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蘋: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專拍軍事題材電影,你不可能沒看過

2020-10-03 八卦不妮

執導過《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電波》、《霓虹燈下的哨兵》等電影的導演王蘋,在執導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第一部故事片《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時,丈夫突然離世。

她陷入了悲痛中,就算是一直以女強人的面貌示人的她,一時間也走不出悲痛的情緒,直到有人開著吉普車衝到她家,一句話把她激醒了

王蘋本名王光珍,她從小就很有自己的想法,當母親要給她裹腳時,她說什麼都不願意,只要母親一給她裹上,她就趁著沒人時又偷偷拆下來,母親看她如此倔強,也就放棄了。

當她小學畢業想繼續讀書時,父親認為女孩子只要能識字就行,反正將來是要嫁人的,沒必要深造。

她跟父親打賭,說她要是能考上當時最難考的南京一中,父親就得讓她繼續上學,於是她努力考上了。

進入中學後,她開始閱讀大量進步的書刊,接觸新思想,參加了「磨風藝社」社團。畢業後,她進入了一家小學當老師,但業餘時間她還是跟著朋友一起排練「進步」話劇,為自己喜歡的事業而付出心血。

1935年,她在出演話劇《玩偶之家》女主角娜拉時,當時南京影響力比較大的報紙上刊登了劇照,一張她的側臉照,她為了不讓家人及同事發現就改名為王蘋。

沒想到公演那一天,她被同事認出來了並報告給學校,學校領導很震怒,說教師不能由一個演戲的來擔任,於是開除了她,還讓全南京的學校都別聘請她

《玩偶之家》是一部講述女性擺脫家庭束縛,爭取自由獨立的話劇,在當時的進步青年心目中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他們在看到王蘋因出演此劇而被辭退時,就紛紛發表文章聲援她。

但是在她父親知道了由她引起的這場輿論後,就把她關在家不讓出門,還合計趁機讓她出嫁算了。

她在朋友的幫助下離家出走了,去了其他地方繼續當老師,可她心裡還是想繼續拍電影,在朋友的鼓勵下,她奔赴太原去試鏡《無限天涯》的女主角。在那裡,她遇到了此生摯愛宋之的。

王蘋的朋友本來託付了宋之的去火車站接王蘋的,結果宋之的頭一天晚上熬夜寫稿子後,第二天白天就起不來,誤了去接王蘋的時間。

雖然他們的第一次相見不愉快,但王蘋被他的才華所吸引,兩人結婚了。婚後,她暫時擱淺了當演員的夢想,跟著丈夫一起忙於話劇排練事宜。

新中國成立後,她跟著宋之的和其他人一起籌建八一電影製片廠,選址、規劃、動工,她在工作中尋找快樂和充實感。

1951年,由於她以前是電影演員,對電影拍攝運作比較熟悉,所以她被選中擔當軍事紀錄片《河川進攻》的導演,她邊拍攝邊學習,穿山越河,終於完成了她的第一部執導作品。

這次的執導經歷讓她從演員轉變成了導演,也讓她作為導演的才華被人所認可,她開始把精力放在學習如何當一名好導演上。

1954年,當她拍攝她導演生涯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電影《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時,她從發現懷孕到生下女兒,都沒有耽誤過拍攝。可在丈夫去世後,她陷入了悲傷情緒中無法自拔,一個人待在家裡發呆。

作為劇作家的丈夫,給她的事業帶來過幫助,他們常常一起談論關於電影創作的事情,而且他們一起攜手走過二十幾年,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

時任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廠長陳播覺得不能放任王蘋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就開著吉普車衝到她家,吼道:「王蘋,你是黨員嗎?」

王蘋突然就被驚醒了,回答道「是」,於是陳播拉著她就朝吉普車走去,說道:「你是的話,就跟我走。」

作為黨員的信念感讓她走出了失去丈夫的悲傷情緒中,她開始穿著一身黑衣在攝影棚裡工作起來。

《衝破黎明前的黑暗》順利拍完後,王蘋像是被上了發條一樣,沒有歇一口氣就繼續投入到了下一個電影的拍攝中。

她憑藉執導的電影《槐樹莊》獲得了第二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獎,後來還被領導親自點名讓她去上海主導拍攝《霓虹燈下的哨兵》,並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抽調業務骨幹配合她一起拍攝這部影片。

而且她在拍攝《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時生下的小女兒宋昭在她的影響下,也成為了一名導演,拍攝出了《烏龍山剿匪記》那樣優秀的作品。

縱觀王蘋的人生經歷,可以看出來她是一個有著進步思想的人,是一個有才華的演員與導演,更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女人,也是一個對工作無比認真,對新事物有好奇心和鑽研精神的人。

