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遙》:影片中講述他在法國的那一段故事

2021-01-17 小亞學習雷鋒好榜樣

我們兩個笑點有點低,又有點倔的人一起去看了差評如潮的《一步之遙》,原先我的同學和她的同事都給我們打了預防針,室友給我的寄語是:「等著你哭著出來。」同事給她的經驗分享是中途離場。當然她們都是很雅且有一定欣賞水平的人,我們也實在是因為覺得好奇難耐才一拍即合,誓向虎山行的,更何況我是之前受過《太平輪》歷練過的人,是見過世面的!所以,毛誕當晚兩人一頭扎進了影院。

其實姜文的電影本來就不多,我看的就更少,巧就巧在剛看了《鬼子來了》就在意猶未盡對姜文起了點興趣、做了點了解的時候,他新片就來了,後來差評也就來了,我當時就覺著很納悶:姜文應該拍不出爛片吧?姜文是那種在禁片五年裡參演別人的戲都能最後幾乎主宰全戲,使片子充滿「姜味兒」的人,我以為他是個絕對聰明的。前不久,在觀影前,看到馮小剛寫得眼中的姜文,全部篇幅基本就是舉了幾個事例告訴大家:姜文是個不會出錯的人。到文章結尾了,他看似很不經意的說了一句:姜文的毛病就是他太聰明了,他要做的就是要抑制住他的聰明。這篇文章看的我當時就樂了,念叨給室友聽:哈哈,你說他這算啥意思嘛?

言歸正傳,來說說這個電影本身,看到一些影評說這些角色有某些歷史人物的隱喻,什麼孫中山啊軍閥啊,因為我對歷史並不怎麼了解,所以我是沒有看出來,就算人家指給我看了我也一知半解的,所以以下我只能給出我能看明白的很粗鄙的東西。

很多人批評說《一步之遙》不知道在說些什麼,別說深層次的東西了,就連講故事都沒有講好。那我就很納悶了,因為我覺著姜文這個故事講的很好也很有意思啊,非常連貫,環環相扣,張弛有度,人物也都很飽滿啊,敘事手法影片剪輯等等我覺得各方面都不存在技術問題,可能是一開始的20多分鐘的歌舞大家覺得有點不知所謂,所以有點影響大家對整體的觀影興趣了,觀眾會覺得我是花錢來看你姜文給我點深層次的東西的,不是來看舞娘甩大腿的。但是「媚俗」如我們倆者還是看的津津有味的,百老匯專業歌舞劇演員的表演哦!不是很挺好看的嗎?倒是後來舒淇那段講話我有點煩,一直分心在吮快樂檸檬的小珍珠。其實一開始我也有點稀裡糊塗,這個「全球花域選舉」到底是個什麼鬼?是選美嗎?後來看到白狐福克斯的那段有關「母愛」的豔舞我開始有點明白了,其實這個「母親」要哺乳的對象是「可愛的爸爸們」,這就有點色情有點惡劣了,我才恍然明白這個「花域選舉」就是妓女的花魁大賽。果然今天早上就看到,姜文也表示這段有個失誤,沒有直接在旁白中告知大家這個比賽的性質,使得要給觀眾造成的荒誕感打了折扣。

那麼這段歌舞到底有什麼意思呢?有的人就跳出來說這是在罵春晚,有的人說這是在罵現在的電視節目!姜文說:我沒必要拍個電影來罵這些,拍個電影也挺貴!好嘛,姜文說啦,我連罵你們都不樂意,費這錢罵你們不值當!但是有的人分明就感到了臉疼。那麼我以為,這段歌舞其實就是《一步之遙》本身,你應該要去看青盧白狐的歌舞,因為這才是這個比賽真正應該比的東西,但是觀眾完全被完顏英的那個大段大段慷慨激昂的演說給吸去了眼球,最後完顏英不跳一舞就衛冕成功了。今天你應該來看《一步之遙》本身,去看它的藝術價值,可是觀眾又被它外在的宣傳、評論給勾去了。《一步之遙》和電影裡一樣就是要花錢就是要熱鬧,就是要看看你們這些觀眾到底要看藝術,還是要看熱鬧!最後,完顏英蟬聯第三屆花域總統,青盧白狐只能在後臺摔玻璃。這就是姜文的聰明與他的太聰敏,他就像愚人節設計玩笑愚弄最要好的朋友,這個天衣無縫的玩笑充分證明了他的聰明,卻也意外騙出了朋友的真面目,他終於處在一種該樂樂不出,想哭哭不了的境地,終於只能說:武七的錢是洗白了,也終於是白洗了。

