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人到五十歲之後,就不再需要什麼朋友了?有三點原因

2021-01-13 黃河入海流情感事

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和朋友們在一起,即使是做世界上最無聊的事,有了朋友的陪伴,也會覺得很有意義,

能長大成人不斷使人分離,就像那首歌唱的:「越長大成人越孤獨。」任何愛情都不能相伴一生,尤其是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我們要因選擇不同的路而分開。

很明顯,對於孤獨這件事,並非人人都能坦然接受,習慣了熱鬧的人又怎會甘於寂寞。在心理上,朋友來自於個體對歸屬感的需求。誰也不喜歡孤獨,我們都是社會性的群體。

社會需要並不是濫交的需要

心理學家Davis曾經認為真正的友誼由八個要素組成:快樂,互助,尊重,自由,接受,信任,理解,交心。

如果你能體味到相處中的這八個要素,那麼恭喜你,你將獲得一份真誠的友誼。但是現實生活中的友誼,往往不能達到八種元素的完美結合,所以我們總是在各種畸形的友誼中受傷。

很多人為了不再孤單而降低自己的身份,融入不屬於自己的群體,這也是通常所說的討好型人格,總是會在群體中迷失自我,認為個體價值需要群體認同。

從表面上看,他們是被這個團體所接納的成員,當他不能滿足這個團體的需要時,就會被拋棄。

比如「三十而不惑」中的鐘曉芹,從小就是個沒有主見的人,因此,她渴望有一種歸屬感,在工作中,總是無條件地幫助同事,做他們的貼身小棉襖。小到幫同事倒咖啡,大到頂同事不願去的爛差事。

原以為這樣就可以和他們融為一體,可當她有一天沒來上班,原以為大家都會因此感到很不適應,卻意外地發現根本沒人關心她是否去上班,大家的生活還是一如既往。

因此,人的一生雖有社交需要,但並不一定就是性亂需要。

人的自尊心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淡漠,對別人的評價也會變得越來越在意,變得更加注重自己。就像 Ericson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一樣,人只有具有高度的持續的自我認同,才能合理地解決孤獨。

這就是說,孤獨是個體必須面對的任務,想要從別人那裡尋求自我價值,降低孤獨感是不切實際的。只有一個人能夠正視自己,他才有機會被別人正視。

男人到了50歲,已經走過了迷茫和焦慮的時期,孩子也長大成人了,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心血,此時是跟自己相處的最好時候。

假如有能達到這八個條件的朋友,當然是很寶貴的財富,如果還是那種只能同甘共苦的年輕酒肉朋友,那無疑是浪費生命了。

要把重點放回自己身上,尋求自我價值的真正體現。不要把餘生都留給那些過客,要學會選擇朋友,真正的友誼在於質而不在於量。

王源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自己的朋友並不多,雖然生來就是一個看上去雍容華貴的圈子,但很多才子初次見面時都稱其為親愛的,實際上卻並不認識,也不是真的關心你最近過得怎麼樣,只是看你有沒有人氣,想蹭蹭而已。

社交交互論遵循利益交換原則,即人們在進行社交活動時,首先在頭腦中思考對方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大多數人不會出於沒有任何理由的原因進行社交活動。

所以,現在很多人會覺得友情毫無價值,根本經不起時間的磨練,利益的紛爭便可以打倒一切。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也會有很多的過客,那些真正能陪你走到生命盡頭的,都是發自內心的愛。

