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造事實,報警誣陷他人的後果,你知道嗎?

2021-01-17 騰訊網

隨著人民群眾法律意識的提高,

越來越多的人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

尋求法律的幫助,

但如果因為一時氣憤或心急,

通過捏造事實,報警誣陷他人,

反而會讓自己變成罪犯。

日前,陽新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

案情回顧

2018年4月,徐某駕駛計程車載陳某,自湖北省鄂州市向陽新縣行駛。到達陽新縣後,陳某因無錢支付車費,便用身份證作為抵押,以籌錢為由離開,徐某等待許久未果,遂因此向陽新縣某派出所報警,但徐某在報案和接受派出所詢問時,捏造了陳某搶走其計程車駕駛臺上的2000餘元的虛假事實,導致陳某被刑事立案,並籤發拘留證,列為在逃人員進行追逃。

2019年4月29日9時,派出所書面傳喚陳某,其到案後陳述了案發當晚的真實經過。當日,徐某經電話傳喚歸案,並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案發後,徐某與陳某達成了調解協議,賠償了陳某8000元,並取得了諒解。

陽新法院經審理後認為,徐某的行為已構成誣告陷害罪。鑑於其認罪認罰並已賠償陳某,取得陳某諒解,可酌情從輕處罰。而陳某未及時支付車費不是徐某誣告陷害陳某使陳某遭受刑事追究的理由,對於徐某的辯護人提出的徐某報假案,系事出有因的辯護意見,不予採納。法院最終以誣告陷害罪判處徐某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

法律小貼士

一、什麼是誣告陷害罪?

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

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規定:

(1)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3)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二、誣告與錯告和檢舉失實的區別?

(1)誣告是指捏造事實,向國家機關或者有關單位作虛假告發,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行為;

(2)錯告是指舉報人由於認識上的問題,向舉報部門作了不符合實際的舉報;

(3)舉報失實是由於舉報人對情況了解不確實,而向舉報部門所作的不符合實際的舉報。

(來源:陽新縣法院)

