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山漸
漸:女歸吉,利貞。
女子出嫁吉祥,適宜正固。
漸卦是下艮上巽,亦即「風山漸」。《序卦》說:「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 艮卦談止,止到盡頭又須開始活動,這時出現的是漸卦。漸為進,並且是有秩序地漸進,亦即《雜卦》所說:「漸,女歸待男行也。」古代女子若要出嫁,必須等待男方行聘,以便依序進展。
「女歸」為女子出嫁,找到歸宿。漸卦與下一卦歸妹( 第五十四卦,雷澤歸妹)為正覆關係。至於漸卦的由來,則是由否卦(第十二卦,天地否)變成,亦即否卦六三與九四換位。談到卦變,主要可以參考十二消息卦,先看陰爻與陽爻的數目,再配合象辭的提示,通常可以找到答案。若有不合,再另尋他法。
程頤說:「天下之事,進必以漸者,莫如女歸。臣之進於朝,人之進於事,固當有序,不以其序,則陵節萬日義,兇咎隨之。然以義之輕重,廉恥之道,女之從人,最為大也。故以女歸為義。」這反映了古人的觀念。今日強調男女平權,不宜只是單方面要求女性。
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 進得位,往有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止而巽,動不窮也。
漸卦所謂的推進,是指女子出嫁吉祥。推進而取得恰當位置,是前往有功勞。依正道推進,可以導正國家。就位置言,是剛強者取得中位。能做到停止而隨順,行動就不會陷入困境。
漸卦由否卦變來,是否卦的六三往上與九四換位,這是漸進的方式,形成了漸卦,亦即下艮為少男,上巽為長女,對女子有利,所以說「女歸吉」。 現在漸卦六四以陰爻居柔位,正是「進得位」,如此則形成陰陽交錯、男女交往的新局面,
是為「往有功也」。不僅如此,漸卦二、三、四、五爻皆得正位,亦即男女的正當關係將會導正國家的社會風氣,「可以正邦也」。九五與六二居中而正應,更為可喜。漸卦下艮上巽,艮為止,巽為人,為隨順,是為「止而巽」,內心靜止而外表隨順,自然「動不窮也」。
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山上長著樹木,這就是漸卦。君子由此領悟,要使所居之地充滿美好德行與善良風俗。
漸卦下艮上巽,巽為木,良為山,正是「山上有木」。木因為在山上,才顯得高,這是所居之地合宜所造成的結果。木因山而高,這是有序而成,而它本身也是漸進成長的。
君子知道移風易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成的,也要依序而進。
初六:鴻漸於幹,小子厲,有言,無咎。
象曰:小子之厲,義無咎也。
大雁漸進到水岸邊,年輕人有危險,有些貴言,沒有災難。年輕人的危險,理當沒有災難。
「鴻」為大雁,常以「鴻雁」稱之。以鴻為喻來談「女歸」,主要是因為古人觀察到鴻雁依季節遷徙而從不失信,在飛行時井然有序,並且對配偶堅貞不渝。初九為漸卦初位,上臨互坎 (六二、九三、六四),坎為水,亦即大雁漸進到水岸邊。「幹」為岸邊。
「小子」是指初六在下卦艮,艮為少男,又上臨互坎,坎為險,所以說「小子厲」。不過,初六並未進人互坎,所以「義無咎也」。而「有言」也來自下卦艮,《說卦》有「成言乎艮」一語,表示成就一事要說到艮卦,引申為要求完美而說的責言。初六陰爻屬柔,不會躁進,上無正應,必須漸至,合乎漸卦要求,所以「無咎」。
六二:鴻漸於磐,飲食衎衎,吉。
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也。
大雁漸進到磐石上,飲食和樂的樣子,吉祥。飲食和樂的樣子,因為不是白白吃飽的。
六二居下卦艮的中位,艮為小石,而「磐」為大石,系就岸邊離水稍遠的石堆而言。六二在互坎(六二、九三、六四)中,坎為水,引申為酒,為飲食。「衎衎(快樂,kan)」為和樂貌。六二與九五正應,所以可說「飲食衎衎」。六二居中守正,上應之九五也是居中守正,所以它在漸進時,飲食和樂,「不素飽也」。「素」為空,為白。「素飽」是批評光吃飯而不做事的人。六二顯然並非如此。孟子在回答學生對君子「不耕而食」的質疑時,特別指出:「君子居是國也,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其子弟從之,則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於是?「(《 孟子·盡心上》)(孟子說:「君子住在這個國家,這一國的君主任用他,便能得到安定、富足、尊貴、榮耀;他的弟子跟隨他,便能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辦事盡心,講求誠信。『不白吃飯啊』,哪樣比這功勞更大?」)