《一步之遙》裡的演員演的都很好,只是兩個女演員讓人不那麼滿意,舒淇的配音使得舒淇本身的魅力有所損減,但總覺得姜文是不會出錯,所以我到現在還有點希望聽到姜文能站出來說這個浮誇的配音其實是導演有意而為,有意去配合廖一梅話劇式的臺詞來達到某種效果。至於周韻,我實在是想不通,這個女人到底什麼本事能吃得住姜文。之前看了《一步之遙》的首映發布會,接受採訪的時候對於舒淇和周韻的表現我就感慨頗多,記者問舒淇:「兩個問題,第一劉嘉玲說姜文是最了解女人的男人,你覺得呢?第二和姜文對戲會有壓力嗎?」這兩個問題其實並不好回答,舒淇很老練,媚眼一轉,故作意味深長道:「兩個問題可以一起回答,因為姜文是個最了解女人的導演,他把我們的對手戲都安排在周韻不在的時候,所以並沒有壓力。」這句話妙就妙在,我知道你記者什麼用意,但我就是不中招,舒淇把問中「最了解女人的男人」換做答中「最了解女人的導演」就杜絕了你一切惡意的揣度,我們是專業的,是導演和演員的關係。

但舒淇的回答又沒有呆板刻意的澄清,反而以一種近乎調情曖昧的語氣,顯得很調皮很機智,姜文聽後垂著眼皮輕輕滿意地哼笑了一聲。而當記者問到周韻:「對於舒淇和姜文的親密戲,你會有什麼想法嗎?」周韻就一臉正色道:「不會啊,因為我早就知道會這樣啊!」全場有點冷場了,其實周韻就是想說她不會吃醋啊,可是這話說得是應該理解成「我因為早知道他們會有親密戲所以我不吃醋呢」還是「我早知道他們倆有事兒所以我已經沒想法了」而周韻過於緊張嚴肅的表情又與後者太相配,讓人很摸不著頭腦,於是姜文就出來幫老婆說話了,兩點:「首先,舒淇還是她推薦的,所以她不會。其次,她就不是那樣的人。」哈哈,有魅力吧?那麼這樣的周韻為什麼要讓她來演這個腹黑的武六呢?我以為章子怡,周迅都比她演合適啊?事實證明她也真的演不了這樣的角色。一開始我也只以為是因為是老婆大人的緣故,後來看到周韻在獄中給姜文的那一腳,我才明白了,這個角色誰都不如老婆大人演來的有深意有力量。

影片中馬走日講述他在法國的那一段,被周韻踢了兩腳然後因為兩隻腳斷了不能和他們一起去泰山拍戲了,他坐著火車被送走了,那種無奈、不甘與悽涼寫滿了姜文一臉。那是拍完《鬼子來了》時被踢斷的兩條腿,後來禁拍五年,五年不能做導演拍電影,姜文當時的痛苦都成了今天影片裡的牢騷。所以在獄中周韻折回來給了姜文一腳:「腳斷的滋味還記得吧,記住了,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說話要用腦子,別用嘴。」然後關切地看了他最後一眼。這段臺詞從太太嘴裡說出來就是意味深長,你是吃過虧的人,你知道5年禁拍的日子不好過,周韻陪著他經歷了,說這話就特別有分量。所以我也明白了,姜文就是被周韻吃定了,因為周韻簡單又實在,姜文可以對舒淇這樣的女人說得天花亂墜,可是面對周韻他就會什麼都說不出,甚至要默默走掉。姜文說:因為,因為我還是個孩子呢。

