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在東線戰役中的老照片,190個師在炮火中一路高歌

2021-01-09 不二書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二戰歐洲戰場蘇德戰役中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蘇德戰爭期間,在1941年6月22日,德國集結了190個師約300多萬名德軍士兵對蘇聯發動了突然襲擊,自此蘇德戰役正式打響。照片為進入蘇聯境內的德軍部隊,在開戰之初,德軍便利用空軍襲擊了蘇聯西部的66個機場,給蘇聯造成了約1200架飛機的損失。

照片拍攝於蘇德戰爭期間,在一處交戰區域,一名德軍士兵正在給迫擊炮撞上炮彈。德軍地面部隊進入蘇聯境內後,由於蘇軍未能夠及時反擊,德軍花了一天時間並推進了約60公裡,在一個禮拜後,德軍的三路大軍分別推進至明斯克、基輔外郊和西德維納河。

照片拍攝於蘇德戰爭期間,德軍裝甲師的士兵正在檢修坦克。靠著地面部隊強大的裝甲師,德軍在3個星期內殲滅了蘇軍28個師,俘虜了蘇軍士兵超過30萬人。

照片拍攝於蘇德戰爭期間,德軍士兵在佔領地升起「卐」字旗。在開戰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裡,德軍迅速攻佔了蘇聯首都莫斯科的門戶斯摩梭斯克,蘇軍約十五個師遭遇合圍,此時德軍離莫斯科僅僅只剩下約380公裡。

照片拍攝於蘇德戰爭期間,德軍的將領在陣地中擺弄一架迫擊炮。在德軍攻陷了斯摩梭斯克後,原本的司令部是決定立馬進攻莫斯科,但在希特勒的幹預下,中央集團軍被分調南下進攻基輔,結果基輔戰役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卻錯失了攻打莫斯科最好的時機。

照片拍攝於蘇德戰爭期間,德軍在進攻蘇軍的一個陣地。在基輔戰役中,蘇軍6個集團軍遭到德軍合圍,德軍在戰後統計圍殲了蘇軍約66萬人,進而該戰役也成為了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殲滅戰。

照片拍攝於蘇德戰爭期間,德軍士兵在佔領地中進行整休。而在列寧格勒圍城中,德軍雖然圍困了列寧格勒872天,但由於沒有能夠完全佔領列寧格勒,且時間拖得太久,最終導致了中路對莫斯科戰役的推遲。

