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開合,水袖起落,濃濃國風元素的戲曲寫真

2020-12-27 騰訊網

喚春

立領的廣袖長衫,橘色的花枝開滿衣肩。內搭燙金印花長裙,整套服裝亮麗而溫柔。髮髻上斜插著一支金色玉珠步搖,戲曲風的水鬢造型,濃重的眼妝暈染。

眉梢彎而細長,戴著一對金葉流蘇耳墜,豔麗的色彩,明豔而動人。一柄橘色的包邊小扇,金色的梅花枝上立著兩隻銜著紅玉珠的仙鶴。扇面的花樣與衣裙上的梅枝遙相呼應,十分的精緻華美。

暗斷腸

竹骨摺扇,半遮嬌顏。戲曲風的眼妝,極具韻味。墨色衣裙上布滿了精緻的暗色花紋,衣領處的一抹金黃之色,使得整體風格低調沉穩。

花葉團紋交錯其上,白色的絲線勾邊,凸顯出華麗內斂之美。楓葉片片,點綴發間,深色的背景,營造出寂靜深夜的繾綣美好。

你喜歡這樣的戲曲風美人嗎?

停頓下的每一刻,都記錄著當下,復古氣息滿滿的寫真

古風寫真|江湖路遠,山水又相逢

相關焦點

  • 戲曲水袖的基本常識!
    水袖功是中國戲曲的特技之一。水袖是演員在舞臺上表達人物感情時放大、延長的手法。它來自於戲曲舞蹈中,今天的中國古典舞借鑑和繼承了戲曲舞蹈獨特、鮮明的風格和形態,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不經過正確的「用力方法」來訓練,到了舞臺上水袖就象兩條不聽使的 布條,收不回,出不去,演員和觀眾都捏一把汗,毫無美感可言,更無法談及「表現力」了。反之亦然。水袖的姿勢有數百種,不勝枚舉。如:抖袖、擲袖、揮袖、拂袖、拋袖、揚袖、蕩袖、甩袖、背袖、擺袖、撣袖、疊袖、搭袖、繞袖、撩袖、折袖、挑袖、翻袖等等。指、腕、肘、肩四者的協調和統一,就是舞好水袖的關鍵所在。
  • 戲曲水袖的魅力知多少?
    水袖功是中國戲曲的特技之一。水袖是演員在舞臺上表達人物感情時放大、延長的手法。
  • 「戲曲大觀」「翩若驚鴻 婉若遊龍」的水袖
    水袖是戲曲服裝的輔助性附件,其長度沒有嚴格的規定,隨演員的身材高矮、行當的不同以及劇情的需要而定。在個別特定的劇目中,的水袖可達兩米以上。水袖功是京劇旦角演員必須掌握的基本舞臺技術之一。古時候,前輩藝人們看到長袖子舞動起來靈動而優美,「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於是就把水袖當作一種舞美的道具,或者說是工具來看待,而不像一般人想像的是一種累贅。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水袖功也由簡到繁,並成為一種純粹的表演和舞蹈工具。
  • 國風正當紅:愛奇藝《國風美少年》掀起中國風潮流
    首期節目上線後,微博平臺上#國風美少年#話題位居綜藝話題榜TOP1,話題榜總榜TOP2。閱讀量攀升至7.6億,討論熱度達1445.7萬。一檔以國風為題材的綜藝,《國風美少年》憑什麼引發如此大的影響力?「燃」熱忱:國風不孤,在你我心國風,旨在通過各種形式傳遞中國傳統文化。古風、漢服、民樂、曲藝……其實國風因子早已深入到大眾生活,只是未曾以國風之名予以關注。
  • 臺設計師為宋祖英打造新專輯封面 以水袖為元素
    臺設計師為宋祖英打造新專輯封面 以水袖為元素     蕭青陽解說為大陸歌手宋祖英設計的唱片封面初稿名為《愛的史詩》的專輯,主要歌唱中國詩詞中愛的文字,蕭青陽以文化裡的抽象符號為靈感,設計出中國水袖的視覺意象。  師法小鄧《淡淡幽情》  昨日唱片製作公司總經理霍軍特別來臺與蕭青陽討論封面初稿。
  • 水袖也可以這樣玩
    兩米長的水袖竟然被這樣自如的「玩耍」,「嚇死「寶寶了,有木有?你一定好奇,視頻中那位美麗的水袖舞者是誰呢?小編要揭秘嘍,你一定要豎起耳朵好好聽哦!她不是舞者。她以前是一名晉劇演員,現在是一名戲曲教師。她出身梨園世家,兼善晉劇青衣、小旦、刀馬旦,曾獲得過戲曲表演的最高獎項——梅花獎。如今她又潛心晉劇藝術的傳承,桃李芬芳。她,就是,晉劇表演藝術家、教育家苗潔。
  • 胡歌水墨國風寫真,骨子裡自帶儒雅的男人,氣質拿捏死死的
    不同於以往的寫真風格,這次胡歌的封面偏向水墨風格,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滿滿的國風之感,看到胡歌身穿黑色外套,古韻十足因為以往的寫真多是現代元素、時尚元素比較明顯,這一次返璞歸真,內心也跟著純淨了許多。所以我們看胡歌拍古裝戲的時候就完全沒有違和感,比如梅長蘇角色,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國風優雅的韻味。
  • 舞韻瑜伽《赤伶》,道盡戲曲人的愛恨情仇
    那高亢的女聲戲曲唱腔從遙遠的歷史中破空而來,頓時讓你清醒而又新奇,充滿期待而又感傷地傾聽,臺上臺下不同的人生和不同境遇、不同心境。「戲一折 水袖起落」。花開燦然,悄然間,音樂轉,變聲為溫柔低緩清脆的現代版女聲,款款深情訴說「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過往。哽咽間有悲涼傷痛,婉轉間有剛強堅韌。