她對演戲和電影的熱愛,使得她就算因拍戲而丟了工作也要繼續這份事業,使得她就算從來沒有拍攝過電影,她也敢擔起執導拍攝的擔子,一邊學習一邊拍攝。

她對自身是黨員的信念感,使得她一下子就從失去丈夫的悲痛中清醒過來,投入到工作中,順利把電影拍完了,因為那部電影是承載了有教育意義的使命。

正是她對電影的熱愛與付出,才使得她成為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和人們口中盛譽的「軍事題材電影藝術家」,並使得她女兒以她為榜樣,也成為了一位優秀的女導演,為大眾拍攝了一部部經典的電影。

相關焦點

  • 王蘋:民國「進步」話劇演員,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專拍軍事題材
    ,第二天白天就起不來,誤了去接王蘋的時間。雖然他們的第一次相見不愉快,但王蘋被他的才華所吸引,兩人結婚了。婚後,她暫時擱淺了當演員的夢想,跟著丈夫一起忙於話劇排練事宜。新中國成立後,她跟著宋之的和其他人一起籌建八一電影製片廠,選址、規劃、動工,她在工作中尋找快樂和充實感。
  • 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王蘋
    王蘋(1916.9.2-1990.12.1)王蘋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磨風劇社特地從上海請章泯來導演這部劇,王蘋被選為女主角。在《娜拉》公演前的宣傳海報上,為了瞞過父親,王蘋把自己的名字王光珍改為王蘋。1935年元旦,話劇《娜拉》在南京連演三天,場場爆滿,反響強烈。這也震動了國民黨當局,他們把王蘋視為不安定分子,下了一道禁令:南京市所有學校不許錄用王光珍。王蘋被學校辭退,出去找工作也處處碰壁。
  • 新中國第一個電影女導演,《永不消逝的電波》就是她的作品!
    這位年輕女教師,就是後來新中國第一個電影女導演王蘋。王蘋,原名王光珍,一九一六年出生於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這是一個教育世家,使得王蘋自幼便有機會接觸大量中外古今文藝作品。她酷愛文學藝術,充滿追求和幻想。特別是高爾基的《母親》、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蝕》等文藝作品,更使她張開了理想的翅膀。
  • 新中國第一個電影女導演,《永不消逝的電波》就是她的作品
    一九三五年元旦,石頭城南京發生了一樁轟動全城的事件:一位年輕女教師因在易卜生的名劇《娜拉》中扮演娜拉而飛來橫禍。父親罵她傷風敗俗,從今不準再出家門;校長說她破壞校規,將她趕出校門;為此,激起了南京各界人士的強烈不滿,一場聲勢浩大的請願活動震動了整個金陵。這位年輕女教師,就是後來新中國第一個電影女導演王蘋。
  • 盤點十部不錯的諜戰電影,你可能都沒看過
    1、《風聲》;我把這部電影評為我看過的國產電影中的No.1,真是無時無刻不精彩!演員們都是實力派,整部戲都看得到演技的碰撞!除了蘇有朋演技稍顯不足,但也比他之前的作品有進步。張涵予和周迅表現驚豔,強烈推薦的好電影!
  • 秦怡扮演新中國第一位女推土機手,堅持不拍接吻鏡頭
    1952年10月,在毛主席「慶賀天蘭路通車,繼續努力修築蘭新鐵路」的號召下,蘭新鐵路破土動工,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最長的一條鐵路幹線。中央電影劇本創作所的女編劇林藝滿腔熱情地奔赴社會主義建設的第一線體驗生活,她掛職擔任蘭新鐵路土石方工程隊支部副書記,剛好是胡友梅的上級領導。
  • 1935年,中國最牛的女導演戀愛了
    王蘋,是一個新中國電影史上熠熠閃光的名字,作為「共和國首位女導演」,由她拍攝的《柳堡的故事》《永不消逝的電波》《槐樹莊》《
  • 陳果導演被低估的5部電影,你可能都沒看過
    沒有常見的套路,故事也不算離奇,但是兩個女主超高的顏值,讓故事特別悽美。最近發現有很多老片其實我都看過,但是只有個別片段留在我腦海裡,這部片子只有男主帶女主去煙館讓我突然記起來了。
  • 推薦十部監獄題材電影,女版的《監獄風雲》你可能都沒看過?
    2、《和聲》;挺溫情的一部電影,和聲和的也好好聽,尤其第一次的和聲!裡面也有小感人的橋段,那個女獄警真是好的超乎想像,真實也會有這樣的嗎?!總之這部電影蠻不錯的了。這是一部,讓我從頭到尾哭的一塌糊塗的電影,監獄裡面的人,因為個人性的弱點無意犯錯,這難得就是無可救藥嘛?給可以讓人任意踐踏嘛?不,她們有自尊有愛,愛生活愛家人的強烈的心。
  • 電影是娛樂的,所以就能瞎拍?軍事歷史題材,不要娛樂至死
