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推進「一體兩翼」模式 突出實踐育人特色

2020-12-23 教育信息速報

2019年9月,長春大學被確定為吉林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確定為試點高校以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堅持守正創新、固本鑄魂,統籌好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著力加強「十大育人」體系建設,推動思想建設、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積極推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積極構建協同一體、合力育人、充分發揮「德智體美勞」育人作用的「12310育人工程」:1即一個核心,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核心,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增強做好「育人工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進學校育人工作不斷加強和創新;2即兩個群體,把握好教師和學生兩個工作群體,遵循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把握師生思想特點和發展需求,加強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激活育人工作內生動力;3即「三全」育人格局,構建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關鍵,堅持協同聯動,強化責任落實,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組織協調、全校各方積極參與的育人工作格局;10即「十大」育人體系,全面提升學校育人工作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好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十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

通過一年多的建設,長春大學「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一個格局、創立了一套機制、打造了一批品牌、培養了一批隊伍,推動全校上下將工作的重音和目標落在育人成效上,切實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後一公裡,形成可轉化、可推廣的一體化育人制度和模式。

官微陸續發布「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工作育人案例,展示不同領域、不同單位的經驗做法和工作模式,助力全校思想政治工作整體水平的提升,建立有特色的長大育人體系。

近幾年,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通過解決學生具體問題與解決學生思想問題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了以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主體,以專業素質培養和思想品德塑造為支撐的「一體兩翼」育人模式,搭建思想教育平臺、實踐創新平臺,做到服務教學、服務生活、服務就業,紮實做好學生培養工作,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成長成才實際問題。

學院注重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實施 「團風」特色育人工程項目,其中包括「十萬行代碼育人工程」、「卓越工程師孵化工程」和「拔尖人才培育工程」。特色育人工程充分整合第一課堂、第二課堂資源優勢,動員全院教師及學生工作人員發揚「團風」精神,立足於學院分層次人才培養的需要,實現「厚基礎、強應用、能創新」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十萬行代碼育人工程」通過對學生在校期間一定數量的有效代碼(最少5萬行)編寫訓練,提升學生問題分析能力、解決方案設計能力、程序設計能力、個人和團隊溝通協調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培養其工匠精神和實踐水平,達到「厚基礎」高水平應用型人才標準,實現高質量就業目標。學院教師組建團隊,義務為學生編寫上機操作練習題庫並定期更新,定期對學生上機操作給予指導。學院選拔一批成績優異的學生組建學生互幫互助團隊,日常管理及考核由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帶領學生團隊完成,日常項目訓練由學生指導學生,發揮優秀學生的帶動作用。「十萬行代碼育人工程」經歷了多年實踐,通過學院不斷的總結完善,逐漸走向正規化系統化。學生在師長的帶領下,夯實專業基礎,做到量的積累,同時追求質的飛躍,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

「卓越工程師孵化工程」是一項培養工科類應用人才的計劃,選拔的重點除在學院各類大賽中表現優異的候選人才之外,同樣也輻射到熱愛計算機專業、求知慾強、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卓越工程師孵化工程」自2017年9月啟動以來,共舉辦了8次大規模的應用程式開發實踐活動,目前為止,累計有300餘人次參加。組織優秀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開發了通用網上考試平臺等大型項目5項。現階段正在研發的軟體項目3項。學院教師同企業工程師組成校企合作團隊,義務為通過選拔的學生授課,帶領學生參與各類系統的實踐開發,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學院老師通過第二課堂的無私奉獻,不僅對第一課堂內容實現了有力的補充,更是對第一課堂內容的深化和拓展。

學院遵循分層次人才培養策略,以培養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為目標,實施了「拔尖人才培育工程」,對各專業成績排名前5%的學生實施科研創新能力訓練,培養「能創新」的研究精英,實現研究生前段銜接培養及研髮型就業訓練。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16名拔尖本科生在17-18學年累計獲得各類競賽獎項15項,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4項,發表科研論文2篇,獲得軟體著作權2項,申報發明專利2項。在老師們的細心培育下,學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創新思維得到了訓練,研發水平有了提升。

