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審美角度談電影《一步之遙》畫面色彩與構圖的成敗得失之處

2020-12-23 十裡荷塘秋水長

電影主要是一門視覺藝術,通過影像為觀眾構建一個異於現實的世界。畫面則是信息的載體,是電影講述故事的重要手段。

彼得·格林納威曾說:「我從來都深信,幾個世紀以來,無數在電影家之前的畫家們對絕大部分問題已經提出並解決了,大批載著問題與答案的繪畫作品構成了我們集體的記憶,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一直以來,美術被認為是電影的母體藝術,其創作理念和表現手法為電影的創作提供了充足的養分。

隨著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眾多導演在實踐中越來越意識到色彩與構圖的重要性。色彩和構圖不僅僅是為了表現客觀事物,還要幫助影片刻畫人物、表現主題和推動情節,合理的用色和構圖能夠給觀眾以視覺震撼以及美的感受。

《一步之遙》是姜文於2014年推出的力作。這部3D影片結合了時下奇特而精湛的特效手段,加上導演在畫面中苦心營造的豐富意象,堪稱是一場視覺盛宴。

本文從審美角度分析《一步之遙》中的畫面色彩與構圖設計,讓我們能夠更好地領會該片的美感與生趣,從而了解該片在色彩與構圖的成敗得失之處。

01

《一步之遙》畫面的色彩表現

只要看過《陽光燦爛的日子》與《讓子彈飛》,就不難發現,色彩是姜文電影中極其重要的表現手段,在拍攝《太陽照常升起》時,姜文甚至會從千裡之外運紅土來增加畫面的表現力。

在《一步之遙》中亦是如此,電影中大部分的鏡頭都具有飽和度很高的色彩。為了使影片呈現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姜文甚至不惜斥巨資在紐約做了影片的後期。

1.五彩斑斕的花花世界

姜文塑造的馬走日是充滿活力與男性荷爾蒙的,在「花國總統」的操辦中,他釋放了才華與能量,在與完顏英的交往中,他也釋放了激情,儘管馬走日的結局是悽慘而悲涼的,但是他身上總是充滿了一股嚮往生的力量。

因此表現在電影中,就需要大量的色彩,一方面是襯託出這一個釋放天性的中國男人,另一方面則是將一個紙醉金迷、熙熙攘攘的民國時期大上海展現給觀眾。

以完顏英之死為例,完顏英給馬走日展示婚紗時,畫面主要由紅與白色調組成,滿屋子的白紗展現了完顏英對婚姻的熱切渴望,然後二人進入臥室,房間裡大片的黃色取代了對比鮮明的紅白兩色,給人以溫暖和曖昧之感,也暗示著二人的感情在此交流。

然而馬走日為了逃避婚姻而給完顏英抽了鴉片煙,兩人在精神恍惚之際開車離開了臥室,此時馬路上光怪陸離的光線加上大量搖動的鏡頭,加上背景的薩克斯爵士樂,造成了一種朦朧夢幻的感覺,意味著二人已經神智不清。

隨著汽車開過一座又一座高樓,兩人進入一片荒地,此時已入深夜,畫面卻不是黑暗的,完顏英聲稱月亮上有她的兔子朋友,此時銀白色的月球越放越大,熒幕為一片白光佔盡,既表現了二人的瘋狂,也體現了馬走日內心的空虛與乏味。

完顏英死後,馬走日到武六家向其求救,此時的畫面要同時表示現實與過去。表示現實時是燈光昏暗的書房,而在表現馬走日對二人初識的回憶之時,畫面用的色彩則充滿了奇幻而炫目的色彩,尤其是明顯不合現實的金色沙灘,生動地表現出了美好而輕鬆的回憶與焦慮而沉重現實在情調上的區別,引起觀眾關於各自生活經歷與體驗的聯想。

兩位主人公的腳下是絢麗的金黃色的沙灘,沙灘上有黃色的扶手椅和雨傘,以及與大海顏色相配的藍白兩色的氣球,而武六身穿的也是淡黃色的裙子,推開房間的後窗,出現的是誇張的藍色大海,畫面中再無別的突兀的顏色,暗示著此時的兩人已經陶醉於愛情的美好當中。