    其核心觀點就是:第一:既然是電影,那麼細節什麼的都無所謂,娛樂就行了;第二:你沒親眼看過的,那就別說話;第三:你行你上啊!我們前面就說過,不是所有題材的電影、電視劇都是適合娛樂的,也不是所有題材的電影都可以用來娛樂的。
  • 新中國第一位女童星趙玉嶸:趙丹伯伯給我說戲
    導演是大名鼎鼎的表演藝術家趙丹,主演是他的夫人黃宗英和主演過《三毛流浪記》的男童星王龍基。這也是趙玉嶸參演的第一部電影。2020年12月14日凌晨3:28,黃宗英逝世。玉嶸老師應記者之約,回憶了68年前參演新中國首部兒童電影《為孩子們祝福》的珍貴記憶。
  • 容易錯過的6部密室題材電影,你可能都沒看過
    3、《兩個月亮》;燒腦燒腦,其實都是七年前已經死了的人了,還有不懂就是拍個探靈節目,就兩個人,導演還要兼顧攝影師,去鬧鬼的地方,這是多缺錢啊!相比困巖成本太低、女主倒是一身紅衣的通靈師蠻好的,一開頭也挺好的,越到後面越有看法,腦洞不錯,紅月亮代表靈界,兩個月亮代表人鬼都有,可憐的大嬸兒,主人死了還要去打工。
  • 八一廠首部故事片,王蘋執導,群星薈萃,卻被遺忘?演員現狀如何
    不過那時廠名還叫「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1952年8月1日這一天,八一廠正式開建。當時,八一廠還不具備拍攝和製作故事片的能力,僅以拍攝軍事教育片、紀錄片、科教片為主。1955年,八一廠提出了拍攝製作故事片的想法,並計劃將當時總政文工團話劇團排演的話劇《衝破黎明前的黑暗》搬上銀幕。
  • 八一特輯:細數那些和解放軍有關的經典老電影,獻給建軍93周年
    影史評價:《南徵北戰》是一部反映運動戰的軍事故事片,而且它還是新中國第一部軍事故事片。《南徵北戰》無論是在戰爭場面、拍攝規模、故事情節等方面,在當時都是空前的,堪稱新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具有戰爭史詩韻味的影片。
  • 香港十大奇案題材電影,你可能一部也沒看過
    1、《三狼奇案》;看完莫名的感到唏噓,我甚至有點心疼兇手,1962年的那場綁架謀殺我並不知道,只是單從電影裡看,一個孝敬父母,一個疼愛老婆孩子,一個有情義的帥哥,本質上都不該是個壞人,卻因為貧窮,因為仇富,走上了這樣的不歸路,太不該了。
  • 全世界最好看的愛情電影排行榜!全看過的基本不可能!
    行過18-05-1500:08總是會有很多愛情題材的電影冒出來,每次面世都會賺足大家的眼淚,紙巾抽完一盒又一盒…今天聊的這個題材,其實日韓會有一些優勢,因為歐美都喜歡拍大片,場面極其宏大,又是巨額投資,打造一個什麼什麼奇蹟之類的宣傳口號,但對比日韓電影,為什麼說擅長這種題材呢,因為細膩,不僅僅是情感細膩,表達的細節也很細膩,所以才會誕生非常多且有名的愛情電影,其中不乏一些讓小編哭到抽搐的電影
  • 推薦5部經典的軍事題材電影,你看過幾部?
    周末來了,向大家推薦5部經典的軍事題材電影。話不多說,直接奉上(排名不分先後)01 《黑鷹墜落》《黑鷹墜落》2001年上映,該片榮獲第74屆奧斯卡最佳混音及最佳電影剪輯獎。《黑鷹墜落》描述1993年摩加迪沙戰爭中,美軍三角洲特種部隊、遊騎兵特種部隊組成的戰鬥分隊,和當地數以千計武裝民兵纏鬥的故事。
  • 盤點十部「重口」電影,你可能都沒看過
    潛在對比對象可能是《砂之女》。2、《肌膚》;十分壓抑傷感的電影。最觸動我的瞬間是父親手臂上的人魚紋身。可能看的東西多了,並不覺得獵奇或者重口味,反倒被深深的感動到了。畸形人與常人無異,他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關照,更不是嘲笑的眼光,而是彼此的理解。
  • 新兵帶紋身入伍、女朋友「變心」,這部軍事題材電影破賀歲檔記錄
    男一「黑龍」是移民二代,有點古惑仔,鄙視男二說:退出只會證明他們說是爛人是對的,而且還會讓你戴上綠帽子。激將法挺管用。男二最後去找教官懺悔,自罰跑圈50圈,班長看不下去一起跑了,兩人挺著胸肌在雨中奔跑。負責搞笑的小胖號召大家一起加入——這也是常用的煽情橋段。導演反其道而行之,選擇了反經典:大家紋絲不動只顧精神鼓勵,讓小胖很尷尬。
  • 義烏第一/她是新中國培養的義烏第一位電影技術專業人才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幾代中國電影人肩負責任、擔當使命,共生產故事片12000餘部,題材類型也在70年中不斷發展、豐富、融合,在積累經驗與交流互鑑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東方文化景觀。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電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