照片拍攝於蘇德戰爭期間,德軍士兵的墳墓,上面扣著德軍士兵的頭盔。

相關焦點

  • 二戰上色老照片: 在東線瘋狂入侵的德軍、希特勒生日慶典的場面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二戰時期德軍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於1941年夏季,納粹德國在實施了巴巴羅薩計劃時,百萬德軍跨過邊境入侵蘇聯,照片中為一名納粹黨衛軍士兵頭部受傷,他的戰友正在照顧他。
  • 二戰德軍老照片:身在戰場上黨衛軍,被稱之為惡魔的爪牙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二戰中納粹德國黨委軍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於1944年6月,納粹黨衛軍「希特勒青年師」在法國諾曼第卡昂地區阻擊登陸的英美聯軍,該支部隊由年齡極小的德國青年組成,由於士兵年齡實在太小,從而也被稱為是「嬰兒師」,在面對英軍和加拿大軍的攻勢中,該部隊的士兵大部分戰死,存活下來的士兵寥寥無幾。這張照片拍攝於1944年7月,黨衛軍第二十步兵師在納瓦橋頭堡戰役中與蘇軍對戰,該部隊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來自愛沙尼亞。
  • 二戰德軍步兵師有哪些精銳?德軍一個師為何戰鬥力超蘇軍三個師?
    第7巴伐利亞步兵師,在波蘭戰役屢立戰功,在颱風行動,一直突擊到距離莫斯科50公裡的位置,一直戰鬥到1945年5月8日,才放下武器投降。第8西裡西亞步兵師,在傑米揚斯克一戰成名的精銳步兵師。第11步兵師,東線著名戰將級步兵師,著名陣地戰釘子戶,是庫爾蘭集團軍最具實力的師團。
  • 二戰德軍「梅利託波爾」戰役,德軍2個步兵師最終只剩下300人突圍
    有理不在聲高  無理怎敢胡言二戰德軍「梅利託波爾」戰役,德軍2個步兵師最終只剩下
  • 二戰阿登戰役,德軍為何成功突破盟軍防線?從不利因素中尋找戰機
    發生於1944年底1945年初的阿登戰役,是二戰歐洲戰場德軍在西線所作的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擊戰役。拋開兩軍實力差距不談,僅從戰略戰術研究上看,德軍這次能成功突破盟軍防線,還是有幾個方面值得討論。首先,德軍為什麼能成功突破盟軍防線?
  • 二戰德軍東線的坦克殺手三號突擊炮王牌弗裡茨·阿姆林軍士
    二戰初期德軍三號A型和B型突擊炮在波蘭戰役中,發揮出色,讓德軍看到三號坦克底盤二次改造的優點之處,德軍把75毫米24倍徑炮安裝在三號坦克底盤上面,既能掩護前線步兵的進攻,又能提供強大又高效的火力支援,於是在波蘭戰役結束後,德國開始正式成立多個獨立的突擊炮營,作為戰線上獨立單位,起初德軍軍工部門並沒有料想到
  • 二戰往事1940年,德軍入侵擊敗法國
    【法國費斯蒂厄,德軍繳獲的D2中型坦克】費斯蒂厄(法語:Festieux)是法國皮卡第大區埃納省的一個市鎮,屬於拉昂區南拉昂縣。D2中型坦克是法國在二戰前期研製,並在二戰中服役的坦克。在法國戰役中,D2坦克常常因出現機械故障而蒙受損失。
  • 如何抵禦蘇軍的鋼鐵洪流,東線德軍在防禦戰術上的艱難探索
    隨著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失敗,經過兩年的鏖戰德軍在東線的總兵力是在不斷的下降中,尤其是裝甲兵的實力降低到了最低點,而蘇軍的實力卻在迅速的增長中(2-3倍),組建了強大的突擊兵團—坦克集團軍,德軍不可避免的要轉入戰略防禦。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結束後,東線德軍完全失去戰略、戰役進攻能力,開始轉入防禦,進攻戰術對於此時的德軍已經沒有用處,現在的任務就是全力進行防禦。
  • 阿登戰役是孤注一擲還是重溫舊夢?二戰德軍西線最後的反擊
    12月初,德軍共集結了20個師,由B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元帥指揮。右翼是狄特裡希指揮的第6SS黨衛裝甲集團軍,轄有4個裝甲師、5個步兵師。大約有640輛坦克。中路是曼特菲爾指揮的第5裝甲集團軍,轄有3個裝甲師、4個步兵師。大約有320輛坦克。左翼是布蘭登堡指揮的第7集團軍,轄4個步兵師。其任務是負責掩護第5裝甲軍團的側背,保障中央進攻。
  • 【戰役】血戰卡西諾——二戰中最激烈的山地戰
    卡西諾山地戰雖然就其規模比不上在東線和歐洲戰場上的那些重大的戰役,但是其慘烈程度卻堪與那些重大戰役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從1944年1月17日起到5月17日的4個月裡,雙方在小小的卡西諾山地這塊彈丸之地投入重兵,反覆廝殺,盟軍先後發起了4次攻勢,付出了犧牲25000多人和成千上萬噸炸藥的代價後,終於佔領了這個通向羅馬的據點。而德軍也付出了傷亡20000多人的代價。
