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原著中鄔思道做的最後一件事,竟然被田文鏡撿漏了

2021-01-18 影視劇試析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最後一次出現就是在河南田文鏡府上,因故意追討薪酬激怒田文鏡,被田文鏡趕出去,繼而隱居,不問世事。

而在原著中,鄔思道隨後又輾轉經歷李衛府→老十三府,又回到田文鏡府上,並最後由雍正降旨,回到老家得享晚年。

鄔思道

在原著中,鄔思道得到雍正的恩旨後,最後做了一件事,寫了一個火漆密封的厚厚的奏摺,就是彈劾權臣年羹堯的十二條罪狀。

原本是打算送給李衛小友的,原著中寫道:

這份摺子是我用心血最多的一份,原不打算給你,是想讓李衛小朋友得個彩頭。你今日來得有緣,所以送你為臨別贈禮。

著急逃走的鄔思道

無巧不成書,就在鄔思道臨別的時候,田文鏡突然前來看望,於是就撿了一個漏,在雍正面前獲得了極大的信任和榮耀。

在原著中鄔思道為了將奏摺送給田文鏡,問了田文鏡一句話:你是想做尋常的巡撫,還是要做一代名臣?

田文鏡答道:我這樣辛苦所為何來?我當然想做名臣!

鄔思道

於是鄔思道便將摺子送給田文鏡,囑咐他署上自己名字,內容一個字也不能看,直接六百裡加急送京呈上。次日鄔思道留書給田文鏡,告訴他摺子裡的內容是「參劾年羹堯辜恩背主結黨亂政事十二罪」,把田文鏡嚇了個半死,最後卻喜不自勝。

