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最熱衷的一種宣傳方式便是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保持公正和客觀,從而在十分緊要的問題上掩蓋自己的政治傾向。
2020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部分推特中文用戶表示在發布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史料後遭推特官方以「無端血腥」的理由刪文封號。
此外,推特還被指限流了與之相關的文藝作品和紀錄片,其中大部分是國際公認的歷史圖片甚至是曾經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用以作證的重要證據。
對此,中國歷史研究院予以了激烈批評:是誰製造了這場血腥?西方國家宣揚的所謂新聞自由,一旦涉及真正突破人類文明底線的滔天罪惡,反倒閉口不言,這充分暴露了他們的本質——不文明,甚至是反人類文明。
與之相對應的是大量日本右翼在推特上所散布的有關「南京大屠殺造假論」和「人數造假論」的觀點,卻並未被刪除,更有日本媒體將此與現實情況聯繫起來,認為是中國方面試圖以此來團結內部,從而抵禦西方國家由於疫情等原因對中國的攻擊。
作為一家全球性的科技公司,推特有能力精準判別中文用戶發表的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內容,同樣有能力判斷日文或者其他常用語言用戶所發表的內容。此次事件絕不是由於審核機制或者誤操作,而是大數據篩選之下的定向打擊,就是為了阻止中國人在國際論壇上發聲,由西方或者親西方國家佔據主要的發聲渠道,而不是出於其他的原因。
事實上此前就已經有類似的事件發生,同樣與二戰有關。
2020年5月9日,也就是戰勝德國法西斯紀念日,推特針對一批發布「蘇軍將紅旗插上柏林國會大廈」的照片進行了與此次一般無二的刪文封號操作。這一事件引起了一片譁然,有人將照片中的紅旗換成了美國星條旗,以此來嘲諷推特的操作。
顯而易見,由於現實政治的因素,西方媒體有著很強的欲望和動機來掩蓋和篡改歷史,正應了那句老話「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
此次事件中,真正值得注意的問題,除了老生常談的西方媒體的輿論霸權之外,還有一個新興的話題,那就是網際網路主權。實際上美國依靠著先發優勢,實現了國際範圍內的網際網路壟斷,從而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塑造網絡上人們對於歷史的認知和觀感。
2019年11月,俄羅斯《網際網路主權法》正式生效,從而實現了本國網絡的獨立和自主。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俄文網際網路的發展非常迅速,創造出了大量極富價值的內容,這一點與中文網際網路是類似的。
但是俄文網際網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並沒有分辨和阻隔針對俄羅斯的惡意信息,一定程度上導致俄羅斯沒有能夠抓住本世紀初的契機實現經濟轉型。
這還是與美國關係惡劣的俄羅斯,反觀歐洲,其網際網路產業是0,所有試圖創業歐洲網際網路公司都會被美國企業定向打擊、排擠、惡意競爭和收購。這也是為何谷歌、亞馬遜等美國企業面對歐盟巨額罰款時甘願認罰,因為其已經實現了壟斷,並不畏懼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罰款。
從上述的總結不難看出,「網際網路主權」作為一個新生的概念,事實上已經影響了整個世界。從經濟到政治,從思想文化到歷史事件,美國企業和美國的精英階層們利用超規模的網際網路主權攫取了太多不應也不屬於自己的利益。
這實際上是西方文化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延續:只考慮少數人的利益,而不在乎自己曾經宣揚過的文明世界,曾經堅持的新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