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與Neuralink風馬牛不相及?錯,人類或用思維駕車

2021-01-08 投資家網

潛伏在人類大腦中的某種東西,也許能幫助人們通過思維駕駛汽車

騰訊科技訊 7月22日消息,據外媒報導,不久前參加人工智慧(AI)自動駕駛汽車行業活動時,世界知名AI專家蘭斯·艾略特博士(Lance Eliot)被問及,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與特斯拉公司的努力與其腦機接口初創企業Neuralink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聯繫,後者試圖利用先進技術將人類大腦與電腦連接起來。

這個問題源自Neuralink上周發布的白皮書,裡面展示了馬斯克和Neuralink科學家打算推出的產品和軟體,他們正在自己的神經技術實驗室中以極高的強度和專心致志的態度開發這些產品和軟體。關於特斯拉和Neuralink之間,表面上看起來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如果你願意擴展自己的想像力,走出大多數人的思維慣性,會發現Neuralink的技術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擁也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解鎖人腦

Neuralink是馬斯克2016年選擇啟動的隱形公司之一,2017年晚些時候公之於眾,並因為聘用了幾位世界上最頂尖的神經學家而名聲大噪。Neuralink的目標是能夠更好地治療腦部疾病,並且通過神經技術將設備植入腦部,克服或至少減輕神經障礙。

就像許多新生的「熱門」科技公司一樣,Neuralink也希望擁有更廣闊的遠景,遠遠超越當今世界的短期考驗和磨難。它們還表示,最終目標是提升人類能力,本質上是將跨世俗的願望帶到現實生活中。

對於初創公司來說,關鍵是要有個外在的抱負或目標,毫無疑問Neuralink也有,那就是將電極或等效物植入人腦。進一步假設是做到這一點而不傷害大腦,並且沒有任何明顯的跡象表明某人的大腦中有這些東西,如突出的天線或科學怪人式的傷疤等。

為了使用植入的電極,將有一種無線方式與它們通信。因此,你可以把這些嵌入的、類似計算機的元素放在腦袋裡,由於大腦與儀器融合,這可能會讓你變得更聰明,或者至少會更好。

這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基本問題:

——你怎麼能把東西放進某人的腦袋裡卻又不會殺了他們,或者以其他方式損害他們的大腦?

——即使你可以把電極送入大腦,如果你無法檢測到大腦內部正在發生的事情,那又有什麼好處呢?

——即使你可以植入某些東西,即使你也許可以檢測到這樣或那樣的信號,你如何解釋和理解這些信號,使其與人們的實際想法相關?

我們很多人會覺得,把電子產品放進別人腦袋裡的想法看起來很詭異。你可能已經看到了今天使用的各種方法和設備的圖片或視頻,它們主要由超大的物理侵入性電極組成,這些電極像豪豬刺那樣突出,只有在無菌的醫院病房或同等條件下才能有效使用。

有些工作涉及到「遠程」檢測大腦的神經信號,方法是在頭上戴上帽子或碗狀的帽子。然而,這些常常無法精確定位特定的神經元,也不得不處理信號退化和噪音等問題,因為顱骨會成為信號檢測的巨大屏障。馬斯克等人最初將這種設備戲稱為「巫師帽」。

馬斯克等人始終在研究微小的電極,這種電極可以通過使用微小的線程來插入,在特殊製造的機器人手的引導下,以微妙的精度完成這項工作。這還包括一個被稱為N1傳感器的電子晶片和一個看起來像小型助聽器的可穿戴設備,你可以把它夾在耳朵上。Neuralink稱之為Link,一種包括電池的可攜式藍牙設備。

Neuralink的白皮書描述了其所使用聰明方法的細節,包括描述所涉及的開創性設備的圖片和圖表。正如他們在白皮書中所述,他們一直在開發一種突破性的、可擴展的、高帶寬的大腦挖掘系統,包括靈活的聚合物探針、各種定製的低功耗電子產品,並且可以通過使用創新的機器人手來精確放置或插入植入物。

除了組裝完成這項工作的設備和基礎設施外,他們還在老鼠身上進行實驗。此外,他們已經開發了一款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你可以用它與大腦內部的設備進行交流。這不是為看那些沒完沒了的貓視頻,而是觀察大腦的工作,雖然它現在只是測量生物電的尖峰和信號。不過,弄清楚這些信號意味著什麼仍在研究中。

