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立體文化育人體系

2020-12-26 中國青年報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1.案例概要

    文化是民族血脈、人民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校肩負著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使命,能否有效傳承創新文化,是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文化育人工作,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價值觀融入文化育人,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文化支撐。聚焦這一主題,學院以鐵路文化為主線,以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為兩翼,樹立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建全方位立體文化育人體系。首先,學院依託課堂,構建了文化育人制度體系,以制度保障文化育人,著力推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三進工作,積極發揮課堂文化育人主陣地的積極作用,將思政課堂與專業課堂相結合開展文化育人工作,潛移默化浸潤學生;其次,學院致力加強特色鮮明、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建設,將校園文化與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鐵文化有機融合,打造了「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再者,學院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雙管齊下,傳播、普及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高鐵文化,構建文化育人宣傳體系;最後,學院以「四個校園」營造文化育人氛圍,將文化建設、文化活動、文化設施、文化環境、校園精神有機結合,構建文化育人環境體系。

    2.主要做法

    湖南高鐵職院立足新起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結合融入到辦學治校、文化育人全過程,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以「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為切入口,構築全方位文化育人體系、文化育人宣傳體系、文化育人環境體系。

    一、依託課堂,構建文化育人制度體系

    制度先行,保障文化育人。湖南高鐵職院黨委高度重視文化育人工作,為落實文化育人相關工作,成立了「文化育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文化育人的項目責任制,修訂和制定了學院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等相關制度文件,統籌協調文化育人中的重大問題和重要工作。學院還制訂了文化育人工作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加強對全校教師文化育人工作的考核,將考核結果單獨設立模塊,作為學院年終切塊分配的依據。2019年,學院把「文化育人」工作納入了年中心工作,納入了教學科研評估範圍,作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通過文化育人制度體系的初步形成,學院由上至下認識到了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性,開展實施文化育人工作有了方向,考核文化育人工作有了標準,激勵文化育人工作有了目標。

    落實文化育人制度體系,學院重點從推進「三進」著手。課堂教學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主陣地,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不能忽視課堂這一主陣地,要積極發揮課堂文化育人效應。湖南高鐵職院著力推進文化育人「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組織教師編寫文化育人教材,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政策課文化育人的引領作用,積極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把課堂搬到社區、鄉村和企業基地,結合實際開展教學,讓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鐵文化多渠道、多方式傳導到學生思想中去,做到入腦入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思想政治教師為」學院還積極發揮其他專業課程的文化育人作用,在理論操作與實踐教學間開展文化育人工作,將文化育人與專業教學相結合,潛移默化浸潤學生,實現文化育人目標。

    二、特色鮮明,打造「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

    作為特色十分鮮明的鐵路職院,湖南高鐵職院致力於將高鐵特色的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和國學文化有機融合,打造「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在校園活動中有效開展文化育人工作,培養新時代文化底蘊深厚的鐵路人。

    依託高鐵專業特色、社團和校企合作平臺,建設特色鮮明校園文化。湖南高鐵職院將育人主線貫穿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始終,形成了學術文化、文體文化、實踐文化、社團文化、公益文化、寢室文化等在內的文化體系。學院擁有國風藝術社團15個,包括南風漢服社、武術協會、書法協會、圍棋協會、旗袍社等,其他類型社團45個,社團類型多樣,活動形式豐富。近年來,學院舉辦了「高鐵之星、國學風採」國學風採大賽、國學講堂、高雅藝術進校園、科技技能文化節、「雁峰之春」等校園文化活動,還在傳統佳節,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周」,大力推進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通過拍攝「我和我的祖國」快閃視頻等,在重大紀念日,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築牢文化陣地,全方位打造了「高鐵國風」系列校園文化品牌。

    以打造「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為契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文化育人全過程,營造積極向上的校風學風。學院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探索富有特色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開展了「誠信感恩」、「春華秋實」學風建設、「社會主義有點潮」等主題教育;依託「萱洲古鎮」大學生志願者服務基地和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為平臺,定期開展環保、宣傳和義演活動,加強對湖南古鎮文化的研究和保護;培養、選樹了一批學習勵志、實踐奉獻、誠信友善、創新創業、志願服務等方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發揮榜樣引領作用,組建大學生宣講團,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校風學風,發揮校園文化活動對學生的正面影響。

    三、拓展載體,形成文化育人宣傳常態化機制

    湖南高鐵職院高度重視宣傳工作,權威媒體與新興媒體雙管齊下,傳播普及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高鐵文化,構建文化育人宣傳體系,形成文化育人宣傳常態化機制。

