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爆了,豆瓣評分超過8分。
童瑤飾演的顧佳率先出圈;
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讓人心疼;
鍾曉芹(毛曉彤 飾)和陳嶼(楊玏 飾)的「合租式」婚姻讓人窒息。
三種女性,對應三種人生。
大部分觀眾能從她們的經歷找到自己的影子。
除此之外,本劇在細節方面下了很多心思。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截止到目前這部劇裡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01 片頭解讀
不同於以往國產劇把高能劇情剪輯成片頭,《三十而已》用的是純CG動畫。
片頭按順序依次出現了「王漫妮的房子——顧佳的書房——陳嶼的魚缸——王漫妮上班的地方」四個場景。
前兩個場景用了一個水晶球來過渡。
水晶球寓意圓滿。
在王漫妮眼裡,顧佳過的就是圓滿的生活,也是她為之奮鬥的目標。
之後出現了一隻手要給另一隻手戴戒指的畫面。
背後的小白板寫著顧佳、許幻山、許子言的名字。
接下來戒指破碎寓意著顧佳和許幻山婚姻的破裂。
眼鏡掉落浴缸的場景,隱喻著陳嶼沉迷養魚不能自拔。
招財貓是陳嶼送給鍾曉芹的禮物。
貓也是鍾曉芹的最愛。
貓和魚天然就不是一個共生關係,也預示著兩人的婚姻很難走下去。
02 煙花易冷
顧佳老公許幻山開的是一家煙花公司。
煙花雖好,但稍縱即逝,預示著兩人婚姻並不能長久。
第一集的兩個細節體現出顧佳和許幻山的各種不合。
一個是生活上。
藝術家的許幻山不拘泥細節,穿西服配短襪,這在顧佳眼中是不允許出現的。
第二個是理念上。
許幻山在構思他心中完美煙花的樣子,顧佳嘴上附和,完了不忘補一句「但是有點不太計成本吧」。
一個天馬行空,一個精明務實。
這些細節都為兩人之後的勞燕飛分埋下伏筆。
03 莫奈的《睡蓮》
莫奈是歷史上著名的印象派畫家,代表作就是《睡蓮》系列。
這個道具的出現是為了突出王太太很有錢,有錢到你無法想像的那種。
但是這樣的有錢人竟然連梵谷和莫奈都傻傻分不清楚。
顧佳認為文化水平不如自己的都能混得比自己好,自己努力同樣也到達她的高度。
但現實卻是,不如你卻混得比你好的大有人在。
階層固化像座大山,普通人想逆襲太難了。
04 鍾曉芹和陳嶼地位的不對等
陳嶼總是抱怨鍾曉芹三天兩頭地回家。
一方面是抱怨鍾曉芹長不大,另一方面是鍾曉芹回家的舉動時刻提醒著他是外地人的身份。
有些人,一出生就是別人的終點。
陳嶼的家庭背景讓他自卑,讓他敏感。
他和鍾曉芹之間有太多現實的鴻溝無法跨越。
05 王漫妮打點滴
當時看的時候不太理解為什麼王漫妮的媽非要她拍一下輸液瓶的照片。
自己女兒都這麼累的,讓她多休息一下不是更好。
後來才明白,護士出身的王漫妮媽媽是想看一下輸液用的藥物成分,從而推算出輸液所要用的時間。
到時間後打電話給王漫妮提醒她通知護士換藥。
沒有煽情的臺詞,觀眾都能感受到滿滿的母愛。
06 家長群藏著的細節
顧佳被拉進家長群後,這個家長群的群名叫「檸檬班家長群」。
而這部劇的出品方正是檸檬影業。
《二十不惑》也是他們家出品。
所以才有了「三十而已」的顧佳、鍾曉芹、王漫妮和「二十不惑」的梁爽、大寶、小果、石頭坐在同一間教室這樣的官方串戲。
同樣在《二十不惑》裡,梁爽刷熱搜榜,裡邊也出現了「三十而已」的話題。
這一波操作,就問你服不服。
扯遠了,說回《三十而已》。
當顧佳在家長群裡發表自己支持有癲癇的小孩繼續留在幼兒園的言論後,一個家長很迅速地贊同了顧佳的觀點。
留意他回復的話裡出現了一個錯別字:「想法」打成了「想打」。
一個人只有在著急的情況下才會打錯字。
這說明了他迫不及待地想表態,只是之前沒有人第一個站出來,他也不想當出頭鳥。
07 合照被裁事件
顧佳第一次背了個香奈兒包包參加太太圈聚會被嫌棄,合照上的她直接被P掉。
這種名流圈的排斥現象在娛樂圈裡同樣上演過。
蘇芒洪晃等人合照,事後蘇芒發照片直接把洪晃給裁掉。
洪晃也不示弱發了條微博回應「我咋就這麼不會和美女照相,你們誰教教我。」
這件事到現在都是一場羅生門。
08 王漫妮第一次去顧佳的家
這場戲和顧佳第一次上21樓的心情是一樣。
有點期待,有點忐忑。
顧佳被21樓的風景所震撼,王漫妮也被顧佳的房子所震撼。
顧佳拜託王漫妮去幫忙買一個奢侈品牌子的包包,好讓她順利進入太太圈。
人脈有多重要,在大城市工作了這麼多年的王漫妮不可能不知道。
現在有機會讓她認識在她階層之上的顧佳,她怎能不好好把握。
所以她在電話裡頭刷盡人情牌,稱第一次見面的顧佳是「我朋友」。
留意此時顧佳的表情。
先是有點驚訝,然後是會心一笑。
成年人的友情,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互惠互利上。
有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嗎:
腰彎得越低,頭才能抬得越高
09 關於片尾小劇場
在我看來,這個賣蔥油餅的女性是這部劇隱藏的第四個「三十而已」的女主角。
比起劇中三位女主角,她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平凡人。
她和劇中三位角色都有交集,既鋪墊了三位主角日後必定會相遇,也為這部劇增加了不少的煙火氣。
煎餅攤上的某寶二維碼,掃完之後出現以下提示:
劇組和電視劇《獵狐》玩了一次跨界聯動(檸萌影業是《獵狐》的出品方之一),落款是北江市的夏遠(王凱 飾)。
這個小劇場每隔一集會出現一次,分別對應不同的主題。
蔥油餅一家的出現,和幾個劇中角色形成鮮明的對比。
他們住不起顧佳那種房子;
沒有鍾曉芹的本地人優勢;
也沒有王漫妮那樣每天過得風風火火。
平凡勤勞樸實的父母和一個可愛懂事的兒子,反而成了這部劇裡最幸福的一家。
這部劇看似一直在鼓吹「金錢至上」的理論。
王漫妮拼盡全力要在大城市站穩腳跟;
顧佳削尖了腦袋想要進富人階層。
一個活得比一個累。
有錢真的就能快樂嗎?
但劇組分明想用這個小劇場告訴我們:
一家人,相互扶持相互努力地過日子,才叫人生,才叫生活。
溫暖治癒的小默片,每次看完都依依不捨。
END
三十而已,無論偉大還是渺小,都是這座城市裡的一個縮影。
她們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
華燈初上,每一行色匆匆的人,都是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