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成為了當下不少人的「頭等大事」,大家都在努力尋找著能夠賺錢的機會。但近年來,人們發現一個「怪現狀」,就是自己辛辛苦苦攢了幾年錢,最後卻發現自己存的錢好像「變少」了。
這裡提及的「錢變少」了,並不是真的指錢變少了,而是指錢的「購買力」變少了。這也是通貨膨脹所造成的,它能在無形之中「偷走」我們的財富。
以前人不太注意這一點,現在人在賺錢的同時,更加注重通貨膨脹對於自己的影響。畢竟,誰也不想自己西辛辛苦苦賺了一筆錢,最後平白無故的「消失」吧。所以現在大家在努力賺錢的同時,也在想著如何「守住」自己的財富。
眾所周知,我國居民非常喜歡將錢存在銀行之中。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將錢存在銀行之中不僅安全,而且還有一定的利息可拿,像大額存單、定期存款,一類的利息還是非常可觀的。
對於普通人來說,銀行利息也是一種「抵禦」通貨膨脹的方法。但事實上,很多時候你在銀行的存款利息是「跑不贏」通貨膨脹的。只能說你在銀行的存款利息,只能抵消部分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影響。
就好比在10年前,你在銀行之中存下了1萬元,10年之後我們就算你的1萬元變成了2萬元(遠遠高於銀行利息)。但你覺得,現在2萬元的購買力,和10年前的1萬元相同嗎?就算是這樣算下來,你還是虧損的。
很多人都想要通過各種辦法,來「避免」通貨膨脹的發生,但事實上通貨膨脹是很難避免的。良性的通貨膨脹,有利於國家經濟的發展,但惡性的通貨膨脹,會引發非常嚴重的「災難」。
在歷史上曾經有過一些國家,發生了惡性的通貨膨脹,大量印鈔之後導致自己國內貨幣大幅貶值。當時最嚴重時,到了何種地步呢。就好比你早上買一個麵包還是20元一個,到了下午就變成了50元,晚上就變成了100元。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
如今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一旦發生惡性的通貨膨脹的話,自己手中的錢將會不再「值錢」,甚至達到「分文不值」的程度。那麼,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什麼東西最能「抗」呢?到時候,會不會有的東西變得更加值錢呢?
在人們的印象中黃金、珠寶一類的「國際硬通貨」是抵禦通貨膨脹最好的辦法之一,甚至還有人將房子視為「硬通貨」。
事實上多年以來,黃金、珠寶一類是被國際「認可」的,它們對抗「風險」的能力較強。在多年時間中,黃金也通過自己的「硬實力」,展現出了自己的「價值」。
不過黃金、珠寶一類的,並不是「無所不能」的。它們只是對抗風險的能力較強,它們的價格也會產生波動的,甚至是出現虧損的情況,這一點大家要注意。
而歷史「證明」在惡性通貨膨脹發生時,以及「特殊情況」期間,糧食才會是「最值錢」的東西,甚至會成為「無價之寶」。在「特殊情況」期間,可能你有錢也買不到糧食。
因為糧食是人們的「生活必須」,黃金、房子,大家都可以沒有,但糧食一類的卻不能沒有。而那時,糧食將會成為「最值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