學院通過實施學「團風」特色育人工程項目,在全院師生當中很好地宣傳並發揚了「團風」精神。師生互動,共同參與,無私奉獻,關愛他人,注重傳承,培養品格。教師利用課餘時間義務為特色工程準備教學方案,研究運行機制辦法,在第一課堂之外的第二課堂、第三課堂繼續培養學生。學生們在學院和教師的帶動下認真學習,刻苦鑽研,互相幫助,形成了老帶新,一屆帶一屆的傳幫帶精神。學生之間注重分享,相互提高,在專業技術學習這條道路上相互帶動。學「團風」特色育人工程項目開展幾年來不斷摸索完善,有效助力學生全面成長。

往期回顧

長春大學2021年高等特殊教育招生簡章

校園十佳官微評選 投票來了

追夢路上他們並無不同

主辦單位:黨委宣傳部

內容來源: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王昉

內容審核:蘆曉珊

2020第300期

覺得不錯,點亮在看 ↓↓↓

【來源:長春大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樹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立體文化育人體系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高度重視文化育人工作,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價值觀融入文化育人,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文化支撐。聚焦這一主題,學院以鐵路文化為主線,以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為兩翼,樹立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建全方位立體文化育人體系。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近年來,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堅持思政課是第一課、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第一學院、價值塑造是第一要務、政治素質是教師考核第一標準,深刻把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時代要求,紮實推進以「教師團隊結構化、授課內容融合化、教學環節模塊化、教學實踐體驗化」為主的「四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研磨思政「金課」,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 ...育人實踐——聚焦黃岡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專業實踐課程與教學改革
    原標題:讓潛力競相迸發的「特色化」育人實踐——聚焦黃岡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專業實踐課程與教學改革「特色化」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之一,也是衡量一所學校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2018年,《英語類專業教學質量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頒布,為當下高校英語專業面臨的人才同質化、學生實踐能力較弱等問題找到了解決方案。
  • 海口經濟學院:立德樹人 典型引領 擔好育人使命
    2020年5月3日,在團中央年度表彰活動中,海口經濟學院學生吳小盈、李少虹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海南省僅4人獲此殊榮)。一次就有兩人受表彰,絕非偶然,這是學校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全面立德樹人,持續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結果。
  • 重慶市大渡口區教師進修學院轉變理念重引領 推進思政課發展
    區教師進修學院多措並舉,狠抓區域中小學思政課創新發展的實踐與探索,構建了「六大育人載體」,為廣大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基,為全區教育的創新發展尋路,推進了區域思政課程優質發展,成效顯著。「理念先行」夯實思政育人實踐根基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和治學思想,是學院辦學方向和發展創新的決定因素。
  • 中央戲劇學院健全機制推進美育工作
    中央戲劇學院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決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美育功能,健全美育工作機制,推進美育改革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錨定目標任務,創新培養模式。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 國防教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以山東省軍事技能訓練改革試點高校為契機,創新構建「一體兩翼三新五依託」國防教育新體系,形成國防教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引導學生實現「強精神、強智識、強體魄、強能力」目標,促進國防教育高質量發展。
  • 我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推進會召開
    紮實推進思政課程守正創新,高質量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必修課、「習近平治國理政」選修課,出版《四下基層與群眾路線》《擺脫貧困與全面小康》等系列教輔書,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深度轉化,紮實推進「三進」工作;推進本碩博思政課程一體化建設,推行「對話式教學」「同齡人講思政課」等教學新模式,打造「理論主課堂+實踐大課堂+網絡新課堂+示範微課堂」四位一體的思政課程體系,學生到課率、抬頭率
  • 「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深化育人方式改革 推進特色高中建設
    「十三五」期間,市教委出臺了《上海市推進特色普通高中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加快了探索實踐步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成為撬動高中教育從分層逐漸走向分類的重要變革力量。作為由市教委命名的首所特色普通高中,曹楊中學親身體驗特色創建對促進改革育人方式,對引發普通高中教育理念、教育行為、教育評價等諸多方面深度變革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馨苑餐廳吃頓飯,不用再去牡丹園」菏澤學院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在菏澤學院公示公告欄前,計算機學院的一群學生正在興奮地談論著學院老師「斬獲」的成績。他們說的「評上了」,指的是菏澤學院2020年「課程思政」示範課程遴選結果公示,黃復賢教授的《C語言程序設計》、邵麗麗老師的《線性代數》入選了該校「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據菏澤學院教務處負責這項工作的徐興民介紹,今年他們共遴選出「課程思政」示範課程102門,評選出「課程思政」優秀教師37名。