這些畫面十分出彩,因為在顏色的使用上它們超越了自然領域,觸動了觀眾的視覺和心靈。對比兩段畫面的色彩便可以感受到,馬走日與完顏英在臥室相處時,色彩含混,有著某種曖昧的暗示,意味著兩人雖然互相依賴,但更多的是一種肉體上的關係,而馬走日與武六在一起時,鋪滿視野的幾乎全是燦爛的色彩,與後面武六的臺詞「可是我沒睡他,因為我愛他」相照應,表示了二人在精神上的惺惺相惜。

隨之畫面一變,馬走日發現了被捆綁在馬房的項飛田,此時的畫面全是暗示災難的黑色,象徵了馬走日擔憂、恐懼的心理活動。

在《一步之遙》中,馬走日經歷了兩次乘坐汽車的「私奔」,兩次都以死亡的悲劇收場。第一次和完顏英私奔之時,馬走日對愛的態度是拒絕的,第二次是被動地跟著武六逃命,但馬走日不僅聽到了武六表明心跡,也真誠地接受了她的愛。

這兩段情節是互為照應的,因此在影片的最後,色彩依舊極為鮮豔。此時馬走日和武六已經開車逃到了福建鄉下,馬走日決意出去投降求死,這時的鏡頭顏色是明亮鮮豔的,雖然又是一段瘋狂的逃離,但這次馬走日因為明白了武六的愛,他的內心不是空虛的。馬走日站在鮮紅的風車上,背景是湛藍的天空,滿地綠茵上的花草洋溢著勃勃生機,與馬本人的死,以及他口中完顏英的死、大清朝的死形成鮮明的對比。

2.黑白相間的逃亡歲月

在《鬼子來了》中,觀眾對姜文用的黑白鏡頭有著深刻的印象。在《一步之遙》中,姜文也使用了一段對默片的模仿,那便是完顏英死訊傳出,馬走日作為嫌疑犯被迫逃亡的那段情節。

此時的項飛田因為把一切案子都按照嫖客殺舞女來結案而名聲大噪,立功受獎,並正在四處追捕自己的髮小馬走日。對於馬走日來說,那是一段流落街頭的最黑暗的光陰,對於這個社會來說,這也是一段草菅人命,司法黑暗的荒唐歲月。

因此這一段的黑白鏡頭中蘊含了比向默片致敬更深刻的意義和闡釋,與馬走日之前風頭正勁時色彩絢爛的畫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同時,此時的馬走日以隱藏在畫面中某個角落的方式出現在觀眾面前,馬走日的臉是灰色的,暗示著此時的馬走日是一個處於「灰色地帶」的人物,他既不能說是一個清白無辜的人,完顏英的死他確實有責任,但是他確實又不是一個喪盡天良的兇手。

這段黑白畫面的運用還有一個很少為人注意到的原因,在默片當中是沒有同期聲的,只有後期配的音樂。此時畫面上的人物也沒有一句臺詞,全由馬走日的旁白介紹事情的來龍去脈。這也暗示了讀者在當時的情況下,馬走日是一個不能為自己分辨的人。

02

《一步之遙》畫面的構圖內涵

構圖也是一種重要的電影畫面語言。構圖除了能給於觀眾審美體驗以外,也能夠展現影片導演、美術、攝影等人的藝術個性。

1. 畫面的選材

選材在電影構圖中具有重要意義,選擇什麼佔據畫面的主要位置,對於表達臺詞無法表達的人物心理活動,環境等十分關鍵。例如在1984年陳凱歌的電影《黃土地》中,一幕幕一望無涯的黃土地就是電影選擇的材料。

在《一步之遙》中,姜文也主義到了選材給予觀眾的啟迪。例如在表示完顏英去鍾三兒家裡「義賣」的時候,鍾三兒的身份沒有交代,只說了他的住址是拉法耶特B1389號。拉法耶特並非是當時上海的實際地名,而是一位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法國人名字,曾經擔任過法國國民軍總司令,是七月王朝的奠定者。

在前一位牛大爺身上,觀眾已經不難看出他是一位家裡有衛兵的有錢人,而這位鍾三兒則顯然是一位大權在握者,這兩人的出現是告訴觀眾完顏英的裸捐並不是只給窮人,對於沒有必要捐贈的有錢有勢者她也盲目地照捐不誤。

全片中鍾三兒並沒有露臉,被馬走日打了之後就從樓上掉下來一晃而過。不熟悉歷史的觀眾也無法從地名中猜到鍾三兒是高位者這一暗示。於是在馬走日在樓下心懷不滿地踱步時,畫面中出現的是一部又一部顏色鮮豔的小汽車。

