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兩種?三種?抑或著更多?你是不是還在掰著指頭算?

不妨先讓我們了解一下有關古代酒器的一些東西,相信最後你一定會得到想要的答案。
我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擁有數千年的歷史,期間各種文化競相發展,稱得上異彩紛呈。酒文化,就是我國一種很有代表性的文化,數千年的時代變換,帝國興衰,時至今日依舊有很多為與酒有關的文化被記載並流傳下來,在很多場合的酒桌上依舊適用。

酒文化的發展勢必會帶動一些產業的發展,於是各種各樣的酒器應運而生,隨著文化傳承同樣流傳至今。
有關酒器的歷史大抵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陶器的出現為人們帶來的炊具,緊接著就演化出了酒器。當然,彼時的酒並不像現在這樣,因為技術受限,所以遠古時期的酒是一種半糊半流的狀態,一般用碗或者缽就能食用,所以我們暫且把碗和缽也認作是酒器的一種。

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類似於如今酒器的陶器了,其次酒器發展的主要原因還是釀酒業的發展,這讓酒器從食具中分離出來成為了可能。另外這個時期有了階級意識的萌芽,這就決定了酒器的發展不會再是單一的一種。
果不其然,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罐、甕、盂、碗以及杯等多種酒器紛紛出現,其中杯更是被進一步細化,種類繁多。

商周時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頂峰,加上釀酒業在這個階段愈發發達,於是各種各樣的酒器出現,我國的酒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境界,以致於當時還產生了以製作酒器為生的氏族。
酒器從實用性角度主要還是分為兩個方面,一個用來盛酒,一個用來飲酒。
我們先說盛酒器,要說最知名的存酒器就是歷史書上的四羊方尊了,別看著玩意兒個頭大,但確確實實是青銅酒器,在諸多酒器品類中屬尊,同時尊也是諸多酒器的一個統稱。

其次就是壺、區、皿、鑑、斛(hu)、觥、甕、彝、瓿(bu)以及卮,其中有些酒器的作用並不局限於盛酒器,還能當作飲酒器來使用,比如最後提到的卮就在《鴻門宴》中有記載:卮酒安足辭?在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也有記:觥籌交錯,可見觥也是一種盛飲兩用酒器。

飲酒器方面除了上面說到的盛飲兩用以外,還有觚、觶、角、爵、杯、舟、盞等,其中《禮記·禮器》中有記載,階級身份不同,所用到的酒器也是不同的,尊者舉觶,卑者舉角。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用途的酒器,有的可用來溫酒,被稱為樽;有的則是將冰塊與酒在不接觸的情況下放置在一起,達到冰鎮啤酒的效果,這種酒器被稱為冰鑑。
後來青銅酒器逐漸沒落,漆製酒器開始流行,但是在形制上還是延續的青銅酒器的規則,後來這種酒器逐漸取代青銅器,成為當時社會主流。

再後來,就是洋酒進入我國,洋酒酒器也隨之而來,杯製酒器成為酒桌上的主旋律,一些細化的講究也是在杯子的基礎上演化出來,然後發展至今。
看到這裡,你有答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