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
導演: 梁家輝這個IP太難了!
梁家輝的名字,如雷貫耳。他是香港電影圈的「演技之神」,千人千面。
文如《黑金》周朝先,一句「誰贊成,誰反對」霸氣外露;武如《黑社會》的大D,「八點鐘,有骨頭」。孤寂如《東邪西毒》黃藥師,飲一壺醉生夢死酒;專情如《情人》裡的東尼,看著女孩的眼睛說「你會記得這個下午」。
五座金像,兩擒金馬之後,近年來梁影帝的作品似乎是減少了。直到看到《深夜食堂》才恍然大悟:原來影帝去當導演了。
但一看這片名……倒吸一口冷氣,梁家輝的導演處女作,就給自己挖了個大坑。
《深夜食堂》迄今為止在中日韓三國已經有多個版本。日本的劇版口碑持續穩定,但電影版第一部照樣被各種口誅筆伐;韓國版石沉大海,豆瓣6.9分;中國翻拍過兩部劇集,評分都沒有超過3.5分……
這是什麼神級IP,為什麼會這麼難搞?《深夜食堂》能火,不就是因為慰藉了大城市人孤單而寂寞的心情嗎?都是大城市,憑什麼東京可以,放在首爾或者上海就會水土不服?
日本劇版《深夜食堂》
不得不說,《深夜食堂》的切入點確實是極好的,入夜之後的夜宵,本就是計劃外的行程,在夜宵的桌上,人們更放鬆,也更寂寞。
而「食堂」也就是一家小小的街角日料店,僻靜、狹窄,每一道私人訂製的菜都帶著匠心。這也是目前「慢」綜藝的吸引力所在,一種返璞歸真的回歸。這是屬於日料的淡雅,韓國的大醬湯和中國的燒烤感覺都不對。
但《深夜食堂》的慰藉,除了故事,就是食物啊!而中國的夜宵,不就是燒烤最多嗎?不少觀眾都說《人生一串》就是中國的「深夜食堂」,大家喝著啤酒擼著腰子談理想,畫面也是相當和諧……個X。
應該說,相比於劇版的老壇酸菜,電影裡的本幫麵館確實是動了腦筋設計的,不管是餛飩還是雪菜肉絲麵,都帶著本鄉本土的溫度,也確實適合夜晚獨自享用。
而從中文字體,包括電影裡的擺盤、裝飾,都能看出一定的格調。畢竟是當年在廟街靠自己設計的牛皮手鍊能養老婆的男人,梁家輝的審美還是不錯的。
但問題是,新導演梁家輝還是有些拘謹。飯都換了,卻還留著那個日料式的吧檯?或許是覺得這個布局太過經典,是IP的一部分。但「深夜食堂」動人的,從來都不是那所房子。
換言之,對於這個IP怎麼改,改多少,梁家輝的團隊一定是下了功夫的。可惜,最後選定的那個切入點,還是小心了些。
仿佛都看得見導演面對鏡頭的無奈:太難了!
故事成減分項
《深夜食堂》的精華,在於那些美食,更在於一段段來這裡的食客的故事。這些故事的動人之處在於,他們就是我們日常會看到的那些人,雖然有些比較典型,比如黑社會或者變性人,但生活的煙火氣和日常感鋪得很滿。
這種日常感,其實帶著店老闆的視角,有一種審視和清冷的味道。包括小龍被捅、美幸最後一次來吃貓飯,也都不會過火。這種分寸感,也考驗著講故事人的功力。
電影並沒有對劇情做全盤的改編,而是採取了將原本的故事進行了本土化。比如音樂人小雪的故事,就來自原劇中的美幸;阿龍,則對應小龍。
菜市場賣海鮮的蓮嬸,時常假裝到酒館喝醉,讓做拳館陪練的兒子開源來接自己,從而共享一份兒子被要求不能吃的炒蜆子。金燕玲和楊祐寧的互動,確實相當有戲,講的是現代母子之間的問題。
國際香薰公司的調香師小美,則在多年之後重溫了和大學學長的彼此傾慕,但依然因為自己的體型而自卑。
來大城市闖蕩的音樂人小雪,經常在食堂關門後來蹭飯,卻在偶然撥琴的時候被音樂製作人看中,大紅大紫。然而第一張專輯發布前,卻因為動脈瘤去世。
而計程車司機唐宋和一心想做模特的思思,是從湖南鄉下來到上海打拼的戀人。立志成功的思思,和安於現狀的唐宋越走越遠。
這些故事講述的情況,確實是真實的。但問題是,這些從2009年劇集裡搬出來的故事,真的有點過時了!拳擊手和媽媽,煽情不過《翻滾吧,阿信!》;大都市的男女,也有了《北京愛情故事》。
當這些話題重新被鋪出來,寫進故事,未免有一點套路的味道。而《深夜食堂》想要的感動和共情,並不能通過這些故事傳達。
同時,在故事改編上,也相當束手束腳。比如唐宋和思思,兩個湖南人來深夜食堂懷念家鄉的食物,居然是雞蛋餅?
