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獲得的巨大成就,我們逐漸擺脫了過去一窮二白的生活。但是隨著物質基礎的提高,我們的精神狀態卻也變得日益緊繃。
現在社會,雖然吃喝不愁,吃穿住行也都很方便。但這都建立在夫妻雙方兩個人都有穩定的工作,夫妻雙方家人的身體健康不出現大的意外。
因為每月的開支除去房貸,車貸,一大家子的日常開支,兩個人的工資只能勉強支應。
而這個時候,一個家庭的男主人作為家裡的頂梁柱,很多時候就需要他支撐整個家庭艱難的前行。
阿蘭有一個閨蜜最近和自己的丈夫離婚了。
原本阿蘭閨蜜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自己的老公也在一家外資企業擔任高管,每個月也都有著不錯的薪水。一家人在丈夫的庇佑之下,生活的也算過得愜意快樂。
後來不幸公司業務發展受阻,丈夫迫不得已被裁員,家裡一下在斷了收入來源。最後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丈夫只得重新找了份工作,但是薪水遠沒有之前的高。一家人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誰料此時禍不單行,阿蘭閨蜜的公公身患癌症,又需要一大筆資金來治療。出於無奈,阿蘭閨蜜的丈夫又賣掉了房子給自己父親治病。
本來就生活拮据的家庭,一下子就又陷入了絕境。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沒錢的日子處處都是吵鬧。後來,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阿蘭的閨蜜就和自己的丈夫辦了離婚手續,結束了兩個人原本甜蜜的婚姻。
這是個親生發生在阿蘭身邊朋友的例子。阿蘭在聽到閨蜜的遭遇以後,並沒有想閨蜜以後怎麼樣,而是陷入深深的沉思。
這個社會給男人試錯的機會簡直太少了。可以說,人到中年是中國男人最累的年齡段,這種累來自兩方面:一種是身體上的勞累,還有一種累,更多的時候是來自於心理上的。
和阿蘭預料的一樣,心理學家們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男人一輩子最累的十年就是45~55歲這個年齡階段。
通過阿蘭的不斷理與歸納,得出這個年齡段的男人活得很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角色的衝突與互換
什麼是角色間衝突呢?
在我們出生到這個世界,我們就以父母孩子的身份降臨到人世間;在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進入學堂成為老師的學生;在年長以後,我們參加了工作成為上司的下屬;結婚組建自己的家庭以後,我們又成為妻子的老公,孩子的爸爸。然後周而復始,我們的孩子在重複我們的人生。
可以說在人世間這幾十年蹉跎歲月裡,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承擔著某些角色。這些角色的扮演,讓我們明確了人生奮鬥的方向。
但是處於人生45~55歲年齡段的人們,是人生劫難和磨礪最多的年紀。
在這個年齡段裡,我們原本健康硬朗的身體,隨著身體的老化變得不再矯健。
自己的子女也面臨著人生最關鍵的時刻,參加高考。自己的父母此時也變得老態龍鍾。這個時候他們既是孩子的父親,同樣也是父母的兒子。
只不過眼前的父母不在強壯,自己時刻需要像他們小時候照顧自己一樣,陪伴他們。
這個時候培養孩子和贍養老人兩個重擔,同時出現。與此同時,隨著年齡的到來,退休浪潮更讓這個年紀的男人愁眉苦展。
角色的混亂,事業而迷茫,支撐家庭的負擔,像千軍萬馬一樣壓迫著這個時候男人的神經。
這種感受就會讓人們開始疲憊的應付,而這種疲憊就很可能給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帶來波動,越分析越難。
日益老化的身體
也許在某個時刻,你突然發現你的飯量猛減;原本勞累的時候,休息一晚就可以完全緩解,現在卻是幾天都緩不過勁;身邊明明很熱鬧,你卻一刻也不想動彈,感覺到莫名的孤獨寂寞。
好不容易某天來了興致,約幾個好友喝酒吃飯,你們像早年那樣熬夜通宵刺激,但是最終你卻發現,自己早已經不是曾經那個少年。
很多激烈的活動,讓你完全跟不上趟,這一切結果的出現不是你生病了,而是你真的老了。
像年輕時那樣隨風追逐的日子變得一去不復還,那時的快樂感受是無以言表的,現如今的你已經永遠失去了追風的權力。
