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想不到,自閉症孩子有多愛你

2021-02-21 ALSO孤獨症

好久沒有分享影視作品了,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部十幾年前的英國電影——《我和託馬斯》(After Thomas)。友情提示,觀看電影之前請自行備好紙巾。

影片講述了一個普通而典型的自閉症家庭的故事。小男孩Kyle患有嚴重的自閉症,但在家人和一隻金毛犬的愛與陪伴中,他逐漸學會面對並擁抱外在世界。

這個過程並不容易。每個自閉症孩子的家長,應該都或多或少有過相似的經歷和體會,那麼,也希望Kyle能帶給你們希望,要相信,所有的努力終會等來好的結局。

《我和託馬斯》全片以細膩的視角鋪敘Kyle一家生活的同時,也不斷拋出對自閉症家庭現實議題的討論。

一是對教育模式的探討。什麼才是最適合自閉症孩子的教育方式?

就Kyle來說,他在他所待的特殊教育機構裡,是情況「最嚴重」的孩子。他五六歲了,還不能獨立上廁所,出門需要使用尿布;他幾乎沒有語言,喜歡大吵大鬧,稍有刺激就發脾氣;上課的時候,他總是一個人沉默地待在角落,擺弄他的小火車頭——動畫片《託馬斯和他的朋友們》(Thomas and Friends)當中的火車頭「Thomas」,是他唯一感興趣的東西。

 

 △ 電影開頭令人揪心的一幕,媽媽Nicola在馬路上拼命控制情緒失控的Kyle

 

Kyle的媽媽Nicola原本是一名兒科護士,為了照顧Kyle,她不得不放棄全職工作,只每周去上兩次夜班。她也從一個「懷孕九個月還會在超市跳踢踏舞」的瀟灑女孩兒,變成了圍著孩子打轉的憔悴主婦。

 

但當Kyle的爸爸Rob提議將孩子送到「布魯斯之家」(Bruce House),以減輕她的負擔時,Nicola堅定地拒絕了。

 

「布魯斯之家」是所烏託邦式的特殊學校,接納了不同年齡的自閉症孩子。在這裡,他們不用接受外界眼光的審視,不用按照大眾社會秩序生活,被允許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他們也會一起參加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看戲劇、聽音樂、滑雪」……校長John似乎有種特殊的魔力,所有孩子都很聽他的話。

不過,「布魯斯之家」採取寄宿制,孩子只有周末可以回家。這對一直寸步不離Kyle的Nicola來說,是難以忍受的。而且,在Nicola看來,送Kyle去「布魯斯之家」也意味著,孩子將幾乎完全與普通人、普通社會隔絕,喪失了融入社會的可能性。

 

Nicola和Rob夫妻倆為「到底該不該送走孩子?」的問題爆發了激烈的爭吵。Nicola放下狠話說,讓Kyle離開家庭,獨自生活,就是「拋棄」了他。他是一個自閉症孩子,需要父母全身心的關愛。

 

爸爸Rob則反駁,這不是「拋棄」Kyle,是為了讓他接受最好的、最適合他的教育。並且除了孩子,他們也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生活。

 

兩人的出發點,其實都是為了Kyle好,都是出於「愛」。媽媽的愛是想把Kyle留在身邊,儘可能給他提供一個「正常」的生活環境;爸爸的愛是接受Kyle的「特殊」,那就讓他和同樣特殊的人待在一起。

 

媽媽是理想主義,爸爸是現實主義。他們站在天平的兩端,各自小心翼翼地向中間靠近、摸索,尋找對孩子而言最佳的平衡點。

 

後來,這場博弈以媽媽Nicola 的「勝利」而告終。Kyle沒有被送去「布魯斯之家」。

 

可Kyle又沒法跟其他孩子玩到一塊兒,也不能一直沒有夥伴啊。於是,本片另一位「主人公」登場,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小金毛犬,成為了這個家庭的新成員。它叫「Thomas」,Kyle給他取的名字,這可能是他唯一知道的名字。

 

Kyle似乎很快接納了Thomas。他和Thomas一起玩耍,形影不離;他會呼喚Thomas的名字,會和它說話;他會在睡覺時給Thomas蓋好被子;當他鬧情緒的時候,假裝Thomas的口吻跟他對話,他就會迅速安靜下來。