九三:鴻漸於陸,夫徵不復,婦孕不育,兇;利禦寇。
象曰:夫徵不復,離群醜也。 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禦寇,順相保也。
大雁漸進到臺地上,丈夫出徵不回來,婦女懷孕不生育,有兇禍。適宜抵抗強盜。丈夫出徵不回來,是因為離開了同類。婦女懷孕不生育,是因為喪失了正道。適宜抵抗強盜,是因為隨順而能保住位置。
「陸」是高而平的臺地。九三在下卦艮中,艮為山,引申為高;它也在互坎(六二、九三、六四)中,坎為水,引申為平,合之為「陸」,所以說「鴻漸於陸」。
由否卦變為漸卦時,六三與九四換位而成九三與六四。對九三而言,陽爻稱夫,它由上卦(原是九四)來到下卦,卻不到初位而到三位,如此則是「夫徵不復」。對六四而言,陰爻稱婦,它在互離(九三、六四、九五)中,離為大腹,引申為有孕,它也在上卦巽中,巽為不果,如此則是「婦孕不育」。
「夫徵不復」的原因,是九三離開了它原在否卦(九四)的上卦乾,是為 「離群醜也」。「醜」為眾,為同類。「婦孕不育」的原因,則是六四原在否卦(六三)的下卦坤 ,與上九正應,但是它卻與九四換位,是為「失其道也」。如此,結果為「兇」。
九三在互坎(六二、九三、六四)中,坎為盜,亦為弓輪。它也在互離(九三、六四、九五)中,離為甲冑,為兵戈,所以說「利禦寇」。而其原因則是「順相保」,亦即由於否卦的六三與九四換位,而成漸卦的九三與六四,出現了漸卦的上卦巽,巽為隨順,同時漸卦的九三與六四也都保住了自己的正位。
六四:鴻漸於木,或得其桷,無咎。
象曰:或得其桷,順以巽也。
大雁漸進到樹木上,或者停在屋椽上,沒有災難。或者停在屋椽上,就是因為柔順而隨順。
六四位置更高,大雁到了樹上,或停在屋椽(chuan,房頂的木條)上。「或」字用在四位,表示未定狀態,有選擇餘地。「桷(jue,方形的椽子)」為榱(cui,椽子),為屋頂上的椽子。由取象來看,六四在上卦巽中,巽為木,又在下卦艮之上,艮為門闕(que,宮門二邊的樓),合之則為門闕上的橫木,亦即「桷」。既然是漸進而上,所以「無咎」。
六四以陰爻居柔位,其柔順可知,又在上卦巽中,巽為入,為隨順,合之則為「順以巽也」。大雁為蹼(pu,兩棲動物腳趾中間的薄膜)足,在椽的平板上較為安穩。
九五:鴻漸於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
象曰:終莫之勝,吉;得所願也。
大雁漸進到山陵上,婦女三年不懷孕,最後沒有人能夠勝過她,吉祥。最後沒有人能夠勝過她而吉祥,是因為願望得以實現。
九五居下卦艮之上,亦即在山陵之上,它又在互離(九三、六四、九五)中,離為附麗,為依附,所以說「鴻漸於陵」。漸卦上卦為巽,巽為長女,引申為婦,又為不果,所以說婦「不孕」。若要有結果,則須由九五的正應六二來看,六二在下卦艮中,艮為果蓏(luo,草本果實),由九五到六二須經三位,亦即三年之後才有結果,合之則為「三歲不孕」。
九五之所願,在與六二正應,這也是「終莫之勝」的原因。兩者皆居中守正,最後是「吉」。
上九:鴻漸於逵,其羽可用為儀,吉。
象曰:其羽可用為儀,吉;不可亂也。
大雁漸進到臺地上,羽毛可以用在禮儀中,吉祥。羽毛可以用在禮儀中而吉祥,是因為禮儀不可亂了秩序。
上九雖處於漸卦終位,但大雁完成漸進順序,又回到高平的臺地上,這也是九三所處的位置。上九在上卦巽,巽為進退,可進也可退,所以大雁也可以退回臺地。上九在互離(九三、六四、九五)之上方,離為雉(zhi,野雞),為禽鳥,引申為鴻,而上九在鴻之上方,可指涉其羽毛。至於「儀」,是指禮儀而言,尤其是婚禮。上九在巽卦中,巽為進退,表示禮儀有秩序而「不可亂」。 依《周禮》所載,古代婚禮有六個步驟,就是納採(男方送一隻雁給女方)、問名(八字合婚)、納吉(佔卜得吉)、納徵(訂婚)、請期(定喜日)以及親迎(結婚)。納採用雁,而新郎帽上亦須插上雁翎。這些都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