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遊,花下說風流.

2021-02-08 書畫文化

《書畫文化》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文藝公眾號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藝術品收藏 | 茶道 | 文學 | 視覺


浣溪沙

【宋】韓淲


風軟湖光遠蕩磨。

春衫初試薄香羅。

踏青無計奈君何。

莫笑老來多歲月,

肯教閒去少詩歌。

長安陌上有銅駝。


清風吹來,眼前的湖光山色變得靈動,初春的日子著一身輕衫,走在這晴朗的天空下,莫笑人老任性,寧願有著一顆簡單閒適的心。




踏青遊 · 竹外溪邊

【宋】 趙溫之


竹外溪邊,一枝破寒衛臘。

瑩素肌、玉雕冰刻。

賦閒標,足餘韻,豈同常格。

最風流,生來處處盡好,別得造化工力。

疏影幽香,意思迥然殊絕。

算不枉、詩人分別。

凍雲深,涼月皎,愈增清冽。

大瀟灑,尤得靜中雅趣,不許鶯棲燕歇。


竹外溪邊,眼前是一片透人心扉的綠色,耳邊是流水的聲音,看那搖曳在風中的竹子,感嘆大自然的造物神奇。這裡沒有俗世的繁雜,心中只剩寧靜中的雅致。




阮郎歸 · 南園春半踏青時

【宋】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

鞦韆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此篇沒有直說思念的地方,也沒有直呈愁怨的言語;但春光大好,遊園不能令「她」情意歡暢,園中蕩鞦韆也不聞盈盈笑語,一切只是默默,終而無言無緒欲擁衾獨眠。




無題 · 八歲偷照鏡

【唐】李商隱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從詩的內容看,詩人對少女的觀察是細緻入微的。從她八歲開始「偷照鏡」寫起,直到待字閨中,這麼長一段生活經歷,寫的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鷓鴣天 · 小市橋彎更向東

【宋】陳克


小市橋彎更向東。便門長記舊相逢。

踏青會散鞦韆下,鬢影衣香怯晚風。

悲往事,向孤鴻。斷腸腸斷舊情濃。

梨花院落黃茅店,繡被春寒此夜同。


猶記兩人相逢時,正是踏青時節,依然記得你在鞦韆上的美麗身影,如今你又在何處?只剩我和往事共回憶。




清平樂 · 東風庭戶

【宋】周紫芝


東風庭戶。紅滿桃花樹。

準擬踏青南陌路。

雙鳳繡鞋新做。

鞦韆月掛黃昏。

畫堂深掩朱門。

立盡花陰歸去,

此時別是銷魂。


在屋裡就能看見窗外的桃花開得正燦爛,又想起了與你踏青的那一天,精心裝扮,共享美景良辰,直到月掛黃昏,朱門深掩。




菩薩蠻 · 黃鶯啼破紗窗曉

【宋】張元幹


黃鶯啼破紗窗曉。

蘭缸一點窺人小。

春淺錦屏寒。

麝煤金博山。

夢回無處覓。

細雨梨花溼。

正是踏青時。

眼前偏少伊。


草飛鶯長的季節,細雨打溼了梨花,這樣的風景怎能一個人看?看花,聽雨,這眼前的一切再美好,沒有你,也只是一種孤寂。春光大好,甚是想你。




絕句


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

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詩人到江邊遊玩,享受了美好的踏青節日之後,正欲賦歸,卻遇上吐蕃軍隊入侵四川,成都戒嚴,一時間旌旗鼓角,瀰漫春郊。和平與戰爭,在一天內都逢上了,感情自是複雜。




溫馨提示:《書畫文化》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來源:書畫文化 微信:Taizhouwenhua)。