    借力權威媒體,傳播普及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高鐵文化。《萱河百曲 古韻新姿 萱州文化 我來保護——鐵道工程學院開展萱州文化志願服務》發表在湖南教育新聞網,《承傳統文化烽火 塑「高鐵國風」品牌》發表在衡陽文明網。2018年,在中央媒體推出了《在民族復興道路上建功立業——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服務國家高鐵記事》;2019年,在新浪網、湖南日報推出《奮鬥著異常美麗——記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魏秀瑛》等報導,重點介紹了學院以轉變職業教育觀念為先導;2019年撰寫的「從向陽橋到港珠澳大橋的農家子弟現實人生三連跳」獲得湖南省教育新聞一等獎;2020年,在新湖南推出《立德樹人,落紅護花——湖南高鐵職院思政理論課教師劉立紅的進階之旅》,重點介紹了學院獲全國優秀教師的劉立紅,以優秀典型引領文化育人。學院借力權威媒體,大力宣傳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高鐵文化,全力打造高職教育品牌。

    創新宣傳途徑,拓展文化育人傳播新載體。湖南高鐵職院創新運用網絡宣傳方式,與時俱進,聚焦文化育人、高鐵安全和高鐵文化知識的普及和傳播。利用微博、微信、QQ 等新媒體平臺,建設好「高鐵國風」微信公眾平臺以及湖南高鐵職院文明創建欄目,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鐵文化知識等。學院還製作了主題教育大型宣傳片《禮讚新中國》,宣傳片集合了全校五個二級學院,共1400名師生參與,文化育人在師生參與中順利鋪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學院通過教師黨員光榮事跡、宣傳學生黨員榜樣等方式,提升了榜樣的力量,宣傳文明、綠色、和諧的社會主義主旋律,弘揚了校園正能量,讓文化育人有典型、有榜樣可供學生參考學習。學院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鞏固了文化育人的宣傳陣地,形成了文化育人宣傳常態化機制。

    四、一館一長廊一湖,構建文化育人環境體系

    「四個校園」營造文化育人氛圍。湖南高鐵職院著力打造獨具「高鐵」個性的特色校園、內涵豐富的文化校園、便捷高效的數字校園和和諧安寧的平安校園。學院以校史館暨高鐵數字博物館為中心,投資1100萬,建設「天佑」生態景觀湖,在學院打造詹天佑廣場、日晷文化廣場、高鐵文化長廊、「高鐵食代」美食家園、風雨體育場館系統規劃並打造出富有高鐵特色的學院文化景點,不僅彰顯了特色高鐵文化,還營造了濃厚的文化育人氛圍。2019年,學院獲批「高鐵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全省第七批社科普及基地。

    學院注重文化育人環境的系統性,將文化建設、文化活動,文化設施,文化環境,校園精神有機結合。學院將文化育人與基礎設施、文化傳統、人文精神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基礎設施的文化環境渲染作用,依託基礎設施,培養一批一批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鐵文化學生講解員,讓學生不僅做文化育人的接收者,也成為文化的傳播者、創新者。2020年,學院在湖南省「戰役密碼·中國之治」微宣講中獲市級優秀組織獎及多個單向獎;將文化育人與學院人文環境和人文環境結合起來,逐步形成具有我院獨特個性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使學院成為思想道德精神高尚、學術氛圍濃厚、人文底蘊深厚、校園環境幽雅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高等職業院校。

    3.效果啟示

    2018年,指導的《高鐵國風文化傳播中心》入駐大學生眾創空間;

    參加全省校園文化論壇,「高鐵國風」案例入選湖南省優秀案例一等獎;

    2019年,湖南高鐵職院主編的《馨香人生》出版;

    獲批「高鐵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全省第七批社科普及基地;

    獲批全國書香三八閱讀推廣基地;

    學校學習強國總積分在湖南省學習強國總積分排名第五名;

    獲第五屆湖南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優勝獎;

    「南風漢服社」連續三次獲得湖南省百優社團;

    獲全國職業院校微信公眾號前35強。

    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微信公眾號前26強;

    在湖南省學生節水公益微視頻大賽中獲優秀組織獎,斬獲大學組一等獎等十個獎,獲獎比例超過大賽大學組總獲獎量三分之一;

    在湖南省「戰役密碼·中國之治」微宣講中獲市級優秀組織獎及多個單向獎;

    在「生命至上·衡陽戰役」主題微宣講中獲優秀組織單位。

    學院通過加強和推進文化育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被廣大師生所認同,積極踐行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普遍增強,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明顯提高;文化品牌建設和形象建設成效顯著,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大學文化的引領作用、輻射功能以及服務地方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院打造高職教育品牌的經驗,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樹立了良好形象。

