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武漢大學健康學院
11月22日,據武漢大學訃告,該校教授、博士生導師,健康學院護理學系主任李十月,11月7日在去西安出差途中突發腦溢血,經十餘日搶救無效,於11月22日9時50分在武漢逝世,享年60歲。遺體告別儀式定於11月24日上午9時在武昌殯儀館舉行。
李十月為流行病學專家,曾作為湖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防控專家組成員參與武漢和湖北的疫情分析和相關防控策略討論,提出的防控系統建設建議被湖北省政府採納,為政府正確判斷疫情和採取恰當的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據。南都記者整理發現,自疫情以來,他多次通過大眾媒體向公眾答疑,面向大學生、離退休幹部等群體進行線上科普演講;他主審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公眾健康管理手冊》於2月問世,電子版實時更新,成為通俗易懂的權威科普讀物,為公眾樹立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主要簡歷
1、學習簡歷
1978、10~1983、08 同濟醫科大學衛生系環境醫學專業本科生,獲醫學學士學位;
1988、09~1991、07 湖北醫科大學流行病學碩士研究生,獲醫學碩士學位;
2004、09~2007、06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在職博士生,獲醫學博士學位。
2、工作簡歷
1977、08~1978、10 湖北省鹹寧縣龍潭公社前鋒大隊茶場,知青;
1983、08~1986、08 同濟醫科大學衛生系環境衛生教研室, 助教;
1986、08~1988、08 鹹寧醫學院衛生學教研室 ,助教;
1991、08~1994、10 湖北省醫藥工業研究所藥理毒理室主任,工程師;
1994、10~2000、10 湖北醫科大學流行病學教研室, 講師、副教授;
2000、10~ 武漢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十月長期從事流行病學和兒童少年衛生學的教學科研工作,是學院流行病學(本科生)、現代流行病學(研究生)、臨床研究設計(研究生)及兒童少年衛生學(本科生、碩士生)課程負責人。上世紀90年代,主要從事流行性出血熱及萊姆病的流行病學研究。
2000年後一直從事行為流行病學研究,包括SRAS流行期間人群行為研究、愛滋病相關行為及幹預研究、災害現場的衛生防疫與疾病控制(2008年因參與四川災區現場救災疾控工作而被四川省政府授予「四川省抗震救災模範」稱號)等。近年來,在跨文化壓力研究、男男同性戀人群危險行為與愛滋病關係研究、血吸蟲疫區人群防護行為研究、嬰幼兒營養幹預研究、育齡婦女生殖健康研究、大學生性行為研究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基於感覺尋求分析的青少年男男性行為人群愛滋病幹預研究」、國際合作課題「跨文化壓力研究」、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課題「大學生性與避孕行為研究」、國務院愛滋病防治辦公室課題「利用湘南紅絲帶組織在青年中開展預防愛滋病健康教育」、湖北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課題「湖北恩施地區已婚育齡婦女意外妊娠影響因素研究」等。先後發表包括SCI論文在內的學術論文120餘篇,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