在你趕到當地商店購買這種神奇的電極之前,請記住,這是個早期的研究工作,在成為改變人類生活的有形東西之前,他們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許多批評人士還指出,他們的努力似乎還沒有涉及同行評審和相關實驗對照試驗,而且他們沒有尋求FDA的批准,也沒有其他監管審查和反饋。

在範圍方面,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大腦估計有1000億個神經元。對於每個神經元來說,有些生物突觸就像是延伸到其他神經元的分支,估計有100萬億個這樣的突觸。Neuralink團隊表示,他們可能會在大腦中插入多達1萬個電極,這是當今技術的一個巨大飛躍。然而,如果你將這種驚人的進步與大腦的浩瀚相比較,這仍然顯得微不足道。

馬斯克始終希望動作更快,取得令人瞠目結舌的快速進展。他在演講中表示,Neuralink可能會在2020年底之前對人類患者進行臨床試驗,但他沒有提及如何招募志願者。

大腦植入和自動駕駛汽車

在艾略特博士近兩年前發布的AI專欄中,他曾猜測我們將在大腦挖掘領域或更恰當地稱為腦機接口領域看到進展。你可能會通過它的俚語或俗名來了解這一點,所謂的「大腦劫持」(brainjacking)是更常見的說法。

不過,「腦機接口或挖掘大腦技術可以被用於自動駕駛汽車」,這可能依然是個令人感到困惑的猜測。馬斯克曾表示,與大腦連接的終極目標將是與AI共生。他表示,這將是大腦和AI能夠一起工作的「順風車」,一種虛擬的融合,即將AI系統帶來的東西與人類大腦帶來的東西結合起來。

Neuralink目前的方法集中在能夠檢測人類大腦中的神經信號,然後允許人類對此做些事情。例如,你可能會瞥一眼你的智慧型手機,看到它正在顯示與抑鬱有關的神經元尖峰,這可以給你更方便的視覺指示器,告訴你正處於潛在深度抑鬱周期的邊緣。通過讓這種檢測更容易地顯示出來,你可能會重新集中注意力,全力阻止抑鬱發展的軌跡,以提前消除禍根。

提高賭注。如果你的智慧型手機上有更複雜的AI應用程式,它也許能夠像你一樣解釋這些神經信號,而且速度可能會更快,或許還會提醒你抑鬱周期正在惡化。或者,AI可能會選擇向你大腦中的電極發送信號,試圖抑制抑鬱。AI可以直接做到這一點,而不必警告你正在出現的問題,這就像你在使用一款應用程式來防止你忘記把車鑰匙放在哪裡或者忘記刷牙一樣。

有人可能會說,我們已經從只讀版的大腦挖掘,冒險進入寫進大腦的變異,對於那些懷疑這種方法效用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噩夢。

這就是為何當你允許腦機接口引起大腦中神經元信號的變化時,使用「大腦劫持」這個詞是合適的。我們認為,如果腦機接口僅僅是從大腦中讀取信息的話,那麼「大腦劫持」可能不是正確的措辭。不過,一旦系統被允許通過改變神經元中的信號來改變大腦,你就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遊戲,基本上可以超越或「劫持大腦」,至少理論上是這樣。

現在,讓我們把自動駕駛汽車帶入進來。目前,你駕駛汽車的方法是操縱方向盤,並將雙腳在油門踏板和剎車踏板上來回移動,這是長期以來傳統的操縱駕駛控制的方法。不過有些人認為,隨著Siri和Alexa的出現,也許人類只需坐在車內就可以利用口頭命令來駕駛車輛。比如命令駕駛系統加速到每小時60公裡,或要求其減速到每小時50公裡等。

不太切合實際

但是下達這些指令所需的時間往往比移動你的手臂或腿要長得多,因此會有太多的延遲。你的指令可能是錯誤的,特別是當面臨可怕的緊急情況時。你也可能說錯了話,比如你想告訴車裡的朋友踩剎車的時間,語音系統卻錯誤地理解為突然剎車,因為它認為你已經給了它這樣的命令。

