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太平洋未來科技已經在文旅和康復醫療兩個方向實現了落地。
利用AR所特有的3D交互體驗,能夠更好地賦能現實場景,助力商業價值升級。早在2008年,AR就已經開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經歷了十年的發展之期,AR產業愈發成熟。現在的AR已經慢慢從遊戲、教育等領域逐漸拓寬到旅遊、健康、社交和軍事等方向。入局者甚多,對於企業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發展核心競爭力。
2016年,太平洋未來科技公司成立。在AR賽道的眾多選手之中,他們是唯一一個有著全球化背景的技術型創業公司。創立之初,他們便獲得了投資人200萬美元的融資。
聯合全球合作夥伴,開啟第三次創業多國背景,技術功底紮實,是太平洋未來科技給人的第一印象。
「我們的研發中心位於深圳,除去中國的團隊成員外,其他成員來自於世界各地,」太平洋未來科技的創始人兼CEO李建億說,「技術讓我們有了共通語言。」
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日本……成員們來自不同的國家,說著不同的語言,而由於對科技的共同追求,他們衝破了語言障礙,匯聚在同一個公司。多國的文化背景為太平洋未來科技創造了開放的視野,寬鬆的氛圍,也極有利於開拓海外市場。
當然,這和李建億的個人經歷有著莫大的關係。他先後在馬來西亞、加拿大留學,之後還在澳大利亞留學十三年。四年前回到深圳後,多年的海外留學經驗和擅長與多國文化背景的從業者進行交流的優勢,為太平洋未來科技的全球化定位奠定了基礎,也形成了公司寬和、具備創造力的文化氛圍。
圖 | 太平洋未來科技創世人&CEO 李建億
經濟學專業出身的李建億負責公司商業方面的業務,其他的兩位創始成員則負責實現技術上的突破,三人形成互補,共同帶領著這個年輕的團隊一點點向前邁進。
這幾年,李建億一直沒有停下腳步,太平洋未來科技已經是他的第三次創業了。在前兩次創業中,他積累了深厚的經驗,豐富的人脈。對於這一次創業,他很有信心。
文旅+康復醫療,率先進攻的兩大方向技術是科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對於技術,太平洋未來科技有足夠的耐心去一一攻克它。公司成立的前一年半,團隊不驕不躁,一直致力於技術的研發,當技術足夠成熟後,才去開拓市場。
「從應用層,到應用層算法,從硬體,到底層算法,我們從零開始打造,整條路徑都摸索過,可以說是很細緻了。」李建億說。
其他兩位技術出身的創始人,在相關領域已經做了不錯的研究。團隊的大多數成員進入公司前已經在機器視覺方面有了比較深的積累,即便最初從事的是其他行業,但是由於有專家的帶領,很快就能上手。團隊中其他核心成員的技術水準也不容小覷,其中的一位專家在2004年的時候就已經做起了AR相關方面的研究,前前後後發布了90多篇論文。
目前,太平洋未來科技研究出的技術已經迅速在文旅和康復醫療兩個方向實現了落地。
在文旅方面,太平洋未來科技已經和華僑城達成深度合作,並已經在柳州華僑城的卡樂星球項目上落地,通過將自身AI軟體算法+自主研發的感知層硬體AMglass融為一體,從場館入口-遊覽過程-場館出口的一整套科技互動系統,在AMglass硬體載體及AI算法的軟層內容切入下,完美落地了實景3D動畫、趣味內容體驗、遊戲化導覽等功能應用。館區從作業系統-運營系統-內容呈現平臺,打破了原有樂園「玩少排多,久等不得享「的枷鎖,解決了長久以來遊客排隊難、可玩內容單一、遊玩指南不明的多個運營難題。成功讓底層技術研發,通過硬體載體得以轉化,形成商用價值。
圖 | AR演繹鄭和到訪馬六甲歷史情境
此外,1月,團隊的AR產品也將正式運用到馬來西亞馬六甲世界文化遺產旅遊景區,通過將AI軟體技術研發系統與頭顯設備軟、硬融合一體,打造全球首個集 「歷史、導航、導覽、購物、體驗」於一體的AI文旅景區數字資產。
此外,太平洋未來科技在康復醫療方面推出的相關成果已經在部分地區進行了試點,通過自主研發的Ai3D人體骨骼算法,以超低成本實現人體姿態動作捕捉,讓康復治療/體育訓練擺脫純粹依靠經驗的狀態,進入理論化、數位化的時代。很快它們就會正式出現在大眾面前。
圖 | Ai3D人體骨骼算法在精準康復領域的應用示範
「未來」是所有科技研究者們所追求的方向,他們跳出當代的局限,從長遠眼光出發,投入大量精力研製新的產品。
「未來」也是太平洋未來科技公司名稱中的兩個字,它代表了科技研究者的研究理念,也代表了團隊成員們的目標。放眼前方,用科技解決問題。
正如李建億在採訪中說的,市場並不是太平洋未來科技的唯一規劃路徑。將來,他們的主要精力依然會集中於技術的研究。
最後IDC最新的報告指出,預計2019年全球AR和VR市場規模將達到近204億美元,漲幅為去年的68.8%。
經歷了三年沉寂期之後,AR的風口即將在這兩年爆發。
這一年,國家漸漸有大力發展AR技術的態勢;這一年,許多AR曾經存在的問題得到了突破;這一年,AR成了很多人耳邊的流行詞。
隨著5G技術推進,人們對新技術的需求提升,AR的復興之期即將來臨。
【鎂客·請講】專注於報導科技創新項目;我們敞開心扉面對每一位創業者,力求為您呈現一群鮮活、有性格的品牌和人物;我們傾聽創業故事和人生經歷、探討商業模式和行業趨勢、對接資本市場和供需雙方,以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歡迎做客【鎂客·請講】,欄目合作請發送郵件至:post@im2maker.com
最後,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乾貨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