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幸運地遇見交心的朋友,如果沒有遇見,更應該挖掘自己的價值,好好面對人生,不要向低劣的友情妥協。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五十歲的女人最迷人?過來人告訴你四個原因!
    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女人到達五十歲,將會步入人生當中最迷人的階段,五十歲的女人迷人,不是先天形成,而是後來培養,用半生的時間構造,為了助你知曉為什麼五十歲的女人最迷人,以下過來人告訴你四個原因還望你能通篇閱讀,想必你將心領神會。一、五十歲的女人已經看破紅塵,絕對不會為情所困,生活會越發坦蕩。
  •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五十歲之後,你就不再需要什麼朋友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小的時候,我們最喜歡的事情便是和好朋友在一起,即使是做世間最無聊的事情,但有了朋友的陪伴,也會覺得很有意義。可長大不斷使人分離,正如吟唱的那句歌詞:「越長大越孤單。」顯然,對於孤獨這件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接受,習慣了熱鬧的人又怎會甘於寂寞。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朋友源自個體對歸屬感的需要。沒有人喜歡孤獨,我們都是群居的社會人群。
  • 為什麼古人常說「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到底是哪三種人呢?
    首先,這句話是說的五十不要親近這三類人,否則就會引火上身,玩火自焚。03一、貪財之人。縱觀天下,能做到像顏回一樣居住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飲的有多少?都嚮往更好的生活,但是更好的生活需要金錢的鋪墊,錢不會平白無故而來。
  • 為什麼說人這輩子最不快樂的是年紀,是45~55歲?本質原因是什麼
    這是個親生發生在阿蘭身邊朋友的例子。阿蘭在聽到閨蜜的遭遇以後,並沒有想閨蜜以後怎麼樣,而是陷入深深的沉思。這個社會給男人試錯的機會簡直太少了。可以說,人到中年是中國男人最累的年齡段,這種累來自兩方面:一種是身體上的勞累,還有一種累,更多的時候是來自於心理上的。
  • 五十歲之後,女人還有沒有必要再婚?
    作者:胡楊映月 五十歲,在我們傳統的思維方式裡,我們認為是一個已經接近老年的年齡了。並且,在我們的傳統思維模式裡我們還認為這個年齡的人是需要找一個「伴」的時候,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 72歲老人說:人到五十,還有這三種情懷的人,註定了大器晚成!
    五十歲,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尷尬的年齡,首先,人到五十,人生已經過半,內心中的豪情壯志雖然還未減退,但是,無情的歲月還是在用殘酷的聲音告訴我們,你已經不再年輕,沒有再拼搏的資本了;其次,到了五十歲,即使我們還一如年輕時有拼勁兒,但是,在這個年齡段,我們大多上有老下有小,背負著養家餬口的壓力,此時,如果我們想要卸下肩上沉重的負擔,去重新打拼一項事業,
  • 為什麼結婚後的女人,不再回娘家了?有這三個原因
    為什麼結婚後的女人,不再回娘家了?有這三個原因。女人結婚之後,對娘家來說就變成了外人,而這時候女人也就不願意回娘家了,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我們聽聽這三位已婚女人的心裡話。首先是王女士,因為變成了Y人,結婚之前我感覺我們家人關係非常好,是那種真正的一家人,可是結婚以後再回到娘家就感覺自己變成了外人。父母對自己非常客氣,就像對待客人一樣,而且自己的房間也沒有了,變成了我侄女的玩具房,可能我家人覺得我已經10萬人,家裡面也不需要給我留位置的,我感覺非常的寒心。
  • 五十歲之後,誰是你身邊最親的人?(心酸)
    五十歲之後,誰是你身邊最親的人?誰給你肩膀依靠?誰對你左右不離? 五十歲之後,孩子成家了,從雛鳥變成了雄鷹,遠離了我們的身邊。 五十歲之後,老人年邁了,腿腳不大靈活,走路互相攙扶,春蠶到死絲方盡,他們再有心,也沒余力為我們遮風擋雨。
  • 男人過了五十歲,會對什麼樣的女人動情?三個男人說了老實話
    我和身邊的幾位朋友聊了聊,這三位男人的老實話很有代表性:林先生,52歲,超市老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讓我動情的女人,一定是年輕漂亮的。美好的事物總是很吸引人的,對於五十歲的男人來說,年輕漂亮的女人無疑是很有吸引力的。
  • 人到五十,如果過的是「窮」日子,就少說這3句話,別讓人瞧不起
    《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是說五十歲之後,知道了理想實現之艱難,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結果。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五十之後,雖然仍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但對個人榮辱已經淡然。然而,孔子口中的那句話,也不過是一種理想的人生狀態。