當然,雖然有夫人的告誡,但是姜文還是姜文。「一步之遙」就是告訴你,其實從影片一開始到最後,有太多岔路可以讓馬走日不一條道走到黑的,如果當時慈禧叫他去通知絞辮子的時候他出門沒有喝醉,如果他的腿沒有斷,如果他去拍電影了,如果他娶了完顏英了,如果他沒有救項飛田,如果他沒有因為不能忍受別人對完顏英的侮辱跳出來打王天王,如果他沒有落在項飛田手裡……那麼他都不至於要走上死路。但是馬走日最後就是死了,因為每一步他都走「錯」了。這是人到中年的姜文回想前半生,也有太多如果,如果當時沒有執意帶著未通過審查的《鬼子來了》去國外參賽,如果沒有禁拍5年,那麼今天可能就會一步之遙,差之千裡啊,但是姜文雖然有感慨,但他沒有後悔,因為他是個有血氣的人,馬走日是一個不自覺的好人,姜文就是一個不自覺的電影人。所以往日種種譬如昨日死,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我姜文還是年輕時候那個姜文,心中的原初的東西並沒有絲毫改變,哪怕你們給了我一槍又一槍我還是要說,我還是要拍,哪怕最後你們斃了我,哪怕一步之遙,我也得走哪一步!《槍斃馬走日》不正是《槍斃姜文》嗎?你們看得越熱鬧,離真相也越遠。

至於武六與武七,我也看不明白什麼5+6=11所以武六代表共產黨的解讀,我倒覺得這裡武六代表著姜文這一代中國第六代導演,武七則是第七代,第六代導演們把姜文推為旗手,就像武六在電影裡說:「我就是要和你一起死!」姜文告訴她:「找一個男人不是要和他一起死,是要和他一起好好活!」這也正是對這些導演們說的,影片中武六要讓媽媽閉嘴,但是媽媽是她愛的,她怕自己槍法不準打喇叭的時候誤殺了媽媽,姜文就告訴她:既然這樣你就瞄準你的媽媽開槍。果然槍槍把喇叭打飛了,媽媽也沒有傷著,但是媽媽以為她要打自己,於是拿出機關槍對自己女兒一頓掃射。這一段很經典,有點魯迅的意味。這是姜文的狡黠與悲哀。他告訴那些一心要同他一起赴死的第六代導演們,你們有理想有所愛,有時候不一定要那麼直接,可以曲線救國,但是你們始終不能避免要受傷害。最後馬走日死了,他說其實死了和活著,沒有差別,只是想知道武六後來怎麼樣了,麻煩觀眾朋友們為他打聽打聽。姜文始終還是關心著第六代導演們。

至於武七,有的公子覺得是罵了自己,也可以是罵了某些「嬌小」的暴發戶。就像魯迅寫阿Q正傳,老有人覺得實在罵自己,大家原可以不要那麼積極的搶了這個帽子戴,拍個電影也挺貴!

《一步之遙》的確是姜文的聰明,也的確是他的太聰明。雖然我覺得它沒有大家所說的那麼糟糕,但也的卻沒有那麼好,因為這部片子的確有點小家子氣,像個受了委屈的孩子長大了點回來實施了一個小包袱,或許得逞了,但我想,他大概也沒有真的如他所預期的那麼快意。

好吧,除去這些不談,這個電影本身還是很有意思的。大帥家吃飯前唱的那首歌「我們知道就是知道,不能裝,我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也不能裝。」哈哈,這是啥?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白話版啊,結果呢?大帥他自己就最裝。這種戲虐的風格我很喜歡!