【責任編輯:唐紅】

相關焦點

  • 文化育人取得豐碩成果
    ,重點從「戎鑄魂」「筆藏心」兩個方面開展學校文化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學校教學成績位列城區各校前茅,在體育及藝術特色教育上更是取得驕人成績。學校先後榮獲「全國中小學英雄團隊集體創建活動示範校」「廣西十佳中隊」「自治區文明單位」「南寧市常規管理示範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自治區體育足球傳統項目學校」「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等多項殊榮。   秉承特色傳統 提煉「戎筆雙全」文化核心   南寧市五一路小學佔地面積24畝,現有3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528名,專任教師89名。
  • 立德樹人、特色育人、文化怡人,看徐教院附中辦學20年創佳績
    與立德樹人並肩,與特色育人並行,與文化怡人並重,徐教院附中已經成為徐匯乃至滬上初中教育優質均衡的一塊名牌。學校以立德樹人為著力點,以「五育並舉」為育人要求,以「我的學習我自主、我的社團我做主、我的班級我建設、我的校園我管理、我的父母我孝敬、我的社區我奉獻」為育人途徑,積極培養自律自主自信的徐教院附中學子: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具有道德自律、學習自主、健體自覺、交往自如的特質,具備自信力、動手實踐能力、運用科技信息能力、多元文化和國際理解能力。
  • 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高等學校應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方向,緊密圍繞國家教育戰略工作部署要求,通過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時代特點的契合點,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隱性薰陶和引導,使文化育人成為全面育人的重要途徑,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武裝人才培養工作。
  • 曲阜師範大學:打造立德樹人特色品牌
    激發一線創新活力,探索「以文化人」特色實踐 推動傳統文化育人,關鍵在於創新育人實踐,切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立德樹人的全方位、全過程。 高校基層黨組織處在動員、凝聚師生的第一線,也是協同教學科研工作、強化育人成效的戰鬥堡壘。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推進特色高中建設
    學校「立德樹人導向的『環境素養培育』特色教育研究與實踐」成果獲得2017年上海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和2018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圖說:曹楊中學校長楊琳構建特色育人體系,面向全面有個性的發展特色普通高中創建促使學校系統思考頂層設計育人體系。
  • 湖南城建職院黨委以「三個創新」打造黨建工作特色品牌
    紅網時刻 通訊員 王恩惠 陳為化 湘潭報導近年來,湖南城建職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委對學院工作的全面領導,把黨建工作融入學院中心工作,創新「黨建+N」工作模式,創新「大思政」育人體系
  • 中國特色文化與特色文化產業論綱
    立足各地特色文化資源和區域功能定位,發揮比較優勢,明確發展重點,把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構建具有鮮明區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體系。 第三,創意引領,跨界融合。突破了過去地域圈層環狀發展的束縛,代之而起的是線性帶狀發展,突破行政區劃的制約,而以文化紐帶相聯繫。推動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建設,持續推進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建設,加快建設南水北調工程和文化旅遊產業帶。加強大運河文化產業帶、哈大高鐵經濟文化帶、環渤海灣文化產業帶、長江、黃河、珠江經濟文化產業帶帶狀上的特色文化資源整合,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 傳播史志文化是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的有效途徑
    日前在滬舉行的「上海史志文化傳播與推廣」研討會上,學者指出,上海史志文化璀璨奪目,系統豐富的史志文獻為上海史志文化傳播推廣提供了有力支撐。傳播推廣史志文化是打響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的有效途徑。  「上海在百年前還是個小漁村嗎?」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上海地方史志學會會長王依群拋出了這個話題。
  • 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校園大師劇大中小一體化育人協作平臺在華東...
    該平臺的成立旨在探索大中小學在校園大師劇育人實踐中的互動和聯動,構建「1(大學)+2(中學)+2(小學)+N」育人體系,秉承開放理念、共享育人資源、提升育人效果,為大中小德育一體化增添新內容。「校園大師劇是國家和社會的重要育人資源和載體,構建校園大師劇大中小一體化育人協作平臺,是從另一個角度踐行高校人才培養、文化交流和服務社會等重要使命和功能。」吳薇這樣說道。
  • 「外國語」與「傳統文化」特色盡顯,龍華區第三外國語學校外語文化...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6日訊 (記者 曹園芳 通訊員 熊武)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展示外語文化辦學特色,昨日,深圳市龍華區第三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三外」)舉行了「積極卓越領航未來」第二屆外語文化藝術節。