田文鏡

這是小說《雍正皇帝》中的故事,而據野史記載,鄔思道的確幫田文鏡寫了一個驚天的摺子,不過不是彈劾年羹堯,而是彈劾隆科多,而田文鏡也因此舉名揚天下。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田文鏡為什麼要趕走鄔思道,真是付不起幕酬嗎?
    《雍正王朝》中,田文鏡和鄔思道的「分手」,彼此既有不滿意,也有各自的「小算盤」。雍正坐上皇位後,鄔思道的奪嫡使命也完成了,但並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雍正的立場變了,有鳥盡弓藏之意。這時候,鄔思道的首要目標是保住小命,其次是尋求半自由,最後才是逍遙在外。通過一系列「跳槽」,鄔思道到了田文鏡幕府,離最高目標就一步之遙。天要降雨,娘要嫁人,不管田文鏡願意不願意,鄔思道遲早都會走。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從田文鏡離開後為什麼說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很多人都認為雍正繼位當夜回雍親王府去找鄔思道其實就是想殺了他滅口,小說中也確實是如此交代,但是按照電視劇中的雍正人設來看,他卻未必是想將鄔思道滅口,電視劇中雍正的人物形象比小說中更加寬厚和磊落一些。況且雍正一直知道鄔思道現在李衛那,後來又到了田文鏡那,以雍正的精明不會不知道鄔思道利用田文鏡不知他和自己的關係而鑽空子逃跑,雍正都可以有機會直接派人除掉鄔思道,但是雍正都沒有這麼做。
  • 雍正王朝:鄔思道怎麼知道雍正馬上就要來了
    在雍正王朝中,四阿哥當上皇上之後不久就決定南下。當他來到田文鏡負責的河南地區的時候,正趕上下大雨,導致黃河水暴漲。黃河橫穿河南,自古以來給兩岸的居民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經常因為雨量過剩而決堤。到河南後,雍正連續好幾天都在黃河大堤逗留。他對田文鏡的工作非常滿意,最後一天晚上和田文鏡見面的時候,對田文鏡大加讚賞。除了對田文鏡工作予以肯定之外,還有一件事兒就是想見一見鄔思道先生。可是,鄔思道先生已經走了,而且剛走不久。
  • 《雍正王朝》中如月真是監視鄔思道的人嗎?她和鄔思道後來如何?
    《雍正王朝》中這個如月肯定是派去監視鄔思道的人,但是更多的是因為雍正覺得愧對鄔思道才給他安排如月去服侍他。而且鄔思道不笑納如月也不行啊,不笑納的話他恐怕出不了京城。但是鄔思道是何等人物,連帝王心術都能看明白的人,還擺弄不了一個小女子了,所以鄔思道最後和如月當然是性福的在一起生活了。
  • 雍正王朝:鄔思道選擇「半隱」,為什麼選擇李衛處,而不是選擇年羹堯...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近乎於妖的人物,鄔思道智商高,情商也高。鄔思道是雍正的軍師,雍正在鄔思道的幫助下如魚得水,在眾多阿哥奪嫡中脫穎而出。 雍正登基以後,鄔思道立馬做出了急流通退的決定!
  • 雍正王朝:田文鏡為什麼要趕走鄔思道,他真的付不起八千兩銀子?
    鄔思道被迫半隱鄔思道本是名滿江南的大才子,怎料參加科考卻成了失意人,不是他考不中而是考官收了錢,鄔思道心高氣傲不屑於做這種事,所以才名落孫山,鄔思道對這種結果頗為不滿,帶著其他落榜生大鬧了貢院,揚長而去。後來,被朝廷通緝,再後來,孝莊皇太后歸天,天下大赦,他才得以重見天日,但在輾轉躲避的日子裡,他的雙腿已然殘廢,科考之路是行不通了。
  • 雍正王朝:鄔思道是被年羹堯引薦的,為什麼不報恩還用計害死了?
    《雍正王朝》中最厲害的軍師,無疑是鄔思道了。在他的幫助下,四阿哥胤禎,一步步獲得康熙的青睞,最終登上帝位。
  • 雍正王朝:雍正能放過知道他太多秘密的鄔思道嗎?鄔思道結局如何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最終幫助胤禛走向至尊之位。在封建王朝歷史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悲劇不斷上演,有很多一心輔佐主子成為帝王的人物,功勞顯赫卻落沒有好結局。那麼,鄔思道的結局又如何呢?聰明的鄔思道懂的「高處不勝寒」的道理,在幫助雍正奪嫡成功後,選擇遠離權力核心,以「半隱」的原則,才能保命。
  • 雍正王朝 鄔思道為何如此神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個近乎於「神」的人。料事如神,算無遺策,且有情有義,忠貞剛勇。
  • 雍正王朝:鄔思道是怎樣一步步脫離雍正的監視從而全身而退的?
    ,雍正不想自己奪嫡過程中的手段讓世人知曉,所以,繼位當晚,他回到了潛邸,這一趟回來,為的就是除掉幫他辦秘密事的那幫人,包括鄔思道。雍正穩定局面以後回到潛邸,首先安排的是把家眷搬進宮去,只留下粘杆處還有書房裡專一替他辦秘密事的人,他這麼做的目的是,他剛剛繼位,此時政局尚不穩定,外邊八爺允禩黨羽如林,放著替他辦秘密事的人不處理,倘若日後這些人將奪嫡的秘密事兜出來,正好就給了八爺一夥口實,八爺藉此推波助瀾,後果不堪設想。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輔佐老四胤禛到底為了什麼,他最終結局是什麼?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補2期——總152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也多次提到過鄔思道,但是作為助老四胤禛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總感覺他的一生充滿著疑點,所以還是要再說一說他。他最終消失在劇中是在田文鏡處,他帶著四千兩銀子夥同侍女如月,在雍正帝到來的前一刻,火速逃跑,從此再無蹤跡。