相關焦點

  • 捏造事實,作虛假告發,意圖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為
    本罪的行為人只要實施了誣告陷害他人的行為,導致被害人成為刑事偵查的對象或捲入刑事調查或刑事訴訟就構成犯罪既遂。被誣告人是否因此受到刑事處罰,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在主觀方面必須出於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在捏造事實,一向有關機關或單位告發就會產生被告發人遭受刑事追究的危害後果,但仍決意為之,並且希望這一危害結果發生。
  • 捏造事實誣陷民警 男子投案被行政拘留
    捏造事實誣陷民警 男子投案被行政拘留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7日電 (遊小露 張文潔 廖斌) 近日,當陽市公安局迅速啟動維權機制,將捏造事實在小區居民樓張貼大字報、在微信群中誹謗民警的違法行為人張某依法行政拘留,為民警維權正名,及時消除了不良影響。
  • 【百姓事,身邊法】捏造並虛構事實,貶損他人人格及名譽,構成誹謗罪
    【百姓事,身邊法】捏造並虛構事實,貶損他人人格及名譽,構成誹謗罪 2020-06-24 0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學生家長捏造事實誣陷老師,如此護犢良心痛不痛?
    面對這篇有圖、有真相的投訴,無論你是學生家長,還是普通網民,看到這些圖文一定會怒火滿腔,憤慨不已,有一種拍案而起,怒斥那位體罰學生的班主任老師的衝動! 面對公安機關的調查取證,發帖人劉某最終在事實面前不得承認,照片中校服上的「血跡」實為化妝品,其女兒並未吐過血,目前,精神狀態良好。還有女兒凌晨2時被老師威脅毆打、送老師6萬元錢等情節,也都是自己為擴大影響而故意編造的謊言。
  • 捏造造句和解釋_捏造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巴金《家》:「即使你沒有做什麼事,她們也會給你捏造一點出來。」]捏造參考例句:1、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可別無中生有,捏造事實。2、這篇報導純屬居心叵測的故意捏造。7、問題是,每個「解決方案」每一個純屬捏造。8、那是騙子隨口捏造出來的,你別信以為真。9、捏造事實誣陷他人,是違法的行為。10、這件事全是他捏造出來的,千萬別被騙了。
  • 無錫依法查處兩起捏造事實誣告陷害公職人員案件
    精心「策劃」一系列場景「無中生有」,上網搜索舉報信模板「移花接木」,誣陷幹事者,以洩私憤,自以為手段高明,沒想到被公安機關「一舉拿下」。2020年10月11日,嶽惠芳、周曉偉因涉嫌誣告陷害罪,被無錫市公安局新吳分局立案偵查並刑事拘留;2020年10月15日,陸欣因對他人誹謗,被宜興市公安局行政拘留七日。
  • 散布他人隱私會承擔什麼法律後果?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散布他人隱私會承擔什麼法律後果?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造成嚴重後果的,涉嫌誹謗罪,要追究刑事責任,通過信息網絡實施嚴重誹謗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 虛假訴訟罪中「捏造事實」待規範
    2018年出臺的《關於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進一步明確了虛假訴訟行為的認定,但在司法實踐中仍存在諸多爭議,其中對「捏造事實」的爭議最大,亟待從法律及司法解釋層面進一步統一認識,規範司法實踐。筆者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解釋》進一步完善:  一是將「篡改事實」列入虛假訴訟罪的規制範圍。篡改事實是虛假訴訟中捏造事實的行為之一。
  • 被害人報案時故意誇大犯罪事實是否構成誣告陷害罪?
    量刑標準《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本罪的,從重處罰。
  • 捏造事實,虛構借款?虛假訴訟不可取!
    捏造事實,虛構借款?虛假訴訟不可取!民事「虛假訴訟」俗稱「打假官司」,指當事人單方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採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關係,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企圖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權益,妨害司法秩序的行為
  • 居然發「大字報」捏造事實抹黑法官?結果很解氣!
    居然發「大字報」捏造事實抹黑法官?結果很解氣!經查,徐文龍所寫內容無一屬實,均為捏造事實,詆毀法官。7月30日,安徽省天長市人民法院依法對徐文龍作出司法拘留15日、罰款3萬元的處罰決定,維護法官權益和司法權威。
  • 報警會受理嗎?
    那麼侵犯隱私權報警會被受理嗎?找法網小編為您介紹。在實踐中,侵犯隱私權報警會被受理嗎?下面跟著找法網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閱讀完以下內容,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的。二、侵犯隱私權報警會被受理嗎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是違法行為,受害人可以依法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立案查處。根據案情,公安機關會對行為人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 捏造事實提起民事訴訟,是否構成犯罪?
    捏造事實提起民事訴訟,是否構成犯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虛假訴訟罪】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 什麼叫「捏造事實,惡意訴訟」看一看本案例就知道
    南京市六合區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實後,依法對劉某作出拘留十日的處罰。聰明反被聰明誤,偽造欠條被識破2017年1月份至3月份以來,六合法院集中受理了田某等十幾起勞動者訴南京某化工機械公司追索勞動報酬糾紛案件。
  • 關於依法處理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歪曲捏造事實誣告...
    本文原標題:《關於依法處理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歪曲捏造事實誣告濫訴等行為的通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市廣大人民群眾積極踴躍舉報涉黑涉惡線索,為依法嚴懲黑惡勢力犯罪、「破網打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捏造事實發帖洩憤 法院依法判決擔責
    2014-10-15 16:29:45 | 來源:中國法院網城步頻道        隨著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可以通過網絡虛擬空間表達自己的思想,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言論,但我們陳述的事實應當客觀
  • |一幼師誣陷男子強姦被刑拘!
    |一幼師誣陷男子強姦被刑拘!) (1):11月28日深夜,站前派出所民警在新建大街中段某小區內,將正在進行賣淫嫖娼的男女以及介紹、賣淫4人抓獲。
  • 捏造事實虛假訴訟 東陽市法院判決首例虛假訴訟罪案
    2012年1月,何某提供了曹某的身份證複印件,委託他人在銀行開立了曹某的存摺帳戶,並讓該人冒充曹某在開戶申請書上簽署「曹某」的籤名。2012年2月至6月期間,何某通過現金或轉帳方式存入曹某上述帳戶共計人民幣74萬元,隨後讓自己妻子找來他人,以不使用身份證件小額取款的方式將錢取出,以此偽造轉帳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