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也有「大智慧」,研究發現:人類正在逼它們快速進化

2020-12-22 騰訊網

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先民就發現了一種叫「貝母」的植物,它的根莖是可以起到清熱去火、化痰止咳等作用,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在貝母生長的地方,當地人也一直對它們進行採集,一個是自用,另一個就是伴隨著貿易的發展,將它們賣掉換錢。

研究者表示,至少需要挖上3000株以上的貝母,才可以獲得1千克的乾燥鱗莖,而貝母作為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中藥材,這意味著,人類對於它們的需求量是極大的,而在過去的2000多年時間裡,為了逃避人類的採集,貝母們也紛紛開始為了自保,而讓自己進入到演化新階段——它們竟學會了偽裝。

植物竟也有「大智慧」

從2012年開始,科學家們就開始研究植物的偽裝術了,說起來,早從150多年前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後不久,在研究動植物的熱門時期,就有研究者曾經指出過,一些植物看起來似乎會偽裝。

植物為何要偽裝自己呢?其實答案很簡單,我們都知道,植物是自然界生態系統中的低端,食草動物們以它們為食,一些植物為了避免自己被吃掉,就會儘量將自己和周圍的顏色混為一體,這樣對於很多食草動物來說,就會很難發現了。

貝母也是如此,研究者發現,很多貝母都會從原本的黃綠色,變成灰褐色,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和周圍的巖石等混為一體。不過,貝母的這種變色方式並不成功,因為對於人類來說,仍然可以發現它們。

貝母變色真的和人類有關嗎?

其實在自然界之中,會偽裝術的生物有很多,比方說在英國,就有一種名字叫「樺尺蛾」的昆蟲,它們生活在潮溼的樹林中,它們的顏色就是灰白色的,看起來和周圍完全融合成了一起。

而且當人類進入工業革命的時候,由於工業革命早期大量黑煙等有害氣體排放,所以,樺尺蛾竟然再次進化,將自己變成了黑色,這樣就可以完全和煙塵混為一體了。

說起來,研究者表示,其實生物們的偽裝計劃,一般都是為了逃避天敵,但是貝母卻是一種在自然界中沒有什麼天敵的生物。

因為它們的身上會進行化學反應,這讓食草動物們避而遠之,而且它們的生長環境也都是在高海拔地區,相對惡劣,本來生活在那裡的動物就比較少。

所以,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貝母之所以在2000多年的時間裡,讓自己學會了偽裝,完全是因為人類對它們無休止的採集,特別是從20世紀開始,人類更是伴隨著製藥行業的興起,對它們大規模採集,這個時期,也是貝母學習偽裝的高速發展時期。