 

在Thomas陪伴下,Kyle的情況也一點一滴地發生改變:Thomas弄髒房間被教育後知道去外面尿尿,Kyle也主動提出要去廁所;他學會了畫畫,第一副作品是外表「四不像」的Thomas;他開始表達情緒,學會說「對不起」,看見有人騎行車摔倒會感到「遺憾」,雖然他遺憾的對象是那輛自行車……

 

△ 兩張純淨的睡臉靠在一起,大概是全片最感人、

最可愛的畫面

 

夫妻倆為Kyle的轉變感到欣喜,同時也有些小小的「嫉妒」:為什麼Kyle讓Thomas輕鬆進入了他的世界,卻將家人拒之其外?

尤其是媽媽Nicola,自從Kyle診斷出自閉症,她的生活除了每周兩天的輪班,就全是圍著Kyle打轉。哪怕只值兩晚夜班,值班時照顧的小病人也喜歡她,會在出院時對她說謝謝,擁抱她,送給她自己親手做的賀卡。而對於Kyle,就算她付出再多,也「不能和他說話,不能親近他,不能親吻他,不能擁抱他」。

Kyle只會把她鎖在櫥櫃裡,會打她,會拿叉子刺傷她的臉,儘管她知道,那並不是他的本意。

電影拋出的第二個話題便是,自閉症孩子懂得「愛」嗎?

得不到孩子回應的媽媽Nicola,曾無奈而委屈地對爸爸Rob說:「Kyle討厭我。」

「當然不是」,爸爸Rob回答道,「但他也永遠不可能愛你。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感情,也不知道什麼是愛。」他讓Nicola放棄幻想,不要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抱有期待。

真是這樣嗎?不,影片給了我們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尾。Kyle一家三口帶著Thomas來到公園,Kyle一邊牽著Thomas,一邊和媽媽說話。他說:「Thomas 愛媽媽,Kyle也愛媽媽。」

我猜,你們如果看到這裡,一定會不能控制地掉下淚來。

這句等了太久太久的告白,仿佛一劑靈藥,瞬間撫平了媽媽Nicola心上所有的傷口。它也暗示著,自閉症孩子,就算是重度自閉症孩子,也懂得愛。他們不僅能感受愛,也能表達愛。

《我和託馬斯》從一個不幸的設定,完成了幸福的落幕。從Kyle一家身上,能看見許許多多自閉症家庭的影子。一路走來的心酸也許不盡相同,但都相似地艱難、深刻,難到讓人覺得快要抗不下去,卻可能因為孩子的一句「爸爸」,「媽媽」,甚至只一個溫柔的眼神,就可以消解所有的汗與淚。

看到有影評說,《我和託馬斯》「真實地洞察了每個父母的噩夢」。真實,是因為這本就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在電影上映的時候,現實中的Kyle已經成為了一名大學生。當然,我們不能僅憑Kyle的經歷就斷定小動物對自閉症的作用或影響,影視作品也少不了藝術的加工和創造。但,毫無疑問,這個溫暖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感動與希望,它以一種溫柔的方式,將噩夢掰碎,重新造了一個新的美麗的夢。

請相信這樣美好夢想的存在。請相信,每個自閉症孩子在他的小世界裡,一定正以某種方式愛著你。

 - END -

 