  •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該院通過免費分享、資源整合、全球互聯,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按需學習,在實踐中學,在學中實踐,同時擁有國際視野、具備網際網路素養。近年來,該院畢業生就業率、籤約率一直保持在同類院校的前列,步入了全國高水平獨立學院的十強行列。  網際網路+科院  免費網際網路教學資源分享 校園內隨時隨地都能自主學習  網際網路+科院的第一特徵,是免費分享。
  • 寧夏出臺《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統籌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29號),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 2020清華航院實踐育人研討會順利舉行
    正值全球人民抗擊疫情的特別時期,在清華大學109周年「雲校慶」之際,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秉承學校實踐育人的優良傳統,踐行「三位一體」的育人理念,開展以「自強奮進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雲上實踐育人研討系列活動。
  •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五環模式」育體育匠才
    圍繞這一時代命題,自2013年以來,湖南體育職業學院積極探索解題之道,創造性地提出了現代體育高職教育的「五環模式」,並將其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其模式優勢與育人成果日趨彰顯。環環相扣 打造育人新模式湖南體育職業學院是經湖南省批准、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備案,於2002年5月由湖南省體育運動學校和湖南職工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合併組建而成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體育職業學院,也是湖南僅有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職業院校。自建校以來,學院十分重視辦學特色的凝練與辦學體制、機制的改革與探索。
  • 煙臺南山學院召開教師進企業實踐鍛鍊會議
    南山控股總經理、南山鋁業總經理呂正風,南山科研教育集團黨委書記劉聲傑,煙臺南山學院校長吳國華,常務副校長楊萬利,南山旅遊集團副總經理呂玉峰出席會議。集團人事組織部領導,科研教育集團領導,教師實踐鍛鍊企業主要領導,煙臺南山學院副主任及以上領導幹部、教師代表400餘人參加本次會議。黨委書記劉新生主持會議。  企業負責人代表、南山鋁業總經理呂正風為大家展望了實踐鍛鍊的美好前景。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人物|蔡沂:守教育之責,行育人之道
    在這十幾年的教學中,蔡沂逐漸意識到,能否在課程學習中貫穿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決定了課程的成敗;能否用學生聽得懂的語言來組織教學直接影響了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能否設計出生動有趣又富有啟發價值的實驗案例則影響了學生實踐技能訓練效果。同時她也深刻體會到,應該要把課程做得吸引學生而不是一味迎合學生,所以更加不能放鬆對學生的學習要求,特別是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該注重加強引導而不是降低標準。
  • 強師資 重共建——看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2020年辦學特色
    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秉承北京科技大學「學風嚴謹,崇尚實踐」的優良傳統,立足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等國家戰略背景,依託北京科技大學優質教育資源,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培養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理論基礎紮實、實踐技能強、綜合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本科人才為目標,以高水平師資為保障,建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學生國際視野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 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校園大師劇大中小一體化育人協作平臺在華東...
    來自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宣傳處、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有關大中小學,以及華東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校團委和孟憲承書院的領導和專家出席,一起探討校園大師劇創作,深入交流大師劇育人實踐,共同見證校園大師劇大中小一體化育人協作平臺成立。
  • 突出「三個注重」 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南京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建設「第一個南大」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堅持突出「三個注重」,全方位推進課程思政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一、注重頂層設計,構建課程思政新格局。
  •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三抓三培三優」模式辦好...
    近年來,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積極打造「三抓三培三優」模式,努力辦好船政特色思政課。學院以黨建為引領,全面加強黨對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領導,建立起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思政教師隊伍;以文化育人,圍繞「船政文化」打造各類平臺,積極構建人文素質教育特色育人模式,加快推進思政課的守正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