研究者介紹,對於自然界的生物們來說,人類顯然是凌駕於它們之上的,不過為了生存,很多生物也都在努力來進行自保。

除了貝母之外,或許還有很多的生物因為人類而走上飛速進化之路,而研究者們要做的,就是找到它們。

相關焦點

  • 植物化身「變色龍」 是人類「逼」出來的嗎
    達爾文進化論觀點的來源——「自然選擇」理論提出者、英國博物學家、探險家和生物學家華萊士,曾認為植物幾乎不會「隱藏自己的需求」。  但近年來,隨著色彩測量技術、動物感官和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不斷取得進展,人們重新燃起了對生物色彩這一經典進化生物學話題的熱情。在動物研究之外,科學家們發現的不少證據顯示,植物也可能利用各種偽裝策略來防禦天敵。
  • 為什麼人類找不到它們?研究發現:銀河系中充滿了死去的外星人
    就算是有生命,它們想進化成像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更加不可能,也就是說:我們人類完全就是奇蹟中的奇蹟,我們不能指望,這樣的奇蹟發生在宇宙的其他地方。 研究人員指出,地球誕生後的10億年才出現了低等的單細胞生命,到人類出現經歷了30多億年的進化,如果智慧生命出現的過程跟人類相似; 那麼銀河系中的智慧生命最早出現在銀河系誕生後的80億年,也就是宇宙誕生後的大約85億年,他們大多集中在銀河系中心附近的區域,也就是13000光年的範圍內。
  • 為了應對人類的瘋狂採摘,植物進化出了高招
    圖片來自pixabay.com  科學家發現這表明人類採摘正在「推動」這一物種進化出新顏色以進行自我保護,因為對於植物而言,更好的偽裝就意味著更高的生存機率。  這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共同完成,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相關論文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中發表。  梭砂貝母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葉色從灰色、棕色到綠色各不相同。
  • 研究表明:人類正在加速進化
    參考消息網10月10日報導 英媒稱,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仍在進化,並且「速度比過去250年裡任何時候都更快」。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8日報導,科學家發現,自從19世紀末以來,某條動脈保留在前臂的情況有所增加,而這條動脈通常在人類出生後8周左右消失。這條動脈被稱為正中動脈。
  • 為什麼蝙蝠 蟑螂這些存在好久的動物沒有進化出人類一樣的智慧?
    食指伊神蝠復原圖食指伊神蝠的發現,證明蝙蝠飛行的進化來自從樹上跳,而不是在地面上快速跑。在它生存的年代,飛行昆蟲正在發展壯大,蝙蝠學會了在樹與樹之間滑翔,進而飛上了天空,就是為了取食日益豐富的飛行昆蟲。
  • 黑猩猩的純情世界,它們比人類更重友情,年齡越大友情越珍貴
    黑猩猩的友誼也會「歷久彌香」現代研究發現,人類和黑猩猩是近親,大約5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和黑猩猩的祖先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進化之路,黑猩猩的祖先選擇留在樹上,這讓它們最終沒有像人類的祖先一般,進化成智慧生物。
  • 為何人類幾萬年進化出高等智慧,而恐龍統治地球近2億年也沒有?
    ,是朝著暴力方向演化,體型越大越好戰的生物成為那個時間的主宰者。 生活方式對人類的影響 人類進化出高等智慧充滿了各種巧合,首先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了暴力統治地球的大型恐龍。
  •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容量比石器時代萎縮了,這是怎麼回事?
    數百萬年前,地球生命經過數十億年漫長的進化演化,終於誕生了智慧生命人類。初期的人類自然沒有那麼聰明,可是隨著不斷的進化和演化,數萬年前進化成為智人,而智人是現代人的祖先。地球在漫長的生命史上,也誕生過不少的地球霸主,比如2.5億年前的巨蟲時代,昆蟲是當時的世界霸主。
  • 5000萬年來,人類在不斷進化,為何眼睛卻毫無進化痕跡?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視覺能力讓人類可以看清這個世界的五彩斑斕,那麼,人類的視覺能力又是如何出現的呢? 為了解答這個謎團,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科學家團隊,近日和德國、法國的科學家們一起,通過大數據分析研究,發現我們的眼睛,竟然和5000萬年前相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神奇的「光合動物」它們和植物一樣也能進行光合作嗎?
    這些動物利用光合作用獲取「食物」,包括常見的熱帶珊瑚、海綿、海葵、海鞘、和一些雙殼類動物,它們都可以部分地從太陽獲得能量。事實上,「光合動物」為人類提供食物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比如在人類餐桌上生存了至少10萬年的巨型蛤蜊。光合動物看起來和行為像植物嗎?事實並非如此。