什麼東西比聲音快得多,甚至比使用你的手臂和腿更快?那就是人的思維。假設你的腦袋裡有個腦機接口設備,它可以無線連接到你的汽車,就像你的智慧型手機現在可以無線連接到你的汽車上一樣。當你坐進車裡,可以在心裡告訴車子啟動,然後以每小時5公裡的速度前進。

在你對這個看似瘋狂的想法咆哮之前,我們承認通過腦機接口控制車輛的方法存在很多問題。即使你能夠掌握自己的心理過程,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駕駛汽車上,並以腦機接口可以檢測到的方式這樣做,你無疑也會對此產生懷疑,因為汽車可能突然因為沒有收到任何指令而陷入手足無措的茫然狀態。或者,也許人類的「司機」喝醉了,他們的思想很狂野,導致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狂奔。

如果這輛車配有AI,它將與你共同分享駕駛,並且大概可以應付你的大腦走神或者你處於醉酒狀態的情況,就像有個清醒的朋友來幫忙開車。通常,在這樣討論的這個關頭,有人會說,你可能會讓AI來做所有的駕駛工作,而不是人類司機。有些人會爭辯說,如果你不需要這麼做,為什麼還要處理腦機接口方面的問題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還不知道我們是否可以讓AI達到5級自動化程度,即能夠讓其完全自動駕駛汽車。許多人對此毫不懷疑,而其他人則對此持懷疑態度,認為我們還要很長時間,甚至可能永遠也無法實現這個目標。

因此,如果你相信人類仍然需要參與駕駛任務,並且AI無法足夠好地完成「最後一英裡」任務,我們可能會用人腦來增強AI,使用腦機接口。例如,現在很明顯,我們不會很快破解人類常識推理的代碼,因此你可能允許沒有常識推理的AI獲得確實有常識推理的人的幫助。

結論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討論,我們可能會將腦機接口技術與AI結合起來,然後再將那些與汽車結合起來,引導我們走向更好的半自動駕駛或完全自動駕駛。不過顯然,如果AI依賴於人類思維的幫助,這並不符合真正實現完全自動的精神。

這裡有個關於假設你的大腦能夠在潛意識的基礎上與自動駕駛汽車的AI進行交互的觀點。因此,你本身並不是真的在放鬆自己的大腦,就好像你只是在一起乘車,同時你的大腦被用來幫助解決問題一樣。

當你甚至沒有意識到你的大腦被如此利用的時候,這是否構成了完全的自主?大多數人會說,如果頭腦被用在這種最小的細微之處,AI並不是真正自主的。為此,這一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你可以暫時讓你的思想在這個問題上得到放鬆。 (騰訊科技審校/金鹿)