2. 畫面的布局與構成

電影與繪畫的區別在於,電影的畫面不是靜止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時刻在變化的,因此電影的構圖要考慮到動態的因素。而且與話劇不同,電影的膠片可以根據導演的需要隨意剪輯,因此電影的畫面能實現重新組合

但這不意味著單幀畫面的布局與構成就不值得用心了,唯美而包含意蘊,如繪畫一般的畫面能給觀眾特殊的視覺印象。如在完顏英與馬走日在上海最好餐廳約會的時候,畫面上先是出現黃浦江的江景,畫面上是輪船以及岸邊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十分闊大,之後鏡頭後移,畫面的左邊出現了完顏英的半個背影,右邊則是半個馬走日,兩人目睹美景,完顏英在敘述以前男人約她在豪華飯店吃飯的情景,馬走日則除了「謝謝」之外始終一言不發。

既與完顏英「這兒是全上海最高的建築」的臺詞相符合,同時,在整個畫面裡,完顏英與馬走日分列一左一右,之間隔著一段距離,在背景的襯託之下,也可以看做兩人之間隔著整個上海,暗示著他們關係看似「一步之遙」,卻十分遙遠,不可能結合,揭示出二者複雜的關係,可以說構圖能夠幫助觀眾更好地挖掘出電影的潛在語言。

姜文在《一步之遙》中又一次展現了構造畫面上的過人天賦。電影通過色彩與構圖實現了影片的藝術審美價值,提升了電影的藝術表現力,給觀眾帶來了富有美感的視覺衝擊。

(全文完,文/閆志遠)