  • 微生物與人類共同進化數百萬年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數十萬億的微生物從史前猿人階段便開始伴隨著人類,並一路進化而來。但是這項研究也發現,人類同時也失去了一些依然存在於類人猿表親體內的古代微生物,這或許可以解釋一些人類疾病,甚至肥胖和精神疾病的來源。 研究人員已經知道,人類和其他類人猿攜帶了許多類型的細菌,特別是在消化道中,這些細菌被稱為微生物組。
  • 人類為什麼要研究恐龍?意義在哪裡?
    人類研究恐龍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古生物學真的是一門無意義的學科?這絕對不是一個無聊的問題,至少在學術界,你要獲得國家的科研經費支持,你得告訴評委你的研究意義在哪裡,而不是自我覺得OK。那麼恐龍研究的意義究竟在哪裡?
  • 人類基因被插入猴子胚胎,導致其大腦快速進化,實驗讓科學家擔心
    人類頭顱的大小跟有些哺乳動物比起來簡直像一顆芝麻綠豆一般,例如大象的頭顱,獅子、老虎的頭顱、鯨魚的頭顱,它們都能容納體積更大、重量更大的大腦; 比如大象的大腦重量約為4000克,,鯨魚的大腦重量約為7000克,這比人類大了好多,但是它們大腦皮層的表面積卻比人類小了很多,擁有的神經元也少了很多。
  • 狐狸正在努力進化成狗,為了挺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網紅狐狸「弗蕾雅」在英國城市的大街小巷,狐狸如今就像流浪狗一樣常見,它們在花園裡睡覺,在馬路上遊蕩,在垃圾桶邊覓食……如今,每300名英國城市居民就有1隻狐狸。英國城市裡的狐狸在覓食這是一個驚人的事實,狐狸正在努力將自己進化成狗,以適應人類世界的生存。而這種反常而極端的主動進化,正是狐狸對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回應,也是求生欲的最強烈表達。
  • 會使用工具的不只有人類,為什麼其它動物沒有進化出智慧文明呢?
    在現有條件下我們觀測到的星系至少也有2000億個,如同銀河系般浩瀚,其中的恆星數量就更不用說了,但唯獨地球是我們已知的存在生命的神奇之地,我們人類文明也是唯一已知的智慧文明。探求人類的起源已經老生常談了,經過數千年的考古科研,地球上的生命進化樹也在不斷完善之中,人類的起源也清晰了許多。
  • 研究人員在人類腦細胞發現尼安德塔人DNA蹤跡
    據外媒報導,當談到地球上的動物生命時,人類喜歡認為自己是最好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人類的許多遠古祖先跟尼安德特人混在一起,這種「混在一起」的痕跡至今仍存在於人類的DNA中。大約十年前,人們才知道很多人體內擁有尼安德特人的遺傳密碼,而現在的一項新研究正在幫助人們鎖定這種DNA對人類身體的影響。據了解,研究人員通過培育人類腦組織在其中尋找尼安德特人的DNA。事實證明,早期人類跟尼安德特人互動的痕跡一直在等待被發現。這項研究由馬克斯·普朗克人類學進化研究所和巴塞爾大學的J.
  • 結構複雜的巨型病毒相繼出現 病毒正在向生物體進化?
    它們是一種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只含一種核酸(DNA或者RNA),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以複製方式增殖的非細胞性存在。但是,這種對於病毒的定義現在正在發生動搖。據日本《日經新聞》報導,進入21世紀以來,研究人員相繼發現了一些和傳統病毒具有明顯差異、結構複雜的「巨型病毒」。
  • 35億年前,植物已經在地球上出現,但為什麼當時沒有花朵?
    因為如今科學家們研究太空,也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不過卻從未在地球之外的地方,發現生命的存在,整個宇宙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只有地球上擁有生命的奇蹟。地球生命是如何出現的呢?現代研究認為,是一場「彗星雨」為地球送來了生命的種子,才讓地球誕生後不久,就孕育出了第一個生命來,而當時間進入到35億年前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地球上,植物也悄然現身。
  • 人類活動改變物種進化進程:魚類基因「小型化」
    北京時間2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格魯斯特大學科學家亞當-哈特最新研究發現,人類在不經意間影響了其它物種的進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諸如商業捕魚、狩獵等人類活動以及殺蟲劑和抗生素的使用導致物種進化出現了許多戲劇性的進化。
  • 恍然大悟:人類究竟是智慧的還是愚蠢的?
    我們因自己的智慧減輕了痛苦還是加重了痛苦,人類處於古老時期的痛苦多還是現在的痛苦多?我們的身體進化和精神進化過程是在減少痛苦還是增加痛苦?從人類整體性的生活目的和存在狀態上看,我們是智慧的還是愚蠢的?很難下這個結論,因為我們一直在努力,我們從未放棄過對世界以及對自身命運的改造,甚至可以說,我們的智慧就是為了掌握生存的主動權,為了減輕我們的生存痛苦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