相關焦點

  • 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天才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且尼古拉·特斯拉也這麼說過:我敬重這樣一位用白熾燈改變世界的偉人,但是如果他能接受我的交流電,也許我們的技術能帶領世界步入新的時代。現如今,交流電的應用推動了世界經濟飛速發展,事實證明特斯拉的大格局是完全正確的。
  • 《矽谷傳奇》三:特斯拉的故事
    人類歷史上,汽車行業的革命者第一次有可能推翻傳統勢力。這也讓我們又開始想到蘋果推翻諾基亞,摩託羅拉,騰訊市值超越中國移動等事件。那麼特斯拉一旦成功,其理論市值必然要超越今天最大汽車廠商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汽車公司。坦率說,我們依然維持之前對於特斯拉相對中性的觀點。我們並不認識特斯拉會成為一個顛覆者。一個最核心的原因是,特斯拉相比過去這些所有的顛覆者,都缺少網絡效應。蘋果手機一定是用的人越來越多。因為更好的IOS系統體驗和應用,導致不斷有人會加入蘋果,而由於蘋果又是封閉的系統,加入的人離開會越來越難。
  • 特斯拉 人類歷史上的兩位絕世天才之一
    他是唯一堪比達文西並超越愛因斯坦的偉大科學家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發明創造的巨匠,這位科學家到底犯了什麼滔天大罪為何美國官方要全面性的掩蓋他的存在?他到底是何方神聖他就是尼古拉.特斯拉!在我們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人類兩位絕世天才之一達文西,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另一個絕世天才CCTV10 於2009年6月16日17日播出的[人物]欄目中播出了這樣一個人:他一生創造了700多項發明和眾多超越時代的理論,有些理論現在科學家都還在研究。他對世界的貢獻遠超任何一人,他的眾多發明現在仍然在使用。包括我們家家都在使用的交流電。
  • 特斯拉真的來自「金星」嗎?
    外星人多次接觸特斯拉,又有什麼用意?為什麼外星人要告訴美國FBI特斯拉的真實身份?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首先來看看特斯拉在地球上都做了什麼。特斯拉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天才發明家,沒有之一。他的科學創造超出了同期水平的300年,甚至是1000年以上。人們一般了解的是他40歲以前的作品,他晚年的作品全部被列入絕對機密。
  • 特斯拉:地球是個監獄,人類像被囚禁在地球上的囚徒
    最早指出地球是個監獄的,應該是科技大神特斯拉。特斯拉其實是有特殊能力的,他能夠直接進入宇宙知識庫,獲取裡面的信息。所以他的很多發明都根本不用打草稿。這是特斯拉自己親口說過的。 當然,因為這一現象無法用目前的科學來解釋,所以很多人並不相信。特斯拉發現太陽系有個外殼,因此他指出,地球其實就是個監獄。
  • 特斯拉為什麼會被「神化」?他給人類留下預言,似乎實現了?
    科學家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有這樣的一位科學家,他的一生飽受爭議,經歷十分傳奇。有很多人並不記得他的名字,但是他的發明卻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這位科學家的功勞。特斯拉與愛迪生愛迪生發明了直流系統,正為人類實現電燈照明提供了可能,但是直流系統發電的效率還是非常低的,也無法實現遠距離的輸送。那個時候特斯拉比較年輕,他萌生出了不同的想法。他設計出了感應電動機,利用交流電便可以進行傳輸成本低,效率高。
  • 黑天鵝與Machine Learning—記迷霧中的尼古拉斯·特斯拉
    除機械性的更快更高更強地完成預先設置的任務之外,計算機科學及其應用的最大進步來源於肖真——模仿人腦及更廣泛的現實存在——模糊識別、人工神經網絡、機器學習、預測與決策、甚至進化中突變的設計。反過來,用計算機的發展進程,也能更好地理解人腦的作用機制。比如,儘管醫療設備水平趨同了,人們還是會湧向大醫院、名醫師,這是因為積累的病例多,見多識廣。
  • 特斯拉總裁馬斯克為什麼被稱為現代鋼鐵俠,培養科學思維很重要
    奧贊·瓦羅爾認為,不用人人都成為火箭科學家,但是人人都可以學會火箭科學家思維,並學以致用,服務我們的生活。「當你學會像火箭科學家那樣思考時,你改變的不僅僅是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你還將被賦予改變世界的能力。」到底火箭科學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一起去《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將不可能變為可能》找找答案。
  • 奇人奇事---特斯拉總裁Elon Musk給兒子起的名字可能不合法
    特斯拉 Model 3在生產過程中出了問題,他一個月住在工廠裡,睡很少的覺,最終保證了Model 3的問世和大量生產。他的想法非常前衛,敢想敢做,他把人工智慧用到各個領域包括醫學,衛星,汽車領域等等,他還想把人類送上火星,有的人還認為他說話隨性,不計後果,認為他有些「瘋癲」,有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崇拜他,仰慕他,認為他代表未來。
