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老師昨天下午放學前被校長約談了,原因是幾個學生家長狀告小劉工作不負責任,已經連續一周不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了。結果孩子們回來無所事事, 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這樣怎麼得了。要求學校開除小劉老師,換一個負責任的老師。如果學校不更換,他們將上告教育局。
小劉老師委屈萬分,她每天都有布置作業啊!只不過是由原先的微信通知家長改為口頭或者書面直接布置給學生了啊!怎麼就成了沒有布置作業了呢?
如今的老師真難做,如今的孩子外界誘惑太多,家長們也是業餘生活豐富多彩,於是出現了許多家長因為不願意監管自己孩子家庭作業,從而狀告老師要求家長批改學生家庭作業的種種事例。特別對老師用微信把作業布置給家長的做法反響很大,認為老師是在給家長布置作業。因此上級各方出臺政策嚴格禁止這種現象。
於是老師只好改回最原始的做法,口頭布置或者書面直接布置給學生,再也不敢打擾家長了。可是孩子不都是最聽話的那一個,總有一部分學生投機取巧,少做不做甚至乾脆就說老師沒布置作業,於是出現了開頭所說的這件事情。
有時候真的覺得很無奈,孩子需要大人監管,在學校自然是老師的事情,可是回家就是家長的事情了。有些家長說我的任務就是讓他吃好喝好,老師的任務就是讓他學好寫好。
這樣的說法沒錯,可是學習是需要督促的一件事情,而且需要堅持不懈的進行,溫故而知新。當天學過的新內容需要鞏固,否則學生容易忘記或者掌握不牢固,影響第二天學習新內容。
孩子回家後就只能需要家長來監督了。有些老師為了讓學生的複習鞏固更加有效果,就要求家長參與進去仔細檢查,防止孩子走馬觀花流於形式,這無論怎樣初衷都是正確的。
所有的事情都會有新矛盾產生,孩子們內心世界充滿了挑戰與叛逆,縱然老師有多高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總會有不願意學習的學生想出對抗矇混的計謀和對策。這就如同漏水的管子,這裡堵住了,那裡又冒出來了,因為孩子們的天性就是那樣,除非他們睡著了,否則時刻需要我們監管。
希望家長們還是轉變心態,不要把自己應該負起的責任以各種理由退給老師,畢竟老師不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