很多時候還沒走兩圈的你,早已經累的氣喘籲籲。
多年前那個曾經健步如飛的你,現在早已經變得行動遲緩,這個時候很多人已經失去奮鬥的理想,隨之而來的是面對死亡的恐懼。
團體心理諮詢的大師歐文亞隆有一個著名的諮詢技巧,他建議患者在一張紙上畫一條線,想像這條線的一端代表他們的出生,另一端代表死亡,要求他們指出自己現在的位置,然後深深的思考一下。
很多人都會驚訝的發現自己的選擇讓自己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因為這個活動就是為了強化自內己心的模糊概念。
傑克的一位存在主義取向的小說家米蘭·昆德拉,曾經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他認為死亡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讓你失去未來,而且也在於讓你失去過去。
這句話非常契合今天我們要說到的話題。
很多時候老之將至的時候,我們恐懼的不是我們從未遇見過的未來,而是曾經的點點滴滴,都會隨著你的遠去而漸漸被世人所遺忘。
死亡的恐懼不再讓我們去貪戀未曾經歷過的未來,當我們慢慢感受到死亡逐步來臨的時候,我們內心早已經被攪亂,根本無心再去享受其它。
夢想的幻滅
我們每個人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是一個不甘平凡的追夢者。我們總是堅信自己能夠人定勝天。
所以,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不斷拼搏嘗試。雖然期間失敗過很多次,但是我們堅信成功只是早晚,我們眼下的不成功只是缺少堅持。
雖然那時的我們,不知道成功到底何時才會來臨,但是我們知道眼下只看積累,待到秋天才是人生收穫的季節。
但是隨著人生中年的到來,我們才發現之間幾十年的努力,到頭來終究是一場空。
這個時候我們才明白,這個世界有太多自命不平凡的人,但終究到頭來成功的只有那百分之一的人。
這一刻那個鮮衣怒馬,一夜看遍長安花的少年就死在了心裡,活著的是世俗穩重的長者。
以上三條是條條戳心,似乎到了那個點,就是定向的終結。
但是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絕對的,隨著男人逐漸進入五十歲的門檻以後,我們面對無數的壓力,要學會換個角度去審視問題,才能破開雲霧見青天。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最渴望的就是被別人認同自己的價值,這是我們生活的不竭動力。
等到人生進入45歲的年齡段以後,孩子需要我們的呵護,父母需要我們的贍養,妻子需要我們的疼愛,朋友需要我們的鼓勵,這些都是我們價值存在的意義。
人生雖苦,但是做完這些我們應該盡有的義務,我們內心應該感到無比的踏實與滿足。
這些都是我們存在並且活得有意義的證明,正是這些責任與義務伴我們一步步成長。
雖然隨著年紀的增加,我們變得不再靈活多變,不再是曾經那個撒腿狂歡的少年,但是這一路走來經歷的苦難所帶給我們的寶貴經驗,無論如何都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物。
雖然隨著中晚年的到來,家庭責任與負擔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但是一次次的失敗讓我們也更理智的認清了這個世界。
青年時的遠大理想到了不惑之年依然沒有實現,並沒有什麼大不了。想想自己一路走來,也是養活了一家老小,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也沒有讓他們比一般人過得差,這點我們就足夠偉大了。
很多時候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心疼自己,不理解鼓勵自己,那麼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很難再有人能夠理解你。
所以,從今天起以一顆輕鬆的心態迎接自己人生即將到來的45歲。
於我們自己而言,人生的45-55是精疲力竭的十年,也是腳踏實實的十年。
這個世界開始依賴你,你開始證明你的意義。
願世界安好,也願人生道路上那個一直堅持不放棄的你安好。無論如何請記住,你永遠是孩子眼中最棒的父親,父母眼中最孝順的孩子。
文章的最好,祝願正處在人生45~55歲的你,歲月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