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布克賽爾縣那木德格社區「庭院經濟+菜籃子」開出致富花

2020-12-27 新華網新疆頻道

  水泥柵欄圍著的農家小庭院裡,栽種著無花果、棗樹、杏樹、蘋果樹等果樹及蔬菜,院內步道上砌著彩磚……和布克賽爾縣和什託洛蓋鎮那木德格社區居民王美花正在自家的小庭院裡做農活。「我這兒現在漂亮吧,過去這近1畝的土地全荒著,進行庭院規劃後已經大變樣。」

  這是那木德格社區發展庭院經濟的一個縮影。為全面落實「庭院經濟」項目、響應「菜籃子」工程,抓住春種春耕的有利時機,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連日來,社區黨支部組織社區志願者結合農戶的實際情況,幫助打造小果園、小菜園、小花園的三小「庭院經濟」,使「庭院經濟」成為群眾增收的渠道,使「菜籃子」解決群眾對副食品的需求,讓庭院經濟開出「致富花」,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添一份力。

  「在老百姓的房前屋後庭院裡種上經濟作物,既實現綠化又幫助居民致富增收。」社區書記劉光芳介紹。「美麗庭院,應該既好看,又實惠。每個庭院適當配置3—5株果樹作為高大樹木;用直徑5釐米以上的雜果樹作為經濟樹木;以沙棘樹、無花果作為低矮的灌木;在林間空地,群眾可以種植蔬菜,或者散養雞鴨等。」

  社區居民孟根才次克很滿意庭院裡種植的葡萄樹、雞冠花和韭菜,「我家原來的舊房子拆了,院子收拾得整整齊齊,現在看我的家越來越漂亮啦,美麗的家園要靠自己的勤勞建起來。」

  李凡琴也是社區發展庭院經濟的示範戶,從3月到現在李凡琴家的院落平整了,牲畜與人居功能劃分鮮明,院落裡新栽的樹木在風中搖曳,菜地的大蔥、蒜苗、菠菜吐露著新芽,長勢喜人。「以前從來沒想過,我能這麼快學會種菜,今年不但自己可以吃到新鮮蔬菜,多餘的菜還能賣錢。」她自豪的說。

