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柵欄圍著的農家小庭院裡,栽種著無花果、棗樹、杏樹、蘋果樹等果樹及蔬菜,院內步道上砌著彩磚……和布克賽爾縣和什託洛蓋鎮那木德格社區居民王美花正在自家的小庭院裡做農活。「我這兒現在漂亮吧,過去這近1畝的土地全荒著,進行庭院規劃後已經大變樣。」
這是那木德格社區發展庭院經濟的一個縮影。為全面落實「庭院經濟」項目、響應「菜籃子」工程,抓住春種春耕的有利時機,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連日來,社區黨支部組織社區志願者結合農戶的實際情況,幫助打造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的三小「庭院經濟」,使「庭院經濟」成為群眾增收的渠道,使「菜籃子」解決群眾對副食品的需求,讓庭院經濟開出「致富花」,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添一份力。
「在老百姓的房前屋後庭院裡種上經濟作物,既實現綠化又幫助居民致富增收。」社區書記劉光芳介紹。「美麗庭院,應該既好看,又實惠。每個庭院適當配置3—5株果樹作為高大樹木;用直徑5釐米以上的雜果樹作為經濟樹木;以沙棘樹、無花果作為低矮的灌木;在林間空地,群眾可以種植蔬菜,或者散養雞鴨等。」
社區居民孟根才次克很滿意庭院裡種植的葡萄樹、雞冠花和韭菜,「我家原來的舊房子拆了,院子收拾得整整齊齊,現在看我的家越來越漂亮啦,美麗的家園要靠自己的勤勞建起來。」
李凡琴也是社區發展庭院經濟的示範戶,從3月到現在李凡琴家的院落平整了,牲畜與人居功能劃分鮮明,院落裡新栽的樹木在風中搖曳,菜地的大蔥、蒜苗、菠菜吐露著新芽,長勢喜人。「以前從來沒想過,我能這麼快學會種菜,今年不但自己可以吃到新鮮蔬菜,多餘的菜還能賣錢。」她自豪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