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Blue》講述了2008年夏天,乘坐著裝載有醫療設備的直升機、對運送中的患者進行治療的飛行實習醫生們的奮鬥故事,由林宏司編劇,山下智久、戶田惠梨香、新垣結衣等人主演。2010年1月推出第二季,2017年7月,第三季回歸。
前幾年就很火的急救醫療日劇《Code Blue》終於在無數的期待下出了第三季,一條藍色生命線般的停機坪跑道,一臺連接事故現場的醫療急救直升機,繼續搭載著一個個拯救生命的故事。在殘酷無常的現實面前,不僅如同夏夜徐徐涼風那樣治癒人心,更是有一股子力量,能讓人不自覺握緊雙拳。
而我,聽到那句「Doctor Heil, Engine Start」,就感覺整個人已經條件反射般熱血且振奮起來了!
《Code Blue》第三季可謂是良心的回歸,原班人馬出演,一個都沒有少。劇情展開的背景是幾位主角早已不再是當初的菜鳥,都成為了獨當一面的飛行醫生。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對前兩季的延續,而作為新的故事線的開始,整體又相當獨立,不會影響觀感。
在我看來,《Code Blue》這一季最大的亮點在於主角醫生的成長,他們從實習開始一路升級打怪,成長至今,不僅有著各自的發展路徑,更是帶著各自精彩的BGM,相當有愛。
山P出演的藍澤自然是我的大愛,這個外冷內熱的嘴硬男,開場時已經在腦外科大展身手且戰績驕人。可他「身在曹營心在漢」,每次急救中心忙不過來,只要新垣結衣出演的白石醫生一通電話,他就「pia、pia、pia」地向著急救中心跑步前進。
明明臉上高冷得一塌糊塗,那個不停摳大拇指的小動作,卻暴露了他內心的聲音:再爭取一下我,再爭取一下,我就是你的!
藍澤開始變得像是一座有著巖漿般炙熱內在的冰山。正式回到急救中心後,他妥妥地開始發揮其人格的魔性,尤其是在帶新人的問題上,每一次都效果顯著。他既能用兩句話讓實習生小姑娘在病床前崩潰大哭,逼她跳出安全區,也能在實習生小哥自暴自棄自責時,一句雞湯把人灌到飽……
看似冷漠,實則發光發熱的藍澤,如同低調的城堡緩緩地打開大門。我們好奇地探著腦袋看了一眼,結果越靠近越著迷。
白石的性格和處事方式則與藍澤不同,除去醫療技術上過硬,說她是急救中心的負責人,倒不如說她是所有人的鄰家溫柔小姐姐。因為在這一路的成長裡,她需要背負更多的責任,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調教一群她似乎駕馭不了的新人。
隨著劇情的推進,我漸漸地感受到白石為人處世潤物細無聲的魅力,她不是藍澤那一款的猛藥,而是一碗人著涼後離不開的薑湯。
不過話說回來,最讓我有感觸的,還是戶田惠梨香出演的緋山醫生。
過去,感性的緋山總是對病人傾注太多感情,為此惹過不少麻煩,甚至影響到未來的前程。她走過許多彎路,也仍舊率直可愛,總能與病人交心。但隨著經驗的積累,她漸漸地掌握了控制感情的方法,處理這些問題時更理智,更有信心了。
所以,當年輕的實習生與她完全相反,困惑、沮喪於無法對病人或家屬的情緒感同身受時,緋山仿佛看到了過去的自己。她對實習生說:彎路上或許有意想不到的風景,每個人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也挺好的。
所謂成長,本就不是一條康莊大道走到底,而是千萬條岔路迎來殊途同歸。不管是作為飛行醫生的藍澤、白石、緋山,還是劇中其他的角色,他們都在完成著各自的成長,經歷著不同階段的陣痛。而這也是成長的精彩之處。尊重每一種選擇,用真實的經歷而不是別人的價值觀來定義自己,我們終究也會變成足以被別人憧憬和信賴的樣子,
有時候,對自己感到灰心喪氣並不是壞事,只有打心裡厭惡自己,人才能真的做出改變,然後才能像緋山一樣淡定地說出那句:「我已經不是以前的我了。」
作為治癒系中的治癒系作品,急救醫療劇最扣人心的地方之一,大多是那些千鈞一髮、需要醫生作出抉擇的瞬間。
藍澤在劇中說:醫生總會突然面臨困境,即使做好面對一切的準備,仍然如此。現實常常超出預想,而醫生都是不服輸的,就算是遠超預想的現實,也拼命想要贏。
不管在急救室,還是在事故現場,一切世俗認為的價值,都會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刻產生動搖,甚至不值一提。正是在這樣極端的環境中,在生離死別面前,每個人都在經受人性上反覆的考驗,每個人的成長都越發動蕩,也越發觸動人心。就像《Code Blue》裡,每一次急救直升機起飛的一刻,所有人都在,為了生命,用力生長!
編輯:十顏
【本文首發《花火影像》2016.09期,不可惡意轉載或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