  • 國潮來襲|國風當道 萬物皆可潮
    年輕人拍婚紗照都開始穿上戲曲服,頭戴戲曲頭冠,真的是成為了整條街上最靚的仔!國潮風還有一個特點是大膽的撞色,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不火都難!端莊風華的京劇戲服,現代潮流的設計元素,演繹出不一樣的中國風。國潮當道,怎一個美字了得,朱紅緞面,圖騰集結,時尚混搭,比傳統國風更潮範有趣,高顏值的國潮畫風,打破一切界限。潮出最IN中國範,是90最愛的婚照風格沒錯了。國潮婚紗照為什麼那麼火?
  • 戲曲身段表演為戲曲舞臺塑造人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戲曲身段課是形象教育和直觀教學,是每個從事戲曲演員必備的表演課程之一,戲曲演員在學習了本行劇目後,再通過學習戲曲身段功,能給所學劇目起到基礎輔助作用,同時又能掌握所學劇目以外的表演技術技巧,從而為戲曲舞臺上的創編積累元素而打下瓷實的基礎。
  • 程硯秋談演戲:「想用其他辦法代替戲曲程式,必然破毀戲曲遺產」
    程硯秋旗裝 遇繁難不露勉強,遇輕微不可草草放過,要在意味裡寫真,不要在舉動上寫真,所謂寫意也。要只在舉動上寫真,而不在意味上注意,即是寫真,則失去舊戲寫意之原則。要知寫真戲以舉動為形質,以聯絡處為性情;寫意劇以聯絡為形質,以舉動處為性情,此為後學之度世金針。望學者對於斯言加意揣摩,設有心得,庶幾乎近焉,則可以談藝術矣。
  • 周星馳電影中的戲曲元素
    周星馳電影中的戲曲元素中國電影自誕生起,便受到中國戲曲的深遠影響。這在世界各國電影中,絕無僅有。不但早年間戲曲演員、劇目、表現手法等大量參與電影創作,即使在號稱「後現代主義」「無釐頭風格電影大師」的周星馳的作品中,仍存留著很多戲曲元素。想必後現代主義或無釐頭風格,歷來便是將各路元素打碎一地,而後肆意拼接,所以掌握和運用傳統元素,與其新銳的屬性並不矛盾;相反,能否吃透、活用傳統元素,恰恰是決定玩「後現代主義」者檔次高下的因素之一。
  • 當國風遇見音樂劇,是一種怎樣的藝術跨界
    那麼何為國風呢?從廣義上說,國風是中國文化風格的簡稱,小到服裝、樂器、文物、古蹟,大到詩詞歌賦、地域文化皆可稱之為國風。當國風演變成了潮流,便成了「國潮」。在國潮盛行的當下,國風作為一種元素,越來越多地被融入到作品中。當國風遇上音樂劇,這又會是怎樣的藝術跨界呢?
  •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他們依託於歌舞、戲曲、民族器樂、曲藝等多種表演形式,在創作中融入自身對國風的創新,舞臺上呈現的「華彩時刻」令人驚豔。「這些優秀少年集結成一個小的縮影,代表喜歡和擁抱中國傳統文化的年輕人的縮影。」《上線吧!華彩少年》總導演周聰說。「不是穿漢服,彈古琴,或是扎個古裝頭,就是『國風』了。」
  • 國風IP崛起 國風音樂成功「出圈」
    這首以裡下河地區音樂為元素創作的原創樂曲,在電聲樂隊中融入琵琶、嗩吶、古箏、中國大鼓等民族樂器,千年運河,輕舟踏浪而來。 飛揚樂團業務部副主任、貝斯手邵菁告訴記者:「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對於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傳播、傳承需求也變得更為迫切。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變得讓年輕人喜歡、讓外國人聽懂,就是當下文藝工作者需要去解答的難題。」
  • 《西廂》杭州開票 | 當國風遇見音樂劇,是一種怎樣的藝術跨界
    那麼何為國風呢?從廣義上說,國風是中國文化風格的簡稱,小到服裝、樂器、文物、古蹟,大到詩詞歌賦、地域文化皆可稱之為國風。當國風演變成了潮流,便成了「國潮」。在國潮盛行的當下,國風作為一種元素,越來越多地被融入到作品中。當國風遇上音樂劇,這又會是怎樣的藝術跨界呢?說起音樂劇,可能家喻戶曉的大多還是以《貓》、《西貢小姐》、《歌劇魅影》等百老匯創作為主。
  • 《國風美少年》:國風的美在於少年的繼承與創新
    《國風美少年》開播,喜憂參半,諸多爭議。作為吃瓜群眾的一員,小八在觀看節目之後,也是感慨萬千。國風一般意義上來講,是《詩經》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間各諸侯國華夏族民間詩歌。國風是《詩經》中的精華,是華夏民族文藝寶庫中璀璨的明珠。
  • 胡靈唱作新單《我去》上線 寫真盡顯俠女傲然風姿
    近日,唱作人胡靈最新原創單曲《我去》正式發布,一組全新寫真盡顯俠女傲然風姿。《我去》是胡靈轉型唱作人後首次嘗試將國風與西洋音樂元素相結合的原創作品。Funky節奏主線中融入了琵琶、二胡、笛子等民族樂器,其中略帶戲腔的唱段更是胡靈在向專業戲曲老師討教並百般揣摩後完成的一次驚喜挑戰。歌曲上線後,歌迷驚呼十分上頭,大讚《我去》是胡靈近來年發布的歌曲中最為驚豔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