  • 愛迪生的一生之敵——特斯拉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一個改變世界的發明,我一定用「特斯拉」命名。」----埃隆·馬斯克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被稱人為現實版鋼鐵俠,他完成了少年時的諾言。讓「特斯拉」這個幾乎要被世界遺忘的名字,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當中,只是很少有人了解這三個字背後代表的是如何天才的一個人。
  • 特斯拉:我為什麼牛?
    特斯拉在琢磨,該用什麼樣的酒,澆灌所有的渴望,令他們能在心中歡呼,並明白他們是無所不能的神。第二件事是消滅人類生命中的邪惡和苦難的力量!他們有時就像發生在太空深處的流行病。本世紀,這種疾病已經從地球傳播到了宇宙中。疫劫正在肆虐,我們更能體會特斯拉在說啥。新冠病毒的猖獗,那是人類生命中的邪惡的力量所招來的。如何消滅或轉化邪惡的力量和苦難的力量,是人類永恆的課題。
  • 「甩鍋大師」特斯拉是如何把自己練成「哥斯拉」的
    新華網1日晚發表《特斯拉道歉!就這?》一文指出,特斯拉向南昌電網道歉再次引發熱議。及時道歉值得肯定,但也有一些網友並不滿意:特斯拉「又甩鍋給車主了」,並指出「回應消費者質疑,不能輕描淡寫,更不能態度傲慢」。「甩鍋」似乎已經成了特斯拉的本能行為,只要是出了問題,責任一定是別人,怨天、怨地、怨車主、怨國家電網,就是跟天自己沒關係。
  • 特斯拉的10個預言,6個已驗證,最後一個或將顛覆人類認知!
    特斯拉的預言特斯拉一生的成就無數,因此他的手稿和科研成果成為了一些秘密機構的「眼中釘」,甚至有一些機構試圖毀滅他的研究成果,所以很多人對特斯拉,並沒有太多的了解。但是偉人的成就是不會被磨滅的,特斯拉曾經給人類留下過10條預言,其中有6條已經實現了,有人說如果最後一條也能實現,將會顛覆人類認知。
  • 別樣的傳奇:大神特斯拉
    一時間,愛迪生和特斯拉膩歪得不得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兩人鬧翻了……愛迪生的電燈用直流電,但特斯拉認為交流電才是未來。其實懂點中學知識就明白:交流電容易變壓,傳輸損耗少,但危險;直流電損耗大,傳輸距離短,但安全。於是兩人在技術路線上就出現了分歧。注意,這是路線之爭,不是技術高低之爭。
  • 特斯拉:我是未來
    這一切,源自特斯拉在1889年發明的特斯拉線圈。這是他一生中最受爭議的發明,但也是他對人類貢獻最大的發明,因為特斯拉線圈是一項能夠無限量免費供電的能源科技。早在100多年前,人類原本就可以享有無限的免費電力。很可惜的是,他的發明侵犯了商人的利益。於是,這項偉大的發明,遭到財團的抵制,特斯拉也因此被逼到破產的邊緣。尼古拉·特斯拉的夢想,就是給世界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
  • 宋詞哲學是人類思維方式的詞語集合表達
    哲學是人類思維方式的集合表達。當哲學的人類思維方式集合表達時,只使用了基本元素而沒有使用感知物質時,就成為了符號結構體系的人類思維方式集合表達。人類思維方式集合的符號結構體系純粹哲學表達,就是西方哲學的物自體。可以說,物自體,思想體就是人類純粹的本體哲學體系。西方哲學的此在概念,要比物自體的哲學概念複雜許多。
  • 為何總有人說特斯拉是外星人?看完他的發明,終於恍然大悟!
    文/行走天涯為何總有人說特斯拉是外星人?看完他的發明,終於恍然大悟!世界上曾經出現過很多非常偉大的科學家,他們對於人類和文明的前進有著很深遠的意義。但凡評價世界上對人類進程發展史最有意義的科學家的時候,他們總是榜上有名的。當下的年輕人也經常能夠在課本上看到這些偉大科學家們的成就。不過除了愛因斯坦和牛頓之外,還有很多優秀的科學家們。儘管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成就卻完全不輸給他們二人。只不過異常的低調,尤其是距離我們現代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時間。早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忘記了,比如出生於18世紀的特斯拉。
  • 情侶用特斯拉自駕功能拍A片 馬斯克說話了
    慢生活、細品嘗、閱讀精選各地報導愛看有趣報導 只品好玩文章人類在自動駕駛汽車上大搞
  • 馬斯克,還記得特斯拉的遺願嗎​?​
    當時,特斯拉這個名字,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都是很陌生的。馬斯克讀了尼古拉·特斯拉的自傳,淚流滿面。馬斯克想:尼古拉·特斯拉,是世上最生不逢時的天才,全世界的人,都欠他一個致敬。如果有一天我也有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發明,我一定用特斯拉的名字命名。12歲的伊隆·馬斯克。頂禮尼古拉·特斯拉為精神偶像。偶像點燃了他的創造之魂,是他不斷創新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