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雛:頭部小,眼睛突出,一隻眼或無眼,頸部扭曲,跗關節粗腫,多腳,多趾,無翅,卵黃吸收不全,絨毛板結過短,八字腿等。畸形雛無康復價值,應及時淘汰。這種雞雛一般比例很小,也很容易發現,發現及時淘汰。
體重:由於雛雞品系的不同,雛雞初生重(出雛器檢出後2~3小時內稱重)會有不同要求。一般雞雛體重是種蛋體重65%左右各個階段種蛋重量不一樣,雞雛體重會略有偏差。
在路途運輸過程中水分損失及雞體排洩物等會影響到養殖場內一日齡雞雛的體重,雞場稱重只是參考,如果種雞場飼養比較優秀的,各個階段都不錯,如果不能判定或者不確定的,經過終端雞場數據表明高峰期種蛋孵出的雞雛相對穩定一些,但這只是參考,不是絕對。
均勻度:較優秀雞雛,一般均勻度較好,外觀大家整齊,均勻一致,略有大小不齊,每次做疫苗或者上料之前,注意分群飼養,大小分開,強弱分開。
母源抗體:均勻並達到一定水平的母源抗體。其中新城疫:8~10;H9:8~10;H5:7~11,根據種雞抗體水平不同以及其他一些綜合因素,均可以影響早期雞雛的母源抗體,早期母源抗體有可能會上下略有偏差,則需要合理安排疫苗免疫時間。
死亡率:雛雞到達養殖戶,排除運輸原因和飼養管理不當、中毒、突發疫病、飼料等因素,1周內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根據不同育雛場條件和技術不同,死淘率會略有偏差。
雛雞死淘率高,飼養管理一般存在疏漏。1日齡雛雞的飲水非常關鍵,前期溼度小,溫度高,乾熱,飲水不足或者飲不到水,在接下來3-5日齡,死亡比例會偏高,一般6-7日齡後大群轉歸正常。
觀察死淘率,仔細分析,可以看出一些問題:雛雞初毛稀薄,體溫調節機能發育不完善,再加上飼養管理不得法,常常造成雛雞大批死亡,所以,做好細節工作是預防雛雞早期死亡的關鍵。
下期我們來看看,哪些工作?是我們在飼養好雛雞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