相關焦點

  • 我有自閉症,但你給的溫暖我能懂
    →想不到,今天他們也去約會了…… 我曾經是否討厭過你?我是否覺得你不夠愛我?如果再重來一次,是否還想再跟你相遇?是否覺得別的家庭比我的幸福……不到10分鐘的視頻中,14歲的阿斯伯格症候群兒子帥寶和媽媽飛飛展開了一場真心話大對談。
  • 《小豬佩奇》的弟弟喬治是自閉症?你對自閉症的偏見究竟有多深?
    可是,喬治在動畫片裡雖然基本不說話,與別人交流時也很少有眼神的對視,這樣就判定喬治沒有社交意識,沒有語言,就是自閉症譜系。甚至在貼吧裡有一個很奇特的聯想並且關注很高的提問:發現貼吧裡疑似自閉症的孩子都是喜歡看小豬佩奇?
  • 自閉症的特徵:一篇文章幫你分析孩子缺乏眼神接觸是自閉症嗎?
    孩子缺乏眼神交流、缺乏眼神接觸是自閉症嗎?如果你了解過自閉症的症狀,可能知道這個名詞「缺乏眼神接觸」,這是一個簡單的症狀描述,實際包含的內容非常多。星悟說自閉症幹預教程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何診斷孤獨症「缺乏眼神交流」是醫生用來診斷自閉症的一個標準。並不是說孩子缺乏眼神接觸就一定是自閉症,可能是他害羞呢?
  • 《大海小雨》我想要穿越孤獨擁抱你、何晟銘用愛拯救自閉症孩子
    影片講述了數學老師楊大海和白領妻子麗麗的孩子小雨降生,不幸被確診為自閉症患者,從此,他們的生活陷入困境,一度絕望的妻子想要放棄,最後,在大海的堅持與耐心下,小雨逐漸好轉的故事。一直致力於公益事業的何晟銘零片酬傾力義演電影中的爸爸大海,他表示:「就像這部電影短片的主題『當生命成為謎題,唯有愛是謎底』。」
  • 自閉症不代表性格內向,活潑的孩子可能也是!
    和大部分朋友一樣,我原以為,自閉症的孩子都是不愛講話,性格內向的。直到我活潑的女兒被診斷為自閉症……是的,你沒看錯,活潑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自閉症。很慶幸,皮皮幼兒園的校長是個有幾十年兒童教育經驗的老師,她在皮皮入學不久後便觀察到皮皮可能存在的問題,建議我們去看兒科醫生。醫生經過觀察,給出結論,皮皮有輕度自閉症,現在皮皮正在進行相關的幹預中。
  • 世界自閉症日,用你的愛去包容自閉症患者,為他們祈禱
    【簡單的文章,簡單的生活】緊隨著愚人節的腳步,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來了。自閉症,又稱兒童孤獨症,主要的症狀是人際交往不通暢,言語交流有障礙。據專家統計我國自閉症患者已經超過了1000萬人,並且還具有逐年增多的趨勢。
  • 別再給孩子貼標籤了,危害有多大你根本想不到!
    偏偏很多家長卻喜歡沒毛病給自己的孩子找毛病,內向一點就懷疑是自閉症,外向一點就懷疑是多動症。父母擔心孩子可以理解,但是強行給孩子貼標籤,危害有多大你根本想不到。不要給你的孩子貼任何負向的標籤。特別是六歲以前的小孩,還沒有形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對父母的依賴很強,非常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按照父母貼的標籤去尋找歸屬。
  • 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是自閉症嗎?
    最近,我常收到讀者的留言,問一些關於自閉症的問題,如:自閉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就是自閉症嗎?不是自閉症的孩子,也要進行語言開發嗎?下面針對這些問題,做簡要回覆: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目前還沒找出病因。
  • 自閉症並不可怕,學習史泰龍周濤,用愛擁抱「星星的孩子」吧
    沉默的天才」身上;陳錦鴻為自閉症兒子退出了娛樂圈,把家搬到偏遠的郊外,在綠色自然的環境中,對兒子進行陪伴和幹預,如今,兒子陳駕樺的情況已經明顯好轉……總有人覺得,自閉症好像離我們很遙遠,可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無論你是普通人還是大人物,自閉症沒有界限,沒有徵兆,在你看來父母沒有教好的「熊孩子」,他們可能只是自閉。
  • 一名自閉症患兒的自述,帶你走進孩子的內心