相關焦點

  • 電影畫面構圖的審美維度
    本文從電影構圖的內容美、電影構圖的意境美、電影構圖的陌生化審美三方面,淺析電影構圖的審美維度。  何謂電影構圖? 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有效畫面內人和物空間的布局。
  • 原創:淺析電視攝像角度和畫面構圖
    如杭州今古時代電影公司拍攝的《我與拉拉》,是一部以抗震救災為題材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麥米在地震發生後,帶著自己忠實的朋友小狗拉拉踏上了尋找「媽媽」的徵途。在對麥米進行拍攝的時候,就採用正面拍攝,主體感增強,而且還會突出空間感。這種拍攝方式可以使畫面與正常的視覺效果相符合,畫面給人以莊重之感。
  • 看不懂此電影的都是文盲,《一步之遙》影評
    看電影前,我和朋友開玩笑,看不懂《一步之遙》電影的觀眾都是文盲,夥伴問為啥?我笑著說,電影下面有字幕啊,不認識字的人自然看不懂電影。 一語成箴,我真沒看懂《一步之遙》,姜文導演蟄伏四年的心血力作。「我笨,真沒看懂。」 雖然有人說《一步之遙》和《讓子彈飛》中間有100個《非誠勿擾》,但《一步之遙》應該不是《讓子彈飛》,我也是以去看《讓太陽照常升起》的決心去看《一步之遙》,抱歉的是,我猜中了前面,卻沒猜中結局。
  • 電影《一步之遙》你認識的並不是真正的姜文
    點擊圖片上方↑」宜都大唐國際影院「並關注,即可了解最新電影資訊。影片還未上映,澎湃新聞的一篇報導《送給姜文的掌聲,居然在「一步之遙」開場時就用完了》便拉開了負面輿論的序幕;接著你便從朋友圈裡看到,很多人都在表態說這是一部期待值過高的爛片。作家張冠仁卻給了一個新的角度,來解讀《一步之遙》和姜文。不論你看沒看過電影,都可以在被惡評洗腦之後看看他的理解。 「我就是那個扮演姜文的人」。
  • 《一步之遙》和「元電影」的概念
    寫《一步之遙》前先懺悔一下(日常懺悔),直到這個禮拜要寫《一步之遙》以前,我都還沒有完整把這個電影看完過,不過看完以後發現值得寫的東西不少。關於視聽語言之前的若干篇影評已經帶到很多了,這一篇我想稍微學術一點,討論一個概念,叫做「元電影」。
  • 二刷《紅高粱》:從視覺層面分析,電影畫面中的色彩與構圖
    這部電影的解說已經有很多版本,今天我將從電影色彩和構圖所代表的意義以及我的感悟,來談談這部電影的魅力之處。01.如火焰般的色彩,在電影中起到了三重作用色彩——如火似血的紅。影片中剝皮者抱著羅漢的肉皮瘋了的片段,整個畫面是泛著藍色的冷色調,傳達出一種死亡的嚴峻之感。但從九兒他們為羅漢報仇開始,整個畫面的色彩跳入了紅色的暖色調中,在眾人一起跪拜決定報仇的片段中,紅色的畫面,紅色的皮膚,加之身後熊熊的烈火燃燒,表現出了他們報仇的決心,仇恨如同烈火般在心中燃燒。
  • 走進《一步之遙》背後視效團隊
    就在上周,備受矚目的姜文新作《一步之遙》正式上映。在經歷了審查、配音、首映取消等一系列波折之後,《一步之遙》自信地進影院「嗨」了一把,把激烈的討論留給了影迷。截至12月23日,《一步之遙》累計票房已達3.8億元。影片的瑰麗的色彩、夢幻的風格一定還停留你的腦海裡,而幫助姜文打造這部「魔幻現實主義」大作的,正是來自德國的「奧斯卡級」特效公司PIXOMONDO。
  • 《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亮相以來爭議頗多  搜狐娛樂訊 《一步之遙》在熱議中上映了一周後,「馬走日」終於回到了上海。昨天下午,影片導演姜文和出品人馬珂一同侃侃而談,姜文肯定《一步之遙》是自己拍得最好的電影。對於票房不如預期,馬珂表示拍電影有賠有賺太正常,自己很驕傲「冒險」拍了這樣一部值得留下的電影。  經過一周上映,《一步之遙》票房表現出現分化,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城市上座堅挺逆襲,有望實現長線放映。與此同時,影片口碑在經歷了最初的負評潮後開始升溫,姜文表示《一步之遙》受制頗多,的確造成了普通觀眾理解障礙和損失,但最初一邊倒的評論動機可疑,相信觀眾會有自己理性的判斷。
  • 分享 電影畫面構圖(一)
    據說 目前有這樣一種 看法 , 認為 研究 電影 的時空是新課題 , 再談畫面 、 畫面構圖似乎有 些顯得陳舊 , 有些過時 。 關於 電影 中的時空問題 , 應 該說 和 電影畫 面構圖 一樣 , 從電影一問世 , 電影工作 者就和 它接觸了 , 但有相當一段時間人們處 於不 自覺 的狀態 。
  • 《一步之遙》為何是部壞電影
    從產品角度看,《一步之遙》是個壞產品,甚至是一部壞電影。1、姜文很聰明,他做的是「謎題電影」,但這次坑爹了。《讓子彈飛》為什麼火爆,就是有N多謎題,N多解讀。《南方人物周刊》寫過一個段子:一位視牛頓為偶像的畫畫朋友看完電影怒了:不帶這麼耍猴的,全是謎面!然後他考我:五加六等於幾?
  • 《一步之遙》:再現民國百老匯映像
