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面奶用與不用,哪個更好,一直受到爭議,別急著下定論,先來看看洗面奶的前世今生。
古代常用的潔面「產品"有草木灰、淘米水、皂莢、茶子等植物果實。
「冠帶垢和灰清漱",那時古代人就發現了草木灰中含有能夠去油汙的碳酸鉀。
淘米水洗臉大家都不陌生,小時候親眼看見我的姥姥還在使用。
在皂莢等植物沒被使用之前,米汁曾經長期是最主要的清潔劑。
過去的人們選擇無患子,茶子,皂莢等作為面部清潔用品,因為這些植物裡含有皂基。
皂基類洗面奶現在也被廣泛使用。
洗面奶的種類
皂基洗面奶:去汙能力強;在使用過程中會溶解角質蛋白,也就是洗完之後清潔很徹底的感覺;刺激度會更強一些,雖然用皂基洗面奶洗完臉之後臉很緊繃,可能會給你帶來一種臉被徹底洗乾淨了的錯覺,但是長期下來可能會因為過度清潔導致你的皮膚屏障受損。
敏感肌膚和痘痘肌不建議使用。
如果你是皮膚耐受力強的油皮或者混油皮的話,皂基洗面奶值得一試。
但是也有品牌的工藝會大大降低敏感度,為數不多。我皮膚很油的時候,還是很愛皂基洗完的感覺,乾淨徹底。
胺基酸洗面奶:胺基酸為弱酸,去汙能力相對差,一般添加活性酶來增加它的去汙力;刺激度低,膚質沒什麼限制,是乾性皮膚和敏感肌的首選。
胺基酸洗面奶呈弱酸性,與我們皮膚的pH值相近,所以更溫和,而皂基洗面奶呈鹼性,刺激性就比較大了。但是相應的,皂基洗面奶的清潔力度比胺基酸洗面奶要更強些。
但如果你是中性肌膚、幹皮或者敏感肌的話,還是乖乖用胺基酸洗面奶吧。
洗面奶用不好,很可能會爛臉,洗面奶不分好壞(明顯很爛的除外),只能說哪款適合自己,不適合自己的千萬別用。
只用清水洗臉,不使用洗面奶可以嗎?
清潔面部的第一個步驟就是用洗面奶洗臉。一天下來,我們的皮膚會分泌許多油脂和灰塵,長期與空氣接觸會氧化變質,讓皮膚看起來灰暗沒有光澤,洗面奶對皮膚的清潔相當關鍵。經常用清水洗臉很難把臉清洗乾淨。只用清水洗臉會感覺臉上滑滑的,而且洗完臉沒多久就會出油,這樣就代表臉沒有洗乾淨,長此以往,皮膚裡的汙垢積攢下來會造成毛孔堵塞,用再多的保養品也無濟於事。
不用洗面奶洗臉會讓皮膚呼吸不暢,再加上化妝的妹子在臉上塗許多化妝品,給皮膚的負擔加重,特別是敏感型的皮膚,就會悶出痘痘。
有一階段,我是早上不用洗面奶洗臉,因為覺得昨晚已經洗淨了,一晚上也沒有出門,早上用清水洗洗就可以了,真是個愚人,最近才看到還有更愚的,甚至有人主張,早上不用洗臉,以保持晚霜等滋潤產品在臉上形成的滋潤感。
皮膚經過一夜的新陳代謝,既有汗液、油脂的分泌,也有老化角質的脫落;此外,被單、枕巾上的蟎蟲等不潔之物會沾染到臉上。如果沒有清潔乾淨就化妝上班,就很容易堵塞毛孔,產生黑頭、粉刺等。
使用洗面奶時一定要清晰徹底,別在臉上有產品殘留。如果洗面奶沒洗乾淨,反而會引起另外的一些肌膚問題。
正確做法:洗臉之前要洗手,因為手更容易接觸汙垢,上面帶了很多細菌,如果不洗手就直接用手來洗臉,一方面會浪費洗面奶,另一方面很可能使皮膚上沾上細菌和灰塵。所以,洗臉之前,要先把手洗乾淨。
皮膚嚴重敏感期間,選擇洗面奶時一定要慎重!!
哪些成分的清潔產品,敏感肌不能用?
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含有「肉豆蔻酸」的洗面奶被稱之為皂基洗面奶,清潔能力強,乾性皮膚使用,會導致皮膚乾澀緊繃。
月桂酸(Lauric acid):清潔力很強,但長期使用會會破壞皮脂膜,使皮膚失去保溼鎖水能力,導致越洗越幹。
棕櫚酸(Palmitic acid)/棕櫚酸異丙酯:過量使用棕櫚酸異丙酯或濃度過高,會帶來副作用。它容易引起粉刺,使用者有可能出現丘疹。對本來就長粉刺的人來說,使用這種產品還會加重粉刺爆發。棕櫚酸的高粘度還會造成汗毛孔堵塞,導致黑頭和白頭。造成皮膚乾燥,因此皮膚敏感的人也應避免或限制使用。
硬脂酸(Stearic acid):硬脂酸有致痘性,皮膚敏感的人儘量避開。
水楊酸:水楊酸對皮膚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會致角質層變薄,而敏感肌、乾性肌的角質層過薄,最好不要使用。特別是敏感肌膚,使用水楊酸會使其角質層變得更薄,紅血絲、刺痛等情況更加嚴重,切忌使用。敏感肌的皮膚已經變薄,肌膚鎖水能力開始下降,所以最好別用。
三乙醇胺(Triethanol amine)
三乙醇胺在化妝品中所需的含量及對原料要求相當嚴格,含量一旦過重會對人們的皮膚帶來較大傷害。皮膚較為敏感的人使用含有三乙醇胺的護膚品可以先做過敏測試,確定不過敏才可以使用。
當然面部清潔不止是洗臉這麼簡單,正確的清潔包括潔面,二次清潔和深度清潔,時間有限,二次清潔和深度清潔有機會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