通過五個故事展現神州大地上這些年的巨大變化。寧浩坦言,五個故事不單純是喜劇,而是笑中帶淚,希望能讓全國觀眾在假期收穫歡笑與感動。
  • 將寧浩與黃渤和沈騰相結合,打造國產喜劇科幻電影
    從寧浩成為著名電影《瘋狂的石頭》已經了,這部耗資350萬元的喜劇電影,以近2400萬元的票房成為黑馬的大作,除了讓主演黃渤、徐崢和郭濤等演藝業務更上一層樓外,還為投資老大劉德華成功獲利。《瘋狂的外星人》的創作靈感來自國內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名著《鄉村教師》,導演寧浩最初有用喜劇包裝荒誕的想法,於是進入《瘋狂的外星人》的籌備工作五年,並邀請劉慈欣擔任該片的編劇。
  • 山西寧浩:鬼才中的鬼才
    寧浩是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進入"億元」票房的導演,其他三位都已年過百半,而寧浩剛剛四十出頭。 寧浩連續捧紅了黃渤、徐崢等等諸多一線明星,只要上了寧浩的電影,連猴子都能紅透半邊天。
  • 電影《受益人》 申奧對寧浩風格的致敬與抽離
    致敬寧浩 像與不像的辯證關係  導演申奧說這部電影是百分百致敬寧浩,荒誕喜劇風格、劇情邏輯嚴謹、關照現實情懷、邊緣人物呈現、重慶實景拍攝,電影中充滿了寧浩的影子「兩位演員進來了以後,包括另外一位演員張子賢,我不得不往喜劇的方向去做,那是一股浪潮在吹著我走。」影片最後由黑色犯罪類型變成喜劇類型,這種轉變並非刻意而是自然形成的。所有演員都在無形中完成了喜劇表演,柳巖稱之為「不擰巴的喜劇」。  申奧定義這種喜劇為「自然」,「所有的喜劇梗都是會發生的,我不是為了搞笑才去寫,才去這麼演。
  • 周星馳+王寶強PK寧浩+黃渤+沈騰,喜劇巔峰之戰誰能笑道最後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豬年春節搶灘登陸的兩部最具實力的喜劇作品——《瘋狂的外星人》和《新喜劇之王》。寧浩和他的《瘋狂》系列說到寧浩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瘋狂系列》電影,但這並不是他第一部作品。寧浩其人寧浩在北師大讀的是大專,畢業的時候他拍了個畢業作品《星期四,星期三》,片子做完了也就扔在家裡。而《上學路上》的導演方剛亮正好和他同租一套房子,碰巧看了這部片子,長舒一口氣對寧浩說:「你應該做導演。」
  • 二咖傳媒:創作者必須從流量邏輯切換到內容邏輯
    縱觀當下的市場機制,我們其實不難發現,不管一切怎麼變,垃圾終究是垃圾,創作者不會屈服於令人絕望的垃圾,而大眾也不會為垃圾一直買單。兒你的內容是不是垃圾,首先就要看你的意識形態是如何的,有長期主義意識的創作者,往往都會更在意自己產出內容的價值,換句話說:你是否在創造之前這個世界從未有過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是否能產生價值?就是內容創作者最應該考慮的問題。
  • 寧浩與瘋狂的外星人的故事 它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呢?
    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寧浩很早就讀過他的作品,也很喜歡,他們還成了朋友。在寧浩眼裡,劉慈欣是一位有著豐富色彩的創作者,「他有很多種的味道,有天真的部分,有黑色的部分,也有荒誕的部分,還有史詩式的悲情浪漫的部分,所以我其實是在尋找與他相交的那個部分,作品中的荒誕色彩與我的創作是比較有吻合點的。」寧浩和劉慈欣一直都想要找一個能夠合作的機會,但尋找能夠共同契合的那個點,花了挺長時間。
  • 寧浩這部國慶大片,喜劇天團首度官宣,喜劇圈半壁江山都來了
    8月7日,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發布一組復古風手繪海報曝光首輪演員陣容,十二位實力派演員悉數亮相,喜劇天團首露真容,在4日。《我和我的家鄉》就發布海報定檔10月1日上映,海報上的張藝謀、寧浩、徐崢等9位導演以漫畫形象亮相,正式宣布「中國喜劇夢之隊」組隊成功,馳援影市。
  • 「衢州市民文藝課堂」接地氣的喜劇,讓人歡樂又感動
    正如總導演寧浩在接受採訪時說的,兩部影片雖然說的都是老百姓和祖國之間的聯繫,但講故事的方式和主題截然不同。片中的五個故事在情節上沒有前後的邏輯聯繫,每一個短片結束後,鏡頭對準普通人,請他們談對自己家鄉的看法,然後再定格在下一個短片的主人公身上。這種過渡手法,非常自然流暢。五個故事都非常有特點,凸顯了每位導演的個人風格和拍攝手法,這也成為這部影片最大的特色。《北京好人》作為開篇之作,由寧浩自編自導。
  • 票房沒有那麼大的意義,我就對電影負責 | 專訪寧浩
    不過這一次《我和我的家鄉》類型更為明確,是一部喜劇。 在喜迎全面小康之際,對於經過漫長「抗疫戰」的全國人民來說,無疑也是更需要一部喜劇的,所以《我和我的家鄉》的登場,更有些天時地利人和的意味。 眼下初步來看,《我和我的家鄉》這片子成了。但倒回最初,這片子是怎麼成的呢?
  • 寧浩+葛優,就是王炸
    說是喜劇夢之隊一點不過分。 作為中國喜劇的重要旗手人物之一的寧浩 這種精準性,其實也是寧浩喜劇一直有的優勢 寧浩式的喜劇,是高級且大眾化的存在,因為寧浩作品,無論是瘋狂還是荒誕,其作品本質一直沒有變,從始至終,寧浩打造的電影,總帶著人間的最真實氣息,而真實總是充滿力量,他,就是為了喚醒真實。
  • 寧浩加葛優,就是高級
    我向來欣賞寧浩的喜劇即使是在半個小時的命題作文裡,寧浩仍顯示出他高級的喜劇品味。寧浩說,越是大時代,越要從小視角去拍。五組短片中,《北京好人》是唯一沒有展示壯闊的家鄉風景航拍的。尤其「喬裝越獄」的犯罪喜劇路數放在兩個氣喘籲籲的大爺身上,荒誕感和好笑指數便直線上升。
  • 《我和我的家鄉》和主旋律喜劇的笑中有淚|對話張苗
    他們發掘出了關於主旋律影片的喜劇表達,也向電影市場注入了停擺8個月之後的信心。01 | 解題《家鄉》三聲:我們先從接到電影局的倡議之後說起,項目的啟動過程是怎樣的?張苗:我知道倡議的時候是去年的年中,天還很熱。倡議首先給到了寧浩導演,然後緊接著就告訴了北京文化,說能不能和寧浩導演一起把這個項目往前推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