    他們十分依賴父母,即使如大福一樣二十多歲了,離開親人,就會十分不安。如果你不了解他們,你會覺得他們不可理喻,無法溝通;如果你了解他們,你會覺得他們很純真,很溫柔。自閉症確實是一種溝通障礙,但是並不是無法交流。《我想飛進天空》是一名13歲自閉症男孩寫的書。
  • 10部自閉症電影,帶你走進自閉症孩子的世界
    自閉症患者到底是怎樣的?為了讓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自閉症,了解自閉症患者,推薦自閉症題材的十部電影,幫助我們走進自閉症孩子的內心。        劇情簡介:哥哥雷蒙長期住在一所療養院裡,他自幼患嚴重的自閉症,行為異常,被視為白痴。弟弟查理為了300萬遺產想要重新更改遺囑,拐走了雷蒙。
  • 你還在我身旁 | 那個刷屏的單親爸爸走了以後 他患自閉症的孩子怎麼樣了?
    「多少人把孩子丟那裡就不管了,他親力親為地做這麼多事情,那麼樂觀並且有那麼多的朋友,很有愛的樣子。」△林熙和兒子的合影知道兒子的問題所在,林熙在兒子剛入園時就私下給校長寫了兒子的十大注意事項,吃飯、睡覺、喝水、入廁、刷牙、洗澡、撕紙……生活的方方面面,事無巨細。
  • 自閉症孩子聽不懂你說話?抓住這5個關鍵詞至關重要
    試想一下,你和家人去泰國旅遊,在一個小鎮上迷了路。當地人不懂中文,英文水平也有限。Ta用泰語熱情洋溢的給你介紹路線,你什麼反應?一定是一臉懵逼!自閉症孩子也是一樣,很多時候,你滔滔不絕講了一堆,聽起來耐心又細緻。但是,Ta完全不懂。
  • 寶寶說話晚,不一定就是自閉症,原因可能有這幾個
    文/笑雪最近,有好幾個媽媽都來訴說煩惱和擔憂——孩子兩三歲了還不會說話,會不會是自閉症呢?例如:網友gd666:我們孩子三歲了還不會說話,就知道拉著我讓我給他拿,就是不開口說話,急死我了,聽別人說這種很有可能是自閉症?
  • 孩子內向、說話晚、不合群,是自閉症嗎?
    所以,我的孩子是自閉症嗎?」 自閉症孩子的很多生理功能是正常的,但是卻好像和這個世界失了聯,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看起來近在咫尺,心卻和家人與外界離得很遠很遠。 自閉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 蜂鳥招募│我們需要你用鏡頭去感受自閉症孩子的世界
    A2: 相較於攝影水平和其他因素,我們會更傾向於可以承諾四個月過程中都保證每個月至少兩次與孩子共同創作的攝影師。因為中途退出,有可能會對孩子帶來一些情感上的傷害,因此我們會對攝影師的責任感和耐心抱以更多的期待。考慮到項目周期較長,如果實在是因為不可抗拒的因素,需要中途退出,我們也會表示理解。
  • 【星星的孩子】9部自閉症電影帶你走進這群來自星星的群體
    在此之前你可能並不清楚自閉症是什麼,在今天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了解自閉症,關注自閉症孩子,給予自閉症孩子更多的理解、包容、接納!這9部自閉症電影  帶你走進這群來自星星的群體。01《雨人》(1988年)原來許多人以為這類患者不能治好,但看過影片後發現他們還是通人性的,如給予關懷和溫暖,便有可能使之從自我封閉的困惑中解脫出來。02《一閃一閃亮晶晶》
  • 【世界自閉症日】 十部電影助你了解「星星的孩子」
    2016年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來臨之際,小編為你盤點一下,與自閉症有關的十部電影,感受那些如山的執著,如海的感動!他們有明亮的眼睛,卻拒絕對視;有正常聽力,卻不理會呼喚;有清脆的嗓音,卻不歌唱交談……世上有群孤獨的孩子,他們是自閉症兒童。
  • 自閉症高危預警:如果孩子有以下6種現象,請及時帶孩子就醫!
    萱萱媽聽從醫生的建議,給萱萱扎針灸,扎了半年多也沒見什麼好轉,倒是把萱萱折磨得日漸消瘦。萱萱媽心裡不甘,又帶著萱萱走出小縣城,到省城大醫院去檢查,結果給了萱萱媽狠狠一棒,孩子竟然是自閉症!
  • 16本童書幫你走近自閉症兒童
    我們把自閉症兒童,稱為「星星的孩子」,但你可能不知道為什麼用這個美麗的名字來比喻這些特殊的孩子們。是的,我們必須承認,他們是特殊的,這裡不存在歧視、同情、疏遠。稱他們為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人們這樣描述孤獨症兒童:他們不聾,卻對聲響充耳不聞;他們不盲,卻對周圍人與物視而不見;他們不啞,卻不知該如何開口說話。但他們依舊可愛。