我不知道湖南的雞蛋餅到底好在哪,但口水蝦臭豆腐炒臘肉真要哭出聲了。而日本的厚蛋燒改成蛋餅,卻並不敢改成口水蝦,這就是電影的分寸出了問題。
如何評價導演梁家輝?
梁家輝所飾演的老闆,並沒有如預期地帶來驚喜。
或許是過於關注電影拍攝,對於這個角色無論是塑造上還是表演上都顯得過於中規中矩。日劇裡眼睛上有一道刀疤的老闆,對來往的客人冷眼旁觀,卻也會偶爾溫柔。他會對鬧事的小混混怒目而視,也會幫美幸遞專輯給作詞人。
但在這一部裡,老闆似乎並沒有太多個人劇情。雖然在前史裡出現了老闆曾經是軍人的身份,但對應到現在,只有和阿龍一段尬到不行的兄弟情(堪稱全片智商低點!)。
最可怕的是,梁家輝居然給男主角用了配音!金燕玲和楊祐寧那個口音還都是本人說話呢!雖然不知道配音者是誰,但暖暖的酥酥的聲音,頗有《舌尖上中國》的味道;講美食固然合宜,但給人物配音,過於呆板了。
全程冷臉的老闆,雖然放出了若干次不怒自威的氣勢,但對於梁家輝來說真是打著瞌睡都能演出來。這次他的心思,真沒放在演戲上。
除了梁家輝,電影聚齊的這幫演技派,絕對算得上豪華陣容。除了以上主要故事的主演,跑龍套的也都不是一般人。一個只有兩場戲的製作人,居然請來了鄧超;拳館的老闆,是張一白;健身房的教練,是彭于晏。
問題在於,擅長演戲的梁家輝,似乎並不太善於從導演角度選演員。雖然表演水準都在層次以上,但角色的融洽程度都算不上高。金燕玲和楊祐寧能夠出彩,應該說是他們和角色更匹配。
全盤否定梁家輝做導演當然要不得,作為新導演,他對於整體節奏的把握和鏡頭的安排,確實是可圈可點的。這也是老電影人的底氣。尤其是前者,很多新導演能拍好單場戲,但整部電影節奏會亂掉。
要在90分鐘內,講《深夜食堂》這樣多重故事走線的故事,確實非常考驗導演的整體結構能力。至少梁家輝的版本,還是流暢的。
同時,在拍攝上的用心是看得到的。據說梁導在現場,連木匠活都事必躬親,看完成片我信。
但從上述的問題你會發現梁家輝在導演上的弱項:分寸感。改編的分寸感,情緒渲染的分寸感,甚至人物表演的分寸感,都不夠細緻。而這種細膩對於《深夜食堂》來說,是必須的。
這些失分寸,讓電影無限接近一個庸俗的現代都市故事,並且裡面還存在劇情的bug,以及文化上的水土不服。
不得不說,梁家輝給自己的導演處女作,選錯了電影。這樣一個改編任務,對於任何導演來說都是地獄級難度。更何況,是剛剛進入導演領域的新人。
這不是一部會讓你愛恨分明的電影,看完之後還有點冷漠,不回勾起任何強烈的情緒。如果這周末想看一部電影,靠這部電影打發時間,無非那句評語:可以,但不必要。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 微博 |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豆瓣 |
| 搜狐號 | 企鵝號 | 什麼值得買 | 大魚 |
| 趣頭條 | 虎嗅 | 百家號 | 新知 | 大風號 |
合作、投稿、諮詢請聯繫:17717464097
轉載聲明:原創文章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你想看這部電影嗎?
轉發或者點個「在看」再走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