總之,《一步之遙》還是可以一看的。

相關焦點

  • 一步之遙,究竟說了些什麼?
    一步之遙,究竟說了些什麼?對這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聽聽郭德綱老師的《閻瑞生案》影片開頭是姜文內心獨白,第一句話To be or not to be是《哈姆雷特》中 丹麥王子的經典獨白,姜文翻譯:這麼著還是那麼著,這是莎士比亞的問題呀,揭示影片是一部關於人要怎麼活的電影,隨著姜文的獨白影片開始進入正題,正題開篇模仿《教父一》中的經典開頭,武大帥的兒子打算把從他爸那偷來的軍費給洗白了,找到了姜文
  • 《一步之遙》的敘事結構分析
    它表示這一部影片的總體架構方式,包括我們以上幾章論述的時間畸變、空間呈示、敘述方式等各個要素和方面在一個統一的整體結構中的分解、配置、對應與整合。」 電影《一步之遙》在敘事結構上以線性敘事為主要方式,中間穿插了倒敘和插敘。
  • 《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亮相以來爭議頗多  搜狐娛樂訊 《一步之遙》在熱議中上映了一周後,「馬走日」終於回到了上海。昨天下午,影片導演姜文和出品人馬珂一同侃侃而談,姜文肯定《一步之遙》是自己拍得最好的電影。12月19日晚,《一步之遙》影院映後見面會上,有女觀眾當場求婚併力邀姜文導演做「證婚人」,姜文欣然答應,開玩笑:「給把槍。」片中,舒淇飾演的完顏英持槍逼婚頗為彪悍,完顏那句「要麼你掐死我,要麼你娶我」更是成為年度「逼婚金句」。
  • 從審美角度談電影《一步之遙》畫面色彩與構圖的成敗得失之處
    畫面則是信息的載體,是電影講述故事的重要手段。彼得·格林納威曾說:「我從來都深信,幾個世紀以來,無數在電影家之前的畫家們對絕大部分問題已經提出並解決了,大批載著問題與答案的繪畫作品構成了我們集體的記憶,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 姜文情懷《一步之遙》影評
    當我喜歡上姜文這麼個狂野又有內涵的導演的時候,我選擇的把他的所有作品都找出來看了看。當我看完《一步之遙》的時候我是那麼 的震撼。從看這部電影的窺一斑而知全豹,我看出了姜文的 野心如此之大,他將他的前幾部的電影經歷和古今的 現實情懷雜糅了在一起。
  • 《一步之遙》影評
    作為一部可供各種解讀的影片,《一步之遙》看似嚴密卻提供了各種可能性的特質,讓人沉醉。而在1000種可能存在的解讀裡,個人最中意的是馬走日這位活在舊夢裡的滿清遺少,用自己的生命和新時代撕逼這個點。個體怎麼可能撕得過時代呢?馬走日的死於是成為唯一且必然的結尾。
  • 獲贊《一步之遙》評價低
    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2月11日,柏林電影節進入到了第七個比賽日的進程。、電影大師彼得·格林納威拍攝的《愛森斯坦在瓜納華託》以及在國內飽受批評的姜文執導的《一步之遙》。有報導稱在柏林放映的《一步之遙》被刪減了20分鐘,而且只有2D版本。應該是姜文為了電影節做出的「良性調整」。非競賽單元方面,藏族導演松太加執導的《河》在柏林上映。這部講述藏族人民生活以及孩子與父母之間關係的電影在柏林獲得了不少的關注。而在歐洲和北美的預售取得了驚人成績的虐戀影片《五十度灰》也在柏林上映。
  • 《一步之遙》為何是部壞電影
    但這次《一步之遙》尺度有點大,沒人能看懂,特別是在春節聖誕黃金檔,這一個不能容忍的錯誤。知乎上一名叫白頭豕的點評說:《一步之遙》不是藝術電影曲高和寡,而是商業電影欺詐觀眾 。2、「好看」是電影的最大痛點,姜文的情懷講得再好,《一步之遙》故事沒講好。
  • 《一步之遙》口碑兩極化 會影響票房嗎?
    《一步之遙》自12月18日上映以來,口碑產生了明顯的兩極分化,支持者紛紛大讚姜文的導演水平,「前衛」、「荒誕」、「好看過癮」,但也有大批網友表示了「看不懂」,並認為影片「做作」、「裝X」。這種口碑的嚴重兩極化,在姜文的作品中還是第一次。
  • 怎麼看懂《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是一部表層荒誕浮華的電影,這些表象只是一種用來吸引人的外殼,表象下掩蓋的內容才是重要的,它所表達出的人物感情和世間道理往往是最簡明醇厚的。要看透它的內容,不能從它的手法和故事入手,而是要先懂它的人物。
  • 自相矛盾的「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文縐縐的,又是「遙」,又是「之」,似乎是成語,很多人喜歡用,常見句式「……離×××一步之遙」。姜文也曾導演過一部名為「一步之遙」的電影,姜文、葛優、王志文等主演。不過最出名的還是西班牙探戈舞曲《Por una Cabeza》,此乃西班牙賽馬術語,意思是是「差一個馬頭」(的長度),中文譯作《一步之遙》。亞法多·勒佩拉作詞,卡洛斯·加德爾作曲,表達了對情人間錯綜複雜、難以割捨的惋惜。