  • 「人到五十,別去三地」,三個地方別久留,去多了沒好事,要注意
    它也是人的一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一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實際上將你將會碰到的絕大部分問題,都回應了。孔子有雲「五十歲知天命」,50歲踏過了人生的半輩子,來到這一個年齡階段的人,人生早就基本上定型了,這個時候就需要看透人生,好好地走完剩下的路。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人愛瞎折騰,哪些地方都想去。
  • 人到五十,有的人長的白髮比較多,有的人少有白髮,原因是什麼?
    頭髮對一個人的容顏外表起著非常大的作用,早生華髮可以讓很多人都十分的苦惱。有一些人在中學時代就已經出現滿頭白髮的這一種現象,而有一些六七十歲的老人的白髮卻並不多,那麼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人到五十,有的人長的白髮比較多,有的人少有白髮,原因是什麼? 人過了50多歲,頭上的白頭髮就會要比之前有所增多,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越來越增多。這到底是說明了什麼呢?說明我們人體的皮膚正在衰老,因為毛髮也是屬於我們身體皮膚的附屬器。
  • 男人到五十,突然不想再見到這三個人了,原因讓人心疼
    當時間的車輪從身邊飛馳而過時,突然發現,我們這些人已經人到五十了,已經從一個追名逐利的少年,變成了看淡人生的「半老頭」。是啊,我們這些「糟老頭」,歷經了人世的滄桑,飽受了生活的磨難。這一路的泥濘啊,使得我們讀懂了人生。
  • 古人常說:人到五十知天命,為自己留好三條後路,才有幸福晚年
    在古代的時候,有這樣的老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裡面的「知天命」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指已經知道自己的努力不會有成果,故而不在努力行事,而是順應天命,頗有點看運氣的意思。這是因為,古代基於大環境的惡劣,平均年齡只有三十歲,再加上早生早育,也許五十歲已經能看到重孫子了。
  • 為什麼他們不再需要周杰倫?
    有人說這是80後老人們的勝利,也有人說這是周杰倫自降身價被拉到與流量明星同等的高度被消費,微博是最大贏家。不過微博第二天就被人舉報,再次被有關部門約談了。1不管怎麼說,有一個事實是,周杰倫之後再無周杰倫,與周杰倫同時代的,或是更早的明星,不一定帥,但絕對有拿得出手的作品,這是20年前明星世界的玩法。但是20年後規則變了,明星變成了偶像,偶像化成了流量。
  • 冷思考 為什麼30歲之後很難有新朋友?
    (原標題:為什麼30歲之後很難有新朋友?)
  • 五十歲以後,不需要男人也能夠過得好的,是這三種女人
    可是,她們沒有想過的是男人才是造成女人焦慮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們會發現那些年過半百緊緊抓住男人的女人不但沒有過得很好,甚至比一些沒有丈夫的女人過得還差,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了解了身邊的幾位女士,發現五十歲後不需要男人,也能夠過得很好的是下面這三種女人。
  • 農村老人說,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是什麼意思?
    人一旦過了五十歲以後,對一些事物的認知也隨之而改變,比如年輕的時候可能喜歡春天,而五十歲以後,很可能就不再喜歡春天的風景,轉而喜歡靜美的秋季。這個改變也就象徵著人的心理年齡跟生理年齡同樣發生著變化,原來年輕躁動的心漸漸變得寧靜。50歲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齡,很多事情早該看得風輕雲淡。
  • 五十知天命,什麼是天命?
    五十知天命,那些使你欲罷不能的事就是你的天命。是老天安排你這輩子要幹的事,也知道這輩子的局限了。 一 五十歲做事就需要濃縮了。到這個年齡知道世道的艱難,沒有這麼多不切實際的想法了,不再追逐過多的外部世界了,從而轉向內部世界的營造,將內部世界小花園建設好,收穫的要遠遠好於亂七八糟的外部世界。 五十歲不再有所謂的社交了。見了很多人,見了很多事,回頭想想,不過是過眼煙雲,沉澱下來的才是最好的,最真實的還是親人、家人。 五十歲可以好好的總結經驗和教訓了。
  • 人到五十,不想與人交往,也許是這幾種心態
    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追求,當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他就想要一個人安靜地呆著,不想在和任何人過多的接觸。對於已經年過半百的人來說,我們的上半生都用來拼命的奮鬥,下半生就真的想要好好地享受生活了。很多人到了五十歲以後,突然就不想再與人交往,於是就擔心自己的心態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