相關焦點

  • 韋莊《思帝鄉·春日遊》:春心蕩漾,愛意萌發,看古人的一見鍾情
    古代封建社會在禮教的嚴格束縛下,男女婚姻締結要遵從父母之命與媒妁之言,男女之情婚姻自主自由是根本不被禮法世俗所認同的。但追求純真愛情是人類的自然天性,封建禮法是扼殺不住的。自由戀愛的權利在近代五四運動之後開始大範圍解放,但嚮往自由與幸福的男女之情在古代早已有之。
  • 春事花事情事,寫給春天的那些詩詞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少年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韋莊《思帝鄉·春日遊》春天美好,泥融沙暖與鴛鴦。陌上風流少年,窗邊多情姑娘。那是最美的春天,亦是最美的年華。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 這有山19日復工 別錯過「3月春日遊山會」
    復工首日,「這有山」將隨即開啟「3月春日遊山會」。「屆時會有花海盛景,有好玩的手作互動,也會安排諸如放風箏、系風鈴、接福氣等充滿美好寓意的活動。」「這有山」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 古人說的「風流」是何意?為何《紅樓夢》用「風流」形容黛玉?
    (二)「風流」的詞義變遷:從樸實到高雅再到低俗「風流」二字最早見於《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說關隴之人生活地接近羌胡等少數民族,民俗修習戰備,崇尚武力,這種社會風氣從過去一直延續到現在——「風流」在這裡就是「遺風」「風俗」的意思。
  • 香港四大風流富豪大亨風流情史(上)
    因為風流一直都是我們的追求,無論男女都在骨子裡都偏愛風流。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風流,都能有一段獵豔的過往。現在這個社會也不允許了,我們只能說一說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娛樂圈中。四位風流的大亨:趙世曾、劉鑾雄、羅兆輝、楊受成(排名不分前後)。看一看他們的風流獵豔史。
  • 才子風流亦丈夫
    唐伯虎得風流之名,與他中年以後築室桃花塢,又傳說其三個月納八美人歸有關。但《明史·文苑傳》雖然提到唐伯虎的風流然而寥寥數百字的傳記中根本沒有這方面情況的具體介紹。大概也非事實吧。唐伯虎一生的確不止一個夫人。他的真實婚姻情況大致是這樣的。元配為徐氏。感情不錯,可惜早逝。中間一位,因為唐伯虎犯了案子,離他而去。最後為沈氏,唐伯虎深愛之,二人終老。
  • 人不「風流」枉少年?——戒言
    今朝有酒今朝醉,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以前我對這句話沒什麼感觸,好像是出自珠簾繡的《醉西施》,也有說是出自湯顯祖的《牡丹亭》,都是戲曲類作品。究竟是誰寫的我們不管,可讓我費解的是,人家古人作曲明明是有批判性的,這在後人看來咋還被引以為榮了呢? 什麼意思?你比如說,我也委婉的寫了首詞說「色慾猛如虎」。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在其著名劇作《牡丹亭》裡有一首詩寫到:「問君何所欲,問君何所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 馮友蘭:論風流
    當然,說男女有關的事是風流,也是風流這個名詞的一種用法。但我們所謂風流,不是這個名詞的這一種用法的所謂風流。 《世說新語》常說名士風流,我們可以說風流是名士的主要表現。是名士,必風流。所謂「是真名士自風流」。不過冒充名士的人,無時無地無之,在晉朝也是不少。《世說新語· 任誕》說:「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 花開一朵,兩風流
    杜鵑紅山茶,花開一朵,端的是兩風流。杜鵑,春天開花。山茶,冬天開花。杜鵑紅山茶,夏秋開花。也是極有趣了,這個有關杜鵑有關山茶名字的花,花開時節,恰好銜接了杜鵑和山茶都不開花的季節,由此與杜鵑與山茶相關的花,也算是春夏秋冬連開不敗,堪稱風流無比了。
  • 4311《絕代雙驕》俠客錄揭花無缺風流史
    這位絕世美男子,竟和武術古龍名著美女豪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想知道風度翩翩的花公子有何江湖風流史嗎?快來4311《絕代雙驕》俠客錄一探究竟! 齊來4311《絕代雙驕》翻閱俠客錄,揭秘名俠花無缺風流史!4311《絕代雙驕》是全球首款Unity3D開發的3D即時戰鬥網頁遊戲。在古龍大俠逝世二十七周年之際,伴您體驗古龍世界撲朔迷離的懸念詭計和波瀾壯闊的愛恨情仇。通過在遊戲內完成任務、PK,招募俠客,等方式進行角色能力的提升,最終成為天下第一!
  • 那坡三月三:風流街日話風流!
    值此良辰美景,地處中越邊境的那坡縣各個鄉鎮的圩場都要舉行盛大的風流街日活動。那坡黑衣壯族稱街為「航」,趕街為「背航」,把歌圩稱為風流街,壯語為「航單」。趕風流街是黑衣壯族聚集區那坡縣所獨有。遇上理想的對象,觀察物色好對手後,一般由勒貌主動出擊,先唱「見面歌」「邀請歌」:「雛雞初啼聲不亮,哥唱不好也上場;山中種好梧桐樹,等著鳳凰落樹上……蜜蜂採花山過山,蝴蝶戀花去又返;妹是紅花香千裡,只怕枝高哥難攀……」若得到回應,便開始唱「詢問歌」,彼此相互了解,然後再唱「愛慕歌」「交情歌」。一唱便是半天、一天,直至太陽落山,月亮升起。更有甚者,搭起歌棚,徹夜對唱,幾日方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