  • 《 聞香識女人》小提琴曲《一步之遙》
    中文翻譯名為《一步之遙》。電影講述了一名預備學校的學生,為一位脾氣暴躁的眼盲退休軍官擔任助手期間發生的故事。本片翻拍於1974年迪諾·萊希的電影《女人香》,而本次的版本除阿爾·帕西諾奪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外,還獲得最佳導演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三項奧斯卡提名。步之遙(西班牙語:Por una Cabeza)是一首著名的西班牙語探戈歌曲,提琴曲《 Por Una Cabeza 》。
  • 《一步之遙》:姜文的過度自我 徹底忽視了觀眾
    《一步之遙》的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的上海,是個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時代,人人都在瘋狂、在狂歡,像嗨過了頭。同樣嗨過頭的,還有電影本身。這部電影好像一次多元素的拼貼,有歷史感的記錄片段、有默片重映、有歌舞片、有滑稽戲,還有幻想的成分,並以舞臺劇為主體。各種元素交結在一起,更加凸顯了影片的狂歡氣質。
  • 電影《一步之遙》你認識的並不是真正的姜文
    點擊圖片上方↑」宜都大唐國際影院「並關注,即可了解最新電影資訊。 此時51歲的姜文已不再是半年前在坎城「逗弄」鳳凰娛樂記者的模樣了,他把本來15分鐘的採訪撐到了一個多小時: 他最大的委屈和底線就在於,你們外界評論說什麼都行,但我絕不是一個低級趣味的人。「低級趣味」典出自另一個一米八三摩羯座的湖南人。 趣味和審美是一個藝術家的通行證。
  • 走進《一步之遙》背後視效團隊
    PIXOMONDO執行製片人Jan Heinze這樣回答:「特效是工具,它可以拍攝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東西,幫助闡述電影中的故事,創造一個全新世界。」《一步之遙》特效製片Christoph Zollinger補充道:「特效讓一部電影的視覺元素、故事陳述更完整。對於科幻片這類特別『炫』的電影來說,藝術化的驅動和技術化的手段缺一不可。」
  • 荒誕情節中的人生真理與愛情真諦丨電影《一步之遙》的悲劇性解讀
    一、 引言於2014年上映的電影《一步之遙》由姜文指導,王朔參與編劇,又名《隨子彈去》,是姜文在繼影片《讓子彈飛》之後拍攝了又一部以民國時期為故事背景的影片。在精細的製作、高調的宣傳中,《一步之遙》的上映一直備受期待,加之強大的製作陣容與數位著名演員的加盟,此影片一經上映便取得了5.14億的票房收入,不僅如此,《一步之遙》還入圍柏林電影節最佳電影的評選。
  • 姜文與電影大師的"一步之遙"
    姜文導演《一步之遙《一步之遙》首先是有原作的,即1921年拍攝的電影《槍斃閻瑞生》,原片根據舊上海轟動一時的真實事件改編。同時,電影中的主人公武六也在拍攝一部叫《槍斃馬走日》的電影。《讓子彈飛》也夾帶私貨,火車頭啦,&34;,假劉麻子的地雷,姜文和周潤發在片子結尾那場長椅對話等等......但故事主線沒丟,精彩生猛,一波三折,峰迴路轉。所以觀眾買帳。《一步之遙》的故事被講殘了,前部大量歌舞鏡頭就很游離,到了完顏英死,馬走日來到大帥府求助,故事出現巨大偏離。
  • 一步之遙,姜文講的故事,都得深深思考
    說實在,許多人都說看不懂《一步之遙》,是因為太隱喻太晦暗、太曲射也太扯(嘮嘮叨叨的確實不少),別說是因為作為北京人少了上海人骨子裡的那股不止是語言上的洋涇濱作派,因而拍不了作為上海的風格、氣質和姿態,甚至有人刻薄地說北京胡同的串子跑到上海胡搞蠻纏一番、是一口京腔的上海灘評書了。
  • 《一步之遙》北美後制收官 獲贊溫情幽默
    《一步之遙》國際班底的精良製作令美國同行驚嘆,即便用最嚴苛的好萊塢工業標準評價,影片也是「A類水準」的超級製作,而姜文風格的故事更令人印象深刻,「這是二十年來最好華語電影!影片機智幽默、情感豐沛動人,溫情力量直指人心!」
  • 《一步之遙》打算幹掉《變4》
    ,導演姜文,主演舒淇、周韻、那英、劉利年出席《一步之遙》在京舉辦的發布會。此外,據片方公布,影片經過兩個月限量預售,已經賣出票款1.2億,出品人馬柯和姜文雖然均避談「新票房紀錄」,但對於「幹掉」《變4》的19.7億,顯出了自信與期待。姜文脫口秀:房祖名是成龍兒子?我侄女那英居然是歌壇天后?沒錯,《一步之遙》當天的發布會因為葛優、王志文、文章等人的缺席,略顯星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