  • 許特根森林戰役,二戰鮮為人知的慘烈戰役,德軍稱之「血霧之森」
    1944年是二戰最為關鍵的一年,這一年不管是軸心國還是反法西斯盟軍都展開了數次重大戰役,因為雙方心中都明白最關鍵的時刻已經到來,這場戰爭走向就和1944年緊密聯繫起來。美軍統帥艾森豪在1944年10月在布魯塞爾與其他高層指揮商議後,制定了冬季進攻的計劃,這個計劃圍繞著一個戰役進行,那就是許特根森林戰役。
  • 二戰東線德軍裝甲兵影像紀實第十二輯
    圖四,終結於史達林格勒的德軍裝甲部隊。德軍在史達林格勒吃了敗仗,德軍裝甲部隊不得不清點第6集團軍裝甲部隊坦克,數字表明,德軍損失了約1000輛裝甲戰鬥車輛。
  • 二戰阿登戰役德軍的悲壯空降作戰,綠魔鬼的絕唱
    二戰初期,德國傘兵從天而降,出其不意地發動了多次奇襲:在丹麥和挪威譜寫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空降作戰的篇章;空降攻佔所有荷蘭機場,為德軍迅速佔領荷蘭提供保證;突襲比利時埃本·埃馬耳要塞創下二戰中最大膽空降行動的紀錄;克裡特島戰役被算作二戰中唯一一次以傘兵部隊為主實施的攻堅戰。這些空降作戰為德軍「閃電戰」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障。營救墨索裡尼的橡樹行動,卡西諾戰役,德軍傘兵戰績赫赫,贏得了「綠魔」的綽號。
  • 揭秘:二戰時期,德軍將領為何說去東線戰場和下「地獄」一般呢?
    揭秘:二戰時期,德軍將領為何說去東線戰場和下「地獄」一般呢?
  • 二戰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慘敗,責任到底該不該讓希特勒來背?
    李三萬 摘要:二戰蘇德戰場,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是個具有轉折點意義的重大戰役,德軍在戰役中慘敗,徹底喪師了在蘇德戰場上的主動權。對於這場戰役,戰後很多德軍高級將領都將責任歸咎於希特勒的瞎指揮,這個責任到底該不該讓希特勒來背?
  • 二戰蘇德戰爭,曼施坦因為何也挽救不了東線失敗的命運?回天乏術
    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在二戰中可謂是德軍中響噹噹的靈魂人物,但他在戰後撰寫的回憶錄《失去的勝利》卻飽受爭議,坊間不僅給他戴了頂「甩鍋帝」的帽子,還對他的指揮才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感到惋惜。那麼,如果在蘇德戰爭史達林格勒戰役後,讓曼施坦因擔任東線總指揮,他能扭轉戰場危局、挽救德軍走向失敗的命運嗎?
  • 二戰庫爾斯克戰役,為何比史達林格勒戰役意義更重大?斷了脊梁
    蘇德戰爭,對於史達林格勒和庫爾斯克兩場戰役的重要意義來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就其影響力和對東線戰場的重要性來講,庫爾斯克戰役似乎比史達林格勒戰役還要重要一些,這是因為史達林格勒戰役是斷了德軍的一支胳膊,而庫爾斯克戰役卻是斷了德軍的脊梁。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分析探討一下。
  • 二戰庫爾斯克戰役,堡壘計劃VS庫圖佐夫行動,先攻後攻的一念之差
    二戰蘇德戰爭,作為東線戰場德軍發起的最後一次進攻戰鬥庫爾斯克戰役,最終卻因德軍統帥部中途中止作戰計劃而成了一次虎頭蛇尾的戰鬥,也為德軍在東線戰場的總體敗退埋下了伏筆。那麼,德軍的堡壘行動計劃和蘇軍的庫圖佐夫反擊行動,都經過了幾個月的精心準備,為何德軍的堡壘行動計劃最終失敗了呢?這裡面有先攻與後攻一念之差的關係。
  • 二戰西盤半島戰役德國閃電入侵波蘭西打響的第一槍
    說到二戰時期鼎鼎大名犯下波蘭大屠殺戰爭罪的第三骷髏裝甲師,在東線時期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敵後都是以心狠手辣著稱,被譽為德軍二戰最為強悍的部隊一,在戰績輝煌的背景下人們只記得1943年到1944年該師的在東線輝煌時期,卻對該師的來歷知之甚少,在成為裝甲師之前,第三骷髏師是一有悠久歷史的部隊
  • 柏林戰役的德軍如何布防?戰鬥最後幾天,蘇軍老兵稱戰後不敢回憶
    那麼德軍在柏林戰役時有多少人?是怎麼布置防線的呢?一、日薄西山的日耳曼武士就在德國發動阿登反擊戰的同時,東線的蘇軍則在猛攻布達佩斯。這場戰役是東線戰場最慘烈的圍城戰之一,蘇軍幾乎全殲布達佩斯城內的德軍精銳部隊,德軍除一萬多人突圍而出之外,以納粹黨衛軍"統帥堂"裝甲師為首的十幾萬人全軍覆沒。東西兩線的阿登戰役和布達佩斯戰役同時進行,也同時失敗,這對德軍的士氣打擊非常大。從東線蘇軍包圍中僥倖逃生的部隊大概有10萬人左右,這些人也是柏林戰役德軍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