  • 《雍正王朝》中如月是雍正派來監視鄔思道的嗎?他們倆的結局如何
    結合鄔思道和雍正的關係,且聽我細細道來!一、四爺請鄔思道出山輔佐他鄔思道才高八鬥,識窮天下之人,是無錫有名的大才子。府試、鄉試連戰連捷,中秀才舉人都是頭名。康熙三十六年他應試南京春闈,三場下來,時文、策論、詩賦均做得花團錦簇一般。
  • 《雍正王朝》多智近妖——鄔思道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歷史劇,尤其是劇中的九子奪嫡部分演繹的尤為精彩,各種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簡直讓人嘆為觀止。如果按照正常的局勢發展,八皇子胤禩的實力最強,奪嫡的希望是最大的,可惜偏偏四皇子陣營有一個多智近妖的頂尖謀士鄔思道。可以說在奪嫡的緊要關頭,鄔思道以一人之力扭轉了局勢,成功幫助雍正奪得了皇位。深悉帝王心術的鄔思道知道雍正有鳥盡弓藏之意,然後說服雍正功成身退,最後屢施妙手成功脫身。
  • 雍正王朝:雍正破格提拔田文鏡,看似任人唯賢實則充滿「腹黑」
    而此後,田文鏡也用極為幹練、果敢的表現,不僅贏得了揚州百姓與災民們的認可,更是讓雍正對其愈發刮目相看,在籌款賑災的差事完成後,田文鏡也跟隨雍正回京,開了一段新的仕途生涯。此時,不少人都會對雍正對田文鏡的破格提拔、任人唯賢而深感欽佩,可是如果真的抱有這樣的想法,那就真的是結結實實的上了雍正的「當」了。
  • 《雍正王朝》裡的鄔思道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嗎?其實都是後人瞎編的
    在《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BUG般的人物,雍正在登基之路上的幾乎所有重要節點都是鄔思道在出謀劃策,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鄔思道就沒有雍正皇帝登基的那一天。但是很遺憾的是,這麼一個經天緯地的人,歷史上卻並不存在。關於他的諸多故事,其實是清末時期杜撰的。現在網絡上關於介紹鄔思道的文章(尤其是百度百科)也全部都是網友們瞎編的,沒有什麼歷史依據。
  • 《雍正王朝》十三阿哥胤祥給鄔思道送行,為什麼說對不起他?
    可是就在他當上皇帝的當天,一直輔佐他爭奪皇位的鄔思道卻提出了半隱,從兩個人當晚的鬥智鬥勇中,可以看出鄔思道絕頂聰明,終於說服了雍正帝,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明明是鄔思道自己提出來的半隱,為什麼十三阿哥胤祥跟他說對不起他呢?《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提出要半隱,為什麼十三阿哥說對不起他?
  • 雍正王朝:「帝出三江口」是反詩?錯,這是鄔思道跟雍正帝的暗號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之死可謂驚天動地,這位不可一世的大將軍,就因為殺害了孫嘉誠,就因為阻礙了新政的推行,最終落得自盡的下場。很多人都覺得,年羹堯就是太作,不是有句話叫「no zuo no die」嗎?實際上,他的作,只是一個安全隱患,真正釀成事故是多種安全隱患夾雜在一起,並最終觸發了死亡倒計時。
  • 《雍正王朝》中坎兒真的是被鄔思道殺的嗎?
    坎兒是被老四賜死的,也可以說是因為鄔思道的聰明反被聰明誤而被賜死的,所以鄔思道才會說他害死了坎兒。雍正王朝世界之中,老四在下江南賑災時帶回來兩男一女三個乞討兒。其中兩個男的分別是高福與李衛。但同樣的出身卻不同的命運。李衛最後成為一方封疆大吏,成為當時舉足輕重的大人物。高福卻在老四登基之前就被賜死了。
  • 《雍正皇帝》中,鄔思道為什麼能得善終?
    能活下來的都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累吐血的,比如李衛和允祥。所以你給雍正當手下,基本上就是活著乾死了算,雍正要麼用死你,要麼弄死你。所以你看《雍正皇帝》這部書裡的胤禛絕非善類,最後能逃脫他魔爪的就三個人:接班人弘曆,天天裝瘋賣傻的弘晝,最後還有個鄔思道。就這師生三個人,差生弘時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 督撫田文鏡受寵的背後 這位傳奇師爺功不可沒 雍正都回批問候他
    01雍正時期的傳奇師爺鄔思道,就是紹興師爺的典型代表,據說是紹興師爺的祖師爺,很多典故就在他身上了。至於他和雍正的關係,雍正王朝自然有加工成分。我們就選一些其他的來說吧。講鄔思道,得從另外一個人講起。這人果然不簡單,田文鏡後來辦的那些棘手案件,都是他指點的結果。得到田文鏡信任後,鄔思道決定投桃報李,問他「願為吐氣督撫,抑或庸碌督撫」,田文鏡說,這是什麼話,誰不想更有作為?我又不是混日子的人,鄔思道說那好,我可以讓你做到這一點,但是有個條件,接下來我將為你做的這件事,你不得幹涉,田文鏡說,這個可以有,但我可以知道是什麼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