  • ...案例|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推進「一體兩翼」模式 突出實踐育人特色
    確定為試點高校以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堅持守正創新、固本鑄魂,統籌好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著力加強「十大育人」體系建設,推動思想建設、知識傳授、能力培養。
  • 文化育人茂陵書香,山東政法學院圖書館閱讀推廣之名家講堂
    》、印象名師、「悅正」讀書會、學術文化沙龍、電子文獻資源技能大賽等書香校園十大特色系列活動,強化師生互動交流,拓展文化育人路徑,活躍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營造了濃鬱的書香校園氛圍,成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一個特色文化品牌。
  • 湖南科技學院國學院:發掘紅色文化 強化科研育人
    研討會期間,同學們還走進常德市博物館、蘆荻山鄉黃愛村,走進鮮活的歷史情境,考察歷史實物,感受紅色文化,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禮。緊接著,傅宏星老師又指導國學院2018級吳越和2019級向薛峰、侯魯豫、李怡、吳飄、黃湘怡等6位同學展開了關於夏明翰的研究。
  • 「君子文化」塑造謙謙君子彬彬少年
    為主導思想,開展「君子文化」育人的實踐與研究。經過9年多的努力,「君子文化」理念成為了鳳翔路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靈魂與核心。鳳翔路小學校長梁建華一直致力於把學校的文化從牆上走向生活中,搭建頂層設計,完善德育架構,重視人才培養,創建課程育德,規範德育管理,讓傳統經典的「君子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小學生守則相結合,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君子德育之路。「君子謙謙少年彬彬」成為學校兩大校區(鳳翔校區和景暉校區)美妙的音符。
  • 徐州打造漢文化特色廉潔品牌
    徐州打造漢文化特色廉潔品牌「漢風清韻」浸潤彭城中國江蘇網訊(李化龍 蘇牧 王巖) 2020年12月30日,徐州市舉行「漢風清韻」廉潔文化專場演出,用琴書、漢樂、朗誦等藝術形式,讓廣大機關黨員幹部在濃濃漢風中上了一堂特殊的廉政教育課。
  • 充分發揮文化旅遊優勢形成國家戰略樂山支點
    利用好文化與旅遊的優勢支點,是樂山快速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突破口。從文化資源看,這裡的佛文化、名人文化、峨眉武術文化、彝族文化、美食文化以及區域特色文化等交相輝映。從旅遊資源看,這裡不僅有久負盛名的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還有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東風堰,三處重量級遺產吸引國內外旅客紛至沓來。
  • 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登上高鐵 列車首發向世界發出邀請!
    (原標題: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登上高鐵 列車首發向世界發出邀請!)一步一春秋,追尋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脈。穿越千年的凝眸,是最深情的守候。10月31日,大足石刻高鐵冠名列車首發儀式在上海虹橋站隆重舉行,正式拉開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品牌發展加速度的盛大帷幕。大足石刻高鐵冠名列車將穿行於滬寧、滬杭甬等國家戰略通道上,將作為一張流動的「邀請函」,歡迎廣大遊客到美麗重慶來做客。
  • 「首屆湖北省文化產業品牌」名單揭曉 30個文化企業和品牌上榜
    湖北日報訊(記者農新瑜)興文化品牌,助湖北重振。11月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首屆湖北省文化產業品牌選樹活動相關情況,公布首屆「湖北文化企業十強」「湖北十大最具成長性文化企業」「湖北十大文化產業品牌」名單,30個文化企業和品牌上榜。
  • 京港高鐵合安段 全線七站融合地域文化特色
    乘著京港高鐵合安段遊安慶!從北向南,京港高鐵合安段從合肥西站始發(初期從合肥南站始發),依次經過肥西站、舒城東站、廬江西站、桐城東站、桐城南站,最終抵達安慶站。每個站場建設與地域文化完美融合,一站一景,顏值爆滿。
  • 冬日細微的改變 | 上音校園文化景觀建設首批項目搶先看
    作為中國高等音樂教育的引領者、文化強國戰略的支撐者、上海文化品牌的貢獻者、長三角音樂聯盟的引擎、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的標杆,上海音樂學院是一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的縮影,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本次校園文化景觀建設工作以「突出主線,凸顯校史校訓育人功能」「把握主調,注重文化品位品質」「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寧缺勿濫,注意留白」「多方參與,開門做規劃」為總體原則,從2019年9月啟動調研,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個別交流等多渠道聽取師生員工的建議,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多次聽取匯報並給予指導,形成校園文化景觀建設的總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