相關焦點

  • 和布克賽爾縣那木德格社區以「藝」抗「疫」 凝聚戰「疫」正能量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和布克賽爾縣和什託洛蓋鎮始終以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當日,和什託洛蓋鎮那木德格社區黨支部積極響應縣委的要求,組織文藝工作者和文化志願者開展了「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作品徵集活動,積極行動起來,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文化藝術創作,以文藝作品增強全社會戰勝疫情的信心。為湖北加油,為中國加油!
  • 和布克賽爾縣那木德格社區黨支部開展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事跡進社區...
    12月22日 ,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事跡宣講報告會在和什託洛蓋鎮那木德格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講。  在宣講會上,理論宣講者、草根宣講者們用自己樸實的話語、生動的事例和真摯的情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分別講述了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典型黃剛強、李鵬、吳洪濤等同志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深深地打動了在場聽眾,贏得了一次又一次熱烈的掌聲。
  • 忠仁鎮康樂村:大力發展庭院經濟,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忠仁鎮康樂村在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促進村民增收致富過程中,充分發揮典型帶動和示範引領作用,打造「庭院經濟」致富模式,提高種植水平,有效拓寬村民增收渠道。他告訴記者,他已經在這個菜園子裡種了十年玉米了,每年都種一萬多棵,自從發展庭院經濟以來,不但庭院整潔乾淨了,而且還可以掙錢,去年種的粘玉米就賣了一萬多塊錢,玉米種收完後又將大棚進行二次利用,種植了白菜,又賣了幾千塊錢。庭院經濟具有投資小、見效快、風險低等特點,是增加村民收入、助推脫貧攻堅的好路子。
  • 阿依汗·蘇依那木:民族團結開出「幸福花」
    「現在我店裡的生意還不錯,這多虧了黨組織和各級領導幹部對我的幫助,也要感謝村民對我生意的照顧,每天從早晨9點開始營業忙活到晚上十二點半才能歇息,雖然很累,但是很值得。」     圖為:「訪惠聚」工作隊員幫忙搬布置家庭餐館  阿依汗·蘇依那木的丈夫長期在外打工,顧不上家裡,照顧兩個孩子上學的重擔就全部落到了阿依汗一個人身上
  • 靖州:芍藥開出「致富花」
    芍藥開出「致富花」。紅網時刻4月15日訊(通訊員 劉傑華 雷丹)「艮山紅藥染,國色比牡丹。靄靄春日晚,訝訝小兒歡。」三三兩兩,立在怒放的花叢中,愛花的遊客們掏出手機爭相拍著與花相伴時最靚的瞬間。賞花之餘,熱情的苗家阿妹端上熱氣騰騰的油茶讓遊客大飽口福。「芍藥花開了,農民致富的路就不遠了。」安邦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梁經才興奮地說。
  • 面花模子開出「致富花」
    面花模子開出「致富花」 2020-12-25 0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和布克賽爾縣舉辦「不忘初心、逐夢前行」跨年晚會
    2019年12月31日,和布克賽爾縣「不忘初心、逐夢前行」跨年晚會在縣影劇院舉行,各族幹部群眾齊聚一堂,一起為偉大復興夢想喝彩,一起為新時代新作為加油鼓勁。縣四套班子領導觀看晚會。晚會通過視頻的形式傳送至各鄉鎮場同步觀看。
  • 阿依汗·蘇依那木:生活越來越好 日子越過越甜
    在疫情期間我們沒法外出,也是工作隊和村幹部們經常來給我送生活用品。我會努力把小店經營好,多掙錢,早點過上好日子,讓他們更加放心。」4月1日,開幹齊鄉梧桐樹村村民阿依汗·蘇依那木和她的「親戚」——奎屯市科技局駐梧桐樹村「訪惠聚」工作隊員方自強邊刷牆邊高興地說。
  • 大同市平城區: 農產品從「菜園子」直通市民「菜籃子」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李影 通訊員 段雨萌 靳力)「以前都去菜市場買菜,如今『菜籃子』直營店開在社區後
  • 美麗庭院村村行⑧丨城陽區惜福鎮街道青峰社區:美麗庭院點靚美麗鄉村
    在美麗庭院創建過程中,全市廣大村莊你追我趕,奮勇爭先,湧現出一大批美麗庭院創建成果顯著、庭院環境整潔優美、家風優良淳樸的優秀村莊,推動鄉村形成了清潔、綠色、健康、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涵養和醇化了優良家風和社會民風,為青島市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貢獻了家庭力量。市婦聯公眾號開闢了《美麗庭院村村行》專欄,於每周四展播全市美麗庭院示範戶創建率高、創建效果好的優秀村莊,歡迎大家支持和轉發!
  • 【新疆脫貧攻堅 · 基層連線】瞄準市場 小庭院巧做大文章
    克孜勒烏英克村是農業村,人多地少,單純依靠傳統種植業很難實現增收致富。2018年初,布爾津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駐克孜勒烏英克村「訪惠聚」工作隊和村「兩委」通過走訪摸底發現,養鴿子投資少、見效快,村裡有幾戶村民也有肉鴿養殖經驗,於是萌生了帶領大家依靠肉鴿養殖增收致富的想法。
  • 「石頭地」裡開出致富花——靈石縣吳莊村的整村脫貧紀實
    經過無數次的脫貧攻堅動員會,經過無數次的走訪村民,經過無數次的鼓勵和勸導,村民們終於有了信心,明白了想脫貧,國家補助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自主經營,幹點實事。不等不靠激發內力面對村子裡老年人多,勞動力少的問題,村幹部和幫扶工作隊開拓思路,激發脫貧動力,鼓勵村民互幫互助,大膽地走致富路。
  • 林雨:紮根故土,開出致富之花
    2015年,他和妻子共同創立了山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由於鐵皮石斛的種植成本高,生長環境需要有嚴格地把控,即使是山上咬人的蟲類很多,林雨還是把鐵皮石斛棚建在山上。在棚裡,林雨仔細觀察鐵皮石斛的生長情況,絲毫沒有因為被叮被咬而分心。談到為什麼會想回到家鄉創業,林雨看著鐵皮石斛苗露出了微笑。「我是農民啊,我肯定是要回到故土的。」
  • 千畝黃蜀葵 開出致富花
    黃蜀葵作為一種中藥材,它的根、葉、花和種子都能入藥,有清熱解毒等功效。小小的黃蜀葵,不僅讓採花的農民每天收入很不錯,也讓種植戶獲益頗豐。趙威就是這片黃蜀葵的主人,他在朋友的介紹下第一年試種就嘗到了甜頭。趙威告訴記者,採下的鮮花過秤、打包、裝車,僅一天的時間,便能換來兩萬多元現金。「從8月10日開始採,一直要採到10月中旬,這塊地正常每天都會出這麼多花。」
  • 黃蜀葵綻放「致富花 」
    黃蜀葵綻放「致富花 」 2020-09-15 09:53:25   來源:安慶新聞網
  • 老百姓的菜籃子是該優化,但不應該是價格戰
    話說回來,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市場流量。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老百姓的菜籃子似乎又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做放心雞蛋,更令人心潮澎湃近年來,國內市場正經歷消費升級,消費者崇尚個性化、時尚化、高質比的消費理念,蛋品消費也出現了追求健康品質和時尚多元的發展趨勢,表現出跨越式升級趨勢。
  • 泰順彭溪西關村黃梔子開出「致富花」
    黃梔子已真正發展成為村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在西關村開出了「致富花」。西關村和彭溪其他村的黃梔子種植面積加起來共有8000多畝,種植面積約佔溫州地區的1/5、泰順縣的2/3,附近蒼南和福建福鼎還有10000多畝的黃梔子種植。老家就在彭溪的曾秋說,這也是她回歸把項目落戶在這裡的主要原因。
  • 淄川區下端士村:開荒山種花海 百畝萬壽菊開出「致富花」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8月11日訊 今天上午,記者在淄川區太河鎮下端士村看到,眼下這個古村落漫山金菊伴青山,一些村民正在花海裡辛勤的施肥、除草、澆水。雖然天氣炎熱,但想到待花朵在金秋採摘後就能有一筆收入,村民們頂著酷暑也要精心養護他們種下的這頭茬「花寶寶」。
  • 藏文化百科全書——德格印經院
    藏文化百科全書——德格印經院 德格是我喜愛的歌手降央卓瑪的故鄉,也是《透過佛法看世界》《次第花開》的作者和當今頗具影響力的心靈導師希阿榮博堪布(堪布,即藏傳佛學博士,兼負寺院的管理職責,相當於漢傳佛教的住持)的故鄉。德格有「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險」之稱,是「英雄格薩爾王故裡」。
  • 北安王那木罕:忽必烈的嫡幼子,因當過俘虜,被父親勒令終生不見
    據姚燧為伯父姚樞所寫的神道碑記載,海迷失後稱制的庚戌年(1250),忽必烈聘請姚樞為7歲的兒子真金講授經學,也就是說,忽必烈的兒子是在7歲開蒙。元史董文用傳記載,憲宗七年(1257),董文用受忽必烈的委託,為其子那木罕和忽哥赤講授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