    而在同時期的好萊塢,巴斯比•伯克利繼承百老匯音樂劇舞臺的創作手法和傳統,創作了一系列讓人回味無窮的歌舞幻境。他第一個意識到舞蹈設計和運鏡手法會極大影響歌舞段落的視聽效果,所以,在電影鏡頭設計、運鏡和剪輯過程中,充分保留了舞臺創作手法,從而營造出介乎舞臺與影視之間的視聽效果。
  • 《一步之遙》公映 評價冰火兩重天
    原標題:《一步之遙》公映 評價冰火兩重天   姜文執導的影片《一步之遙》超大規模的首映和公映後,引發了毀與譽嚴重兩極分化的評論,並不斷在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發酵。他們認為,《一步之遙》荒腔走板式的過度自嗨,是姜文才華傾瀉之下的肆意顛覆與解構。馮小剛對此曾有過忠告:「姜老師的問題是如何能夠節制他的才華。對於他來說,最大的敵人就是淤出來的聰明。」學者王一川評價姜文的狀態是「離地高飛」,他擔心其「飛得太久、飛得太高時難免會缺乏必需的大地情懷及現實物質依託。」任志強明確表示「沒看懂」。
  • 為什麼《一步之遙》最終還是差口氣?
    《一步之遙》舒淇浴袍頭紗嬌俏動人  首先,已經看過《一步之遙》的認定它為大爛片的觀眾就不用繼續讀此文了,因為我發現我們不會像是討論《星際穿越》中某個科學事實那樣有一個靠譜標準做參照,而是將陷入「反覆跟你解釋相聲裡的一個梗你卻還是笑不出來
  • 【周末電影】看《一步之遙》前你應該知道的十件事
    一步之遙》將於明天上映,經歷了「首映禮臨時取消」的風波,觀眾們對影片的的真面目也越發期待。整個電影的基調、主題、表達方式相同也可以被稱為X部曲。比如影片的地點設置,《讓子彈飛》發生在「鵝城」,而這部《一步之遙》發生的「花城」,這種虛構地點的稱謂也會讓人不由自主產生他們之間有關聯的聯想。《讓子彈飛》是小說改編,《一步之遙》靈感來自真實事件,接下來要拍的「施劍翹刺殺孫傳芳」更是歷史劇,所以劇情上並無關聯,只是三個故事的背景都在北洋時期,姜總認為北洋是個「短暫但瘋狂夢幻」的年代。
  • 《一步之遙》一二線城市長線放映 「馬走日回上海」 姜文:《一步之遙》是我最好的電影
    昨天下午,影片導演姜文和出品人馬珂一同侃侃而談,姜文肯定《一步之遙》是自己拍得最好的電影。對於票房不如預期,馬珂表示拍電影有賠有賺太正常,自己很驕傲「冒險」拍了這樣一部值得留下的電影。  經過一周上映,《一步之遙》票房表現出現分化,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城市上座堅挺逆襲,有望實現長線放映。
  • 《一步之遙》的敘事結構分析
    三、傳統敘事結構的突破 在正式對《一步之遙》的敘事結構進行分析之前,先闡述一下電影敘事結構的概念。 電影《一步之遙》在敘事結構上以線性敘事為主要方式,中間穿插了倒敘和插敘。故事開端於武七向馬走日的求助,以二十分鐘時長來表現百老匯的舞蹈和花域大選的過程,發展則是完顏英花域總統的當選和完顏英對馬走日愛情的表達,高潮則是完顏英之死導致了馬走日階下囚的身份,結局以馬走日選擇獨自面對死亡而結束。
  • 《一步之遙》戲劇化表達,極致的荒誕
    一步之遙,2014自從2010年《讓子彈飛》上映,在國內爆紅之後,所有人都在期待著姜文的下一部作品,網際網路上也出現了無數所謂的《讓子彈飛2》的劇情猜測,有的說師爺其實沒死,有的說黃四郎也沒死最後由老三說出的「上海就是浦東,浦東就是上海」意味深長但是,眾所周知,這種電影如果拍續集,此等行為與自殺無異。於是姜文選擇了全新的故事,將民國奇案「閻瑞生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編,讓其變得十分「姜文」,最後就有了這部《一步之遙》。
  • 《一步之遙》第一波影評來了:「我笨,沒看懂」
    《一步之遙》劇照  搜狐娛樂訊 (哈麥/文)12月15日晚,《一步之遙》在有2800多個席位的北京奧體中心IMAX臨時巨幕館首映,這部讓眾多觀眾期待了四年,歷經映前審查風波的電影到底如何?  A:絢麗程度比《了不起的蓋茨比》和《紅磨坊》有過之而無不及。另全片有一種荒誕感,人物的行為不能用正常的邏輯來推敲,比如,兩位女主角為何突然死心塌地地愛上馬走日,就要觀眾費腦筋來找理由。還有,《一步之遙》呈現了一種很夢幻的感覺,尤其是馬走日和選美冠軍抽大煙後開車經過街道,走出郊區,飛上月亮的段落。  Q4:表演有得談嗎?
  • 怎麼看懂《一步之遙》?
    《一步之遙》是一部表層荒誕浮華的電影,這些表象只是一種用來吸引人的外殼,表象下掩蓋的內容才是重要的,它所表達出的人物感情和世間道理往往是最簡明醇厚的。要看透它的內容,不能從它的手法和故事入手,而是要先懂它的人物。
  • ...首映禮|皮哥|完顏英|讓子彈飛|姜文|一步之遙|馬走日|知乎|項飛田
    01、上映前夕卻遭遇「未過審」窘境我們把時間的齒輪撥回到2014年年底,那時《一步之遙》即將上映,因為上一部《讓子彈飛》的成功,觀眾的期待值被拉滿。《一步之遙》從哪個角度看都是《讓子彈飛》的升級版——《讓子彈飛》的投資是1.5億,《一步之遙》直接飆到了3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